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21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21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21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
展开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 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 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 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
C. 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H2的转化率
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3.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
B.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可使气体颜色变深
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D.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5.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已知: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 反应②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
C. 反应③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
D. 反应①②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6.将V1 mL 1.00 mo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7.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反应 | 平衡常数 | 温度 | |
973K | 1173K | ||
①Fe(s)+CO2(g)FeO(s)+CO(g)△H1 | K1 | 1.47 | 2.15 |
②Fe(s)+H2O(g)FeO(s)+H2(g)△H2 | K2 | 2.38 | 1.67 |
③CO(g)+H2O (g)CO2(g)+H2(g)△H3 | K3 | ? | ? |
A.△H1<0,△H2>0
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热满足关系:△H2﹣△H1=△H3
C.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满足关系:K1·K2=K3
D.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升温措施
8.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
CH4(g)+2O2(g)===CO2(g)+2H2O(g) ΔH2
②2H2(g)+O2(g)═2H2O(l) ΔH1
H2(g)+O2(g)= ==H2O(l) ΔH2
③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分别反应放出的热量
④CaCO3(s)===CaO(s)+CO2(g) ΔH1
CaO(s)+H2O(l)===Ca(OH)2(s) ΔH2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9.已知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 ΔH=−Q kJ·mol−1(Q>0)。在温度为T1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经过4 min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的平衡转化率α=2.5%
B.0~4 min内用H2S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01 mol·L−1·min−1
C.上述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1Q kJ
D.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反应在温度为T2条件下进行,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4 min,则T1<T2
10.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Ⅰ:ΔH>0,p2>p1 B.反应Ⅱ:ΔH>0,T1>T2
C.反应Ⅲ:ΔH>0,T2>T1或ΔH<0,T2<T1 D.反应Ⅳ:ΔH<0,T2>T1
11.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且
C(s) + O2(g) = CO(g) △H = -110.5 kJ/mol
CO(g) + O2(g) = CO2(g) △H = -283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172.5 kJ B. 566 kJ C.1149kJ D.283 kJ
12. 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研究,雾霾的形成与汽车排放的、等有毒气体有关。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对于反应,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5分)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的治理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在适当的条件下,将CO2转化为甲醇、甲醚等有机物,既可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还可得到重要的有机产物。
(1)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1=−484 kJ/mol
②CO2(g)+3H2(g) CH3OH(g)+H2O(g) ΔH2=−50 kJ/mol
则2CH3OH(g)+3O2(g)= 2CO2(g)+4H2O(g) ΔH,ΔH=_____________。
(2)已知T K时,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0,测得容器中不同时刻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如下表所示:
| c(CO2) | c(H2) | c(CH3OCH3) | c(H2O) |
开始时 | a | b | 0 | 0 |
10 s时 | 3 | 0.5 | c | 1.5 |
①若反应开始到10s时间段内,v(H2)=_____________。
②若T K时,化学平衡常数K=15,则10 s 时v(正)_______v(逆)(填“>”“<”或“=”),此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CO2和y mol 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 CH3OH(g)+H2O(g) ΔH=−50 kJ·mol−1。下图1中能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为______(填“a”或“b”)。
14、(12分)1)能判断CO2(g)+H2(g)CO(g)+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ΔH>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
2.0 mol·L-1,则平衡时CO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15、(15分).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 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溶液 | 溶液 | 稀硫酸 | |||
1 | 3.0 | 2.0 | 1.0 | 2.0 | 4.0 |
2 | 2.0 | 3.0 | 1.0 | 2.0 | 5.2 |
3 | 1.0 | 4.0 | 1.0 | 2.0 | 6.4 |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所在时间内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 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 0.6溶液 | 溶液 | 稀硫酸 | |||
4 | 3.0 | 2.0 | 1.0 | 2.0 | — — | t |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16.(10分)在T ℃条件下,向1 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 Z(g)+W(g) ΔH=-890 kJ·mol-1(a为正整数)。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
(1)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________。
(2)温度维持T ℃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M中加入4 mol X和6 mol Y,若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了10%,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3)温度维持T ℃不变,若在一个和原容器体积相等的恒压容器N 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上反应并达平衡,则容器中X的质量分数M________N(选填>、<、=符号)。
(4)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常数K | 9.94 | 5.2 | 1 | 0.5 |
若在某温度下,2 mol X和1 mol Y在容器M中反应达平衡, X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为________℃。平衡时 X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12选择题(每小题4分)
AACBD BBAAC DB
13、14、15填空每空3分,16每空2分
13.(15分)(1)−1352 kJ/mol (2)0.3 mol/(L·s) > 25% (3)a
14. (12分) BC 2.0 1.33 A
15、(15分)(1)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
(3)①生成物中的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或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不指出(或)扣1分 ②(2分)
③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不写“与实验1比较”扣1分)或:所用时间(t)小于4min(或其他合理答案)
16. (1)1 (2)890 (3) > (4)35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