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7352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7352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7352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展开
辽宁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34小题)
1.(2020•阜新)如图是几种垃圾箱,为了保护环境,回收资源,废弃易拉罐应投入( )
A. B. C. D.
2.(2020•辽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成“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花瓣的呼吸作用 B.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C.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 B.小溪中的鱼 C.湖里的清水 D.公园里的树
4.(2019•朝阳)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
C.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是生产者,分解者则可有可无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5.(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机器人 C.电脑病毒 D.生石花
6.(2019•锦州)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优美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7.(2019•朝阳)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强
B.若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草
C.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为鼠→蛇→鹰
D.此生态系统中,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8.(2019•葫芦岛)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B.骆驼刺根系发达
C.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气候湿润多雨
D.蚯蚓能疏松土壤
9.(2019•葫芦岛)下列做法中,不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是( )
A.超市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把垃圾进行分类后再处理掉
C.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D.外出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
10.(2019•朝阳)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11.(2019•鞍山)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2.(2019•大连)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阳光→草→兔→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13.(2019•沈阳)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水滴石穿 B.月季开花 C.潮涨潮落 D.机器人跳舞
14.(2019•鞍山)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扫地机器人 B.钟乳石 C.油松 D.烤鸭
15.(2019•阜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里
B.在田间焚烧秸秆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16.(2019•沈阳)水体中的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药剂)在浮游植物、小鱼、大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中富集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A.浮游植物 B.小鱼 C.大鱼 D.鹰
17.(2019•鞍山)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草 B.蛇 C.鼠 D.鹰
18.(2018•抚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期对保护生物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新诠释。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增的
19.(2018•抚顺)若食物链“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所在的生态系统遭受有毒物质的污染,则此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水生植物 B.大鱼 C.小鱼 D.蜻蜓的幼虫
20.(2018•大连)如图表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的表示方式为⑤→④→③→②→①
B.若③的数量大量增加,则④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
C.若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⑤
D.该淡水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共同组成的
21.(2018•葫芦岛)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阳光和空气不属于生态系统
22.(2018•锦州)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钟乳石能逐年长大
B.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C.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D.葵花朵朵向太阳
23.(2018•葫芦岛)下列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B.使用可充电电池
C.使用电子贺卡 D.对垃圾进行分类
24.(2018•朝阳)下列语句中,哪一项不能体现非生物成分(因素)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 )
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5.(2018•大连)自然环境中,二月兰多在春天开花,菊则在秋天开花。影响它们开花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 B.土壤 C.水分 D.光照
26.(2018•盘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下棋 B.大雁南飞 C.铁皮生锈 D.日出日落
27.(2018•朝阳)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成分)、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多为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B.分解者主要是动物,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在生态系统中可有可无
C.消费者多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物质和能量
D.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会相互作用和影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8.(2018•丹东)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下列关于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
A.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B.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C.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在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兔与鼠之间是共生互利的关系
29.(2018•朝阳)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一方池塘,一片草原,一座森林,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地球,无论地域是大是小,都可将其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一方池塘”生态系统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俗语所代表的食物链是“虾米→小鱼→大鱼”,食物链的起点可以不是生产者
B.图2表示“一块农田”生态系统中,构成1条食物链的占据四个营养级(环节)的四种生物分别所含的能量,那么该图所代表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
C.图3“一座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重复利用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这些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30.(2018•鞍山)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能繁殖后代
C.都能进行运动 D.都能进行反射
31.(2018•阜新)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 B.湖泊里的鱼
C.湖泊里的水草 D.湖泊里的水
32.(2018•淄博)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
C.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冬天,青蛙、蛇蝎进入冬眠
33.(2018•沈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恐龙化石 B.电脑病毒 C.智能机器人 D.结核杆菌
