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共62页)
展开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 信息可以增值;
(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厂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1) 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
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七、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简单介绍)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
(1)WINDOWS如何实现(学生演示)
(2)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①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壁纸、个性化签名(QQ)、个性化铃声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
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解释三种观点: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实践:
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教学反思:
1、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例如,在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只讲了“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性价比”,而其它的则要求学生在下节通过因特网来辅助完成。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内容,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网络,电视)的优,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明辨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从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正确指导。2.1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到”。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 第一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六、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复习: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
导入新课
一、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P18
1、郊游 需要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 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
3、拨打121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的过程。
三、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准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时间范围
信息的地域范围
信息的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P15表
文献型信息源
口头型信息源
电子型信息源
实物型信息源
比较各种信息来源的类型,例子,优缺点。对信息来源进一步细分。
③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图书分类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查找,计算机检索……
④评价信息
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
实践:
1、分析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P14获取奥运知识信息的各个环节。
2、检查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
综合实践:
实践1:以“我要自己装电脑”作为范例,描述整个信息获取的过程。
获取不超过5000元个人电脑的配置信息
围绕信息获取过程,从各个环节的具体要素分析入手,呈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示意图。
实践2:国庆长假快到了,大家可能有机会外出旅游了。请根据兴趣,完成一个5~7天的“国庆外出旅行计划”的设计。
请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包括整条线路的时间、地点、住宿、花费,并说明这个计划的设计理由及旅游将达到的效果。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综合实践任务,有两个选择,一是制定旅游计划书,二是配置电脑,大部分同学选择前一个内容,能根据获取信息一般方法的四个步骤做出计划,部分同学没有按要求做出来,原因是没有积极性,或是异想天开,不符合实际,希望在上机时能根据自己的计划书,找到相关内容。
2.2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节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另外,本节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设置了两方面的内容:
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三、教学策略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由于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强弱结合的分组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这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再成为今后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搜索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并使其在参与抢答比赛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四、教学过程
提问: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四个阶段)
简单介绍搜索引擎的产生和发展
●学一学: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分类?
1、全文搜索引擎又成为“关键字查询”
原理及方法:
代表性的网站:百度
举例:查找滁州市乌衣中学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原理及方法:
代表性的网站:搜狐
新浪
网易
雅虎http://cn.yahoo.com/
举例:查找滁州市乌衣中学
总结:两种搜索引擎类型比较及趋势
趋势:现在许多搜索引擎朝着两者兼顾的方向发展。
实践:P24 任务
●赛一赛:比赛规则
老师读完题目后,小组成员分别利用不同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查询问题答案,先查到的,高声喊出自己的组别并举手示意,经老师同意后汇报自己的查询结果。
答对者,给所在小组加十分,抢答答错者(包括抢答不遵守规则者)扣十分,其他小组继续抢答。整个比赛结束时得分最高组为优胜组。
老师事先选好能充分体现搜索引擎使用策略与技巧的题目。
●想一想: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比赛过程中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体会,想一想如何才能使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推举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关键词的选择最重要。(用好逻辑符号and or not)
与 或 非
and or not
+ | -
以GOOGLE为例:
①不用“+”,只用空格
②用“-”表示“非”
③OR用大写
2、强制搜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
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比较有效
3、多个关键词 中间用空格
4、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
实践:P27 任务
●练一练:
内容:
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网络信息搜索策略与技巧查查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中秋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节诗词等相关内容。
方式:
小组活动:给每个小组发一份卷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问卷信息查询,推举小组代表对相应的中秋专题内容向全班同学做总体介绍。
设计意图:
出一些要利用搜索才能找到答案的题目,发给学生做。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答对了就表明掌握了,所用时间长短只是熟练与否的问题。 主要是考察他们对搜索技巧的掌握 。让每个小组汇报一下他们搜索的东西。使全班都对中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总结与评价:
■教学反思:
采取这种主题活动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想组织好一堂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把活动安排得更细致,并要考虑周全。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有非常好的引导,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要有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能调动气氛。当要各小组讨论时,要能及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巡视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与表扬,进而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课堂设定的评价机制要明确,活动要达成的目标要明确。
附:赛一赛题目:
1、 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____一书中。
2、<<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
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爱心组织和环保组织向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发出倡议:将4月_ 日定为“中国校园环保日”。(提示:填写2个阿拉伯数字)
4、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哪个州?
5.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毒素,如果摄入过多,可因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这种毒素是什么?
