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高考专题综合训练题及答案(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展开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高考专题综合训练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选择题
1.火药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象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这段描述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论的概括
B.发展具有偶然性
C.形成了完整体系
D.只注重生产经验
2.东晋、南朝时期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谢安;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 )
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纸的使用范围扩大
D.私营手工业取得长足发展
3.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
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4.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 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 |
B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任意减省汉字笔画、偏旁紊乱,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 | 汉字交流功能削弱 |
C |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
D | 明清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 市民阶层兴起 |
5.某史评曾指出: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它”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6.中国数学史家钱宝琮说:“《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似乎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这一言论表明中国古代数学( )
A.注重实用性
B.涉及领域狭窄
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服务于农业
7.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
B.天文知识有利于农业发展
C.源于强化皇权统治的需要
D.私人无法对天文学作出贡献
8.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下列学术著作中属于“实学”范畴的是( )
A.《论语集注》 B.《道德经真义》
C.《孟子集注》 D.《本草纲目》
9.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三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这些著作( )
A.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之作
B.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C.引领后来中国科技发展方向
D.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
10.在古代文献记载中,草药用于保护纸张的方法一般为:在书库、书橱或书本中放置药材,让其挥发出来的气味在档案、典籍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以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该做法( )
A.使纸张的质量大为提升
B.易造成中药大量浪费
C.说明古人注意对书的保护
D.有利于图书分类整理
11.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
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
C.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
D.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
12.据《东都事略》,“(宋)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这说明宋代( )
A.出版业放任自流
B.有版权保护的意识
C.印刷术空前发展
D.出版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3.宋代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代的文化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代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代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
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14.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 文献出处 |
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 《旧唐书》 |
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 《全唐诗》 |
诸郡多造纸袄为衣 | 《渑水燕谈录》 |
日本国僧……转智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 | 《四朝闻见录》 |
A.唐宋时造纸技术有很大发展
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C.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15.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16.观察下表,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古代中国科技( )
思想 | 传统科技思想 |
君为臣纲 | 臣子研究天文历法是尽“忠” |
父为子纲 | 子女从事医学等活动是尽“孝” |
夫为妻纲 | 妻子专心学习纺织技术,不好言笑是守“节” |
A.体现了实用性这一特点
B.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制约
C.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D.缓和了社会矛盾
17.下图是据《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的古代数学家的时代分布图。导致1500-1800年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数学地位的提高
C.科举考试的推动
D.“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18.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
B.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与社会的和谐
C.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绘画中一项值得瞩目的发展是民间绘画的书籍版画插图和年画的繁荣兴盛。由于小说戏曲创作和演出的活跃,及手工业的突飞发展,推动刻书行业勃兴,书籍刻印精益求精,借插图以吸引读者,举凡经史文集、科技著作、地理方志,特别是小说戏曲大多附有插图,绘形写景,备极生动,运刀雕版,明快刚健,或细如擘发,或拙如画沙,由于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艺术成就颇高。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
材料二 由于套版印刷技术比较复杂……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普遍应用。到了明代后期,才开始盛行起来……明代弘治以后,特别是万历天启年间,反映市民生活的戏曲小说风行。为了扩大销路,这些书又都附绘木刻插图,风格各异,争奇斗艳……此时,除了小说戏曲有插图外,还涌现了一批以图为主的绘画教学范本和供人欣赏的版画集。
——摘编自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民间绘画兴盛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套版印刷技术对明清文学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及火药武器,但是,16、17世纪欧洲造出来的火炮和燧发枪从工艺和爆炸性上远远高于中国。17世纪英国的波义耳提出了化学概念,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清晰阐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同年他的《初等化学概论》一书出版,在该著作中,他对元素分类作出了初步尝试。1825年,英国的歇夫列里提出了黑色火药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据此配制火药的最佳比例理论上为:火硝74.81%、硫黄11.85%、炭13.33%。英国按照这个方程式配制了炮用火药和枪用火药,无论哪种配方,爆炸力都大于中国清朝仍在使用的传统配方。
提取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技的局限性。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科技主要是从实践中发现的,缺少理论的概括,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发明有些是经过长期观察得出的,不是都具有偶然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发明是零散的,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发明有些是天文学成就,并非只注重生产经验,故D项错误。
2.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造纸术。东汉蔡侯纸的出现使造纸术出现突破性进展,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民间和官方推动了纸的使用和推广,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排除B、D两项。
3.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印刷术是一种技术,与审美观无关,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由“一本难求”可见活字印刷术的市场并不大,故C项错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可见市场上用活字印刷的情况不多,或者说活字印刷没有为市场所接受,故D项正确。
4.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不能代表整个元代科技成就,故排除A项;战国时期汉字使用的混乱,必然会导致汉字交流困难,功能削弱,故B项正确;由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断不出当时雕版印刷术的使用情况,故C项错误;明清市民阶层兴起推动了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D项颠倒二者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
