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01
    【生物】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02
    【生物】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03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醋酸菌④大肠杆菌⑤毛霉⑥青霉⑦乳酸菌
    A. ①④⑤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⑥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另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①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③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④正确;毛霉属于真核生物,⑤错误;青霉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因此,属于原核生物的有①③④⑦,故选C。

    2.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 核糖体和细胞壁 B. 线粒体和内质网
    C. 核糖体和染色质 D. 线粒体和细胞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霉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和各种具膜的细胞器和核糖体。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同点: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
    【详解】放线菌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核生物,二者都具有核糖体和细胞壁,A正确;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内质网,B错误;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C错误;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蛋白质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B. DNA 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 是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C. 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核糖体
    D. 哺乳动物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不含高尔基体,A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细胞生物一定含有核糖体,C错误;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合成血红蛋白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明确所有的细胞中都具有核糖体且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4.下列有关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但与真核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②纤维素和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③植物细胞壁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④细胞壁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详解】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但是没有细胞壁,①错误;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②正确;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③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没有选择作用,④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②③,故选C。

    5.下列有关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硝化细菌没有叶绿体,但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B. 硝化细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 硝化细菌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与小麦相同,但所利用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A正确;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错误;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小麦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两者都属于自养生物,但是两者的能量来源不同,D正确。

    6.根瘤菌共生于豆科植物根部,形成肉眼可见的根瘤。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水、无机盐及有机物,根瘤菌内的固氮酶可将N2转变为氨以便植物利用,但氧气过多会破坏固氮酶的结构。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是由植物和根瘤菌共同合成的,具有吸收和释放氧气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根瘤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
    B. 豆血红蛋白可调节根瘤中的氧气含量
    C. 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变可能影响豆血红蛋白的结构
    D.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进化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同化作用的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的生物属于自养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绿色植物等;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如绝大多数动物、真菌等。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会引起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等的改变,从而可能会改变蛋白质的性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详解】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所以根瘤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A错误;豆血红蛋白具有吸收和释放氧气的能力,可调节根瘤中的氧气含量,B正确;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变会影响性状的改变,因此可能影响豆血红蛋白的结构,C正确;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它们长期协同(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7.下列属于自养型生物的有()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木耳 ④水绵 ⑤小球藻 ⑥自生固氮菌 ⑦硝化细菌 ⑧大肠杆菌
    A. 3 个 B. 4 个 C. 5 个 D. 6 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同化作用的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的生物属于自养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绿色植物等;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如绝大多数动物、真菌等。
    【详解】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①正确;酵母菌属于异养生物,②错误;木耳属于异养生物,③错误;水绵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④正确;小球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⑤正确;自生固氮菌属于异养生物,⑥错误;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⑦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⑧错误。因此,以上生物中属于自养生物的有①④⑤⑦,故选B。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成分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或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D.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关酶的易错点整理:①酶必须在活细胞才能产生(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②酶的化学本质为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③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④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⑤酶只具有催化作用;⑥酶只在生物体内合成。
    【详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所以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的催化作用的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C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

    9.如图表示一酶促反应,它所反映的酶的一个特性和 a、b、c 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A. 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 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C. 专一性、纤维素酶、纤维素、葡萄糖
    D. 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与b就像一把钥匙和一把锁的关系,而a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说明a表示酶,b属于多聚体,并且在a的作用下分解成了二聚体c。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是酶,b属于多聚体,d也是一种反应物,但是a只能催化b水解,不能催化d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对照四个选项,淀粉属于多糖,麦芽糖属于二糖,符合图示现象,故选B。

    10.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 )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首先瓶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殆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所以中期可以闻到酒香;最后进行醋酸发酵生成醋酸,所以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详解】果醋发酵初期,发酵罐是密闭的,不需要通气,但发酵装置中仍有部分氧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较多的葡萄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pH下降;随着氧气的消耗,到发酵中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和酒精,pH稍上升;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醋酸菌大量繁殖,利用葡萄糖或酒精生成醋酸,pH迅速下降,所以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②,故选C。

    11.下面图像可以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是()

