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www.ks5u.com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这个细胞就能完成所有的生命活动
C.有些生物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发生在每个细胞内
D.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2.分析多肽E和多肽F(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 | C | H | O | N | -NH2 | -COOH |
多肽E | 201 | 348 | 62 | 53 | 3 | 2 |
多肽F | 182 | 294 | 55 | 54 | 6 | 1 |
那么请你推算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选 项 | A | B | C | D |
多肽E | 199 | 340 | 58 | 51 |
多肽F | 181 | 281 | 53 | 49 |
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鼠脾细胞与免造血千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4.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50ml含少量K+的溶液并插入负电极,右室加入50ml含大量K+的溶液并插入正电极(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隔板小孔处的薄膜通常由一层磷脂分子构成
B.通电前后,右室中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C.若将含K+的溶液换成含Ca2+的溶液,实验结果相同
D.本实验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5.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
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 B.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
C.②中水的质量大于④中水的质量 D.试管①的质量大于试管②的质量
6.如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B.促进着丝点分裂
C.抑制DNA复制
D.抑制细胞质分裂
7.“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孟德尔充分利用这种实验方法发现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孟德尔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那么“假说-一演绎法”的一般过程是( )
A.提出问题→演绎推导→建立假说→得出结论→实验检验
B.建立假说→演绎推导→提出问题→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C.建立假说→提出问题→演绎推导→得出结论→实验检验
D.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导→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8.如图所示为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此细胞中基因a一定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继续分裂可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的体细胞最多可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9.某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两个家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查阅文献发现,在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假如Ⅱ7和Ⅱ8又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则Ⅱ9的基因型为aaAbY
C.假如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
D.Ⅲ1和Ⅲ2都患乙病,如果他们都能正常结婚生子,则他们与正常女人结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相同
10.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基因组合 |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 (aaZ-Z-或aaZ-W) | A存在,B不存在 (A_ZbZb或A_ZbW) | A和B同时存在 (A_ZBZ-或A_ZBW) |
羽毛颜色 | 白色 | 灰色 | 黑色 |
A.黑鸟的基因型有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
B.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毛全为黑色
C.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AaZBW
D.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若子代羽毛出现上述三种颜色,则理论上子代羽毛的黑色:灰色:白色=9:3:4
11.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验, 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2.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13.若图示中的各部分彻底水解,得到产物种类最多的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直接由ATP水解释放
B. 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
C. 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人体的动作变得慢而无力
D. 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
15.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 ②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③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④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 ⑤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⑥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⑦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⑦ D.④⑥
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②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基因型
③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型的频率发生改变
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⑤马和驴杂交产生骡,所以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⑥不同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7.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18.如图中三条曲线能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细胞耗氧量、产生的尿量及酶活性变化情况的是( )
A.①②②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19.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 )
A.先左后右,再向右 B.先右后左,再向左
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 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
20.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
分组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式 | 不作任 何处理 | 将丁的皮肤小片移植到乙体表上, 14天后,皮肤片结痂脱落 | 切除 胸腺 |
两周后,再将丁的皮肤小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体表上,则移植的皮肤小片最易脱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别是( )
A.乙、甲 B.乙、丙 C.丙、丙 D.丙、甲
21.施用IAA对某种植物根生长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IAA浓度(mol·L-1) | 0 | 10-10 | 10-9 | 10-8 | 10-7 | 10-6 | 10-5 | 10-4 | 10-3 |
主根长度(%) | 100 | 93 | 85 | 75 | 15 | 5 | 4 | 3 | 2 |