5.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故A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故B项错误;《齐民要术》成书于南北朝时期,且非医学著作,故C项错误;《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故D项错误。
6.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据材料“《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似乎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可知中国古代数学注重实用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说的是对抽象的数学理论和“算术”的关系的认识,没有涉及数学研究领域及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的地位,也没有提及古代数学是服务于农业,故排除B、C、D三项。
7.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天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发展,但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B项;通过材料可以反映出统治者对天文学的重视,古代君主将自身的权力来源追溯至上天,因此天文学作为直接与上天沟通的科学必须由官方垄断,以维护君主的统治,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的很多天文学家对天文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故D项错误。
8.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论语集注》是由朱熹所著,指出了理学家追求的境界,属理学范畴,故A项错误;《道德经真义》阐释常道、丹道,明道修德,养心养气,故B项错误;朱熹《孟子集注》加入了理学家的许多见解,注重义理阐发,故C项错误;李时珍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著成《本草纲目》,故D项正确。
9.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三部著述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集大成作品,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三部著作主要是中国古代医学、农业、手工业经验的总结,有的也介绍了国外先进的科技,但并非“开始引进”,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清代国门打开后,中国科技发展方向逐步近代化,这是由西方科技体系主导的,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并未发生社会经济的转型,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D项错误。
10.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书籍的保护措施。纸张的质量与材料中“用于保护纸张的方法”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保护“档案、典籍”以消灭害虫”,并非浪费,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在档案、典籍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以消灭害虫”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保护纸张的方法”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图书分类整理,故D项错误。
1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根据“以察时变”“敬授人时”可知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体现了实用性特征,故C项正确;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故排除A、B两项;材料未涉及算学,故D项错误。
12.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出版业。材料“不许覆板”体现的是政府的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已申上司,不许覆板”体现的是对版权的维护,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版权保护问题,与印刷术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宋代”并结合所学可知,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3.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从材料“得益于宋朝的文化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代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代科技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主旨在于强调国家的政策对科技文化发展的作用,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主旨不符,排除。
14.A【解析】本题考查造纸技术的发展。人们穿着“纸衣”的前提条件是造纸技术有很大发展,故A项正确;人们穿着“纸衣”不能说明丝麻纺织出现严重倒退.故B项错误;“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与表格内容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不符,故D项错误。
15.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据材料“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可以得出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仅说明元世祖重视天文学发展,不能说明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故B项错误;据题干材料,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没有关于劳动人民推动科技发展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题干材料,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没有关于专制统治强化的信息,故D项错误。
16.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材料并未体现古代中国科技的实用性,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三纲”与传统科技思想的对照得出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制约,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与“三纲”的关系,并未涉及传统科技的发展趋势、缓和社会矛盾等问题,故C、D两项错误。
17.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原因。“1500-1800年”是我国的明清时期,当时数学家人数不断增加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数学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为明清时期儒学所倡导的一种治学思想,强调用经学去解决社会问题,而没有重视自然科学,故D项错误。
18.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近代化的阻碍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缺乏经济动力,是阻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非主要原因,排除。
19.(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文艺作品市场化发展的促进;广大读者的图书阅读需要;图书雕刻出版业兴盛的推动;手工技术进步的促进。
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图书和文艺作品;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
(2)影响:推动了世俗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增强了科普读物的实用性和欣赏性;加速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商品化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由于小说戏曲创作和演出的活跃,及手工业的突飞发展,推动刻书行业勃兴,书籍刻印精益求精,借插图以吸引读者”得出文艺作品市场化的推动,图书出版业的兴盛,手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对书籍的渴求,等等。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举凡经史文集、科技著作、地理方志,特别是小说戏曲大多附有插图,绘形写景,备极生动,运刀雕版,明快刚健,或细如擘发,或拙如画沙,由于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艺术成就颇高”得出绘画广泛应用于各类图书和文艺作品,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套版印刷技术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加速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商品化,使得文学艺术作品更具有欣赏性和实用性。
20.示例:
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
16-19世纪,火药的不同发展状况是中西方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明中期以后至清前期,中国专制集权政治下,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以及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使中国科技难以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过渡。16世纪以来,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社会环境制约了科技发展,导致中国落伍,成为近代中国遭受灾难的重要原因。
【解析】本题通过火药在中西方的不同的发展考查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差异。明确时间是16-19世纪,分析这一时期中西发展的差异,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入手,从而得出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先进的近代科技,结合具体史实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