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讲义:专题探究与演练(十)
展开专题探究与演练(十)
构体系 理线索
新选考 新命题
[热考视角演练]
视角一 唯物史观——以全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精要点拨]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演练1] 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
C.世界从孤立、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开始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解析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结束了相互分散、相互隔绝的状态,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由此开始,因此C项应为最佳选项。A、B项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与1500年阶段特征不相符合。
答案 C
视角二 新情景新材料——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的演变
[精要点拨] 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是其对外经济扩张的表现形式;工厂制度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经过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演练2]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出现该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圈地运动的进行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 材料中手工纺车被闲置,说明机器生产的影响,故选A项。
答案 A
视角三 史学热点——英国的经济理念创新
[精要点拨] 自由放任主义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盛行的一种经济思想,其核心是主张对经济完全自由放任,让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内容是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演练3] 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析 观察图文,据图标时间:1841年到187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年出口船舶吨位,两个数据都是不断地升高,这反映了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故选B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1807年宣布废止奴隶贸易,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视角四 史学研究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精要点拨] “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
[演练4]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
B |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
C |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
D |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家蚕茧壳 | 丝织业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
解析 宋代活字印刷术有其技术优势,但无法判定之后雕版印制技术的使用情况,故A项错误;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但无法判定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故B项错误;从数据看,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半数以上的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依赖海外进口,同时近半数商品向外输出,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故C项正确;仰韶文化遗址中出现家蚕茧壳,但无法判定其用途和丝织业在当时的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 C
[选考对接突破]
考法1 历史解释——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例1】 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方法突破] 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难度较大。由“哥伦布”可知材料表达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结合时代认知判断材料“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含义。
解析 从题干“哥伦布”可知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分别代表“人文主义复兴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故选D项。
答案 D
考法2 数据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例2】 史载:1800年前后,在英国工人周薪约0.5~1英镑,养家糊口都极为困难。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工人工资有了稳步增长。1900年,熟练工人的周薪达到10英镑。英国工人工资收入发生上述变化,源于( )
A.英国具有“世界工厂”的地位
B.19世纪英国代议制度日趋完善
C.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D.英国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
[方法突破] 本题解答要梳理材料时间顺序。1800年前后是工业革命初始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正值两次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工资变化的根源即可判断了。
解析 题目中英国工人工资的增长是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正值两次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虽然工人的工资增长的速度比不上经济增长速度,但工人工资的确相比之前有了增长。
答案 C
考法3 综合考查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例3】 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自由主义”是1819年,第一次出现“社会主义”是1832年,19世纪40年代则出现了“民族主义”、“浪漫主义”。与这一现象相关度最大的是( )
A.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
C.宪章运动 D.“一票共和”
[方法突破] 主要考查历史理解能力,检测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把握。从时间段可知“新词”的出现均与工业革命有关。
解析 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C项和D项均不符合题干时间信息。故选B项。
答案 B
考法4 综合考查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
【例4】 (2018·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6月期末)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世界出现了工业化与反工业化两种对立的倾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各国对英国工业品的需求量大为减少,英国工业生产过剩。从1820年起,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采用各种手段迫使英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让步,1846年,皮特政府正式废除《谷物法》,1849年罗素政府废除《航海条例》。与此同时,英国“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鸣”。1787年,英国开始向澳洲东部移民,19世纪20年代,其殖民范围扩及澳大利亚全境。185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世博会宣告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摘编自王熔雁等《新编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印度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甘地从童年时代起便深受印度教教义的影响。在西方期间,他作为一个有色人种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甘地说在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家鲁金斯的著作里“发现了它反映着我自己的一切最深切的信念”,“种地的人和做手工的人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生活”。甘地悲愤地宣布,英国运走了印度的棉花,又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纺车。甘地说:“除了小纺轮上的小纺锤,我那简单的头脑别无所求。”他提出每个村社都应成为自给自足的单位,村社经济能够避免西方国家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造成的加重对国内人民剥削的趋势。
——甘地《印度自治》等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因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述:①甘地反工业化思想的渊源及目标;②甘地反工业化思想的内容及其实践。(5分。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答案 (1)因素:拿破仑战争后,世界经济恢复;英国政府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旧法令,推动自由贸易;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拓展;对殖民地的掠夺。(5分)
(2)选择阐述①渊源: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吸收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家的某些思想;甘地在西方的体验;西方工业化的弊端暴露。(3分)
目标:改善印度人民生活(使印度人过种地和做手工的生活),反对殖民统治,取得印度自治地位。(2分)
选择阐述②内容:批判英国的殖民统治;提倡手工纺织;建立自给自足的村社。(3分)
实践:发动不合作运动抵制英货;开展家庭纺织运动(甘地在狱中坚持纺纱等);反对食盐专营法,支持自制食盐。(2分,如笼统回答“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可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