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01
    【生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02
    【生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

    展开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
    1. 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推动了遗传学的迅猛发展。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并推测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
    B. 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就是DNA
    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前人的成果,成功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萨顿推测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A错误。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说明转化因子的存在;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学的发展历程,意在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
    2.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C.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变化规律: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DNA数目又减半,因此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B正确;精原细胞经过间期复制以后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DNA分子数目的一半,C错误;任何-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D正确。故选C。
    3.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 图乙中 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C. 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
    D. 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图甲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的形态不同),2和3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6和7是一对同源染色体,5和8是一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图Ⅱ中①和②为姐妹染色单体,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可能会含有等位基因,若①上某位点有基因A,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a,B错误;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C正确;
    D、图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C.
    4.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 该细胞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
    C. A与a的分离不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图中这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连锁,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
    【详解】图示同源染色体正在两两配对(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图中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但细胞中除了分布在染色体上的DNA外,细胞质中也有DNA,故该细胞中脱氧核苷酸链大于8条,B错误;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图示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中的交叉互换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2:2:1:1 B. 1:1:1:1
    C. 9:3:3:1 D. 3:1:3: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亲本杂交结果,可推测双亲的基因型为YyRr、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为1/3(1/2黄圆+1/2绿圆)+2/3(1/4黄圆+1/4绿圆+1/4黄皱+1/4绿皱)=1/3黄圆、1/3绿圆、1/6黄皱、1/6绿皱。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6.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 2:1 B. 9:3:3:1 C. 4:2:2:1 D. 1:1:1:1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老鼠体色和尾巴的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2 /16 )、AaBb(4 /16 )、aaBB(1/ 16 )、aaBb(2 /16 )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其中AaBB(2/ 16 )、AaBb(4 /16 )为黄色短尾;aaBB(1/ 16 )、aaBb(2 /16 )为灰色短尾,所以理论上正常出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 /16 +4 /16 ):(1 /16 +2 /16 )=
    2:1.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死亡,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纯合致死导致后代比例发生改变.
    7.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DNA中不含S元素,因此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部位,即图中的①。DNA中含有P,而蛋白质中很少含有P,因此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图中②③④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含有P元素的是②磷酸基。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8.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DNA的(  )
    A. 双螺旋结构 B. 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中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详解】一般情况下,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A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相同,不是DNA“指纹”,B错误;DNA“指纹”是指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的DNA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具有特异性,为法医物证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C正确;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不是DNA“指纹”,D错误。
    故选C。
    9.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21%、12% B. 30%、24% C. 34%、12% D. 58%、3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由于A=T,则A=T=21%,G=C=29%.
    设这条DNA分子的碱基数量是2a,则第一条链上胞嘧啶数量设为C1,第二条链上胞嘧啶的数量为C2,则(C1+C2)÷2a=29%,则C2÷a=34%,也就是另外一条链上胞嘧啶的含量是34%;
    设第一条链上的胸腺嘧啶的数量是T1,第二条链上胸腺嘧啶的数目是T2,则(T1+T2)÷2a=21%,T2÷a=12%.故选:C.
