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7598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7598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7598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优秀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优秀达标测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连线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下列有关天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短时段内的大气状况
②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③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不大
④天气与人类的生产有关,与生活无关
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
李老师在网上查到南宁市12月份天气,如图所示。
他为参加活动主要准备的衣服是( )
A. 羽绒服B. 羊皮大衣C. 长袖T恤衫D. 厚毛衣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最适合放风筝的是( )
A. B. C. D.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列叙述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上班和上学尽可能步行或者骑自行车
B. 少用或不用矿产资源而保护生态环境
C. 少用或不采本国矿产资源而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
D. 就餐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子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020年4月19日起东北三省开始出现大规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左右,沈阳4月23日最低气温达到历史最低值-3.3℃。20日夜间到21日,黑龙江部分地区中雪转雨夹雪。据此完成第3~4题。
如图所示的天气符号表示20日夜间到21日黑龙江部分地区天气变化的是( )
A. B. C. D.
读图,甲、乙、丙三地7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B. 丙>乙>甲C. 乙>甲>丙D. 甲>丙>乙
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 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 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数值变化大
如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 )
A. 上海和悉尼年温差相同B. 上海年温差大于悉尼
C. 两城市气温最高月都在八月D. 两城市全部位于热带
下面对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点
B. 一年之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七月最高
C.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较小
D. 山东德州的最冷月出现在12月
据印度新闻报道,2020年5月2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最高气温达到47.6℃,成为十年来五月份中温度最高的一天。此外,印度拉贾斯坦邦楚鲁地区26日最高气温达到50℃,成为今年以来印度首个记录50℃高温天气的地区,部分地区因高温已导致上千人死亡,读印度城市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2~14题。
除南亚地区外,此气候能影响到下列地区中的( )
A. 中南半岛B. 西亚C. 欧洲西部D. 非洲南部
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世界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很大
②降水的空间分布只受纬度位置影响,不受海陆位置影响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A. ①②③⑤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
下列关于气温与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B.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C.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D.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如图所表示的降水类型是( )
A. 对流雨B. 地形雨C. 锋面雨D. 台风雨
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北京市气候类型为图中的( )
A. 甲B. 乙C. 丙D. 丁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平均年降雨量高达11500毫米,被称为地球的“雨极”。据此完成7~9题。
乞拉朋齐被称为地球的“雨极”,影响其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球形状B. 地球运动C. 海陆分布D. 地表起伏
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们需要“避寒”.一般认为月均温10℃-22℃最适合“避寒”.读“北半球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阴影区)示意图”,完成14~15题.
赤道附近不适宜避寒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气温过高B. 都是海洋,没有陆地
C. 海拔高,气温过低D. 降水少,气候干旱
有关温带季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
B. 降水变率大,易造成旱涝灾害
C. 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D. 雨热同期使农业减产
下图是居住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的阿拉伯男子,他们戴着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他们这种服饰与当地哪一环境因素有关( )
A. 美观漂亮B. 潮湿多雨
C. 便于洗涤D. 炎热干燥多风沙
如图分析了欧洲人爱吃牛羊肉的原因,影响因素中的字母M应该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D. 高原高山气候
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高原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完成6~7题。
仅考虑自然条件,华北平原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是( )
A. 11、12、1月B. 3、4、5月C. 6、7、8月D. 7、8、9月
二、连线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连线题
1.山顶 2.雾
山脊 雷阵雨
山谷 沙尘暴
鞍部 霜冻
陡崖 冰雹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是______,表示暖气团的是______(填“a”或“b”)。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_____(填“A”或“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B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______。
阅读材料与图,完成下面各题。
笼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对当地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同时,也对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雾霾天气继续锁定中东部,西南地区东部也有大雾弥漫。空气质量较差,公众外出时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并注意防范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造成的不利影响。
(1)重庆位于北京的______方向,广州位于重庆的______方向。
(2)从预报图可以看出,北京、天津的空气质量比福州、广州的空气质量要______(好/坏)。
(3)雾霾天气会带来哪些危害?说三点即可。______。
(4)遇到雾霾天气,我们要注意哪些细节?说两点即可。______。
如图为“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半球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主要分布在______(纬线)附近,这里年降水量多在______毫米以上。
(2)A、B两地分别为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两地年降水量差异______,东岸年降水量比西岸______。
(3)C地年降水量比D地______,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4)乞拉朋齐位于______山脉南麓,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⑤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