34.(2018•沈阳)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A.鼠 B.鹰 C.草 D.蛇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5.(2019•锦州)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 部分和 部分组成。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如图所示的生物成分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 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与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6.(2019•抚顺)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狼和鹿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
(3)在图1所处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图1中的 为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4)若有毒物质进入图1食物网,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5)图2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 的状态。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三.解答题(共9小题)
37.(2020•鞍山)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草属于 者;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者。
(3)为了防止草原病虫害,向牧草大量喷洒化学药剂DDT,则该食物网中 体内有毒物质DDT积累最多。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38.(2020•辽阳)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它属于第 营养级。
(2)图中能量流动一般是 方向的、逐级 的。
(3)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
39.(2020•营口)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一片“金树林”。只见一群白鹭慵懒地舒展翅膀,悠闲地伫立在郁郁葱葱的树冠上。深扎水中的根系和树干成为螃蟹、鱼、虾、贝类、螺和昆虫等底栖动物攀附和觅食的乐园。当涌动的潮水经过林子时,风浪被消解,降低了对海岸线的撞击,头枕热土,面向大海,让正确的海洋观念深入人心,公众得以珍视海洋、爱护海洋,才能在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中扬波大海,踏浪而行。
(1)红树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者。红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果实呈倒梨形,据此判断红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
(2)白鹭的前肢变成 ,体表覆羽,体温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白鹭孵卵、育雏属于 行为。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在水生藻类→虾→小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白鹭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 。
40.(2019•鞍山)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
(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蝗虫的发育特点是 。
(4)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食虫的鸟同属鸟类,原始鸟类是由 进化来的。
(5)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 的相对平衡。
41.(2019•丹东)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风凰山风景优美,是丹东地区有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比如青蛙和食虫鸟都以蜘蛛和食草昆虫为食,蜘蛛以食草昆虫为食,食草昆虫以植物为食。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材料二: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两个孩子,儿子小刚无酒窝,女儿小丽有酒窝。
(1)材料一中,风凰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物部分外,还包括 。
(2)材料一中,青蛙与蜘蛛之间的关系是 。
(3)材料一中,风凰山生态系统如果遭到重金属污染,污染物会通过 不断积累,最终会危害人体健康。虽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4)材料二中,这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它是在母体的 内形成的。
(5)材料二中,小刚无酒窝,小丽有酒窝,他们的父母都有酒窝,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在生殖过程中,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6)依据材料二,推测 是隐性性状,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小丽的基因组成是 。母亲遗传给小丽的性染色体是 ,小丽体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它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42.(2019•沈阳)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填图中的字母),它们通过① 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有机物,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2)A和B通过② 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重新参与碳循环。
(3)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填图中的字母),它们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
43.(2019•盘锦)地处盘锦的芦苇荡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显示了该湿地
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除图示生物外,这里还有水蒿等多种植物及白鹤、青蛙、河蟹、田螺等多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图文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补充完整。
(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在该生态系统中,芦苇与蒲草之间是 关系。
(3)如果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人该生态系统,在“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的幼虫→鱼→丹顶鹤”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生物是 。
(4)某些因素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系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系统人人有责。
44.(2019•营口)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素有“生态博物馆”“物种基因库”之美誉,其草木繁盛,生物种类丰富。有伟岸的红松、美味的蘑菇(腐生)、机敏的梅花鹿、凶猛的东北虎,以及被誉为“鸟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1)如果有毒物质进入河流生态系统,在水草→小鱼→中华秋沙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大的生物是 。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水属于 部分;短文中的红松属于 者。
(3)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由于梅花鹿的数量显著增加,东北虎的数量将会 。
45.(2019•辽阳)如图展示了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 ;图中的田鼠、兔、蝗虫、麻雀、鹰等动物都是 。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 。
(3)图中共画出了 条食物链,它们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4)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辽宁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34小题)
1.(2020•阜新)如图是几种垃圾箱,为了保护环境,回收资源,废弃易拉罐应投入(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易拉罐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属于可回收垃圾。
故选:B。
2.(2020•辽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成“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花瓣的呼吸作用 B.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C.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解答】解:“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故选:C。
3.(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 B.小溪中的鱼 C.湖里的清水 D.公园里的树
【答案】A
【解答】解:A、一片草地,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小溪中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C、湖里的清水,只有部分非生物部分,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D、公园里的树,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A。
