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第18讲巩固练(含解析)
展开第18讲巩固练
编者选题表
考点 | 角度 | 题号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汉代冶铁遗址体现地区经济发展 | 1 |
均田制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 2 | |
庄园经济对民间手工业的促进 | 3 | |
北宋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 | 4 | |
唐宋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 5 | |
宋代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 6 | |
清代小农经济盛行 | 7 | |
手工业的发展 | 汉代礼制影响手工业发展 | 8 |
汉王朝对丝绸之路的重视 | 9 | |
唐代文化呈现中外融合的特征 | 10 | |
明清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 | 11 | |
阻碍明代生产方式变革的因素 | 12 | |
综合 | 13、14 |
一、选择题
1.(2018·重庆模拟)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 )
A.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C.中原地区经济领先 D.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解析:C 中国古代,铁农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据材料信息,中原地区的冶铁遗址数量多、规模大,说明当地经济在当时领先全国,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冶铁技术,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总数,也就不存在一种对比关系,B项错误;古代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D项错误。
2.(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北齐均田令中,有“每丁给永业田(不必归还政府的土地)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的条文。隋朝均田令也规定了永业田必须“课之以桑、榆及枣”,“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据此可知( )
A.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
B.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D.政府的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
解析:B 据材料可知,政府规定农民种桑、榆、枣,是通过发展农民必要的农副产品实现自给自足,来维持和稳定小农经济,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负担和农产品商品化问题,A、C两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永业田的种植,并没有体现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D项错误。
【新知生成】 永业田:“世业田”,唐代永业田分为两种:官僚贵族永业田和一般民户的永业田。永业田均用于种桑、榆、枣树。永业田有余可出卖,不足可买入。民户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可以卖永业田。
3.(2018·河北衡水调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解析:B 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庄园从事历来为国家控制的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使得这些手工业行业在官营之外出现私家经营,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仅提到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但未说明分利比例,故A、D两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未涉及商品经济,故C项与主旨不符。
4.(2018·湖北荆州质检)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 B.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盛行 D.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圩田”“沙田”“架田”“山田”都是在适耕土地开发殆尽的情况下的产物,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地矛盾导致开垦新的土地用于耕作,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田地开发的多样性,无法体现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田地开发的多样性,没有反映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故D项错误。
5.(2018·安徽合肥二模)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 )
北方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唐 | 32 | 11 | 32 |
北宋 | 12 | 7 | 25 |
金及同时的南宋 | 4 | 2 | 14 |
南方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唐 | 18 | 44 | 20 | 29 |
北宋 | 43 | 86 | 18 | 45 |
南宋 | 73 | 185 | 36 | 63 |
A.唐朝时期北方经济更为发达
B.政府忽视北方水利兴修
C.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
解析:C 材料中唐宋时期南方修建的水利设施大大超过了北方,表明当时南方农业发展受到政府重视。这促成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后,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逐渐超过了北方,故A项错误;由于北宋始终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而南宋更是偏安一隅,所以北方修建的水利设施数量必然不及南方,但这并不是政府不加重视的结果,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南北方水利设施技术,D项错误。
6.(2019·河北衡水统考)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解析:B 据材料可知,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这有利于增加小农家庭劳动收入,有利于小农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地主所有制经济、农民人身自由和具体的农业生产情况,故A、C、D三项错误。
7.(2018·河南郑州一模)下表为乾隆元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 户数 | 占有土地及比例 |
1亩以下 | 69 | 27.43亩,2.4% |
1~10亩 | 122 | 494.62亩,43.6% |
10~20亩 | 36 | 469.36亩,41.4% |
20亩以上 | 6 | 142.86亩,12.6% |
合计 | 233 | 1 134.27亩,100%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自耕农经济盛行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解析:B 由表格数据可知,20亩以下占有土地的户数为227户,占总户数的97.4%,占有土地比例达87.4%,这说明当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占主体,故B项正确。据表可知,20亩以上户数仅占总户数2.6%,占有土地比例12.6%,故A、D两项无法体现;表格信息说明一家一户生产的自耕农经济占主体,这并不利于生产技术改进,C项错误。
8.(2018·河北衡水二调)汉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形如铠甲,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
A.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
B.丧葬出现了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
C.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相适应
D.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
解析:C 据材料可知,汉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以金线编造,而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这体现了二者葬礼等级的不同,说明玉衣编制行业与封建礼制相一致,故C项正确。材料是封建礼制在手工业玉衣编制方面的具体体现,故A、D两项因果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重在强调等级间的不同,故B项错误。
9.(2018·甘肃兰州一模)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 )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
C.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C 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在轮台、渠犁一带有屯田兵卒数百人,设使者校尉加以统领护卫,用以供给出使外国的使团所需,反映了汉朝对丝绸之路的重视,故C项正确。A、B、D三项中“张骞”“严格限制”“交流频繁”均与材料不符。