(2)图中①、②、③、⑦四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3)图中⑧、④、⑤三地的气候分布,反映了__________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下列四地中,符合“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地面上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5)湖北襄阳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天气状况,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气的特点即可。
【解答】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天气与人类的生产有关,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根据题意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南宁市12月份天气日均温在12~20℃之间,李老师参加活动主要准备的衣服是长袖T恤衫。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天气符号和天气的影响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识记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A是晴天,B是暴雨,C是雷阵雨,D是中雪。适合放风筝的天气是晴天,故选A。
4.【答案】A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解:20日夜间到21日,黑龙江部分地区中雪转雨夹雪,B表示中雪转雨夹雪,由此可见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A表示阴转雨夹雪;B表示中雪转雨夹雪;C表示阴转大雨;D表示的是中雨转大雨。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与天气图,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牢记这些符号就会迎刃而解。
6.【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从经纬度看,图中三地位于北半球,7月正值北半球的夏季;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则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甲>乙>丙。
故选:A。
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在海陆交界处等温线出现大的弯曲,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等温线较为平直。
在经纬网图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了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及经纬网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此题。
7.【答案】D
【解析】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是22℃,故A叙述正确;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B叙述正确;
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故C叙述正确;
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数值变化小,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及测定等,理解相关知识点解答即可。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上海和悉尼的气温特点及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图示进行相关计算和理解是解题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上海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较大,悉尼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较小,上海温差大于悉尼;上海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悉尼最高月气温出现在1月;上海位于亚热带地区,悉尼地处南半球,南纬33°55',东经150°53',位于南温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解答】
一天当中,午后2时气温最高,故A错;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7月最高,故B正确; 等温线越密集说明温差越大,等温线越稀疏温差越小,故C错;山东德州的最冷月出现在1月,故D错。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解:图中是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故选:A。
从气候资料图来看,该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依据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来解答此题。
考查部分气候的分布,结合图示判断出气候类型是答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降水分布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降水分布的特点。
【解答】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故①正确。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是世界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两极降水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②错误,③④⑤正确。所以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
A.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A叙述正确。
B.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而不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数,B叙述错误。
C.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C叙述正确。
D.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D叙述正确。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解: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故选:B。
空气上升运动时,温度会下降。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雨。
考查降水的分类,要理解记忆。
14.【答案】C
【解析】解:北京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属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图中的丙指的是温带季风气候。
故选:C。
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甲图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乙图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丁图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北京的气候类型及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15.【答案】D
【解析】解: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受西南季风影响,处于迎风坡上,年降水量多,故D正确。
故选:D。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结合地图和区域特征分析理解,并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筛选解答。
16.【答案】A
【解析】解:赤道附近不适宜避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低,气温高。世界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故选:A。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赤道位于低纬度地区。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赤道地区的纬度特点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理解记忆即可。
1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带季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温带季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降水变率大,易造成旱涝灾害,ABC三项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气候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解题关键。