4.(2019•朝阳)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
C.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是生产者,分解者则可有可无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答案】C
【解答】解: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正确;
C、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或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得以循环;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循环。错误;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正确;
故选:C。
5.(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机器人 C.电脑病毒 D.生石花
【答案】D
【解答】解:题干中的A、B、C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D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6.(2019•锦州)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优美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B
【解答】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说的是春天来了,红豆又发了几新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
故选:B。
7.(2019•朝阳)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强
B.若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草
C.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为鼠→蛇→鹰
D.此生态系统中,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答案】D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A错误;
B、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因为鹰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级别的消费者,所以体内积存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会是鹰,B错误;
C、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鼠→蛇→鹰不能构成食物链,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D正确。
故选:D。
8.(2019•葫芦岛)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B.骆驼刺根系发达
C.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气候湿润多雨
D.蚯蚓能疏松土壤
【答案】B
【解答】解:ACD、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能防风固沙,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气候湿润多雨,蚯蚓能疏松土壤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CD不符合题意;
B、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B符合题意。
故选:B。
9.(2019•葫芦岛)下列做法中,不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是( )
A.超市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把垃圾进行分类后再处理掉
C.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D.外出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解答】解: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能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环保理念;A不符合题意。
B、对垃圾采取分类处理,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C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一次性木筷,消耗大理木材,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既节约能源,也防止了环境污染,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19•朝阳)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答案】C
【解答】解:A、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影响环境;
B、仙人掌叶变成刺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不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水稻田中的稗草,稗草和水稻会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C。
11.(2019•鞍山)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D
【解答】解:A、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不符合题意;
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我调节能力最弱,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19•大连)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阳光→草→兔→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答案】B
【解答】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正确;
C、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错误;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错误。
故选:B。
13.(2019•沈阳)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水滴石穿 B.月季开花 C.潮涨潮落 D.机器人跳舞
【答案】B
【解答】解:月季开花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是生物学研究范畴;水滴石穿、潮涨潮落、机器人跳舞不属于生命现象,不是生物学研究范畴,B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19•鞍山)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扫地机器人 B.钟乳石 C.油松 D.烤鸭
【答案】C
【解答】解:A、B、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
C、油松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裸子植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19•阜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里
B.在田间焚烧秸秆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答案】D
【解答】解:A、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里,污染了水源,不符合环保理念,错误;
B、在田间焚烧秸秆,污染了大气,不符合环保理念,错误;
C、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木材,不符合环保理念,错误;
D、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改善了环境条件,正确;
故选:D。
16.(2019•沈阳)水体中的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药剂)在浮游植物、小鱼、大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中富集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A.浮游植物 B.小鱼 C.大鱼 D.鹰
【答案】D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据此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水受到DDT的污染,那么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鹰,最少的是浮游植物。
故选:D。
17.(2019•鞍山)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草 B.蛇 C.鼠 D.鹰
【答案】D
【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则鹰的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故选:D。
18.(2018•抚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期对保护生物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新诠释。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增的
【答案】A
【解答】解:AB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正确,BC错误;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故错误;
故选:A。
19.(2018•抚顺)若食物链“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所在的生态系统遭受有毒物质的污染,则此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水生植物 B.大鱼 C.小鱼 D.蜻蜓的幼虫
【答案】B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食物链: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大鱼,因为大鱼的营养级最高。