6、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是: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7、金庸的籍贯是: 浙江海宁
8、世界第一枚邮票出现在:英国
9. IBM是当前世界当之无愧的电脑巨人,但IBM的前身______ 公司,却是生产销售专用于统计的计算制表打孔机的小公司。(提示:填写3个大写英文字母)
10、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
附:练一练题目:
1、 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__________”。
2、 山东_________(城市名)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3、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_________,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载。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__________的《__________》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6、水里一个月亮,天上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____________。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_________,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2.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粤教版必修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了信息的基本概念后,能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三个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2、能针对具体信息,能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鉴别与评价信息
3、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基本的信息鉴别能力,学会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
4、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能辩证地评价信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难点: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能结合实例对信息的真伪、价值性和有效性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学生分析
本节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信息的获取》最后一节,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和一定的搜索策略与技巧,并能成功获取信息,但针对信息高速发展下的鱼龙混珠及信息泛滥等情况下,免疫力、鉴别能力明显不足,而针对这一情况,学生也有一定认识,因此学生对如何鉴别和评价信息是有一定需求的。而本班学生对第二章的知识都有较好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学习法、自主探究法与协作学习法等进行教学。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课以实例为线索,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任务驱动和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各抒己见,帮助学生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提高对信息的鉴别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考查和设计意图
悬念激趣
导入新课 以QQ欢乐送、QQ幸运获奖用户信息、手机获奖信息导入新课,展示附图1、图2。 思考,回答问题:说一说你遇到过哪些虚假的信息,你是如何处理的? 通过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歨学习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协作探究
掌握新知 分析课本上的案例。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哪里获得信息,是否真实可靠。通过同类信息比较从来源判断。引导学生完成附表1。
一、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3、逻辑推理;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
拓展:提问所有学生附表1第6问,引出:在网络上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向学生展示“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 协作探究得出结论:
①通过查看信息来源,判断信息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观存在、构成信息的各个要素是否真实。②通过把获取的信息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考察信息来源是否有权威性。③鉴别信息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发生、该事物是否存在,信息所反映的情况是否有偏颇之处。 采用协作探究学习法,通过生活中常见实例,总结提炼有关信息的鉴别和评价知识,提高学生免疫力、辨别真伪的能力。
自主探究
掌握新知 让学生阅读四条信息,选出最关心的一条:
1、瘦身宝典:八大享受型减肥习惯揭秘。
2、世界杯足球赛惊现“未来哥”,准确预言世界杯决赛双方。
3、国家开始控制房价,未来房价将逐渐下降。
4、我省今年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
5、武广高铁已经通车,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快捷。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另一方面内容: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学生发表意见,自己最关心哪条信息,为什么会关心这一条?分享各自的结果;分析信息的价值取向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了解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不相同的。社会角色不同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任务驱动
探索新知
1、通过“奥运向前冲”报名办法的页面,说明信息的时效性在鉴定和评价信息的影响。
2、让学生上网查找世界华南虎的数量,并填写附表2:
引出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第三方面内容: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突发性、跃进性事实——第一时间报道。
渐进式事实——找到最新最近的时间点(遇险抢救/天气预报)。
过去的事实——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
提示:身边的天气预报、广告、消息等都具有时效性。 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三个电话都有效,只是时间不同,针对活动开展的阶段不同。
学生上网查找、填表,并对找到的结果进行分析,不同时期世界“华南虎”的数量不同。
通过实例,从广为人知的电视栏目“奥运向前冲”的实例及上网查询世界“华南虎”的数量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了解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汉字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汉字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了解汉字编码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理解汉字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总结需要利用文字处理技术解决的问题,并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让学生能体会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信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激发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愿望。
二、教学要点:
1、体验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
2、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
三、教学组织: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让学生自学并书写自修笔记的方式做课前准备,在自修笔记中学生会摘录下课文的知识点、上网下载有关的内容和自己的体验和感想等等。课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问题,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因此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举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是汉字呢?汉字的来源如何呢?
一、体验文字处理技术
1、文字是人类为了更加流畅地表述意义、传递经验而发明的工具。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
阅读资料:P40页
资料一:汉字的造字法有四种:
象形:用一个图画来表示有形可见的事物,如“日”、“月” ;
指事:借助抽象符号来表示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如:本、末。
会意:用几个象形字拼成一个字。
形声:字的一部分是“形旁”表示字义,一部分是“声旁”表示读音,如:“鸽”是“鸟”形“合”声,“河”是“水”形“可”声。
资料二、书法是一种凝结了我国民族文化精髓的特殊的艺术形式 。
例:中国美术家徐冰发明了方块英文
资料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简史
2、东巴文字:
⑴东巴象形文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古象形文字之一,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古象形文字,是文字史上的活化。
⑵东巴象形文字在工艺美术设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古代,东巴象形文字作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载体,其使用方式一直沿袭用竹签进行手工绘画的方式;
电子东巴
实践:搜索,下载,安装电子东巴软件,并尝试使用该软件。
3、处理文字的技术:手写、刻字、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机械式打字机和计算机。
二、汉字编码
目前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编号主要有三种:
1、用于汉字输入的编码 输入码(外码):
计算机上输入汉字的方法有多种,有键盘编码输入,语音输入法,手写输入法,扫描识别输入,最常用的是键盘编码输入。
汉字输入码是指直接从键盘输入的各种汉字输入方法的编码,属于外码。如智能ABC、五笔等。
2、用于储存汉字的编码 机内码(内码):
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而统一使用的代码。如国标码(GB)、BIG5码。
3、用于输出汉字的编码 输出码(字型码):
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来的点阵存储信息,由汉字的字模信息所组成。(有16X16、24X24、32X32、48X48、64X64点阵)
资料P56页:汉字输入码的编码方式:音码、形码和混合码三大类
三、汉字的处理过程
汉字的处理过程:键盘输入(输入码)——编码转换(机内码)——编辑与输出(字型码)
造字方法:“开始”—“ 附件”—“TrueType 程序造”—“选择工具栏中的各种工具写字”。
小结
我们了解了汉字的来源和意义,知道汉字的编码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汉字,如何通过多种渠道来利用它呢?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合理的工具合理、合法地开展交流,这些信息素养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要学习和提高的。
实践
请使用合适的关键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填写表4-1和4-2
问题
关键词举例
你的观点
拼音的来历、作用、与汉字的关系,汉字没有被拼音取代的原因
汉语拼音化
汉字的优势
你知道哪些汉字输入法?有何历史意义
五笔字型
拼音输入法
活动内容
你的观点
查找东巴文化的资料,了解其象形表意的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与传统在竹签上手工绘画记录东巴文字相比,利用计算机处理东巴文字有何优势和时代意义