    A. 温度与植物呼吸速率的关系
    B.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 人成熟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 O2浓度变化的情况
    D. 最适温度下,果胶酶用量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随着横坐标含义(自变量)的增加,纵坐标代表的含义(因变量)先增加后维持稳定,据此答题。
    【详解】呼吸作用需要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超过一定范围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错误;酶的活性受pH影响,随着pH的增加,酶的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且pH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得酶的活性丧失,B错误;人成熟红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并需要载体的协助,因此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钾离子吸收速率先不断增加后维持稳定,C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用果胶酶处理可以使得果汁澄清,因此在最适温度下,随着果胶酶用量的增加,果汁澄清度逐渐增加后维持稳定,D正确。

    12.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 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 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考查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曲线b使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温度过高、过酸、过碱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详解】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A项错误;酶量减少,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B项正确;图中曲线b是最适温度、最适pH下的曲线图,因此,升高温度,减小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应为曲线a,C、D项错误
    【点睛】曲线图中限制因子的判断方法:
    (1)曲线上升阶段:纵坐标随横坐标增加而增加,限制因子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横坐标为时间时,限制因子不是时间,而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温度或光照等环境因素)。
    (2)曲线水平阶段:纵坐标不再随横坐标增加而增加,限制因子为横坐标以外的物理量。

    13. 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它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 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 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 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说明沉淀是蛋白质,加入其它酶没有用说明没具有专一性,故选择A。
    【考点定位】酶的特性。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果子酒为背景素材,考核学生对酶及专一性、高效性、受到环境影响等特征的理解,意在考核学生审题获取信息能力和判断能力。

    14.漆酶属于木质素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 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 将菌株接种于固体斜面培养基,菌落长成后可在4℃的冰箱中临时保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分离、纯化和保存菌株的一般过程为:取样→制成样品悬液→涂布→划线→接种;分离和纯化细菌需多次进行选择培养;利用平板划线法纯化目的菌,接种环在划线前后均要进行灼烧灭菌。
    【详解】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而生活污水中应该不含木质,因此不能用生活污水分离产漆酶菌株,A错误;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从而获得漆酶菌株,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要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长成的菌落可以在4°C的冰箱中临时保藏,D正确。

    15.某同学用某种酶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研究的酶有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B. 三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C.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该种酶的最适pH 约为7
    D. 酶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不会再有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由图可知图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2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图3探究酶的专一性。
    【详解】由丙图可知,该酶能使麦芽糖酶解,不能使蔗糖分解,说明该酶是麦芽糖酶,A错误;图1能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图2能证明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图3能证明酶的专一性,三个图都不能证明酶的高效性,B错误;由图2可知,该种酶活性最大时的pH为7左右,C正确;酶可以反复利用,发挥作用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一般不变,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关酶的活性的相关实验及其结论,能够通过曲线的分析得出相应实验结论,同时明确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6.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使用燃料乙醇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
    B. 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 微生物A的新陈代谢类型既可以是异养需氧型也可以是异养厌氧型
    D. 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微生物A可以分解纤维素,所以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A正确;酒精发酵产生乙醇常用的菌种(微生物B)是酵母菌,B正确;微生物A可以分解纤维素,为异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可能是需氧型也可能是厌氧型,C正确;微生物A所用碳源为纤维素,微生物B所用碳源为纤维素降解物,D错误。

    17.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过程①②④
    B. 过程①④都需要O2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 酵母菌和乳酸菌细胞都能发生过程①,但场所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③表示两种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⑤表示光合作用,一般发生在真核细胞的叶绿体中。
    【详解】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即只能进行图中的①②过程,A错误;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酵母菌和乳酸菌细胞都能发生过程①,且发生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名称以及发生的场所,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18.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0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A. —定是有氧呼吸
    B. —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C. 一定是无氧呼吸
    D. —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发酵的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发酵的产物:乳酸。
    【详解】A.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可能是有氧呼吸,也可能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A错误;B.可能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B错误;C.可能是无氧呼吸,也可能是有氧呼吸,C错误;D.—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因为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产物没有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只根据是否产生二氧化碳确定呼吸方式。若产物有二氧化碳,可以肯定一定不是产乳酸的无氧呼吸。

    19.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下的坐标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 8:5
    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3h和第0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C. 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
    D.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9h和第6h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发酵罐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而乙发酵罐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甲发酵罐消耗了6mol氧气,则有氧呼吸产生了6mol二氧化碳,同时甲发酵罐产生了18mol酒精,说明其无氧呼吸产生了18mol二氧化碳,因此甲发酵罐一共产生了24mol二氧化碳;乙发酵罐产生了15mol酒精,说明其无氧呼吸产生了15mol二氧化碳。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发酵罐一共产生了24mol二氧化碳,乙发酵罐产生了15mol二氧化碳,因此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 8:5,A正确;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2h和第0h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C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D错误。

