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展开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8小题,共56分)
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转录完成后模板即被分解
B.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迅速被分解
C. 动物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D. 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腔后逐渐失去活性
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 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 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 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3.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 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
C. 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3﹣、HPO42﹣反应
D.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5.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
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 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O3结合成NaHCO3
D. 血液中CO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6.让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
B. 生活中与患者握手易感染HIV
C. 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D. 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7.如图表示病毒HIV造成艾滋病的病程,显示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与HIV出现的情况。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试问在潜伏期时要如何采样与检测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
A. 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B. 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
C. 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D. 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
8.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B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B.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 机体只要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引发过敏反应
D.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发机体功能紊乱,出现免疫失调病
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攻击自身物质,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B. 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 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慢,无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
10.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的是浆细胞 ②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③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④方框内细胞也是免疫细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1.植物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定范围内,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越多
B. 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
D. 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2.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
B. 激素①②③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C. a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13.当丝瓜植株不能合成激素或不能合成激素的受体时,都会形成矮生丝瓜。研究者用正常丝瓜、同种矮生丝瓜、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两种激素对正常丝瓜茎的生长调节均具有两重性
B. 正常丝瓜茎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强于生长素
C. 该矮生丝瓜很可能不能合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D. 该矮生丝瓜体内合成的激素种类少于正常丝瓜
14.研究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分别用一定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插条生根数目如图所示,图中乙代表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是a~b浓度
B. 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
C. 研究人员在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D. 该曲线不能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15.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
C. 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16.以下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能形成森林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 大鱼吃同种小鱼是群落中的捕食关系
D. 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17.下图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表示初生演替的曲线应为甲
B. 图中A~E点中代表顶极群落的应为D
C. 在图示A点所具有的物种,也可存在于E点,但有可能发生优势取代
D. 图中C点处环境条件可能发生了剧烈变化,但C→D→E变化可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8.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为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 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19.大型水利工程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B. 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
C. 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D. 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0.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的有(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骸、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22.如图中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对能量的充分利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
B. 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提高了生态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 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 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24.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
B. 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
C. 选择Ⅱ模式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D. 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
25.下列哪一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 )
A. 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 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
C. 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 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26.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在这三个层次中,最核心并关系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群落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27.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 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和N、P等无机盐也越多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
D. 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28.某学者曾做过如图a所示的实验,即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14C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B. 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
C.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
D. 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4分)
29.如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体液,A、B、C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
(1)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三种液体组成。其中能与A结构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其中____________可进入d液中。在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在____________g/L。
(3)图中b液中的渗透压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决定。
(4)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____________。
(5)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医生给病人开含有ATP注射液的处方用于治疗心肌炎,若病人经静脉注射了这种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至少要通过的磷脂分子层有____________层。
30.艾滋病是危及人类生命的顽症之一,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图1表示人体对HIV的免疫过程以及HIV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1所示的HIV主要侵染的A细胞是________,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该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信息,HIV能特异性地侵染A细胞,这主要与A细胞膜表面存在HIV的特异性________有关。
(2)若图1中④~⑦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在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________(填图中序号及相应名称)
(3)图2所示为HIV侵入人体后,早期人体血液中HIV数量的变化,早期HIV数量减少可能与人体的________免疫能力还比较强有关。请在图2中绘制出相应时间内HIV抗体数量的变化曲线。
(4)HIV疫苗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2009年9月泰国研究人员宣布已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艾滋病疫苗具有降低HIV感染风险功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研究数据看疫苗的预防效果不太令人满意,这可能与HIV________________有关。
31.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 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洒对应组芹菜幼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存有卷叶螟及其天敌——青蛙等生物,甲图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表示生理过程),乙图表示卷叶螟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次级消费者指的是________,①、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甲图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________内的能量。
(3)由甲图可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利用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能量。
(4)图乙中,e点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之前。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A 6.B 7.D 8.D 9.C 10.C
11.C 12.B 13.C 14.C 15.A 16.D 17.B 18.C 19.A 20.B
21.A 22.C 23.D 24.D 25.C 26.D 27.B 28.D
29.(1)b、c、d b、d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0.8~1.2
(3)无机盐 蛋白质(顺序可颠倒)
(4)体内细胞代谢活动
(5)6
30.(1)T淋巴细胞 接受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B淋巴细胞 受体 (2)④ 逆转录 (3)特异性(或体液免疫和细胞) 曲线如图所示
(4)注射疫苗能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容易发生变异(突变)
31.(1)小于m (2)脱落酸 促进衰老和脱落 (3)否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4)①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株,编号 ③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④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
32.(1)青蛙 呼吸作用
(2)a或g 遗体、残骸
(3) g、h、i
(3)K值(环境容纳量)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