教学反思
我在上课时只出示了汉字变化的一些图片,没有较好地表达出过程,结果学生的理解很杂乱,只不过是了解了许多实事,而没能将这些事实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概括。网上的资料大多数是针对于语文方面的,有些资料还很专业,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由于学生阅读这些资料后,往往只能达到领会水平,要想把思维提升一个层次,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并引发矛盾或认知冲突,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朝着更高水平展开。由于课堂上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激发他们课后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附参考网站
http://www.chinavista.com/experience/hanzi/chhanzi.html
http://www.penglai.net/wxch/
http://www.zhhz.suda.edu.cn/
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
2、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内容要够丰富。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让学生自学并书写自修笔记的方式做课前准备,在自修笔记中学生会摘录下课文的知识点、自己的体验和感想等等。
三、教学组织: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兴趣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寻求解答。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重点难点: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处理软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文字是信息处理不可缺少的元素,要学会各种文字处理,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字处理软件既是一种信息加工工具,也是一种信息表达工具;文字是很好的信息表达方式,但在特定的场合,可以借助结构化和形象化的方式表达;结构化和形象化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有流程图、结构图、表格、项目、图形等。
一、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
1、图形用户界面(GUI) :简单易学
①功能菜单置于程序窗口的顶部,用户可以方便从菜单中选择菜单。
②使用滚动条可方便用户在文本窗口中浏览。
③在选定一个对象之前,必须操作“选择对象——操作对象”这个方式
④软件将操作的结果直接显示出来
特点:直观、简洁、交互性强的友好界面,易于学习和掌握
2、功能丰富:个性选择
①即使像“录制新宏”等很少被用到的功能,软件中也要加入它们,因为只要有人需要,就可以随时使用这些功能。这给软件带来 适应性 。
②对于用户来说,只要能满足自己工作中的需要,并不需要熟练掌握某个软件的所有功能。
③在学习使用软件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最基本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充。
④即使用户不掌握某个软件,他可以借助“帮助”命令进行学习。
3、变化迅速:易于迁移
如:
Word97 → Word2000→Word2003;
Wps教师版→Wps专业版→Wps学生版
FrontPage97→FrontPage2000→Dreamweaver4.0
所谓文字处理就是进行文字类稿件的输入、编辑、排版和发布。
二、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经常使用字处理软件加工处理各种文本信息。不同文本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加工表达特点,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信息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文本加工工具来处理文本信息。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字处理软件有:WPS,Word,记事本,写字板等。
文字处理特别适用于一般办公人员的应用需求,它具有文字输入、编辑、排版和打印等基本功能,如果需要,您还可以在文档中加入动画、声音或电影。
字处理软件的一般操作:撤销、重复、新建、打开、关闭、保存、文字的剪切、复制和粘贴、设置字型、字号、设置背景、插入图片、图片环绕、艺术字等等)
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处理软件
排版工具: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金山公司)
文稿演示工具:powerpoint
网页工具:frontpage、dreamweaver
排版的一般要求:
区域划分清晰,版式美观,易于理解
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合理
布局平衡合理,易于观看和检索
页面风格与主题相符,形式新颖
背景能很好地衬托出主题
图片、图片使用合理,能提高访问者兴趣并有助于理解相关文本
实践:电子小报的分析与制作“菁菁校园”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实践内容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电子小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在这份小报中有一个效果是实现Word中的图文环绕,我让学生自己探索图文环绕方式,只要达到预期效果就可以,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要求。
另外,从这节课开始我没有采用网上提交作业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方法,我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举手示意,这样的效果反而比较好,一来同学之间有了竞争意识,谁快谁好一目了然,另外也避免了网络提交作业时,有同学复制别人作业的坏处,今后类似的作业提交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03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2000)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略讲)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
A、表格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
D、数据的排序:对表格进行一般排序或进行自定义排序: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如对学生的成绩排名顺序来进行排序,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呢?学生完成一般排序和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E、数据的分类汇总:有了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也就是说先进行排序,然后再汇总)。
F、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她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源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可以根据需要显示指定区域内的数据,还具备查询应用的功能等。要求学生尝试对杀毒软件销售情况数据表的透视表的操作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课本的实例介绍,一边讲解以上概念,一边演示操作过程。
任务: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
总结与归纳: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制作步骤和使用场合。
实践:
在Excel里,利用公式计算、排序、筛选、汇总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1、下面是某班的部分同学成绩表,根据下面要求完成。
X X班学习成绩表
学号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总分
平均分
名次
001
罗昌辉
89
90
67
89
87
90
56
002
王丽青
98
90
67
59
60
80
90
003
林道威
80
89
88
85
79
67
90
004
曾燕华
74
89
98
76
56
43
65
005
韩龙
93
87
89
80
82
78
74
006
何雪瑜
87
87
90
85
65
78
80
007
高美玲
65
76
73
83
91
90
56
008
张智飞
87
76
57
79
50
64
87
009
韩静
74
75
82
85
82
84
93
010
冯刚
87
69
84
83
82
70
87
011
邢小玉
80
67
98
56
98
87
68
012
陈松健
61
63
65
69
60
69
69
013
黄健
78
60
89
43
59
87
72
014
唐东阳
75
56
65
67
69
78
90
015
林道彬
65
85
78
96
63
85
74
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要求:
(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
(2)、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
(3)、按总分从高分至低分进排序。
2、下面是某总公司的各分公司,各分公司在几周内销售各种产品如下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XX总公司的各分公司销售产品情况统计表
公司名称
周次
星期
品牌
数量(台)
单价
总价
公司一
1
星期一
TCL
200
385
公司二
1
星期二
联想
158
419
公司三
2
星期三
TCL
160
385
公司四
3
星期四
PH
85
435
公司五
4
星期五
七喜
128
365
公司六
2
星期六
PH
96
435
公司七
1
星期日
TCL
87
385
公司八
3
星期一
联想
198
419
公司九
2
星期二
清华同方
250
448
公司十
4
星期三
清华同方
204
448
公司十一
2
星期四
联想
180
419
公司十二
1
星期五
七喜
169
365
公司十三
4
星期六
清华同方
150
448
公司十四
3
星期日
PH
80
435
公司十五
2
星期一
联想
90
419
要求:
(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个公司的总价
(2)、按照总价为关键字,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3)、分别按照周次、品牌进行汇总。
小结: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EXCEL,而且在我反复演示后,模仿能力比较强,大多数同学能基本完成我所布置的六个任务。但可能有的同学只是“依葫芦画瓢”,如果要其独立完成的话可能还是存在某些困难,所以我在讲解时尽量结合例子,讲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最简单。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提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讲解,一方面激发学习的兴趣,另外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二、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内容重点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学生学会用图表这一工具来形象地显示数据;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制作图表要多元化。
三、教学难点:
几种常用图形的适用范围
四、教学组织:
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与学生交流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由于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就像一个公司或一个单位,在年终时,各个部门都会了解本年度本部门年终所花的资金,公司或单位的会计就要按照各个部门制作出不同的图表。所以说,对数据的加工总是带有一定的选择性。我们本节课就要学会根据需求不同制作不同的图表。
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实质就是表格内要素关系(通常是数量或比率与类别、地点、时间等要素的关系)的图形化展开,它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直观比较,增强了数据的可读性,从而使我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1、柱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体现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
任务:根据光盘“杀毒软件调查”表,请同学说说反映各种品牌的销售业所占的份额,适合用柱形表示吗?为什么?
