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展开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12小题每题2分,13-40小题每题1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ATP、DNA、细胞膜 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脂肪
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2.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酶适宜于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最高活性
C.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主要由酶的高效性决定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3.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某现象的实验是
A.苏丹III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油脂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0.3g/mL蔗糖溶液处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D.通过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来观察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4.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基因表达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消极影响
C.蝌蚪尾和鳃的消失是通过编程性细胞凋亡实现的
D.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癌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5. 图a、b、c是三种生物体的细胞,关于三种细胞结构的总结,不合理的是
A.a和b是真核细胞,c是原核细胞,因为c中无成形的③
B.a、b分别是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因为a有细胞壁、无b中⑧,b无细胞壁
C.a、b、c细胞共有的有机物是蛋白质、DNA、RNA等
D.用纤维素酶分别处理a、b、c细胞的外层结构,a、c外层结构被破坏,b无影响
6.图中α、β是真核细胞某基因两条链,γ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下列正确的是
A.图中的酶是DNA聚合酶
B.γ彻底水解后可能生成6种小分子物质
C.若该基因为核基因,则该过程发生在分裂期
D.若β链中碱基G占28%,则γ中碱基A占22%
7. 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又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数量回升是甲虫通过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B.使用杀虫剂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出现新的物种
C.长期使用杀虫剂,将诱导甲虫产生抗药性突变
D.使用杀虫剂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8.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h测定,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① 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② c、d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 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 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A.1种说法正确 B.2种说法正确
C.3种说法正确 D.4种说法正确
9. 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表示能量,其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C.⑤的消耗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D.有些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0.关于肺炎双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离不开核糖体
C.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目相等 D.遗传信息不能从DNA流向DNA
11.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的相同
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12. 如图为某对夫妇的一对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①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该夫妇所生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2;
③该夫妇所生子女中不患病的概率为1/2;
④甲、乙、丙三种病患者一定在幼年期致死
A.一项正确 B.两项正确 C.三项正确 D.都不正确
13.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机理如图.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1的表现型是白色
B.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C.F2中黄色:白色=3:5
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14. 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适宜且恒定),单位时间内测定的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B.光照强度为b时,呼吸作用速率是光合速率的2倍
C.光照强度为c时,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D.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体干重一定不断增加
15.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B.肾上腺、甲状腺、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体内细胞代谢活动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神经递质、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6. 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子发芽 | 顶端优势 | 果实生长 | 器官脱落 | 插条生根 |
生长素 |
| + | + | - | + |
赤霉素 | + | + | + | - | - |
细胞分裂素 | + | - | + | - |
|
脱落酸 | - |
|
| + |
|
乙烯 |
|
| - | + |
|
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
17. 人体内环境中不存在下列哪种物质
A.钠离子 B.葡萄糖 C.有氧呼吸酶 D.血浆蛋白
18. 生物体内细胞间可通过图示中两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方式①进行信息传递 B.垂体通过方式②将信息传递给甲状腺
C.血糖调节存在①②两种信息传递方式 D.图①中化学物质不可能代表胰岛素
19.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直接参与细胞内生命活动 D.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20. 由不同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21. 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
A.脑干 B.大脑皮层 C.脊髓 D.下丘脑
22.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23.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神经递质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③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一定达到稳态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⑤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⑥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
⑦运动员进行跳高比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有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
B.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防卫功能
D.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淋巴细胞只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25.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26. 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有3种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菌
B.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细胞D的周期缩短
D.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27. 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病 ④过敏反应
A.②③①④③ B.④③②②①
C.②①④①③ D.④③②①①
28.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29. 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只有a的 含量会减少
C.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30. 下列因果关系的搭配,正确的是
| 原因 | 结果 |
① | 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 汗液分泌增加 |
② | 局部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引起未兴奋部位兴奋 |
③ | 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 | 顶端优势现象 |
④ | 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 | 弯向光源生长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与人体稳态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亢病人因代谢过于旺盛,其产热量往往高于散热量
