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90分
第I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某小学中,关于红绿色盲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约为( )
A.5% B. 9.3% C.10.5% D.14%
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
B.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
D.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表述项是( )
①.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②.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③.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
④.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A. ③⑤ B ①⑤ C ①② D ②④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C.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D.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反应发生于外界环境中
5.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
B.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
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
6.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 )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7.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 感受器和传出神经 B. 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D. 效应器
8.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如右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
B.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
C.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
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10.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排尿的初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骶段。平时,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如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当尿液充盈使膀胱扩张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
变成负电位,从而产生兴奋,兴奋传至脊髓骶段产生了“尿意”
B.在图示反射弧中,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信号传递信息
C.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分别释放“兴奋”和“抑制”性递质使得膀胱逼尿
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
D.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是因为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11.人体内存在着许多种类的信息分子,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分子A~E中不属于激素的是A、E
B.成年人体内信息分子D过少时表现为精神萎靡
C.信息分子E能够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信息分子B和C都是由垂体分泌的
12.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13.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C.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1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水平降低
B.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C.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6.下列关于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释放免疫活性物质的T细胞只参与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能将含抗原的细胞及其抗原消灭
C.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中吞噬细胞和B细胞等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能释放抗体的免疫细胞不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7. 下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⑦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④⑤⑥⑦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
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斜率
D.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
18.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B.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19.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的,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可以发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可以发生在特异性免疫中
C.被蛇咬伤要迅速注入抗蛇毒血清,其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病
20.某医生接待了甲、乙两位手被割伤的病人,在详细询问情况后,决定给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甲病人注射破伤风疫苗,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病人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人注射的破伤风疫苗在免疫过程中相当于抗原,可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
B.乙病人注射的抗破伤风抗体可以与相应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C.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后,可刺激记忆细胞直接分泌相应的抗体
D.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甲病人的治疗方法会更快地发挥疗效
21.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如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方式
B.生长素浓度增高会促进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
C.植物激素是由特定器官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D.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
23.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D.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第II卷 主观题
二、问答题(共44分)
24.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 性发生变化, 离子大量流向膜 ,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 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
25.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到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骨骼肌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____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__________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简称HIV)。下图1为艾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__病。被HIV侵染的T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免疫器官,并在_________部位成熟。除上述免疫器官外人体的免疫器官还包括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等。
(2)人体感染HIV后,HIV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Gp120,Gp41)抗体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被抗体消灭。图2是抗体形成的一般过程,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名称:e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3)从图1可知,HIV浓度在第9年达到了峰值,患者此时通常会罹患多种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________________,由图甲可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性。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反应敏感,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曲线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离体的水仙花茎切段为材料,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切段生长的影响,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见乙图。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在进行上述实验过程中还探究了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茎切段的共同影响,请补充并完善该实验方案:再增加一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切段,重复前面的实验。
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能共同促进茎切段伸长。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B | D | A | C | B | C | A | B | C | A | D | B |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答案 | B | C | B | D | A | D | B | B | C | B | D |
|
24、(共10分)(1)A (1分) 静息 (1分) C (1分) 动作(1分)
(2)通透 (1分) 钠 (1分) 内 (1分) B (1分)
(3)D(2分)
25 、(共10分)(1)非条件(1分) 脊髓(1分)
(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1分)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分) 正反馈(或反馈) (2分)
(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1分)
(4)舒张(1分) 防止肌肉受到损伤(2分)
26 、(共7分)(1)松果体(1分) 电(1分) 化学(1分)
(2) 垂体(1分)
(3)降低(1分) 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2分)
27、(共6分)(1)免疫缺陷(1分) 胸腺(1分) 骨髓、淋巴结、扁桃体、脾(2分)
(2)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 (1分) 淋巴因子(1分)
(3)监控和清除(2分)
28、(共11分) (1)吲哚乙酸(1分) 极性运输(1分) 两重(1分)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2分)
(2)Ⅱ(1分) d(1分)
(3)①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茎切段伸长(2分)
②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1分) 混合液处理组的茎切段伸长率最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