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第1部分 第5单元 第2讲 课后作业 (含解析)
展开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从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的关税达185万两白银。从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纺织产品拥有一定的海外市场
B.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岭南地区的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外贸发展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中国棉布、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来看,说明当时中国的纺织产品拥有一定的海外市场,故A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错误;C项“完全超越”的说法太绝对,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故排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且材料中的现象与此无关,排除D项。
2.(2019·湖北黄冈质检)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商帮推动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B.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区域之间市场需求有很大不同
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答案 D
解析 材料说明景德镇瓷器远销国内外市场,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帮,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说明景德镇和佛山镇两地市场交换,并不是较为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市场需求问题,故C项错误。
3.(2019·湖北武汉联考)文献记载:“(明朝)洪武改元,严申巾帽之禁。乡村农民许戴斗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业农者不许。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绢布。”这表明明朝( )
A.商人在法律上仍受歧视 B.农民的生活已相对富足
C.采取政策鼓励农民消费 D.纺织品使用有严格规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初年农民在穿着上限制更少,而商人则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由此可以说明,明朝初年商人在法律上仍受歧视,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农民生活富足和鼓励农民消费的内容,故排除B、C两项;D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4.(2019·天津一中月考)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B.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在乾隆时期,商人家庭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并产生了很多进士,由于封建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尽管经济地位较高,但政治地位依然较为低下,因而很多商人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故B项正确。在乾隆时期各个阶层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所以这一现象和盐商的经济实力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从盐商家庭积极参加科举考试来看,士贵商贱观念在当时还没有被打破,排除C项;盐商家庭所产生的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但材料没有提供其他阶层所占全国进士总数的比例如何,故不能推知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排除D项。
5.(2019·河北邢台月考)有学者研究表明,明朝时期的倭寇其实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由于海禁政策而不能从事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而且沿海地少、多贫瘠,无法依靠农业生存,从而转向走私成为海盗,甚至借倭寇名义骚扰沿海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是倭寇来袭的根本原因 B.间接助长了倭寇的势力
C.旨在维护官方对外贸易 D.加剧了沿海地区的贫困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由于海禁政策而不能从事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转向走私成为海盗”中可以看出,海禁政策打乱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秩序,使许多人无法生存,转而成为“海盗”,故B项正确。“倭寇来袭的根本原因”应是日本自身,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海禁政策的目的,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6.(2019·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以来已见端倪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政策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中西政策差异影响了双方的发展方向
答案 D
解析 材料“以保守的对策对付进取的政策……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说明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故D项正确。郑和航海时期中国领先于西方,排除A项;明朝至清前期社会并未转型,排除B项;C项“完全停滞”说法绝对,排除。
7.(2018·重庆三模)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有长年为地主佣工的长工,有按季佣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临时受雇的日工。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
B.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劳动力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D.农村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答案 C
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指以机器生产、以盈利为目的,材料均无反映,故A项错误;虽然明朝土地兼并严重,但材料未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大量的雇农”中有“按月受值”的雇佣工人,故C项正确;农村中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一般是在中国近代以后,且自然经济解体是纺织分离、织耕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材料未提及,故D项错误。
8.(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矿工多系无籍流民,每年七月以后,窑主“按公平时价,雇人工作”,到次年五月,煤窑就暂时停工,“以避盛暑煤毒”,矿工“即行散工”。这表明当时( )
A.工场手工业规模大范围广
B.矿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C.煤窑停工使流民大量出现
D.窑主与矿工是隶属关系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不能反映工场手工业规模大范围广,排除A项;“按公平时价,雇人工作”“即行散工”说明矿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故选B项;材料“暂时停工”说明C项理解错误,排除;材料“按公平时价,雇人工作”和“即行散工”体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D项错误。
9.(2019·四川绵阳诊断)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工商业发展冲击社会关系
B.农业中租佃经济日趋衰落
C.重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地位
D.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败落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租佃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租佃关系日益普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民地位的变化,故C项排除;佃户与地主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因此与伦理观念无关,故D项排除。
10.(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史载:康熙年间,苏州府的吴江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土地改种棉花。这一现象反映了(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 B.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C.个体小农经济的衰败 D.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全国南北区域都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超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现象,这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的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小农经济的衰败,故C项错误;材料中吴江县的棉花种植并不属于市镇经济,故D项错误。
11.(2019·山西大学附中9月诊断)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051万项;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表明( )
A.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B.传统农业不断发展趋势
C.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朝的耕地面积和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表明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日趋频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根本”说法绝对,排除D项。
12.(2019·湖北四地七校高三10月联考)1581年,明朝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雍正帝时,则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增加了政府收入 B.人民负担的减轻
C.征税依据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严重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明朝按人丁和田亩收税,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按照土地田亩数量征税,说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政府为增加税收而采取措施,故D项正确。A项是结果,不是反映的原因,故排除;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人民负担减轻的结论,B项错误;C项是表象,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2019·江西奉新月考)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分为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和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三大航线。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也运输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有中国东岸夏、冬季风的助航,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并凭借当时在海上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出超的地位,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大陆为腹地,以澳门为中转港的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以澳门为中心,开拓了三大航线: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墨西哥。透过这三大航线及其相互延伸,以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
——《明朝末年的对外贸易量》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条件。
(2)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与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丝银之路”的兴盛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 (1)原因条件:东南沿海山多,国内贸易不便;海外贸易的传统;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陆路丝绸之路被阻断;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
(2)不同: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入;中转贸易兴盛(澳门成为贸易的中转中心);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大循环形成。影响:促进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西方文化传入,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夏、冬季风的助航”“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以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第二小问影响,应当联系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经济、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14.(2019·西藏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答案 (1)原因:棉花种植面积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
(2)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纺织业发展显著;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特点:分布密集;类型多样;形成地域性的专业分工;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活跃;水陆交通便利。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木棉提举司”“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计日受值”“多织绸……居者可七千余家”“俱以蚕桑为业”“盛泽镇”“王江泾镇”“南浔镇”等信息,从江南经济结构的变化、行业的发展、城镇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等角度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江南的市镇都相对比较集中,且经营范围与种类各不一样,因地制宜,在明朝时期江南的一些市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因此可以从江南市镇的分布、经营范围、新的经济因素产生的角度概括特点。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的发展、交通因素、经济类型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