B.血浆的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C.人体肝脏、肾脏的病变会直接影响到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D.水、盐代谢的平衡使细胞生活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2.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鱼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D.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33. 有关群落演替,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中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B.保留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4. 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表是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及其常用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方法 (研究方法)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方法 (研究方法) |
① |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 构建概念模型 | ⑤ |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 同位素标记法 |
② |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对比实验 | ⑥ |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 纸层析法 |
③ |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 差速离心法 | ⑦ |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类比推理法 |
④ | 调查狗尾草的种群密度 | 取样器 取样法 | ⑧ |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 假说—演绎法 |
A.①④⑦⑧ B.③⑤⑥⑦ C.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⑥
35. 一块弃耕田经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杂草地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B.该杂草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研究该草地群落,首先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
D.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不能改变其演替的方向
36. 有关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种群的个体数均呈“J”型増长
B.可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
C.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时需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D.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在某时段内会在一定水平达到相对稳定
37. 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B.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不都是由光照直接决定的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D.若研究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上进行
38. 某科研组对刚侵入某一草原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调査结果绘制成的田鼠数量增长曲线,可作为田鼠防治的依据
B.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C.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D.田鼠在此环境下,种群数量一定会以J型曲线增长
39.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数量特征
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种群的种群密度必将不断增大
C.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初生演替
D.不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最终都能进行到森林阶段
40. 如图表示某农田的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d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0
B.田鼠的数量为b点时,增长速率最大,灭鼠效果最好
C.d点时种内斗争是制约田鼠种群密度的内在因素
D.当田鼠的种群数量达到300只,即c点时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二.简答题(本题共48分。)
41.(每空2分,共10分)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表格示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D,d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作答:
实验组别 | 一 | 二 | 三 | |
亲代的性状表现 | 长翅×残翅 | 长翅×长翅 | 长翅×长翅 | |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 长翅 | 52 | 101 | 76 |
残翅 | 49 | 0 | 25 |
(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上图所示。请判断,图中甲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 。
(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果蝇翅型的不同表现类型,它们是一对 。
(3)上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判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 ;第一组杂交实验中亲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4)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 变异。
42.(每空2分,共16分)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功能上看,神经A属于 神经。
(2)当食物进入胃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包括 。
(3)胰液中胰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性。
(4)胰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
(5)激素B (名称)是通过 途径到达胰腺的。
(6)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A、B外还有 ,这几种信号物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43.(每空1分,共10分)
图甲为某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态,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幼苗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的物质是 。幼苗芽尖产生的生长素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属于细胞的 运输。
(2)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中,能证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A.根的向地生长 B.茎的背地生长
C.均能 D.均不能
(3)图甲幼苗横放后,2处和3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依次对应图中的 曲线和 曲线。
(4)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 (填“高”或“低”或 “相等”)。
(5)从图丁曲线分析, 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赤霉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赤霉素通过促进 促进植物体的生长,与 (填激素名称)具有协同作用。
44.(每空2分,共12分)
生态学家常常用面包虫进行各种种群生态学实验,它们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生活在面粉里.如图是两种具有捕食习性的面包虫(甲面包虫:实心点曲线;乙面包虫:空心点曲线)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图1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图2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面粉中放入细玻璃管的容器内.
(1)由图1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 ,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
下 面包虫占优势。在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已知乙面包虫比甲面包虫小,推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的原因是 。
(2)甲面包虫和乙面包虫放在一起的时候,不论异种还是同种产下的卵,都会遭到捕食.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图3表示的是在没有寄生虫与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面包虫在实验中的表现.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 (填“甲”或“乙”)面包虫。
(3) 面粉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可采用 和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12小题每题2分,13-40小题每题1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0 ADCBD BAADB 11-20 DACDA DCCCA
21-30 BCAAB BBDBD 31-40 ADADC ABDCC
二.简答题(本题共48分。)
41.(每空2分,共10分)
(1)3对+XX (2)相对性状 (3)长翅 Dd×dd (4) 有利
42.(每空2分,共16分)
(1) 传入 (2)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3) 专一
(4)组织液 (5)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6) 神经递质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起作用后立即被灭活,不参与代谢,不起催化作用)
43.(每空1分,共10分)
(1)色氨酸 主动 (2)A (3)A1 B2 (4)低 (5)脱落酸 微量有机物 细胞伸长 生长素
44.(每空2分,共12分)
(1) 竞争 甲 玻璃管为乙面包虫提供了隐蔽场所
(2)乙
(3)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