故选:B。
20.(2018•大连)如图表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的表示方式为⑤→④→③→②→①
B.若③的数量大量增加,则④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
C.若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⑤
D.该淡水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共同组成的
【答案】C
【解答】解:A、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①→②→③→④→⑤,A错误。
B、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①→②→③→④→⑤,若③的数量大量增加,则④的数量在短期内增加,B错误。
C、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⑤的营养级别最高,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C正确。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D错误。
故选:C。
21.(2018•葫芦岛)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阳光和空气不属于生态系统
【答案】D
【解答】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由上可知,阳光和空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故D错误。
故选:D。
22.(2018•锦州)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钟乳石能逐年长大
B.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C.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D.葵花朵朵向太阳
【答案】A
【解答】解:A、钟乳石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钟乳石缓慢的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
B、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说明生物生长需要营养;
C、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说明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A。
23.(2018•葫芦岛)下列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B.使用可充电电池
C.使用电子贺卡 D.对垃圾进行分类
【答案】A
【解答】解:A、一次性筷子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符合题意;
B、充电电池可以重复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18•朝阳)下列语句中,哪一项不能体现非生物成分(因素)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 )
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答案】C
【解答】解: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字面意思是如果不经住冬天那刺骨的严寒,梅花不会有扑鼻的香气,体现了非生物成分(因素)温度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描述的是阳光这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符合题意;
D、橘是亚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气候条件中的温度不同造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2018•大连)自然环境中,二月兰多在春天开花,菊则在秋天开花。影响它们开花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 B.土壤 C.水分 D.光照
【答案】D
【解答】解: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自然环境中,二月兰多在春天开花,菊则在秋天开花,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日照的长短有关,所以造成二月兰春天开花,菊花秋天开花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同。
故选:D。
26.(2018•盘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下棋 B.大雁南飞 C.铁皮生锈 D.日出日落
【答案】B
【解答】解:A、机器人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机器人下棋”不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大雁南飞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故符合题意。
C、铁皮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不属于生物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日出日落,属于自然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2018•朝阳)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成分)、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多为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B.分解者主要是动物,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在生态系统中可有可无
C.消费者多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物质和能量
D.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会相互作用和影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答案】B
【解答】解:A、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正确
B、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B错误
C、生物圈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只能作为消费者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C正确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会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D正确
故选:B。
28.(2018•丹东)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下列关于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
A.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B.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C.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在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兔与鼠之间是共生互利的关系
【答案】A
【解答】解:A、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正确;
B、这个食物网中食物链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因此共有3条,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箭头表示捕食关系,B错误;
C、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老鹰,C错误;
D、兔与鼠都吃草,因此二者属于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A。
29.(2018•朝阳)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一方池塘,一片草原,一座森林,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地球,无论地域是大是小,都可将其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一方池塘”生态系统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俗语所代表的食物链是“虾米→小鱼→大鱼”,食物链的起点可以不是生产者
B.图2表示“一块农田”生态系统中,构成1条食物链的占据四个营养级(环节)的四种生物分别所含的能量,那么该图所代表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
C.图3“一座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重复利用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这些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答案】A
【解答】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图1“一方池塘”生态系统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正反应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与此有关的一条食物链:水草→虾米→小鱼→大鱼,A错误;
B、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2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若该图表示的是这四种生物类群所含的能量多少,那么它们的食物关系是:丙→丁→甲→乙”,B正确;
C、图3“一座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循环,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C正确;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正确
故选:A。
30.(2018•鞍山)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能繁殖后代
C.都能进行运动 D.都能进行反射
【答案】B
【解答】解:A、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符合题意;