小结:强调数量的差异,通常用来比较一段时间中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例如:不同产品季度或年销售量对比,在几个项目中不同部门的经费分配情况,每年各类资料的数目等。
2、饼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任务:根据光盘“杀毒软件调查”表,请同学说说用饼图表示各品牌软件的单价,合适吗?为什么?
小结:饼图能清楚明了地表达了一个数据列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比较多。例如:表示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各单位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收集的藏书中每一类占多少等。
3、根据光盘“杀毒软件调查”表,折线图多用来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清楚地表现出事物发展趋势,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推论。
任务:请同学说说用折线图反映各门市的杀毒软件销售数量,合适吗?为什么?
小结:如果要表示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是呈增长趋势的,另一段时间内处于下降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折线图来表示。
4、除了详细分析这三种图表外,要强调制作图表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不同的图表的,有时一组数据,可以用多种图表来表现,还可以制作出线形图和面积图等。
三、作业:
1、上网调查题:(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辅助学习
10
9
2
浏览信息
2
2
6
游戏聊天
15
27
16
其他
3
4
5
要求:
(1)、模仿上表在电子表格中制作,工作表名为“上网内容的调查”
(2)、根据上表建立柱形图
(3)、设图表标题为“上网内容的调查”
在另一个工表里完成, 上网对学生的影响
迟到学生比例
体质较差学生比例
学业较差学生比例
每周 2 小时以下
19.90%
13.60%
13.70%
每周 2 小时到 8 小时之间
28.80%
40.10%
19.80%
每周 8 小时以上
51.30%
46.30%
66.50%
要求:根据上表,建立折线图,并完成下表。(在另一个工作里完成,工作表的名称为:“上网的影响”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三)
一、教学目标:
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从不同角度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这个客观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因此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
某企业有股东5人,员工100人,1990~1992年的3年间,该企业的收益情况如表4-9,要求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
年份
股东红利(万元)
工资总额(万元)
1990 年
8
10
1991 年
7.5
12.5
1992 年
10
15
观察上表的数据,总体看来每年股东红利不断增加:1990年到1991年增加了2.5万元,1991年到1992年也增加了2.5万元;工资总额也在不断增长:1990年到1991年增长了2.5万元, 1991年到1992年增长了2.5万元。但是用“股东红利/5”得出数据分别是1、1.5、2,用工资总额/100得出的数据分别是0.1万元、0.125万元、0.15万元。1万元与0.1万元比较相差9000元,1.5万元与0.125万元相差1.375万元,2万元与0.15万元相差1.85万元。股东与员工的工资增长形成一个很大的差距。
1.站在企业主管的角度考虑
从右图得知:股东和员工双方共同发展,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企业主管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2.站在工会的角度考虑
年份
股东红利增长比率( % )
工资总额增长比率( % )
1990 年
100
100
1991 年
150
125
1992 年
200
150
股东红利三年来增长比率平均是50%,而员工工资总额增长比率平均是25%,显然员工工资的增长比例是股东分红增长比率的一半,应该适当增加员工的工资。
3.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
年份
股东个人收入(元)
工人个人收入(元)
1990 年
10000
1000
1991 年
15000
1250
1992 年
20000
1500
分析:股东个人收入每年增长0.5万元,工人个人收入增长仅250元,两者相差4750元。这说明只要这个企业的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股东的个人收入不断上升,而且比员工增长的速度还要快,甚至上万元。股东和员工的收入会逐渐悬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应当大幅增加员工的工资。
实践题:
比较电子表格与其他软件进行表格信息加工的特点,填表
比较内容
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
其他
计算功能
绘图功能
排序
筛选
查找
其他
小结:
教学反思:
和上节课一样,在我讲解演示完后,让学生自己绘制三种类型的图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原因是上节课掌握的比较好,因为这节课的图表就是要求在上次对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完成的,在演示时,我又把前面的内容复习了一下,所以大部分同学完成情况还是比较好。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多媒体技术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媒体”类型和特征
2.简单回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
3.多媒体的关键性技术的几种类型及应用领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四、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①媒体: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
②多媒体: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主要集中在除文本以外的其他信息载体形式。
③多媒体技术: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即运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的历史回顾
单一媒体(最初是数字,后来主要是文字)
发展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数字化信息技术
2、高速计算机处理技术
3、高效率压缩技术
4、高容量存储技术
5、高速网络传输技术
几种常见的应用系统
例
特点
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
商场、医院导医、交通班次查询
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
多媒体的图书管理、学生管理和企业管理系统
使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单调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多媒体辅助教育系统
多媒体学习软件、网络远程学习系统、虚拟实验系统
支持个性化学习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光盘读物、网络读物
有文字、插图,有声音、背景音乐,有动态视频等,存储和携带方便
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
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声像实时同传
多媒体远程诊疗系统
借助网络和专用的传感装置实现远程诊断、远程治疗
实践题:根据实际情况,尝试着生活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例,填写下表
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
应用的关键性技术
应用的相关性技术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二)
一、教学内容:
1.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
2.了解图形、图像的两种类型、区别、存储格式