每株侧根数 | 3 | 4 | 5 | 7 | 8 | 9 | 13 | 5 | 0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浓度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IAA诱导侧根生成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22.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及作用时,科学家使用燕麦胚芽鞘中段进行了如图实验, 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A会向左弯曲生长,乙中B会直立生长
B.生长素由供应块运输到接受块需消耗能量
C.甲中生长素使A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加快了右侧细胞的分裂速度
D.将图中供应块与接受块的位置互换,实验结果不变
23.下图中能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24.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B.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C. 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25.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种群 | 同化固定的能量 | 体内贮存的能量 | 呼吸消耗的能量 |
甲 | 16.74 | 4.54 | 12.2 |
乙 | 70 | 15.8 | 54.2 |
丙 | 930 | 229 | 701 |
丁 | 69.5 | 20 | 49.5 |
戊 | 1.674 | 0.4 | 1.274 |
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 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
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
26.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丙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
D.图中d的能量全部来自b生物
27.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
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
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
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
2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A.图中b=h+c+d+e+f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9.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3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不消耗ATP
B.赤霉素能够提高植物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通过拮抗调节细胞分裂
D.植物各部位都能产生促进果实发育的乙烯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55分)
31.(每空2分,共14分)(I)为了探究温度、光照强度对植物吸收CO2速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在适宜的CO2浓度下,分别用两种温度(用t表示,且t1>t2)和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⑴ 光照强度在a ~k范围内,限制该植物吸收CO2的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⑵ 如果该植物吸收CO2的速率以摩尔数 / 单位时间来表示,那么在光照强度为g、温度为t1时,该植物产生O2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摩尔/单位时间。
⑶ 在光照强度为k的情况下, 该兴趣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此植物在温度为t1时,吸收CO2的速率最大”的结论。但是仅依据图示结果,就得出上述结论并不妥当。请你在该兴趣小组的实验基础上提出改进思路:在___________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光照为________进行实验。
II.某研究小组对一大豆新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开展研究,首先将大豆种子置于水分(蒸馏水)、通气、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1)第2~6 d,种子从外界吸收水,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导致干重增加。6 d后种子干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种皮未突破前,种子以无氧呼吸为主,第4 d,实验小组测得种子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之比为1∶3,此时大豆细胞内有机物酒精增多,产生酒精的葡萄糖占被分解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_d,大豆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大致相当。
32.(本题12分)近年来,蝗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数千万亩的天然草牧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为此,当地科学工作者进行相关实验来研究内蒙古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_________模型。
(2)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
(3)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________,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鄂尔多斯草原群落的________是区别不同草原群落的重要特征。
33.(遗传图解5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A(普通斑)对a(素斑)为显性。在Aa蚕卵孵化过程中,用X射线处理,在雌蚕幼体中发现有少数个体表现为素斑、或为普通斑与素斑的嵌合体;另有少数普通斑雌蚕成熟后,其测交子代斑纹表现为伴性遗传。对这些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请回答:
野生型 突变I 突变II
(1)若嵌合体幼蚕的部分细胞为突变I,则其是在细胞进行___________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所致。
(2)突变II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
(3)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出突变II测交的遗传图解。
|
(4)野生型雌家蚕(ZBW)经诱变处理后出现了一只突变型(ZW)雌家蚕,该突变可能是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胚胎期致死)或无效突变(仍保持原有性状)。现将经诱变处理的雌家蚕与野生型雄性家蚕进行两代杂交实验,观察F2性状分离情况,请预期实验结果:
①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生了隐性突变;
②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
③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生了无效突变。
34.(本题14分)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X、Y、Z代表信号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____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____结合。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此时神经元A膜外的电位为_____,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食欲降低;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_____,饥中枢兴奋性降低,降低人的食欲。
(3)饮水不足时会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增加,同时使兴奋传到____,使人主动饮水。
(4)某些肥胖患者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A的瘦素受体,这种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5.DDACC 6-10.DDBCD
11-15.CCBCD 16-20.ACDCB
21-25.CBDDD 26-30.DBCCC
31. Ⅰ (1) 光照温度 (2) 6 (3) t2和t1之间和大于t1 k
Ⅱ.(1) 细胞呼吸,分解了有机物 (2) 6/7 10
32. (1) 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 数学
(2)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
(3)亚洲小车蝗 竞争 物种组成
33.(1)有丝分裂(2)易位
(3)①野生型突变型=;②雄性雌性=;③均为野生型
34.(1)胞吐 特异性受体
(2)负电位 减少
(3)抗利尿激素 大脑皮层
(4)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