    20.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 集气管中的气体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C. 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 如果发酵瓶漏气,发酵液表面可能会出现菌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详解】酒精发酵过程中,开始时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渐加快,后来保持相对稳定,最后由于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等原因,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渐减慢,A错误;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B错误;发酵过程中,由于受营养液、代谢废物及生存空间的影响,酵母种群呈“S”型增长,C错误;醋酸菌是好氧菌,能够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如果发酵瓶漏气,发酵液表面可能会出现醋酸菌的菌膜,D正确。

    21.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中 NaOH 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
    B. 甲是有氧呼吸装置,乙是无氧呼吸装置
    C. 乙应让B先封口一段时间再连接装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D. 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第一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NaOH,作用是吸收空气中CO2;A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第三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B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第二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目的也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详解】本实验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是有氧呼吸装置,乙是无氧呼吸装置,B正确;由于B瓶上方有一定的空隙,其中还有少量的氧气,所以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装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正确;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有CO2产生,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D错误。

    22.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A. 硝化细菌 B. 蓝藻 C. 蚯蚓 D. 兔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和蓝藻为生产者,故AB错误;蚯蚓为分解者,故C正确;兔子为消费者,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B.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
    C. 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
    D.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因为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A正确;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0mg/mL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mL培养基加入1ml的比例加入CR溶液,B错误;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C错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D错误。

    24.血红蛋白分子有四条多肽链(即两条α链,两条β链)。下列有关人体血红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
    B. 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血红蛋白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 血红蛋白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和肽链的空间结构
    D. 可从成年人的胰岛B细胞中分离到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分子结构层次:C、H、O、N等化学元素→氨基酸(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互相结合→多肽→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血红蛋白是由4条肽链组成的,因此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A正确;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充分伸展,但肽键不会打开,因此不会断裂,B错误;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而蛋白质的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C正确;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含有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因此可从成年人的胰岛B细胞中分离到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D正确。

    25.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红蛋白含量直接相关
    C. 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不能运输二氧化碳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血红蛋白是体内运输和交换氧气的必需工具,存在于红细胞内;Fe2+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会导致贫血;血红蛋白的结构遭到破坏,其运载氧的能力也会有影响。
    【详解】Fe2+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A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浆蛋白含量直接相关,B错误;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也能运输二氧化碳,C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错误。

    26.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下列关于抗生素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生素诱发了细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 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
    C. 细菌产生抗药性以后成为一个新的物种
    D. 抗药性细菌产生后代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抗生素的滥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抗生素诞生之初曾是杀菌的神奇武器,但细菌也在逐渐进化,出现抗药性,近年来屡屡出现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详解】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本来就存在,抗生素对其进行了选择,A错误;抗生素对细菌产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杀死无抗药的个体,留下抗药性的个体,B正确;细菌产生抗药性后,与原来的细菌之间没有产生生殖隔离,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C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而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D错误。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定化酶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 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C. 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 高果糖浆的生产主要使用果糖异构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酶的种类
    一种
    一系列酶
    制作方法
    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
    吸附法、包埋法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


    缺点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优点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
    成本低,操作容易
    【详解】固定化酶技术固定的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不能多步连续催化反应,A错误;适宜pH条件下,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才能好于普通洗衣粉,若pH过高或过低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都不如普通洗衣粉,B错误;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过程中利用了严格的灭菌措施,可以防止其它杂菌污染,所以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C正确;高果糖浆的生产主要使用葡萄糖异构酶,D错误。

    28.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O2,其活性位点上含有两个镍离子,在大豆、刀豆种子中含量较高,土壤中的某些细菌也能够分泌脲酶。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M,并分别研究了培养液中的Ni2+、Mn2+和尿素浓度对细菌M脲酶产量的影响(说明:研究某一项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0.4%-0.8%之间
    B. 实验表明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所有脲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在内质网上加工使其与镍结合才具有活性
    D. 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与比它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比,脲酶在凝胶柱中移动更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影响脲酶产量的因素有两种离子的浓度、尿素浓度,且对脲酶的生成都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培养液中Ni2+和Mn2+以及尿素浓度的增加,脲酶的产量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但是始终高于对照组。
    【详解】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且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 0.4%—0.8%之间,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都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B错误;根据题意分析,脲酶是细菌M分泌的,而细菌是原核生物,是没有内质网的,C错误;凝胶色谱法分离脲酶时,与比它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比,脲酶在凝胶柱中移动更快,D错误。

