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19年湖南省长沙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永州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化学综合(试题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钢铁生锈
C. 冰雪融化 D. 干冰升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海水晒盐是将水蒸发,得到固体溶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接触生成了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冰雪是水的固体状态,融化后成为液态水,只是水的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后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石油
C. 氧气 D. 矿泉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矿泉水是由水、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操作 B. 加热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操作时需要玻璃棒引流,以免滤液洒落,造成损失,故A错误;
B、试管加热固体时,应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固体药品均匀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利用酒精灯外焰先预热,然后固定加热,,不可用手,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导管口放入烧杯内,双手握住试管,若试管口看到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D正确。故选D。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B.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电解水的过程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A
【解析】
【详解】A、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选项A正确;
B、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为海水,能够被人类使用的淡水的量很少,选项B错误;
C、现阶段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是不现实的,为了保护水资源,需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选项C错误;
D、电解水的过程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点燃后能够燃烧,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D错误。故选A。
5.2020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Time for Nature),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 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C. 废旧电池——随手丢弃 D. 工业废水——净化排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解决有害垃圾污染问题,以及可回收垃圾的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减少硫化物、氮化物及粉尘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不得随意丢弃,否则容易造成土壤、水体污染,选项C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经过净化后,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避免水资源被污染,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B. 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例如钠原子,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故A不正确;
B、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间隔变大,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故B正确;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花香分子运动到鼻孔被闻到,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C正确;
D、化学变化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则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D正确。故选A。
7.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 西瓜汁 | 苹果汁 | 牛奶 | 鸡蛋清 |
pH | 5.3~6.2 | 2.9~3.3 | 6.3~6.6 | 7.6~8.0 |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西瓜汁 B. 苹果汁
C. 牛奶 D. 鸡蛋清
【答案】B
【解析】
【详解】A、西瓜汁的pH为5.3~6.2,小于7,显酸性。
B、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
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B。
8.将用砂纸打磨后的铁丝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的质量增加
B. 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C. 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D. 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的现象进行判断;铁与硫酸铜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同时得到硫酸亚铁的溶液,利用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反应的情况可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知,铁与硫酸铜反应时一个铁原子正好置换出一个铜原子,依据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56、64,可知溶液的质量会不断减小,故错误。
B、反应后得到的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故错误。
C、铁在硫酸铜的溶液中反应时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无气泡产生,故错误。
D、铁在硫酸铜的溶液中反应时会置换出铜并附着在铁的表面,故铁钉表面有红色的铜出现,故正确。
故选:D。
9.2020年1月21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申报了瑞德西韦( Remdesivir)的中国发明专利。瑞德西韦是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一种临床试验抗病毒药物,其化学式为C27H35N6O8P,下列关于瑞德西韦说法错误的是
A. 瑞德西韦属于有机化合物
B. 瑞德西韦中N、O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4
C. 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
D. 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77个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瑞德西韦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A正确;
B、瑞德西韦中N、O元素的质量比=(14×6)∶(16×8)=84∶128=21∶32,选项B错误;
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12×27)+(1×35)+(14×6)+(16×8)+(31×1)=602,选项C正确;
D、根据化学式可知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为:27+35+6+8+1=77,选项D正确。故选B。
10.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x是氢氧化钠溶液
B. 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 b点表示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 滴加方式是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A、由图像可知,溶液的pH值由大于7变成小于7,则溶液是将稀盐酸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则图中x是稀盐酸,故A不正确;
B、a点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则含有两种溶质,故B正确;
C、b点溶液的pH=7,表示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溶液的pH值由大于7变成小于7,则滴加方式是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D正确。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23-31题为物理试题,32-36题为化学试题,共76分)
1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三名科学家。
(1)甲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乙图为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丙图为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②乙图中x数值为_________。
③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它与丙图中_______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A”或“B”或“C”)。
(2)某锂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 ,LiCoO2中Li的化合价为+1价,则Co的化合价为_______。
【答案】 (1). 6.941 (2). 3 (3). 失 (4). C (5). +3
【解析】
【分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1)①由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乙图中x的数值为:。
