【化学】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班)试题
展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Ca-40;Fe-56;Cu-64。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小题2分,11-18题每小题3分,共44分)
1.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C9HN链状分子,其结构为:
HC≡C—C≡C—C≡C—C≡C—C≡N,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有机物 B.该分子中含有9个σ键和10个π键
C.该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D.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BF3 B.COCl2 C.PCl5 D.CHCl3
3.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最小 B.原子序数为7 C.第一电离能最大 D.电负性最大
4.下列各组元素,按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P、S、Cl B.K、Na、Li C. N、O、C D.Al、Mg、Na
5.在d轨道中电子排布成,而不排布成,最直接的根据是( )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不相容原理 C.杂化轨道理论 D.洪特规则
6.下列有关实验、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从海带中分离碘元素必须用到的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烧杯、漏斗及分液漏斗
B.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应加入过量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
C.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需要几次振荡并放气,再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7.下列实验操作或数据记录不正确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9.2 mL NaCl溶液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2Cr2O7溶液
C.用电子(分析)天平测得铁片质量是15.5240 g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滤纸上,称得质量为4.2 g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能用粥汤检验某食盐是不是加碘盐
B.用已知浓度的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可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醇、丙三醇、乙醛、乙酸四瓶无色溶液
D.将3-4个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元素
9.下列各图是从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图中白球表示阳离子,黑球表示阴离子),其中属于从NaCl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过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用玻璃棒搅动或者振荡容器
B.结晶时,若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
溶液的冷却速度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细小
C.培养明矾晶体时,为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应自然冷却,并静置过夜
D.重结晶中产生的母液虽然含有杂质,但仍应将母液收集起来进行适当处理,以提高产率
11.氢键对物质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
B.NH3比PH3热稳定性好
C.邻羟基苯甲醛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低
D.甘油、浓硫酸都呈黏稠状
12.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 静置,分液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1 mol·L-1 CuSO4溶液和1 mol·L-1 CuCl2溶液中,两块铝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B.溶液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碱性溶液中,H2O2分解较快
C.Fe3+能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红色配合物沉淀
D.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14.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原材料的价值。下图是工业生产纳米磁性氧化铁的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Na2CO3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若生产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气中生产,将不能得到高纯度产品
C.加适量的H2O2是为了将部分Fe2+氧化为Fe3+ ,涉及的反应:
H2O2+2Fe2++2H+===2Fe3++2H2O
D.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2∶1
15.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苯和苯酚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溴水 | 除去混合溶液中的苯酚 |
B | 分别向待测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 鉴别乙酸、乙酸乙酯、乙醇 |
C | 向3mL5%CuSO4溶液中滴加3~4滴1%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加入0.5mL乙醛,加热 | 检验醛基 |
D |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
16.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如图实验可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含量通常以1 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仅将②中的氧化剂“H2O2溶液”替换为“溴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B.反应①中若不通入N2则测得的SO2含量偏低
C.反应①中煮沸的目的是加快亚硫酸的分解,降低SO2的溶解度
D.葡萄酒酿造时通入SO2起到了杀菌和增酸的作用
17.在实验室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比较水和乙醇分子中羟基氢(OH)的活泼性
B.石墨作电极,电解Cu(NO3)2 、AgNO3 的混合溶液,比较金属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C.分别测定CH4 和H2S 的沸点高低,比较硫和碳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用检验Na2CO3 和Na2SO4 水溶液酸碱性实验,比较碳和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18.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Z(?)+W(?) X(g)+Y(?) ΔH,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Z和W在该条件下一定不是气态
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不相等
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X的浓度相等