10.(2018·山东名校联考)如图是考古发掘出的唐代越窑青瓷“喀喇沁摩羯纹葵花形银盘”。盘内底的大鱼化龙图案为摩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纹,大鱼作翻腾状,口大张,鼻上卷,“眼后螺旋状大羊角盘绕一较小的牛耳”,张大的口中刻划出数道上下翻卷的曲线,头顶至颈、背竖立粗壮的鳍。划到鳞片的尾部呈上翘状。以下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唐代制瓷业十分发达
B.唐代的对外贸易繁荣
C.唐代手工业的民营化趋势明显
D.唐代文化呈现出中外融合的特征
解析:D 材料仅介绍了唐代越窑青瓷“喀喇沁摩羯纹葵花形银盘”的形制,没有反映唐代制瓷业的整体状况,不足以说明唐代制瓷业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该青瓷是否出口,也没有反映唐代瓷器大量出口的信息,无法得出唐代对外贸易繁荣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唐代手工业的民营化趋势,故C项错误;“摩羯”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它出现在青瓷上,反映了中外融合的特征,故D项正确。
11.(2018·河南天一联考)
记述 | 出处 |
“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易纱,辗转相乘” | 《金泽小志·风俗》 |
“棉纱成纴……卷之成饼,列肆卖之,名木经团” | 清代褚华《木棉谱》 |
“城中女红悉力纺纱,售之乡民” |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 |
上表是不同文献对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 )
A.耕与织走向了分离
B.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
C.商人进入生产领域
D.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
解析:B 从材料中“以棉易纱,辗转相乘”“棉纱成纴”“城中女红悉力纺纱,售之乡民”等信息,可知当时纺纱生产已经呈现专业化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农耕,A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商人进入生产领域,也体现不了区域分工,C、D两项错误。
12.(2018·山东日照期中)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解析:A 材料“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说明在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中,有利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低,正因如此导致了中国传统手工纺织极具稳固性,生产方式难以产生革命性变革,故A项正确;古代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明显低于西方的工业生产效率,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技的落后和国内市场问题,故C、D两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河北衡水调研)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时间 | 史料 | 出处 | 类别 |
文帝三年 | 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 《汉书·文帝纪》 | 生产和消费 并贷 |
元狩三年 | 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 | 《史记·平准书》 | 生产和消费 并贷 |
本始四年 | 遣使者振贷困乏 | 《汉书·宣帝纪》 | 生产性 借贷 |
地节三年 | 假田与贫民,贷种、食 | 《汉书·宣帝纪》 | 生产和消费 并贷 |
初元元年 | 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 | 《汉书·元帝纪》 | 生产和消费 并贷 |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年份 | 地区 | 事由 | 贷放措施 | 赈贷物 |
康熙三年 | 浙江 海宁 | 刮飓风、 修海塘 | 动款 | 货币 |
康熙五年 | 广东 | 旱灾 | 动支通省积谷散赈 | 谷物 |
康熙十年 | 淮扬 | 民饥 | 截留漕粮6万石,并备仓米4万石 | 粮米 |
康熙三 十七年 | 江南寿州凤阳等十二州县 | 水灾 | 免额赋,发常平仓谷 | 谷 |
康熙四十二年 | 山东济 南等 | 水灾 | 免额赋、发帑金、截 漕粮 | 钱、粮 |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
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整理
材料二 对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材料三 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只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见得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并说明国家农贷不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状态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
解析:“三农”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以三农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困境和地位。第(1)问,从西汉国家农贷的类别可知“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从清朝赈贷物可知“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从清朝赈贷的“事由”可知“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第(2)问,“目的”既有经济目的,也有政治目的,需要多角度分析;“原因”实际上是要说明小农贫困的原因,答案的方向是对小农不利的因素。第(3)问,可以从豪强、国家、农民角度归纳。
答案:(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 实物与 资金,但以实物 为主); 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
(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原因: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
(3)困境: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
14.(2018·湖北武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
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陕西临潼 下刘村 | 秦始皇陵西刑徒墓 | 秦始皇陵园 |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 江西遂川 |
铁戟2件 | 铁剑1把 | 铁匕首 1件 | 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 | 铁铤铜 镞80件 |
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 751件,其中兵器1 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
——《碾压世界的秦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
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实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和“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可总结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的观点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和“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即可。
答案:示例1:观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论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西周末至春秋初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出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左传》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冶铁技术、铁器的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示例2:观点: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河南三门峡虢季墓中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只表明了中国开始使用铁器以及冶铁术的发明年代。
秦代铁兵器在秦军兵器中所占比例小,汉初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中的铁兵器占墓葬总兵器比例不足10%,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使用犁壁,西汉的高炉炼钢和炒钢技术,表明西汉中期我国铁器使用范围和冶铁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总结:铁器始用年代、冶铁术的发明年代和进入铁器时代的年代,这三者是有区别的。西汉中期,我国铁农具、铁兵器日益增多,冶铁技术也明显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