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教科版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五章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展开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1.实验目的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1)一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为W.
(2)两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2W.
(3)三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3W.
(4)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小车离开橡皮筋时的速度,列表、作图,由图像可以确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3.实验器材
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铁钉、刻度尺等.
4.实验步骤
(1)垫高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力.
(2)拉伸的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①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W.
②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2W.
③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3W.
(3)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
(4)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v和W绘制W-v或W-v2、W-v3、……图像,直到明确得出W和v的关系.
5.实验结论
物体速度v与外力做功W间的关系W=mv2.
1.实验注意事项
(1)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长木板的一个合适的倾角.
(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纸带上的点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部分.
(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
(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
2.实验探究的技巧与方法
(1)不直接计算W的数值,而只是看第2次、第3次……实验中的W是第1次的多少倍,简化数据的测量和处理.
(2)作W-v图像,或W-v2、W-v3图像,直到作出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例1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图2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长木板上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要适当垫高,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B.实验时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值
C.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完全相同
D.应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2)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该小组某次所打的纸带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上的________(填“AB”“BC”或“AC”)段进行测量;若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小车最终获得的速度是________m/s.
答案 (1)AD (2)BC 0.65
解析 (1)实验时,由于小车与木板间有摩擦,需将长木板上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故A正确;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是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的方法来改变功,为了让橡皮筋的功有倍数关系就要求将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处,故B、C错误;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D正确;
(2)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要测量最大速度,应该选用点迹均匀的部分,即BC段,小车的最终速度v== m/s=0.65 m/s.
变式 某同学利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图3
(1)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落点记为M1;
(2)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3条、4条……同样的橡皮筋,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重复步骤(1),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2、M3、M4……;
(3)测量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①为求出小物块抛出时的动能,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物块的质量m
B.橡皮筋的原长x
C.橡皮筋的伸长量Δx
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
②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记为W1、W2、W3、……,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L1、L2、L3、…….若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应以W为纵坐标、________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
③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答案 (3)①ADE ②L2 ③系统误差
解析 (3)①小物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由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gt2,可计算出平抛运动的时间,再根据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v0t,可计算出小物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根据动能的表达式Ek=mv,还需要知道小物块的质量,故A、D、E正确,B、C错误.
②根据h=gt2和L=v0t,可得v=L2,因为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功与L2成正比,故应以W为纵坐标、L2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
③一般来说,从多次测量揭示出的实验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不能从多次测量揭示出的实验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1.装置时代化
↓
↓
↓
↓
↓
创新点1 实验装置的创新
——利用重物牵引小车
例2 (2020·河北邯郸市测试)某实验小组学生采用如图4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上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问:
图4
(1)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合外力做的功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W∝v2 B.W∝v
C.W∝ D.W∝v3
(3)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用h1、h2、W0表示)
答案 (1)0.80 (2)BC (3)
解析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vB== m/s=0.80 m/s;
(2)位移-速度图像为过原点的曲线,故W与v一定不是正比关系,也一定不是反比关系,所以肯定不正确的是B、C;
(3)根据功的定义,有:W0=F合h1
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F合h2
解得:W=W0.
创新点2 实验装置的创新
——利用光电门和气垫导轨
例3 (2019·山东菏泽市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某同学用气垫导轨做“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如图5甲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图5
(1)实验前先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 mm.
(2)实验中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
A.调节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
B.调节定滑轮,使连接滑块的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C.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量M一定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m
D.使滑块释放的位置离光电门适当远一些
(3)按图甲安装并调节好装置,开通气源,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则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4)若保持钩码质量不变,改变滑块开始释放的位置,测出每次释放的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及每次实验时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像来反映合力的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则所作图像关系是________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
A.x-Δt B.x-(Δt)2
C.x-(Δt)-1 D.x-(Δt)-2
答案 (1)5.45 (2)ABD (3) (4)D
解析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 mm,游标尺读数为0.05 mm×9=0.45 mm,所以最终读数为5.45 mm.
(2)调节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A项正确;为了使细线的拉力等于滑块受到的合外力,调节定滑轮,使连接滑块的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B项正确;对于系统来说,无需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量M远大于钩码的质量m,C项错误;使滑块释放的位置离光电门适当远一些,可以减小测量滑块运动位移的相对误差,D项正确.
(3)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
(4)由mgx=(M+m)()2得x=·(Δt)-2,因此D项正确.
创新点3 实验装置的创新
——利用传感器
例4 (2019·江西赣州市上学期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图6(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探究“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将小车拉到水平轨道的O位置由静止释放,在小车从O位置运动到A位置(未标出)过程中,经计算机处理得到了弹簧弹力与小车位移的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还得到了小车在A位置的速度大小vA;另外用电子秤测得小车(含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总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图6
(1)小车从O位置运动到A位置过程中弹簧对小车所做的功W=________,小车的动能改变量ΔEk=________.(用m、vA、FO、FA、xA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
(2)若将弹簧从小车上卸下,给小车一初速度v0,让小车从轨道右端向左端滑动,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得到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c)所示,则小车所受轨道摩擦力的大小f=________(用v0、tm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
(3) 综合步骤(1)、(2),该实验所要探究的“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用m、vA、FO、FA、xA、v0、tm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
答案 (1)(FO+FA)xA mv (2)m (3)(FO+FA)xA-mxA=mv
解析 (1)小车从O位置运动到A位置过程中弹簧对小车所做的功W=(FO+FA)xA,小车的动能改变量ΔEk=mv;
(2)由题图(c)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车所受轨道摩擦力的大小f=m;
(3)该实验所要探究的“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表达式是WF-Wf=mv,
即:(FO+FA)xA-mxA=mv.
例5 (2019·福建龙岩市5月模拟)如图7甲所示是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图7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含滑轮)质量M=240 g,并安装好实验装置;
②适当垫高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滑块不挂轻绳,挂上纸带,轻推滑块使滑块沿长木板匀速运动;
③轻绳通过轨道末端的滑轮和滑块上的滑轮,一端挂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挂质量为m=100 g的钩码,两轻绳与木板平行;
④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滑块,打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 s,并记录拉力传感器示数F=0.39 N.
回答下列问题:
(1)滑块从B运动到D的过程中,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________ J,滑块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 J;(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多次实验发现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总略大于滑块动能的增量ΔEk,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没有满足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B.平衡摩擦力过度
C.滑轮摩擦影响
(3)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完成的物理实验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0.14 0.13 (2)C (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合力的关系;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等)
解析 (1)由题图知,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为W=2FxBD≈0.14 J;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求:vB==0.6 m/s,vD==1.2 m/s,
所以滑块动能的增量ΔEk=Mv-Mv≈0.13 J;
(2)因有拉力传感器测量绳上的拉力,故不需要满足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A错误;若平衡摩擦力过度,会有重力做正功,动能的增量应大于合力做的功,B错误;滑轮有摩擦,需克服摩擦做功,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动能的增量略小于合力做的功,C正确;
(3)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可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加速度、质量、合外力均可测,故也可以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合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