【解答】
图中所示的是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该地区居民穿白色长袍,有利于反射阳光,非常宽大,有利于透气,该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依据题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9.【答案】A
【解析】解:欧洲人爱吃牛羊肉的原因是该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侯,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所以他们通常以牛羊肉为食;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欧洲西部多为经济发达国家,这里集中了很多工业大国如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它们的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其余国家则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有特色的工业部门。这一区域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侯,适合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牧牧业,所以他们通常以牛羊肉为食。
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欧洲人民的饮食习惯和气候的关系,结合教材熟练掌握。
20.【答案】B
【解析】解: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区,东北地区是马铃薯的主产区,由此推断马铃薯喜温凉的环境。东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所以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是春季,即3、4、5月,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我国地域广阔,因积温不同,各地的耕作制度也不一样。
该题考查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结合题干中的信息理解分析解答即可。
21.【答案】
【解析】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能准确判断各种地形区域是解题的关键。从上到下,第一幅图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凸出处的高度要高于两侧,是山脊;第二幅图等高线闭合且内高外低,应为山顶;第三幅图为两个山峰之间的平缓区域,应为鞍部;第四幅图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凸出处的高度要低于两侧,是山谷;第五幅图有等高线相交,应为陡崖。
2.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常见天气图的判读方法,能准确识别各种天气图是解题的关键。从上到下,第一幅图黑色的实心三角形为冰雹;第二幅图三条横线为雾霾天气;第三幅图为雷阵雨的符号;第四幅图为沙尘暴的符号;第五幅图为霜冻的符号。
22.【答案】B A b a B 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析】解:(1)A图冷气团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
(2)冷气团由于密度大,故分布于锋面之下。暖气团密度小,故分布于锋面之上。
(3)我国冬季的寒潮属于B冷锋影响的天气。
(4)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冷气团的位置,故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雨区位于冷气团一侧,为锋前。冷锋降水出现在锋前,冷锋过境时,暖气团被迫抬升,故会出现阴天、雨雪、大风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故答案为:
(1)B;A。
(2)b;a。
(3)B。
(4)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1)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为锋面,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
(2)温度比下垫面温度较高的气团为暖气团,温度比下垫面温度较低的气团为冷气团。
(3)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4)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本题考查冷锋和暖锋的相关知识点,需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23.【答案】西南 东南 坏 对当地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对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会引发人们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在雾霾天气应减少出门;家中门窗紧闭时可用空气净化机净化空气;雾霾天气出门时尽量戴有特殊功能的口罩等
【解析】解:(1)从图上来看,重庆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广州位于重庆的东南方向。
(2)从预报图可以看出,北京、天津的空气质量比福州、广州的空气质量要坏。
(3)雾霾天气会对当地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对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会引发人们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4)遇到雾霾天气,我们要注意:在雾霾天气应减少出门;家中门窗紧闭时可用空气净化机净化空气;雾霾天气出门时尽量戴有特殊功能的口罩等。
故答案为:
(1)西南;东南;
(2)坏;
(3)对当地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对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会引发人们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4)在雾霾天气应减少出门;家中门窗紧闭时可用空气净化机净化空气;雾霾天气出门时尽量戴有特殊功能的口罩等。
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雾霾会对人们的呼吸系统等带来危害。
本题考查雾霾天气的相关知识,掌握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等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4.【答案】(1)赤道 2000
(2)大 多
(3)多 海陆位置
(4)喜马拉雅 地形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和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
(1)读图可得,北半球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这里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2)A、B两地分别为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的A地年降水量比西岸的B地降水多。
(3)C地年降水量比D地多,C位于中纬度的沿海地区,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4)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降水多,所以说该地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25.【答案】(1)温带季风
(2)全年高温
(3)海陆位置
(4)A
(5)亚热带季风
【解析】(1)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根据世界典型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图中⑤位于亚洲东部,地处温带地区,其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2)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由图可知,①是热带草原气候,②是热带雨林气候,③是热带季风气候,⑦是热带沙漠气候,四地都热带的气候类型,其共同的特征是全年高温。
(3)本题考查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差异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可知,图中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⑤是温带季风气候。三地气候类型的差异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4)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根据世界典型的气候特征可知,“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地面上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是热带草原气候。图中①处于非洲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及东非高原上,是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
(5)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襄阳地处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