    10.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1/8
    B. 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将导致基因突变,乙图中表示逆转录,图中显示有7种核苷酸
    C. 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比例能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 丙图所示的过程可发生在细菌中,根尖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①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的作用位点;②为碱基对;③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
    分析图乙:图乙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或以RNA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
    分析图丙:图丙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①②表示DNA分子;③表示mRNA分子;④表示核糖体;⑤表示多肽。
    【详解】图甲DNA中一条模板链含14N,一条模板链含15N,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共形成4个DNA含8条链,其中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A错误;若图乙表示逆转录,DNA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RNA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则共有8种核苷酸,B错误;双链DNA分子中A=T,C=G,所以(A+C)/(T+G)=1,不能表现出DNA的特异性,C错误;丙图中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空进行,说明该生物为原核生物,故可以表示细菌的转录和翻译;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转录只能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D正确。
    故选D。
    1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几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与“已知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比较可知: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A种缺失D、E片段,A错误;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B中多了F片段,B错误;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C中缺失D片段,易位F片段,C错误;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D中发生基因突变,使得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但染色体结构未改变,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能区分不同变异的特点和正确识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B. 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C.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二倍体
    D.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单倍体生物是指未经受精作用,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生物。如果亲代是多倍体生物,则单倍体生物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仅当亲代是二倍体生物时,单倍体生物才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
    【详解】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只含一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含—个染色体组,A正确;三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故三倍体不能与三倍体杂交产生后代,B错误;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是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是二倍体,C正确;单倍体通常是指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则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单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单倍体的含义,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13. 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
    B. 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
    C. 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 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子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答案】D
    【解析】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D、d两种配子,比例接近1:1,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大于雄配子。B、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磷酸二酯键。C、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Aabb x aaBb= AaBb,Aabb,aaBb,aab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4.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庭几代人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都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⑤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⑥近亲结婚将会导致各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①中一个家族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遗传病,③中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故①③错。中一个家族几代中都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如由环境引起的,故②错。中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属于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故④错。多基因遗传病由于每个致病基因都有一定的致病作用,所以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疾病成度由于患者所有的致病基因数量有所不同),故⑤对。近亲婚配增加了某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近亲婚配的夫妇有可能从他们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基因,并将之传递给子女.如果这一基因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其子女就可能因为是突变纯合子而发病。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显性遗传病的机会不会明显增大,故⑥错。
    【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要记住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以及特点:
    人类遗传病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类型:①显性遗传病:a、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b、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②隐性遗传病:a、伴X隐:色盲、血友病;b、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
    (2)多基因遗传病。①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②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①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②类型:a、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b、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15.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  )

    A. 0 B. 1/9 C. 1/3 D. 1/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父母双亲都没有病,而其女儿有病说明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3和4号是异卵双胞胎,他们都有可能是1/3AA和2/3Aa,要都是AA的概率是1/3*1/3=1/9,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6. 观察如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切断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
    B. 切断b处的酶是解旋酶
    C. 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D.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a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a是磷酸二酯键,切断此处是限制性内切酶,A正确;
    B、b处事氢键,切断此处的酶是解旋酶,B正确;
    C、DNA连接酶作用对象是磷酸二酯键,应该连接a处,C错误;
    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对象是磷酸二酯键,应该是a处,D正确.故选:C.
    17.在欧洲的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囊状纤维病的患者,此病为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现有一男性携带者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出现此病的概率是(  )
    A. 1/100 B. 49/5 000 C. 1/50 D. 1/10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囊状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囊状纤维变性的患者,即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500,则a的基因频率=1/50,A的基因频率=1-1/50=49/5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频率(49/50)2,Aa的基因型频率=2×49/50×1/50。据此答题。