    29.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S型菌中含控制荚膜多糖合成的基因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其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能合成荚膜多糖,结果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荚膜是生物膜的一种,其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
    B. 肺炎双球菌无染色体,因此上述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 有无夹膜是肺炎双球菌的一种性状
    D. 上述实验可证明多糖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
    【答案】C
    【解析】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不属于生物膜的一种,A项错误;上述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项错误;有无夹膜是肺炎双球菌的一种性状,C项正确;上述实验可证明S型菌中含控制荚膜多糖合成的基因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D项错误。

    30.下列不是应用基因工程方法的一项是()
    A. 能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B. 洗衣粉中的酶制剂
    C. 抗棉铃虫的抗虫棉 D. 青霉素高产菌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1)抗虫转基因植物;(2)抗病转基因植物;(3)抗逆转基因植物;(4)转基因改良植物品质,总之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用于生产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品种,能产生抗逆性品种。2、动物基因工程的成果:(1)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外源生长激素基因;(2)改善畜产品的品质;(3)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4)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5)基因工程药物,如人胰岛素、细胞因子、抗体、疫苗、生长激素、干扰素等。3、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详解】能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A错误;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B错误;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属于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C错误;培养出高产的青霉菌是采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原理是基因突变,D正确。

    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B. 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C. 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
    D. 对蛋白质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答案】C
    【解析】
    【分析】
    缓冲溶液通常有一种弱酸和一种相应的强碱盐组成,能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但其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又称玻璃纸)制成的,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留在袋内。电泳的原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性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详解】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是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A正确;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B正确;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C错误;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对蛋白质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正确。

    32.酵母菌是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理想材料,血细胞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如图表示一个计数室(1mm×1mm×0.1mm)及显微镜下一个中方格菌体分布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液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 培养初期由于种内斗争激烈,酵母菌数量增长缓慢
    C.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寻找菌体数量适中的小方格计数
    D. 若五个中格酵母菌平均数为上右图所示,则估算酵母菌的总数为 6×106 个/m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据图分析,左图计数室含有25个中格,右图一个中格中含有个24酵母菌。
    【详解】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因此培养液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培养初期,酵母菌数量减少,所以种内斗争不激烈,但是对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酵母菌数量增长较慢,B错误;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将其进行稀释后再计数,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计数室有25个中格,每个中格有24个酵母菌,则估算酵母菌的总数=25×24÷(1×1×0.1×10-3)= 6×106 个/ml,D正确。

    3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在相同时间取样计数,连续 7 天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④用滤纸吸去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
    ⑤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其中正确的操作有()
    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
    【答案】C
    【解析】
    【详解】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每天在相同时间取样计数,连续7天,进行前后对照,①正确;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②错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③错误;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④正确;血球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⑤正确。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①④⑤,故选C。

    34.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果酒制作时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的原理,所以如果溶氧量越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只产生CO2和H2O,不产生C2H5OH, A项错误;由于pH可以影响酶活性,每种酶有一个最适pH,高于或低于该pH,酶活性下降,所以B中曲线应该先上升,再下降,B项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酶活性有提高作用,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C项正确;酵母菌酿酒初期,进行有氧呼吸,繁殖后代,然后进行无氧呼吸,发酵后期由于产物积累,影响酒精发酵,所以曲线是先从0点开始上升,再下降,D项错误。
    【点睛】 对于曲线图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明确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然后明确曲线的走向,把握曲线的变化是怎样的;其次再明确曲线中的特殊点的含义,如交点、拐点、顶点等;最后在题目中将问题具体分析。

    35.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下列哪项不是这一生命现象的原因()
    A. 微生物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 B.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迅速
    C. 微生物细胞直径小 D. 微生物体内酶的活性比动植物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详解】微生物的体积小,细胞的直径小,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所以物质交换迅速,新陈代谢旺盛,ABC正确;微生物体内酶活力不一定比动植物高,也不是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的原因,D错误。