3.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图像表达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
1.信息丰富,形象直观。
图像是二维的平面媒体,具有信息密度大,内容生动、感性等特点,易为人们所接受。
2.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增进人们更广泛的思想交流。
二、图像的类型
1.点阵图像
它由许多点(称为像素)排列组合成图像的方式。
位图文件记录图像是以像素为单位,导致文件容量大。
当位图文件放大时的现象:边缘锯齿、图像马赛克化。
相关软件:画图、photoshop、PhotoImpact、Fireworks、Painshop、ACDSee
类别
常用软件
功能特点
适用性
简易型图像软件
画图
Windows自带,对运行环境要求低,具备基本的绘图功能
适宜初学者使用
我形我速
丰富的实用工具集,简易的操作界面
适宜普通家庭和办公中的基本图像处理
普及型 图像软件
ACDSee
强大的格式兼容性,方便实用的基本处理功能
适宜以看图为主,处理为辅助的一般用户使用
2.向量图像(矢量图像)——由一串可重构图像的指令构成。
它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内容。
特点:简洁明了,逻辑性强,无级别放大而始终平滑。
类别
常用软件
功能特点
适用性
普及型 图像软件
Flash
可用来制作静态图像和可互动的动画,可以任意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不大。
适宜网络图形和动画的制作,深受各层次用户的喜爱
专业型图像软件
CorelDraw
强大的二维、三维建模能力,丰富的图形处理功能,可以任意缩放不失真。
适宜专业的图形设计人员使用
区别
位图图像
矢量图形
特征
能较好表现色彩浓度与层次
可展示清楚线条或文字
用途
照片或复杂图像
文字、商标等相对规则的图形
图影缩放结果
放大或旋转图像易失真
放大或旋转图像不易失真
制作3D影像
不可以
可以,不容易制作色彩变化太多的图像
文件大小
较大
较小
常用的文件格式
BMP、PSD、TIFF、GIF、JPEG
EPS、DXF、PS、WMF、SWF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三)
一、教学目标:
掌握获取图形、图像的采集工具类型,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体验利用图形、图像表现主题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介绍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工具
2.学习用photoshop软件工具处理图像。
3.图像加工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图像加工、合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获取数字化图像的途径:
①将传统照片数字化(扫描)
②从数相机中采集
③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④从影像资料中捕获
一、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工具
⑴数码摄像机(数码视频摄像机,DV)
⑵数码照相机
优点:无需胶卷、冲印、即拍即见、便于编辑传输。
数码照相机可以与计算机连接,将照片影像输入电脑保存,这样不用担心相处时间长了会变色,而且还能使用专门的照片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中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补和高速使照片更加趋于完美。
(3)
⑷数字播放机(MP3/VCD/DVD)
⑸扫描仪
二、图像的加工
用多媒体工具获取的图形、图像并不能表达主题内容,必须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加工处理,方可获得符合要求、贴近主题的图形、图像。
第二课时
1.简介photoshop7.0
photoshop7.0是由美国Adobe公司开发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工具,最早产生于苹果公司的Macintosh平台上,后被移植到PC机的Windows平台上。 它将选择工具、绘画和编辑工具、颜色校正工具及特殊效果功能结合起来,使用多种彩色模式对图像进行编辑处理。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目前是蓝苹果机和PC机上最流行的专业图像处理工具。
Photoshop的工作界面:
菜单栏、选项栏、工具箱、工作区、调板
选择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
绘画工具:画各种图形工具、
编辑工具:文字工具
2.新建文件
方法:单击“文件”菜单栏中的新建,弹出“新建”对话框。
该对话框中有“名字”、“图像大小”、“模式”、“内容”、“图像分辨率”
3.打开一个图片文件
用“选择”工具把该图片拖入一个新建文件中。
如果图片有点倾斜,我们就可以利用“变换”调正图形的角度
4.变换工具中的菜单的作用(打开方法:“编辑”菜单|“变换”命令)
命令菜单
操作效果
命令菜单
操作效果
自由旋转
选中图片自由旋转
Skew
改变图片的形状
Scale
缩小或放大选中部分的大小
Distort
改变选区形状
Rotate
旋转图片的角度
Perspective
使图形呈对角形变形
4.有时为了调整原始图片的构图,重新组织图像的布局,突出主题,去除不相关的或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用“裁切”工具处理。
裁切的内容是选中的部分,当使用“裁切”工具时,圈住需要保留的部分,再按“退格键”,则不需要的图片内容被删除。
使用“魔术棒”工具,一般选择是相近的颜色,选中欲删除的部分后,按“退格键”删除。
5.色彩调校
⑴色彩模式的调整:图像|模式(Mode),①Grayscale:图片变成灰白
②Bitmap、RGB Color、CMYK Color、Lab Color
③Indexed Color:当使用这个命令时,会弹出一个提示对话框,点击“是”按钮,又弹出一个对话框,在“颜色”框里输入数值“20”(3~256)
④Multichannel:颜色呈爆光(单色)
⑵亮度/对比度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Adjustments)|亮度/对比度(Brightness/Contrast)。如右图
⑶色相/饱和度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Hue/Staturation)
Hue:
Staturation:调整颜色的变化
Hue:调整黑亮程度
⑷色彩平衡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Channel Mixer
6.滤境调整
使用各种专用滤镜进行特殊效果的制作,如锐化、模糊化、渲染、艺术化、扭曲变形等。
三、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
图像的合成——把原来的多幅图像合成一幅图,突出表达某个主题。
操作过程
(1)打开两幅图片,用椭圆选框在某一幅图上欲需要的位置,然后把它拖至另一幅图片的背景层上,给新图层重新命名。
(2)双击新图层,弹出一个“图层样式”对话框。
样式有投影、内阴影、外发光、内发光、斜面和浮雕、光泽、颜色叠加、渐变叠加等。
现设置“外发光”样式。
(3)双击“背景”图层,将其转换为“图层0”并将“不透明度”调小。
(4)设置特殊效果:滤境|扭曲|球面化。
实践题: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一些关于地球的图像资料,然后用Photoshop工具处理。
要求:①用套索工具把画面分面两部分,右面做成浮雕效果,使现在的地球与未来的面貌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用色彩反转效果突出地还应未来的残酷主题。
③通过“镜头光晕”效果表现阳光的光晕。
④文字阴影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验音频和视频的采集。
2.学会使用视频、音频和动画信息加工技术
过程与方法:
1.采集视频、音频和动画信息,制作一些小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学内容生动,学生动手能力有得提高。
二、教学要点:
利用COOL EDIT PRO软件和豪杰解霸对视频和音频信息进行加工。
三、教学组织: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兴趣地在实践中找乐趣。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本课例主要使用”任务驱动”和“问题启发”教学法来实施教学,以学生实践为主体,讲练结合。教师先是通过演示、点评进行操作引导,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全体发展,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自我完善、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
一、音频的采集和加工
教师在线播放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提问:
1、在这首歌是在线播放的,平时同学们听歌都是在线听的吗?
