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6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6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6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展开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注意:1.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部分,Ⅱ卷为非选择题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大家合理分配做题时间。
Ⅰ卷(选择题共18小题,共计54分)
一、选择题(包括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 = CO2(g)+3H2(g);H =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 = CO2(g)+2H2(g);H =-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 = CO2(g)+2H2(g)的H>-192.9 kJ·mol-1
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2)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
(3)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1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ΔH为( )
A.-488.3 kJ·mol-1 B.-191 kJ·mol-1 C.-476.8 kJ·mol-1 D.-1 549.6 kJ·mol-1
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566.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5.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 S(单斜,s)+O2(g) = SO2(g) △H1=-297.16 kJ·mol-1
② S(正交,s)+O2(g) = SO2(g) △H2=-296.83 kJ·mol-1
③ S(单斜,s) = S(正交,s) △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3=—0.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S(单斜,s)= S(正交,s) △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D.S(单斜,s)= S(正交,s) △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放热反应
B.红磷比白磷稳定
C.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则ΔH1>ΔH2
D. CO(g)+H2O(g)=CO2(g)+H2(g) ΔH>0
7.对于A2+3B2⇋2AB3反应来说,以下反应速率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
A.v(AB3)=0.5 mol/(L·min) B.v(B2)=0.6 mol/(L·min)
C.v(A2)=0.4 mol/(L·min) D.无法判断
8.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
A(s)+2B(g)⇋C(g)+D (g)已达到平衡状态(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C、D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2:1:1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9.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10.可逆反应A(g)+B⇋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具有颜色的气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必是气体
C.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是指在通常状况下能自动发生的反应
B.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熵减少的反应都不能进行
C.升高温度,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一定增大
D.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12.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NH3)∶n(O2)=4∶5
B.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向逆向移动
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当v正(NH3)∶v正(NO)=1∶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14.可逆反应:3A(g)⇋3B(?)+C(?) Δ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和C一定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以是任意状态存在
1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 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16.可逆反应mA(固)+nB(气)⇋Pc (气)+qD(气)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方程式中n>p+q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7.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C.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Ⅳ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18.向恒温、恒容(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 ΔH=-198 kJ·mol-1
4 min后达到平衡,这时c(SO2)=0.2 mol·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放出49.5kJ的热量时, SO2的转化率为20%
B.用O2表示4 min内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1
C.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SO3,达到新平衡,n(SO2)/n(O2)=2:1
D.4 min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
Ⅱ卷(非选择题,共四大题,共计46分)
19、(12分)(1)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②1 mol 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则反应P4(白磷,s)+5O2(g)===2P2O5(s) ΔH1;4P(红磷,s)+5O2(g)===2P2O5(s) ΔH2;ΔH1和ΔH2的关系是ΔH1________ΔH2(填“>”、“<”或“=”)。
(3)在298 K、101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Cl2(g)+H2(g)===2HCl(g) ΔH2;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4)已知: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①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1②
则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_______。
(5)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H2(g) | Br2(g) | HBr(g) |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200 | a |
则表中a=________。
20.(12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已知:K300 ℃>K350 ℃,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热反应。
(2)下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21.(12分)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 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以上均“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www.xkb1.com
(4)据上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22.(10分)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CO和2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恒(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ΔH>0
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右图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填序号)。
①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②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③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④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3)如果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 的H2O、0.1 mol的CO2和0.1 mol 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c(CO)=________。
⑷若在第10min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e平衡将会向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B | D | A | B | A | B | C | B | B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B | C | A | C | C | C | B | A | A |
19.(1)①放热 ΔH<0(或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NH(aq)+2O2(g)===NO(aq)+2H+(aq)+H2O(l) ΔH=-346 kJ·mol-1
(2)<
(3)A
(4)2 mol(或1.204×1024,或2NA)
(5)369
20.(1)K= 放
(2)b 1.5×10-3 mol/(L·s)
(3)bc (4)c
21. (1)
(2)增大 增大 减小
(3)15~20 min和25~30 min
(4)增加了O2的量 AB
22.(1)0.003 mol·(L·min-1) 0.03 mol·L-1
(2)①③
(3)0.01 mol·L-1(4)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