    【详解】由题意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分析内容可知,正常个体中杂合子的频率(2×49/50×1/50)÷(1-1/2500)=98/2499,一名男性携带者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后,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为98/2499×1/4=1/102,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中不包括
    A. 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
    B. 捕食者多数在个体数量较少的种群中捕食
    C. 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多的种群中捕食
    D. 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精明的捕食者包括捕食大多数年老、体弱和年幼的个体,故A正确。往往在较大的种群中捕食,成功率高,故B错误,C正确。捕食者为了永久的生存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9.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故选B
    20. 已知某个核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所示:
    ①—GGCCTGAAGAGAAGA—
    ②—CCGGACTTCTCTTCT—
    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改变,氨基酸序列由“—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变成“—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GGC、GGA、GG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B. 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①链转录的
    C. 若发生碱基置换的是原癌基因,则具有该基因的细胞一定会癌变
    D. 若上述碱基置换发生在配子中,将不能传递给后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后,氨基酸序列由“-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变成了“-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可见基因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A正确;根据氨基酸序列可知,从DNA片段的第三个碱基开始,再结合第一个氨基酸(脯氨酸)的密码子可知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②链转录的,B错误;细胞癌变是一系列突变累积的结果,因此若发生碱基置换的是原癌基因,则具有该基因的细胞不一定会癌变,C错误;若上述碱基置换发生在配子中,可以传递给后代,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二 、非选择题
    21.I.图为XY性别决定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II-1、 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表示人类部分基因,则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图中的_______片段,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吗?____________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理论上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_______片段。
    (2)一个如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EeXbD的精子,则其余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一个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中的两个DNA,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
    II.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注: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4)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8~13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
    【答案】 (1). II-2片段 (2). 有关 (3). I片段 (4). eXbD、Yad、Yad (5). 50%或100% (6). 曲线A (7). 减数分裂 (8). 受精作用 (9). 有丝分裂
    【解析】
    【分析】
    分析I中图示可知,X染色体上含有两个连锁的基因D和b,Y染色体上含有两个连锁的基因为a和d,E和e位于常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总是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分析II中图示可知,图中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位点表示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据此解答:
    【详解】I.(1)人的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如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Y),所以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Ⅱ-2片段。D、d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在遗传时随着X、Y染色体传递给子代,由于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Y染色体只传给儿子,故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会出现交叉互换现象,从而实现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因此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同源部分,即甲图中I片段。
    (2)一个如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EeXbDYad,在减数分裂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EeXbD的精子,说明E和e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没有分向两个细胞,同时E和E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后没有分向两个子细胞,且和X染色体组合到了一个细胞,故其余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eXbD、Yad、Yad。
    (3)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精原细胞中的两个DNA,用15N进行标记,则初级精母细胞时期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的每个DNA均有一条链有标记,若精原细胞中被标记的两个DN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故减数分裂结束后,每个细胞均有标记;若精原细胞中被标记的两个DNA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两条带有标记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则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没有标记,故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四个细胞有两个有标记,若两条带有标记的非同源染色体没有组合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则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也有标记,故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四个细胞都有标记,综上分析,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或100%。
    II.(4)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数量先加倍,然后连续两次减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不变,故曲线A代表DNA的数量变化,曲线B代表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5)图中0~8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一半,故表示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8处DNA和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体细胞相同,应为受精作用,8~13分裂前后DNA和染色体数目不变,故表示受精卵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以及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和特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特点,并能准确分析坐标图示表达的含义。
    22.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________和________也不同。
    (2)若图二所示结构进行该过程前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则图中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________个。
    (3)图三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
    (4)图三中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 d过程对应于图三中________过程(填序号)。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或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
    【答案】 (1). 酶 (2). 原料 (3). 15(a-b) (4). 中心法则 (5). 逆转录酶 (6). ①③⑤ (7). ③⑤ (8).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9).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一表示转录过程,即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图二表示DNA自我复制,即在细胞核内,以DNA两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DNA的过程。图三表示中心法则,其中①是DNA的复制、②是逆转录、③是转录、④是RNA的复制、⑤是翻译。图四表示转基因抗虫棉的生产和使虫子致死的机理。
    【详解】(1)图一表示的是基因的转录过程,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还需要RNA聚合酶;图二是基因复制过程,模板是DNA的双链,需要DNA聚合酶等,原料为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所需要的条件中模板、酶和原料等不同。
    (2)若所示的一个完整的DNA分子含有a个碱基对,且该DNA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G)的数目为b,则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a-b, 4次复制共需要(24-1)× (a-b)= 15(a-b)。
    (3)图三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中心法则;过程②为逆转录,必需的酶是逆转录酶。
    (4)正常人体细胞中能够进行①DNA复制、③转录和⑤翻译过程。而RNA复制和逆转录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中。