引导学生回答:通过MP3播放器、CD、录音带、听别人用话筒唱等。
归纳:类似的音频信息可以通过外部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进行处理。
我们听到的歌曲大都由唱片公司制作发行。唱片公司拥有精良的设备,可以制作出精美的歌曲专辑。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翻唱歌曲出现,它们大多不在唱片公司制作,而是由翻唱歌手自己制作,效果同样非常好。如果我们想制作自己的“翻唱专辑”,有没有可能?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借助音频编辑软件就可以实现。Cool Edit Pro就是很好的软件。
1.录音采集前的准备工作:确定主题、选取音源、选取设备、规划好实际需要录制的内容。
2.采集的过程应注意:话筒的特性调整方向和距离,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演示音频信息加工和声音的合成的过程
我们现就用Cool Edit Pro来制作一首自己的歌。
第一步:选一首自己喜欢又熟悉的歌曲,比如“童话”;找到它的伴奏音乐,保存到计算机中。找不到?网上也没有?没关系!Cool Edit Pro可以用原唱歌曲来制作伴奏音乐。用“Vocal Cut”(剪切歌声)功能加上滤波器消除人声,就得到了伴奏音乐。
第二步:接好话筒,在Cool Edit Pro软件主界面的左下角有“录音”按钮,单击开始录音,这时就可以跟着音乐开唱了。唱完保存歌声文件。
第三步:现在已经有“伴奏音乐”、“歌声”两个音频文件。在Cool Edit Pro的多轨操作窗口的两个音轨中分别插入这两个文件,就合成到一起了。
第四步,设置效果。在Cool Edit Pro主界面。单击剪切工具或按Delete键将选中的噪音部分删除;还可以对这两个波形进行效果调整。比如:添加回声、调节音量大小、混响、平滑、波形长短、淡入淡出、音色、音调等。
第五步:效果满意后,将加工过的录音以合适的格式保存。
同样的,我们可以用Cool Edit Pro来制作各种音频合成效果。比如配乐诗朗诵、广播剧等。
学生操作:1、制作个人音频作品;
二、视频采集和加工
1、概念
所谓视频是由连续画面组成的动态场景,这些画面是通过实际拍摄得到的,如电影和电视,它们是现场的真实记录。
动画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人工绘制的画面连续呈现现成动态的场景。
1、 比较视频和动画工具P93
2、
3、 视频采集:直接采集和分步采集(举例说明:豪杰解霸)
利用“豪杰超级解霸3000”捕获图像。
在播放过程中单击“停止”按钮,“连续摄像”按钮便由单色变成了彩色。
单击它即可实现边疆摄像,录下一一组单幅的图片以BMP的格式保存下来。(注:最好将图像保存在单一的目录中,否则会有数十上百的图像出现。)
三、制作动画七巧板
1、转换元件:插入—转换为元件
2、在20帧处插入关键帧: 插入—关键帧
3、点击“跑步造型”图层第1帧,设置动画中间为“形状”
4、点击“文字”图层第20帧插入关键帧,并将文字移动到新位置,回到第1帧设置动画中间为“移动”。
5、保存
拓展性任务:研究当前网络视频信息的格式、特点及其相关转换,相关播放器及发展趋势等。五、教学评价
(1)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剪切合成的作品进行欣赏后,进行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得到小组推介作品。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小组推介作品,推出3个左右的好作品进行全班欣赏。
其中,教师评价可放在课堂中进行,在学生完成任务一后,教师巡视中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当堂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可在课后进行,这样可以挑选出班级最受欢迎的作品,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鼓励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4.1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 体验程序运行的过程及作用
2. 体验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任务
实践一:输入并保存一个计事本,文件名为1.txt,尝试用程序1.exe对其进行加密,并生成加密后的文件2.txt;尝试用程序2.exe对文件2.txt进行解密,并生成文件3.txt,对比1.txt和3.txt中的文件内容,看是否一致;
实践二:自己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
实践三:修改程序
学习过程
相关程序下载
一、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及作用
通过实践一,了解程序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
实践一所用到的两段程序是用Visual
Basic(简称VB)语言编写的,然后通过编译功能转换为可以立即执行的程序文件。
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们与计算机打交道的桥梁,通过它告诉计算机执行一系列操作,实现某种功能。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VB是其中一种,还有VC、C、C++等等。
二、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检测结果
三、尝试用VB编写程序
1、启运VB,新建标准EXE文件
2、出现如下图的界面,工作区中是对象窗口
3、在“视图”菜单中选择“代码窗口”,在“代码窗口”中选择“Form"和“Load",窗口中出现程序代码的首行和结束行代码,接下来输入程序的全部代码
4、点击运行按钮,检验程序的功能。
5、保存程序。
通过“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可以保存程序。
通过“文件”菜单中的“生成…….exe”,可把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了解以下各种文件类型:
vb源程序
窗体文件
可执行文件
四、修改程序
书本P76
五、练习拓展
完成课本P81中的"练习(1)
完成课本P81中的"练习(2)"
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4.3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2、理解信息集成的含义
3、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4、选择适当的信息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述与演示,让学生认识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和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培养学生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
素材的选择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文本,表格,还有做课件的演示文稿PPT,表达方式都比较简单,本章的学习就是对加工后的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集成的形式就是做一个网页。
二、 新课讲述
(一)、信息集成
概念:信息集成的过程主要指将文本、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在一起,为表达某一主题服务。
信息集成的过程一般都要遵循以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举出一至两个实例来进行分析):
1、选题立意价段
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确定要表达的主题和设计的目标,并用一个贴切而有特色的名字来表达。
归纳主题:
提问:平时上网西化浏览哪些网站?