③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失电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锂与丙图中C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2)LiCoO2中Li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Co的化合价为m,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故Co的化合价为+3价。
12.2020年1月23日,永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确诊后,全市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在居家抗疫中,我们常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C2H5OH)和“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进行消毒杀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酒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②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A 易挥发
B 消毒杀菌
C 无色有特殊香味
D 熔点-114℃、沸点78℃
(2)①“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俗称“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物质_____(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②在实验室可往NaOH溶液中通入Cl2制得“84消毒液”,请完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O+ ______+H2O
(3)在疫情防控中,你做了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 (1). 2:6:1 (2). B (3). 不能 (4). NaCl (5). 出门戴口罩(或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室内经常消毒、勤洗手,居家隔离、室内保持通风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解析】
【详解】(1)①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在酒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2:6:1,故填2:6:1;
②A 物质挥发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 消毒杀菌时消毒剂与微生物发生了化学变化杀死微生物,消毒杀菌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C 颜色与气味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 熔点-114℃、沸点78℃是酒精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填B。
(2)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与厕所清洁剂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了有毒的氯气,所以两种物质不能混合使用,故填不能;
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氯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尚缺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存在于空格中,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3)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与人之间传播,在疫情防控中,可采取的有效的防护措施有出门戴口罩或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或室内经常消毒、勤洗手,或居家隔离、室内保持通风等,故填出门戴口罩(或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室内经常消毒、勤洗手,居家隔离、室内保持通风等。
13.“燃烧条件的探究”是永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之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始终在液面以下,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好药品,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迅速注入80℃的水至刚好浸没白磷;
③挤压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下降;
④停止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_能观察到白磷燃烧起来。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分析对比步骤②和③,可知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若把80℃的水换成20℃的水,重复步骤②和③,对比两次产生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另一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步骤④中锥形瓶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③ (2). (3).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 白磷燃烧时消耗了氧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解析】
【详解】(1)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达到可燃物着火点,题目中可燃物为白磷,在步骤②加入了80℃热水,使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浸没在水中,无法接触氧气,步骤③通过注射器向内挤压空气,内部压强增大,将水压入了长颈漏斗,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此时满足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白磷燃烧,所以是步骤③白磷燃烧;
故答案为:③。
(2)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反应条件,所以;
故答案为:。
(3)步骤②中白磷浸没在水中,无法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步骤③中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发生了燃烧,所以可知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停止推入空气后,锥形瓶内的氧气与磷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气体体积减小,内部压强减小,被压入长颈漏斗的水重新进入锥形瓶内,所以锥形瓶内液面上升,将白磷重新淹没;
故答案为:白磷燃烧时消耗了氧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14.端午节是我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永州江永粽子远近闻名。制作粽子时常用到草木灰,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为探究碳酸钾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碳酸钾溶液呈_____性。
(2)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说明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
(3)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除酚酞外,还有哪些溶质?
【分析讨论】同学们对烧杯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最后得出了一致结论。
【反思评价】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还有的溶质是_____。
【答案】 (1). 碱 (2). 有气泡产生 (3). (4). KCl (5). CaCl2
【解析】
【详解】(1)碱性溶液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因此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故答案为:碱。
(2)稀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因此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
(3)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混合后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盐酸,而溶液此时显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所以此时判断溶液为中性,在B中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C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而不显碱性,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因此可以判断一定含有生成的氯化钾,而C中氢氧化钙反应后是否有剩余无法判断,所以若存在氢氧化钙,则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氯化钙可能存在;
故答案为:KCl;CaCl2。
15.国家明令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物质,常带有结晶水,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过氧化钙样品()中的结晶水,称取4.86g过氧化钙样品,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36g。
(1)反应中生成O2的质量是多少克?
(2)计算样品中的x值(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答案】(1)0.96(2)0.5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36g,则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为3.36g
设反应中生成O2的质量是y
故反应中生成O2的质量是0.96g。
(2)由题意可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36g,则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为3.36g
x=0.5
答:反应中生成O2的质量是0.96g;样品中的x值为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