    二、填空题
    3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片中多次讲述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美食,富庶的江南地区历来不乏美食的出现,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绍兴黄酒制作的介绍中提到“这需要江南地区绵长而不剧烈的冷”,这是因为酿酒的主要菌种进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_____。休宁县毛豆腐让我们看到长满菌丝的毛茸茸的豆腐, 这些菌丝是由___________(填菌种名称)形成的。红方是腐乳的一种,因加入了_____而呈深红色。镇江香醋制作需要将糯米蒸熟放凉后进入醇化阶段制作,然后才进行醋酸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的物质是怎么变化为“醋”的_________。
    (2)泡菜的制作是中国传统发酵技术之一,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使泡菜滤液变得无色透明,在滤液中要加入_____。在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
    (3)酿造食品在工业生产中需要严格无菌操作,若用平板划线法进行纯化培养,划线时需注意_____(答出三点即可)。
    (4)若操作员自身进行了严格的消毒、接种工具进行了严格灭菌,可在接种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有形态、颜色、大小各异的菌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8℃~25℃ (2). 毛霉 (3). 红曲 (4). 乙醇→乙醛→乙酸 (5). 比色 (6). 氢氧化铝乳液 (7). 先增加后下降 (8). 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并冷却;每次划线都必需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不能划破培养基 (9). 培养基灭菌不合格含有杂菌、原菌液含有杂菌、操作过程中(倒平板时或接种时) 感染杂菌
    【解析】
    【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其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常采用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和相关试剂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
    【详解】(1)果酒发酵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其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需要的温度条件是18℃~25℃;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豆腐乳的品种很多,红方腐乳因加入红曲而呈红色,味厚醇香;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醋酸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常用比色法进行检测;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过程中,在泡菜提取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使泡菜提取滤液变得无色透明;泡菜制作过程中,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3)利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种时,划线要注意以下几点: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并冷却;每次划线都必需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不能划破培养基。
    (4)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操作员自身进行了严格的消毒、接种工具进行了严格灭菌,但是接种后发现培养基上有形态、颜色、大小各异的菌落,说明有杂菌出现了,可能是因为培养基灭菌不合格含有杂菌、原菌液含有杂菌、操作过程中(倒平板时或接种时)感染杂菌等。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过程、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泡菜的制作原理和亚硝酸盐的检测等知识点,注意不同的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菌种是不同的,代谢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检测方法等都是不同的。

    37.某种产脂肪酶菌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下表是从土壤中初筛该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NH4)2SO4
    NaCl
    MgSO4·7H2O
    K2HPO4
    1%橄榄油
    蒸馏水
    pH
    0.1g
    0.05g
    0.01g
    10g
    4mL
    定容至 100mL
    7.0


    (1)在上述培养基中,橄榄油能为产脂肪酶菌提供_________。用该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在选择培养过程中,使用摇床振荡效果较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分离产脂肪酶菌时,在上述培养基的基础上,还应加入琼脂和溴甲酚紫(碱性条件下呈紫色,在酸性条件下为黄色)。在平板上产脂肪酶菌菌落的周围会出现黄色圈,原理是_________。筛选时常选择黄色圈直径大的菌落,说明_____。
    (3)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计算得出菌体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使用该方法计数时研究人员分别在3个平板上接种稀释倍数为104的滤液各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 平板上长出菌落数分别为26、234、258,则每1ml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__个。还可用滤膜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如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将滤膜放在_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
    (4)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此方法用到下图仪器,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_____。(填序号)
    ①安全阀、排气阀、压力表
    ②排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排气阀、温度表
    ④排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答案】 (1). 碳源 (2). 增大产脂肪酶菌的浓度 (3). 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4).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使溴甲酚紫变为黄色 (5). 菌体产脂肪酶能力强(脂肪酶活性高或量多) (6).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7). 2.46×107 (8). 伊红-美蓝 (9). 高压蒸汽灭菌法 (10). ①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该培养基中含有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pH为7(中性),其中碳源是橄榄油中的脂肪,为有机碳源。据图分析,图示为高压蒸汽灭菌锅,其中甲是安全阀,乙是排气阀,丙是压力表。
    【详解】(1)培养基中橄榄油可以为产脂肪酶菌提供碳源;该培养基上产脂肪酶菌可以大量繁殖,进而增加产脂肪酶菌的浓度;在培养过程中,使用摇床振荡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2)脂肪酶催化脂肪产生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使溴甲酚紫变为黄色,因此在平板上产脂肪酶菌菌落的周围会出现黄色圈;菌体产脂肪酶能力强,产生的脂肪酶越多,则菌落周围的黄色圈直径越大。
    (3)在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由于菌落会有重叠现象,即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计算得出菌体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已知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26、234、258,菌液稀释了104倍,体积为0.1ml,菌落计数时应该取30-300的数据,则每 1ml 样品中的活菌数=(234+258)÷2×104÷0.1ml =2.46×107个。还可用滤膜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如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
    (4)微生物培养基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甲是是安全阀,乙是排气阀,丙是压力表,故选①。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点,了解培养基的成分、选择培养基的作用,并能够根据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鉴定菌种。