教师带领学生浏览网站http://web,6to23.com(中国学生网)
2、设计规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主题设计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并收集、整理和选择作品中需要使用的素材。
(1).设计作品的内容和结构
总体设计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作品的总体框架,把握所要表达的主体内容。
教师演示:打开“心系奥运”网站,展示五个模块
主页,我和奥运,奥运动态,主题班会,奥运金牌
详细设计
从微观上勾画出每个页面的布局,需要展现的内容、各页面之间的超级链接方式。
超级链接:实现从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目标的连接,另一个目标可以是一个网页,也可以是图象、动画、视频,甚至可以是一个程序。
(2).素材的选择
文字、图象、动画、视频和音频信息都是素材。
http://www.haosc.com/
http://www.sucaiw.com/index.asp
3、开发制作阶段
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
(1).基于页面的工具
Word,WPS,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eaver
(2).基于图标的工具
Authorware,方正奥思
(3).基于时间的工具
Flash,Director
网页三剑客
Dreamweaver
Firework
Flash
4、评估测试价段
看网站是否达到你预计的效果;
检查内容是否有错误;
检查各处链接是否正确等。
小结:
信息集成的目的是使信息能被合理、清晰、有效地组织起来以表达主题,因些在集成时,应根据主题需求和各种素材的特色做到取舍有度、选择有方。
实践:
请同学们自愿组成一个小组(2-3人),各组确定一个组长,分工收集相关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然后制作网站。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头,我就明确提出了接下去几节课的目标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完成一个网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生在平时上网只是浏览别人的网站,现在有机会自己尝试,还是很感兴趣的,我还没说完,有学生就迫不及待动手要做,在接下来的讲解中,由于今天是网站制作中的第一课,所以理论的东西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学生的反映开始有点冷淡,我就在讲解概念时在中间给大家展示几个范例网站,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制作网站的一些基本知识。最后我让学生填写了一张小组分工表(包括各组组长,成员的确立,网站主题,各模块内容的确立)希望在未来的几节课中,各小组能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互相帮助,顺利完成预期的网站。
4.3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二)
一、教材分析:
“信息发布” 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下)”第三节内容(教材的第86页至95页),本节是信息集成的延续,集成的信息是需要通过发布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本节包含两部分内容:“信息发布的类型”和“网络信息的发布”。第一部分有两个实践活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网站发布的一般过程及常用发布软件的介绍。
二、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信息的获取方式,信息的文本及表格图形加工方式,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利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和站点,学生对如何把自己制作的网站发布到因特网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多种方式,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信息,通过发布网站、维护网站和宣传网站理解信息发布的过程,掌握信息发布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信息,并体验局域网发布和因特网发布的过程,掌握发布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交往能力;要求学生网上发布信息要建立自我保护、自觉文明用网意识;通过发布自己的网站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网络信息发布的方法
难点是信息发布方法的选择和网站发布。
五、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演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信息发布的类型
按不同的发布的主体分为三种:
1、个人信息发布
2、行业信息发布
3、官方机构信息发布
调查天气信息的各种发布方式
二、网络信息发布
1、发布前的准备
主要是为发布信息而做的前期工作。
(1)、检查网站
(a)检查内容
(b)检查链接
方法:在frontpage中,查看 报表 站点总览
注意: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使用。
绝对路径:是指能够绝对搜寻某一具体文件的地址。
如:http://www.163.com/index.htm
c:\my documents\my web
相对路径:是指相对于当前页面而言,搜寻某一页面所需的路径。
如:keji.htm等。
(2)、预览网页
可在frontpage中直接预览网页,也可将网站发布到本机中预览。
(((
3)、检查下载时间
在frontpage的状态栏中,显示了当前页面的大小和预计下载时间。
三、网站发布
1、在网上邻居中发布。
方法:将站点所在目录设置为共享。
2、在本机上发布
方法:在frontpage中,文件 发布站点。
3、在因特网上发布
(1)申请网站空间
(2)上传网站(以cuteftp为例)
四、维护网站
最主要是内容更新。
五、宣传网站
小结:
教学反思
由于准备充分,再加上我校学生为省重点学生,本节课让我总的感觉教学目标达成率较高。问题在于学生合作过程小组合作体现不够,实际上每个组内的每位学生都想把自己的网站传到该组的服务器中,导致访问时要重新定位;另外实施过程中时间稍微有些紧张,略加延长时间要好得多。
附:学习记录表:
4.3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三)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
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二、教学重点:
信息交流方式
三、教学难点:
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几种?
E-MAIL、BBS、QQ,BLOG、MSN
1、文件交换
E-MAIL、BBS、QQ,BLOG、MSN
2、网上聊天
聊天室,BBS,校友录,BLOG
3、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小结:
信息交流的方式:E-MAIL、BBS、QQ和BLOG等。
信息交流的意义: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隐蔽性。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作业:自己设计一份中学生网络文明调查问卷(问题不少15个).
例: 你经常上网吗?
A、经常 B、偶尔上过 C、没有上过
4.4综合活动:我的家乡
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
认识信息资源管理(2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
2. 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学习任务
观摩:教师演示图书馆管理系统,让学生了解学校图书馆信息的管理方式。
观摩:让学生了解学校期中期终成绩管理方式。
实践一:了解利用资源管理器对电脑中和文件进行管理的方式方法,利用资源管理器对自己的文件夹进行整理
实践二:实际操作“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了解这些信息系统存储的是什么样的信息资源,是怎样组织和管理资源的,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具体使用效果如何?