D.若该反应只在高于某温度T0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5个小题,共56分)
19.(共8分)由徐光宪院士发起,院士学子同创的《分子共和国》科普读物最近出版了,全书形象生动地诉说了BF3、TiO2、CH3COOH、CO2、NO、二茂铁、NH3、HCN、H2S、O3、异戊二烯和萜等众多“分子共和国”中的明星。
(1)写出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H2S、O3分子都是直线形
b.BF3和NH3均为三角锥形
c.CO2、HCN分子的结构式分别是O===C===O、H—C≡N
d.CH3COO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
(3)TiO2的天然晶体中,最稳定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 白球表示________原子。
(4)乙酸()熔沸点很高,是由于存在以分子间氢键缔合的二聚体(含一个环状结构),请画出该二聚体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共12分)已知:A、B、C、D、E、F是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基态原子的2p轨道上只有两个电子,C元素的基态原子L层只有2对成对电子,D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E2+的核外电子排布和Ar原子相同,F的核电荷数是D和E的核电荷数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为BC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F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A分别与B、C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B______C(填“大于”或“小于”);A、C两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C元素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A2C所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F单质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其采用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_。
(4)F元素氧化物的熔点比其硫化物的熔点__________(填“高”或“低”),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跟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
21. (共10分)ClO2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常将其制备成NaClO2固体以便运输和贮存。过氧化氢法制备NaClO2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ClO2熔点-59℃、沸点11 ℃;H2O2沸点150 ℃。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2)空气流速过快或过慢,均降低NaClO2产率,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存在时会催化ClO2的生成。反应开始时在三颈烧瓶中加入少量盐酸,ClO2的生成速率大大提高,并产生微量氯气。该过程可能经两步反应完成,将其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H2O2+Cl2===2Cl-+O2+2H+。
22.(共14分)高温下用H2还原CuCl制备活性铜,反应原理如下:
2Cu(s)+Cl2 (g)2CuCl(s) ΔH1=-36 kJ·mol-1 ①
H2(g)+2CuCl(s)===2Cu(s)+2HCl(g) ΔH2 ②
有关物质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物质 | H2 | Cl2 | HCl |
键能(kJ·mol-1) | 436 | 243 | 432 |
(1)求ΔH2=________kJ·mol-1。
(2)经测定反应②制备活性铜的反应趋势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温度下,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在t1时,增加压强到原来的2倍(Cu的量足够),在图中画出Cl2浓度的变化趋势线。
(4)白色不溶于水的CuCl可以由电解法制得,如图所示:
①装置中用的交换膜为________(填字母)。
A.阳离子交换膜 B.阴离子交换膜
C.质子交换膜 D.氢氧根离子交换膜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CuCl可溶解于稀硝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已学知识写出制取CuCl的一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共12分)某同学将铁铝合金样品溶解后取样25.00 mL,分离并测定Fe3+的浓度,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已知:乙醚[(C2H5)2O]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麻醉性的有机化合物,沸点为34.5 ℃,微溶于水,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Fe3+与HCl、乙醚形成化合物[(C2H5)2OH][FeCl4]而溶于乙醚,当盐酸浓度降低时,该化合物解离。
请回答: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2)经操作A后,为判断Fe3+是否残留,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前,加入的适量溶液B是________。
A.H2SO3—H3PO4 B.H2SO4—H3PO4
C.HNO3—H3PO4 D.HI—H3PO4
(5)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6.00 mL。根据该实验数据,
试样X中c(Fe3+)为________。
(6)上述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提高该滴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采取的 措施是______。
A.稀释被测试样 B.减少被测试样取量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降低滴定剂浓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小题2分,11-18题每小题3分,共44分)
1.B 2.B 3.D 4.B 5.D 6.B 7.D 8.C 9.B 10.B
11.B 12.C 13.B 14.D 15.B 16.A 17.C 18.B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5个小题,共56分)
19.(共8分)
(1)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2)cd
(3)氧(O) (4)
20. (共12分)
(1)直线形 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
(2)小于 sp3
(3)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4)高 因为CuO的晶格能大于CuS的晶格能
(5)cm3
21. (共10分)
(1)三颈烧瓶 防止倒吸 减少H2O2的分解;降低NaClO2的溶解度;增加ClO2的溶解度(任写两种)
(2)空气流速过慢时,ClO2不能及时被气流带走,浓度过高导致分解;空气流速过快时,ClO2不能被充分吸收
(3)2ClO+4H++2Cl-===2ClO2↑+2H2O+Cl2↑
22.(共14分)
(1)-149
(2)正反应ΔH2<0,ΔS>0,是自发反应,逆反应为非自发反应(答出ΔH2<0,ΔS>0即给分)。
(3)(平衡线与原平衡线相平,否则不给分)
(4)①A ②Cu+Cl--e-===CuCl
(5)6CuCl+8H++2NO3-===6Cu2++6Cl-+2NO↑+4H2O
(6)CuCl2+Cu2CuCl
23. (共12分)
(1)分液
(2)从溶液Ⅱ中取样,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说明残留Fe3+,显无色说明无残留
(3)体系封闭;明火加热
(4)B
(5)0.576 mol·L-1
(6)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