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个小题 60分)
1、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2如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红细胞。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和⑤中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处的O2到达④内参与生理活动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
C.③和⑤可以相互转变
D.③中不可能出现淋巴细胞
3、打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4、如图所示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细胞进行的无氧呼吸增强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5、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图中②点,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是①②③④⑤⑥
B.当⑤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
C.刺激图中④点,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是②④⑤⑥
D.刺激⑥处,神经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6、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7、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见下图,其中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
8、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大胆地做出假设,最终发现了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促胰液素―→胰液
A.①过程肯定为神经调节
B.②过程肯定为激素调节
C.小肠是控制胰液分泌的神经中枢
D.①②过程都属于激素调节
9、下面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进行调节
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
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0、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
11、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1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13、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根部“3→4”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B.生长素对2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
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
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4、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激素的变化都将引起其他激素的变化
B.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并能促进果实成熟
C.除植物外,其他生物都不能合成植物激素
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16、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施放性引诱剂直接达到的目的是( )
A.改变蝗虫的迁出率 B.降低蝗虫的出生率
C.降低蝗虫的死亡率 D.改变蝗虫的年龄组成
17、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表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表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表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都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只有标志重捕法
18、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9、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20、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
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21、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曲线是( )
22、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而没有水平结构
2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的
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消费者可有可无
24、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食物链的条数为2条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2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转变的顺序是( )
A.光能→化学能→热能 B.热能→光能→化学能
C.化学能→光能→热能 D.光能→热能→化学能
27、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
28、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参考如图所示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研究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
B.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
C.模型中的“能量输入”就是指捕食者的捕食
D.模型中的“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9、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75 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30、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若E生物种群含有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生物种群含有的总能量为1.6×108 kJ,则理论上A生物种群含有的总能量最多是( )
A.4.2×107 kJ
B.2.0×108 kJ
C.1.0×108 kJ
D.2.32×108 kJ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32、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阔叶林群落经人工过度砍伐后形成灌木群落,与原群落相比,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将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2)灌木群落重新恢复为阔叶林群落的演替属于________,该演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某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可以调查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工过量砍伐后,会加速阔叶林群落演变成灌木植物群落,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若用上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会远大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C | C | A | A | C | B | B | A[来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D | C | C | A | B | B | C | C | B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C | A | A | C | A | B | C | B | B |
二、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每空2分 共16分)
(1)调节 1
(2)氧气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32、(每空2分 共12分)
(1)减少
(2)次生演替 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
(3)随机取样 物种丰富度
(4)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33、(每空2分 共12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110 12.7%
(4)植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