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轮重难专题研究专题三《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类型三物质的除杂》练习(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80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轮重难专题研究专题三《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类型三物质的除杂》练习(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80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轮重难专题研究专题三《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类型三物质的除杂》练习(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80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轮重难专题研究专题三《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类型三物质的除杂》练习(含解析)
展开第二轮 重庆重难专题研究
专题三 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
类型三 物质的除杂
专题精练
重庆真题
1. (2012重庆)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 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 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2. (2016重庆A卷)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NaOH和NaCl固体 |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
B |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 点燃后闻气味 |
C |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D |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
3. (2017重庆B卷)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 滴加酚酞 |
B[来源:gkstk.Com][来源:学优高考网] | 鉴别氢气和甲烷 | 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C |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 | 溶解、过滤和蒸发 |
D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
好题精练
4. (2017广东)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A. C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B. CO2(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C. 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
D. 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5. (2017山西)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 混合物(括号内为 杂质) | 除杂试剂 |
A | NaOH溶液(Na2CO3) |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
B | CaO粉末(CaCO3) | 足量的蒸馏水 |
C | Cu粉(Fe) | 足量的稀硫酸 |
D | CuSO4溶液(H2SO4) |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
6. (2017眉山)下列除去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
A | Na2CO3 | NaHCO3 | 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
B | KNO3溶液 | NaCl | 蒸发结晶、过滤 |
C | CO2气体 | CO | 点燃 |
D | NaOH溶液 | Ca(OH)2 | 过量CO2 |
7. (2017百色)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KNO3溶液[Ba(NO3)2] | 加入适量硫酸钾溶 液、过滤 |
B | Na2CO3溶液(NaCl) | 加入适量的盐酸[来源:gkstk.Com] |
C | CuO(C) | 在空气中灼烧 |
D | MnO2(KClO3)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答案
1. C 【解析】氯化钠不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A适宜;铜不与稀盐酸反应,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B适宜;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碳酸钙和氢氧化钙都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C不适宜;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迹,D适宜。
2. D 【解析】
A. NaOH固体和NaCl固体都能溶于水,但NaOH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NaCl固体无此现象。
B.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一定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对原溶液中是否混有氯化钠的检验造成了干扰。
3. C 【解析】
A | × | 酚酞遇到碱变红,遇到中性或酸性物质都不变色,而硫酸显酸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在滴加酚酞后都没有颜色变化,无法区别开来 |
B | × | 氢气燃烧生成水,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都能够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无法区别开来 |
C | √ | 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要得到氯化钾,需要将固体溶解、过滤、蒸发,才能得到氯化钾 |
D | × | Na2CO3与石灰水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除去杂质的同时又混入了新的杂质 |
4. A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一氧化碳反应,A正确;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虽然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但又添加了水蒸气这种杂质,B错误;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沙子需要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溶剂,C错误;铁粉和锌粉都能和稀硫酸反应,D错误。
5. B 【解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可除去碳酸钙,所得滤液为氢氧化钠溶液,A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改变了原有物质,B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所得滤渣为铜,经洗涤、干燥后可得到纯净的铜粉,C正确;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所得滤液为硫酸铜溶液,D正确。
6. A 【解析】
A | √ | 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H2O和CO2,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时固体只有Na2CO3 |
B | × | 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降温的方法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 |
C | ×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不会燃烧 |
D | × |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把氢氧化钠除去 |
7. B 【解析】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