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
1.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A. 苯→环己烷 B. 乙烯→乙醇
C. 乙酸→乙酸乙酯 D. 乙醇→乙醛
【答案】C
【解析】
A.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B.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故B错误;C.乙酸中的羟基被CH3CH2O-取代生成乙酸乙酯,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 D.乙醇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明确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有机物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注意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为易错点。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
B. 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个数为NA
C. 标准状况下,H2和CO混合气体8.96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0.2NA
D. 在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3+NaClO+4H2O中,消耗1molCl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5 NA
【答案】B
【解析】
A、60g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丙醇中有11条共价键,故1mol丙醇中含11NA条共价键,故A正确;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标况下8.96L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4mol,而1mol氢气和1molCO燃烧时均消耗0.5mol氧气,故0.4mol混合气体燃烧消耗0.2mol氧气,与两者的比例无关,故C正确;D、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转移6mol电子,消耗4mol氯气,故当消耗1mol氯气时转移1.5mol电子即1.5NA个,故D正确;故选B。
3.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H4+Cl2CH2Cl2+H2
B. +HO-NO2+H2O
C. H2C=CH2+Br2→CH3CHBr2
D.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正确,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B、正确;C、H2C=CH2+Br2CH2BrCH2Br;D、不正确,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选B。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能够证明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 )
A. 甲烷分子中4个C—H键的强度相同
B. 甲烷分子中4个C—H键的长度相同
C. 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D. 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如果甲烷空间结构为正方形,4个C-H键的强度也是相同,故A错误;B、如果甲烷的空间结构为正方形,4个C-H键的长度也是相同,故B错误;C、如果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方形,其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故C错误;D、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其二氯代物只有1种,如果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方形,二氯代物为2种,故D正确。
5.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根据烷烃的通式,求出该烷烃为C5H12,跟氯气反应后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只有一种的氢原子,A、该有机物中含有3个碳原子,故A错误;B、该有机物中含有4种不同的氢原子,故B错误;C、该有机物不是戊烷,故C错误;D、有一种不同的氢原子,故D正确。
【点睛】等效氢的判断,(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为等效;(2)对称轴两端的氢原子为等效;(3)同一个碳原子甲基上的氢原子为等效。
6.既可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可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最佳方法是
A.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 通入足量溴水中
C. 一定条件下通入H2 D. 点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虽然能够鉴别甲烷和乙烯,但是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引入新的杂质。故A不能选。而B选项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产物物二溴乙烷,是液态。而甲烷不可以使溴水褪色,故选项B是正确的。C、D都不可以鉴别和除去乙烯所以答案选B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和除杂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9个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B. 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1 mol该有机物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该物质将溴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答案】D
【解析】
A、苯是平面正六边形,乙烯是平面结构,因此9个碳原子可能共面,故A说法正确;B、此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B说法正确;C、此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1mol苯最多需要3mol氢气,1mol碳碳双键需要1mol氢气,因此1mol此有机物最多消耗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说法正确;D、使溴水褪色,是因发生加成反应,故D说法错误。
8.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莽草酸
A. 分子式为C7H6O5 B.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 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 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分析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7H10O5,A错误;B、其分子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和醇羟基三种官能团,B错误;C、其结构中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羧基和醇羟基均发生酯化反应和取代反应,C正确;D、莽草酸中的羟基是醇羟基,其不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关系、有机物的性质和对官能团的认识。
【名师点睛】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D,注意羟基活泼性比较,脂肪醇、芳香醇、酚类的比较:
类别 | 脂肪醇 | 芳香醇 | 酚 |
官能团 | 醇羟基 | 醇羟基 | 酚羟基 |
结构特点 | -OH与链烃基相连 | -OH与苯环上的侧链相连 | -OH与苯环直接相连 |
羟基上H的活泼性 | 能与金属钠反应,但比水弱,不能与NaOH、Na2CO3溶液反应 | 有弱酸性,能与NaOH、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 |
原因 | 烃基对羟基的影响不同,烷基使羟基上H的活泼性减弱,苯基使羟基上H的活泼性增强 |
9.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水与冰 B. O2与O3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水与冰的分子都是H2O,分子式相同,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错误;B.O2与O 3是同一物质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是同素异形体,错误;C.由于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是同一物质,错误;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的知识。
10.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 苯、己烷、四氯化碳 B. 苯、乙醇、四氯化碳
C. 苯、乙醇、乙酸乙酯 D. 硝基苯、乙醇、乙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水就能鉴别的有机物,说明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结合有机物的密度分析解答。
详解:A.苯、己烷、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苯和己烷的密度都小于水,无法鉴别,A错误;
B.苯、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乙醇与水混溶,可鉴别,B正确;
C.苯和乙酸乙酯都不溶于水,且密度均比水的小,无法鉴别,C错误;
D.硝基苯不溶于水,乙酸、乙醇均与水混溶,不能鉴别,D错误;答案选B。
11.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A. C3H4 B. C3H8O C. C2H6 D. C2H4O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C3H4,其,即1molC3H4消耗4mol氧气;B.C3H8O,其于,即1molC3H8O消耗4.5mol氧气;C.C2H6,其,即1molC2H6消耗3.5mol氧气;D.C2H4O2,其于,即1mol C2H4O2消耗3mol氧气。故等物质的量燃烧时耗氧量最大的是C3H8O。