    38.草莓是北京春末夏初的时令水果,草莓汁酸甜适口,深受大众喜爱。加工草莓汁时,草莓中的果胶易导致果汁浑浊,影响品质。为探究不同条件对草莓汁澄清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果胶酶用量
    (mL·kg-1)
    pH
    温度(℃)
    草莓汁透光率
    (%)
    1
    0.025
    2.5
    35
    24.55
    2
    0.035
    4.5
    35
    96.47
    3
    0.035
    2.5
    45
    22.70
    4
    0.045
    3.5
    35
    96.47
    5
    0.045
    2.5
    55
    13.12
    请回答问题:
    (1)草莓细胞中,果胶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_____, 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使草莓汁澄清。
    (2)根据研究结果,生产过程中可选择第_____组作为条件组合,原因是_________。
    (3)果胶酶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草莓汁中,饮用后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理由是_____。
    【答案】 (1). 细胞壁和胞间层 (2). 半乳糖醛酸 (3). 2 (4). 既可获得澄清度高的草莓汁,又可减少酶用量(降低成本) (5). 不会;果胶酶可被人体消化吸收(会,果胶酶可能会引起个别人产生不良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有果胶酶用量、pH、温度,因变量是草莓汁透光率或草莓汁澄清度;当果胶酶用量为0.035mL·kg-1、pH为4.5、温度为35℃或者果胶酶用量为0.045mL·kg-1、pH为3.5、温度为35℃时,草莓汁的澄清度最高。
    【详解】(1)果胶酶具有专一性,能够催化果胶水解为半乳糖醛酸,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使草莓汁澄清。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第2组和第4组的草莓汁澄清度最高,但是第2组果胶酶的用量较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生产过程中可选择第2组作为条件组合。
    (3)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和表格分析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了解果胶酶的作用机理,并能够根据表格找出使得草莓汁澄清度最高的果胶酶用量、pH、温度组合。

    39.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酸钠是常用的包埋剂,在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_________加热;刚形成的凝胶珠需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_____。
    (2)下列所示的酶固定化技术中属于包埋法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从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图甲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4)图乙曲线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
    【答案】 (1). 小火或间断 (2). 让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3). ③④ (4). 固定化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且应用范围更广 (5). 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显示了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固定化酶的活力都大于游离酶,说明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且应用范围较广。图乙曲线表明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是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
    【详解】(1)在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小火或间断加热,以防止焦糊;为了让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需要将刚形成的凝胶珠需在 CaCl2溶液中浸泡 30min 左右。
    (2)据图分析,图中①为物理吸附法;②为化学结合法;③④是将酶包埋于网格或胶囊中,都属于包埋法。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从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说明固定化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且应用范围更广。
    (4)图乙曲线的横坐标为海藻酸钠的浓度,因变量是酶活力,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固定化酶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甲图分析固定化酶和游离酶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还要能够根据图乙判断酶活力最高时对应的海藻酸钠浓度。

    40.请回答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问题:
    (1)分离蛋白质分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凝胶色谱法,也称做______________, 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用到如下装置,其中C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2)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样品处理、________、_______ 和纯度鉴定。样品处理步骤中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 。
    【答案】 (1). 分配色谱法 (2). 洗脱血红蛋白 (3). 粗分离 (4). 纯化 (5). 去除杂蛋白
    【解析】
    【分析】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
    (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
    (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
    (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详解】(1)凝胶色谱法也叫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图中C溶液的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
    (2)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样品处理步骤中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程序,弄清楚每一个步骤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验的原理,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