实践三:学科教学资源库网站,了解网站对多媒体信息是如何分类和管理的。
学习过程
一、观摩:
(一)教师登录到图书馆管理系统,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图书如何分类管理的,你如何才能更快准的找到你要的书籍。
(二)下载期中成线表,仔细观察该表中对成绩的管理和处理情况。你认为这张处理表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能否提出改进意见。
实践:
(一)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单击右键,选择“资源管理器”后单击左键打开,了解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的管理所
采用的方式是以“目录树”的形式进行存放的,然后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E盘,在E盘中新建一个以班级学号为名的文件夹,(如高一一班一号
同学就以“0101”),在该文件夹下面再新建三个文件夹,分别是“多媒体作品”、“互评文件”和“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将前面完成的
作业分别移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去。
(二)打开“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体验一下该系统的功能如何,理解它是如何对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的?(下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三)登录
K12学科教育资源网,以用户名“user”、密码“123”进入该系统,进行检索,了解该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有什么,对各种信息是
如何进行分类管理的。
二、掌握网上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
到网上获取信息,是一种非常快捷的方式,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到网上查找资料。目前,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主要有四种:
(1)主题树方式。指将所有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
层遍历,直至找到所需信息资源(如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检索方式)。
(2)数据库方式。指将所有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记事及其组配查询,就可以找所需信息线索,这是当
前普遍使用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如搜索引擎或信息系统的关键词检索方式)。
(3)文件方式。指以文件系统为单位对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这种方式当信息结构较为复杂时,文件系统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只
能作为网络信息资源的补充形式。
(4)超媒体方式。指和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组织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方式。这四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一般来说网络信息资源的最
佳组织方式是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这也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
三、总结
不管是个人的信息资源管理,或者还是标准化的工作需要,对原始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存储和管理是有必要的,对于个人而言养成自觉的分类组织和存储信息资源的习惯与方法,也是相当有益的。
5.1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义
2、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分类,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内容要够丰富。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让学生自学并书写自修笔记的方式做课前准备,在自修笔记中学生会摘录下课文的知识点、自己的体验和感想等等。
三、教学组织: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兴趣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寻求解答。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心系奥运”网站,在”aoyun”站点下存在images,sounds,vedios等文件夹,分别存放着不同类型的文件,图片,声音,视频等,引出信息资源管理。
一、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这个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计算机被用于图书馆和情报中心文献信息加工与管理的同时,也被广泛用于公司、企业和其他各类机构的行政记录处理、财务数据处理和经营活动数据处理。最初这种数据处理仅仅是在局部环节和操作层次上,主要目的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大,内容日益复杂,不仅需要解决大量数据的处理和组织,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存贮、保护并在需要时取出,这就促使人们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全面考虑组织机构各类数据的采集、加工、存贮、检索、传输和利用,以此为契机,管理信息系统(MIS)及其他各类自动化信息系统便应运而生了。
整理课本,作业本,学习资料等;
整理电话号码;
整理电脑中的资源;
整理剪报;
整理网站素材;
整理图书等。
二、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各种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从具体需要出发,对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类、组织和存储,继而提供方便的信息服务,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更新与维护。
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分为:采-分-编-藏-用-剔等几个阶段:1.采,就是采购。2.分,就是分类。3.编,就是编目。4.藏,就是图书的上架管理。5.用,就是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各种服务,是图书馆进行前面基础工作的最终目的。6.剔,就是剔旧,对过时老化无用和破损不能使用的图书,要从书架上拿走,退出流通,不要占用了书架,还增加管理员的管理难度。通常,还要把这些剔旧书用一间专门的房间存放,以备少数情况下查用。
三、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根据对信息的开发程度,可以将信息分为潜在的信息资源和现实的信息资源两大类。
1.潜在的信息资源是人类利用感觉器官或各种仪器,感知和接受信息后,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潜在的信息资源能够为个人所利用,进行知识信息的再生产,但无法为他人直接利用。潜在的信息资源一旦经过表述输出,形成现实的信息资源,就可以被人们广泛地利用,成为可无限再生的信息资源。
2.现实的信息资源按表述方式又可以分为口语信息资源、体态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等。前三种信息资源又称为非文献信息资源。
四、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意义
标准化是指国际、国家、地主或某行业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统一规定社会活动中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的内容一般包括标准化术语、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管理过程四个方面。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缩短了信息资源开发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使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得到保证;
3、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使用率。
4、通过制定质量标准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五、作业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电脑各个部件(主板、内存条、硬盘、CPU、显示器等)相关的标准,写一份报告书。
六、参考网站
http://www.sac.gov.cn
http://www.china-cas.com
http://www.cnis.gov.cn
小结: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将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管理实例提升到对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时本节的一个难点。
5.2 使用数据库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的工作思想
2、能将对数据库的一些常用操作技能迁移到今后学习,工作中
3、公正评价三种信息资源管理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当前,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数字图书馆,银行,全国联网火车票系统等。
以“选修课信息管理系统”为例:
认识数据库管理
前面演示的这个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下面我们就进入这个数据库的内部看看:
用Access软件打开“学生选修课信息库.mdb”,观察数据库中的表。
在数据库表中
每一行称作一条“记录”
每条“记录”由若干个“字段”组成
若干条“记录”组成一个“表”
多个相关的“表”组成一个“数据库”
将该数据库数据导出为Excel表格。
比较:该数据库表格与Excel表格的异同
分析:
“学生选修课程信息”Excel工作簿由“课程信息”,“学生信息”和“课程选修信息”三个工作表组成。
如何理解“相关”?
比如:“课程信息表”与“课程选修信息表“通过共同的”课程编号“建立联系,而“课程选修信息表”与“学生信息表”通过共同的“学号”相关联.
——数据库表与Excel表格的重要的差别
表之间的关系
P108 图5-7
举例:我们要查找哪些同学选修了某门课程。P110
实践:
1、查询 “20040001”“李奥”同学选修的所有课程。
2、打开“课程选修信息表”,尝试在其中添加一条课程选修记录“20050001”,“张三”同学选修了信息技术的选修课FLASH,课程编号为XX006,2个学分,18个课时,教师是李四。
教学反思:
学生由于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感觉比较生疏,有些内容比较难理解。
粤教版 (B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使用电子表格批处理数据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粤教版 (B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使用电子表格批处理数据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条件格式”,插入图表,插入数据透视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B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图文编辑与排版第二节 正文页的编辑排版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B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图文编辑与排版第二节 正文页的编辑排版教案,共5页。
初中信息技术《应用公式和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应用公式和函数》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