【考点定位】计算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
12. 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
| 冶炼原理 | 方法 |
A | 2HgO2Hg+O2↑ | 热分解法 |
B | 2Al2O3(熔融)4Al+3O2↑ | 电解法 |
C | Cu2S+O22Cu+SO2 | 热分解法 |
D | Fe2O3+2Al2Fe+Al2O3 | 热还原法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Hg是不活泼的金属,通常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冶炼,A正确;铝是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法冶炼,B正确;铜、铁等是较活泼的金属,一般通过还原剂还原进行冶炼,C不正确,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金属冶炼的有关判断
点评:金属的冶炼一般是依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相应的方法,常见金属冶炼的方法有: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的金属,如汞可用氧化汞加热制得;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氢气,焦炭,一氧化碳,活泼金属等)还原;3.电解法:适用于K、Ca、Na、Mg、Al等活泼金属;4.其他方法:如CuSO4+Fe=Cu+FeSO4。
13.下列金属的冶炼过程中,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A. HgO―→Hg B. Al2O3―→Al
C. Ag2O―→Ag D. CuSO4―→Cu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业上冶炼Hg,采用热分解法,即加热HgO得到Hg,故A错误;B、工业上冶炼Al,常采用电解法,故B错误;C、常采用热分解法,冶炼金属Ag,故C错误;D、可以采用CuSO4+Fe=FeSO4+Cu,Fe作还原剂,故D正确。
【点睛】金属的冶炼的方法是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K至Al一般采用电解方法冶炼,Zn至Cu一般采用热分解法冶炼,Cu以后的金属一般采用热分解法冶炼。
14. 下列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
(提示:熔点:MgO 2 850℃ MgCl2 714℃)
A. 海水Mg(OH)2Mg
B. 海水MgCl2溶液→MgCl2晶体Mg
C. 海水Mg(OH)2MgOMg
D. 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晶体Mg
【答案】D
【解析】
首先是富集,海水加石灰乳生成Mg(OH)2沉淀、洗涤,洗涤后加盐酸生成MgCl2,因MgO熔点比MgCl2高,故电解MgO耗能多不经济,应电解MgCl2。
15.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灼烧海带应用坩埚,A项错误;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B项错误;苯的密度比水的小,萃取后的混合溶液中苯在上层,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项错误。]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地球上不缺水,人类可以随意使用水资源,不必节约
B.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
C. 海水淡化的各种方法中,蒸馏法的成本比较低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B
【解析】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才是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其资源量很少,我们必须节约用水,A错。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蒸馏法因其高耗能而成本高,C错。
17.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D化合物中官能团(写化学式):
B中含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D中含官能团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H2 = CH2 (2). - OH (3). - COOH (4). CH2=CH2+H2OCH3CH2OH (5). 加成反应 (6). 2CH3CH2OH+O22CH3CHO+2H2O (7). 氧化反应 (8).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9).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解析】
【详解】(1)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其结构简式为CH2=CH2;(2)乙烯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即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OH,反应③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为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含有的官能团是-COOH;(3)反应①:乙烯与H2O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②:发生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③: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18.为探究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使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选用________。
【答案】 (1). CH2=CH2+Br2―→CH2BrCH2Br (2). 不能 (3). AC (4). H2S (5). H2S+Br2===2HBr+S↓ (6). CuSO4溶液(或NaOH溶液等)
【解析】
【详解】(1)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即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2)A、因为没有对产物进行检验,有可能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根据选项A的分析,故B错误;C、工业乙烯中可能含有还原性气体,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故C正确;D、根据C选项分析,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项AC正确;(3)根据乙同学的实验,产生淡黄色物质,该淡黄色物质应为S,杂质气体为H2S,H2S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H2S+Br2=S↓+2HBr;除去H2S,利用H2S属于酸性气体,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乙烯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可以通过NaOH溶液,H2S能与CuSO4发生H2S+CuSO4=CuS↓+H2SO4,乙烯不与CuSO4发生反应,因此也可以用CuSO4溶液除去H2S。
19.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气体(标准状况,下同)的体积为b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铝的质量是________ g。
(2)若取a g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c L,该气体与(1)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c∶b=________。
【答案】 (1).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9b/11.2 (3). 2Al+Fe2O3Al2O3+2Fe (4). 80∶27 (5). 2∶3
【解析】
【详解】(1)Al能与NaOH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不与NaOH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得出铝的质量为;(2)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氧化铁与Al的质量比为160:54=80:27;(3)根据铝热反应方程式,Al和Fe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推出所得气体体积比为2:3。
20.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实验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名称为__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沸点78 ℃) B.四氯化碳(沸点77 ℃)
C.甘油(沸点290 ℃) D.苯(沸点80 ℃)
(3)在操作②中,溶液中生成少量ICl(ICl的性质类似于氯气),为消除此杂质,使碘全部游离出来,应加入适量________(填序号)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A.KIO3 B.HClO C.KI D.Br2
(4)利用碘的有机溶液得到单质I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萃取分液 (2). 分液漏斗 (3). BD (4). C (5). ICl+I−===I2+Cl− (6). 蒸馏法
【解析】
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应加入有机萃取剂如苯、四氯化碳,酒精和甘油均溶于水,不能作萃取剂,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分液即得到碘的有机溶液,再从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并回收溶剂,采用水浴加热蒸馏,其中在操作②中,为使少量的ICl中的碘全部游离出来,应加入还原剂,故只有C项符合,发生的化学反应为ICl+KI=I2+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