    (5)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则d过程为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对应于图三中③转录、⑤翻译。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或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
    【点睛】本题考查转录和翻译、DNA的复制、中心法则以及基因工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并理解DNA的复制过程和特点,掌握基因的表达过程,识记并理解中心法则的内容。利用所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问题。
    23.下图甲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____________。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_________个水分子。
    (2)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Ⅱ– 1因缺乏图甲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 3因缺乏图甲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 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Aa 、Bb、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Ⅰ–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Ⅱ– 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6n (2). n – 1 (3). 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4). AABbXHXh (5). 1 (6). 3/4
    【解析】
    【分析】
    图甲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酶①能将苯丙氨酸转化形成络氨酸,酶②能将尿黑酸转化形成物质Q,酶③能将多巴转化形成黑色素。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基因的碱基数目:mRNA的碱基数目: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6:3:1。图乙一号家庭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有苯丙酮尿症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二号家庭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有尿黑酸尿症病的女儿,说明尿黑酸尿症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已知基因的碱基数目:mRNA的碱基数目: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6:3:1,所以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为6n个或3n对。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故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n-1个水分子。
    (2)由图可知,若缺乏酶①,则会形成过多的苯丙酮酸,所以诊断的方法是检验该患儿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3)由Ⅰ-1和Ⅰ-2都不患苯丙酮尿症,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同理尿黑酸尿症的遗传方式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题中所给的信息“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可知Ⅰ-3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XHXh。
    (4)由以上分析可知:Ⅱ-2的基因型为A-BBXHY(1/3AABBXHY,2/3AaBBXHY),Ⅱ-3的基因型为AAbbXHX-(1/2AAbbXHXH,1/2AAbbXHXh)。可见他们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1;如果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2×1/2=1/4,所以正常的概率为1-1/4=3/4。
    【点睛】本题考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遗传图谱以及计算能力。
    24.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善小麦的遗传性状是广大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通过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矮秆(dd)抗病(RR)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此方法往往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F2代以后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获得可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矮秆抗病)品种小麦,可选图中_______(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种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_____________(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此方法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使人类可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此方法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中,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利用上述育种方法选择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都能定向改变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导致该种群按一定方向发展进化。
    【答案】 (1). F2出现性状分离 (2). 连续自交 (3). EFG (4). 花药离体培养 (5). 单倍体育种 (6). AB (7). 基因突变 (8). CD (9). 基因重组 (10).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1). 基因频率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AB是诱变育种,CD是基因工程育种,E是杂交育种,EFG是单倍体育种,HI是多倍体育种。
    【详解】(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来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在由F1(DdRr)自交产生的F2中,矮秆抗病类型(ddRR、ddRr)出现的比例是1/16+2/16=3/16,由于F2中的矮秆抗病类型有杂合体,所以要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就需要将F2中的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不再出现性状分离。
    (2)由于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以想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可按图中E、F、G所示的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其中的F步骤最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3)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中,A、B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即图中的CD育种过程。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克服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4)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中,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5)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利用上述育种方法选择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都能定向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该种群按一定方向发展进化。
    【点睛】本题以育种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重点考查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典例。
    25.在蜜蜂的蜂巢中,有由受精卵发育来的蜂王和工蜂(均为雌性),以及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来的雄蜂。蜜蜂的附肢有沟(花粉筐)、沟边有毛(花粉刷),自然界的野生工蜂为短毛、浅沟性状的“非富蜜型”。科研人员在自然界中偶然得到极少数具有长毛、深沟性状的“富蜜型”雄蜂,作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母本(♀)
    父本(♂)
    杂交结果
    实验一
    非富蜜型
    富蜜型
    ♀、♂均为非富蜜型(F1)
    实验二
    F1非富蜜型
    富蜜型
    ♀、♂均为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
    实验三
    富蜜型
    F1非富蜜型
    ♂富蜜型,♀非富蜜型
    (1)一个蜂巢中的蜂王、工蜂、雄蜂等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由于获得的营养不同,只有一只雌蜂发育为蜂王,其余都发育为雌性工蜂,可见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用__________将雄蜂和工蜂的有丝分裂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则观察到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的长毛、深沟的性状最初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据实验结果分析,这两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__为显性。
    (4)由实验二结果可推知母本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子,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_定律。
    【答案】(1)(蜜蜂)种群 (1分) 遗传(或基因)和环境因素(1分)
    (2)中(1分) 雄蜂染色体数目为工蜂的一半(或工蜂染色体数目为雄蜂的二倍)(2分)
    (3)基因突变(1分) 短毛、浅沟(或非富蜜型)(2分)
    (4)四种数目相等的(2分) 基因的自由组合(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一个区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了一个种群。生物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的最佳时期。由于雄蜂是由蜂王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雄蜂染色体数目为工蜂的一半。
    (3)偶然得到的长毛、深沟的性状最初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实验一中亲本为非富蜜型和富蜜型,雌性才是真正杂交的子代,且都是非富蜜型,所以非富蜜型是显性性状。
    (4)实验二的子代雄性有4种性状,说明母本产生了4种配子,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本题考查蜜蜂的遗传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