C、能进行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不符合题意;
D、反射是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因此较高级生物才有反射,低等的生物不能形成反射;如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不属于反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1.(2018•阜新)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 B.湖泊里的鱼
C.湖泊里的水草 D.湖泊里的水
【答案】A
【解答】解:根据“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是生态系统”可以判断:
A、一个湖泊既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又有生态系统中的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湖泊中的鱼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也不属于生态系统。
C、湖泊中的水草,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作为生态系统。
D、湖泊中的水,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部分非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因此不能作为生态系统。
故选:A。
32.(2018•淄博)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
C.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冬天,青蛙、蛇蝎进入冬眠
【答案】B
【解答】解:A、春天,气温回升,桃花、梨花竞相开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是植物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
D、青蛙、蛇、蝎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2018•沈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恐龙化石 B.电脑病毒 C.智能机器人 D.结核杆菌
【答案】D
【解答】解:ABC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结核杆菌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34.(2018•沈阳)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A.鼠 B.鹰 C.草 D.蛇
【答案】C
【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该食物链中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5.(2019•锦州)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 生物 部分和 非生物 部分组成。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植物→虫→鸟 。
(2)如图所示的生物成分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 者,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 者。
(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 吃与被吃 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 与 能量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 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 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
(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生物;非生物;植物→虫→鸟;
(2)生产;分解;
(3)吃与被吃;物质;能量;
(4)生态平衡;自我调节。
36.(2019•抚顺)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狼和鹿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 4 条食物链,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海藻→虾类→大黄鱼 。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竞争和捕食 。
(3)在图1所处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图1中的 海藻 为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4)若有毒物质进入图1食物网,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大黄鱼 。
(5)图2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 稳定 的状态。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1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海藻→虾类→大黄鱼、海藻→底栖动物→虾类→大黄鱼、海藻→底栖动物→小型鱼类→大黄鱼、海藻→小型鱼类→大黄鱼,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海藻→虾类→大黄鱼。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均捕食海藻,同时小型鱼类捕食底栖动物,这两类生物之间是竞争和捕食关系。(3)在图1所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由图1可知海藻是绿色植物。故海藻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4)生物富集,指的是环境中含有无法排除的有害物质(如农药 重金属等等) 在生活於其间的生物体内沉积的现象。若有毒物质进入了图1食物网,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的生物是大黄鱼。(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图2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故答案为:(1)4;海藻→虾类→大黄鱼
(2)竞争和捕食
(3)太阳能;海藻
(4)大黄鱼(5)稳定;自动调节
三.解答题(共9小题)
37.(2020•鞍山)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 5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草→鼠→蛇→鹰 。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草属于 生产 者;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分解 者。
(3)为了防止草原病虫害,向牧草大量喷洒化学药剂DDT,则该食物网中 鹰 体内有毒物质DDT积累最多。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1)5;草→鼠→蛇→鹰;
(2)生产; 分解;
(3)鹰;
(4)自动调节。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2)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属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各种动物是消费者。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分解者。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1)5;草→鼠→蛇→鹰;
(2)生产; 分解;
(3)鹰;
(4)自动调节。
38.(2020•辽阳)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它属于第 一 营养级。
(2)图中能量流动一般是 单 方向的、逐级 递减 的。
(3)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生态平衡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它属于第一营养级。蛇、鼠、兔、狐、鹰等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草,因此属于消费者。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
(3)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1)一
(2)单;递减
(3)生态平衡
39.(2020•营口)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一片“金树林”。只见一群白鹭慵懒地舒展翅膀,悠闲地伫立在郁郁葱葱的树冠上。深扎水中的根系和树干成为螃蟹、鱼、虾、贝类、螺和昆虫等底栖动物攀附和觅食的乐园。当涌动的潮水经过林子时,风浪被消解,降低了对海岸线的撞击,头枕热土,面向大海,让正确的海洋观念深入人心,公众得以珍视海洋、爱护海洋,才能在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中扬波大海,踏浪而行。
(1)红树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生产 者。红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果实呈倒梨形,据此判断红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被子 植物。
(2)白鹭的前肢变成 翼 ,体表覆羽,体温 恒定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白鹭孵卵、育雏属于 先天性 行为。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在水生藻类→虾→小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白鹭 ,白鹭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关系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所以红树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白鹭是鸟类,营飞行生活,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白鹭孵卵、育雏是动物生来就会的,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3)该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物,鱼以浮游动物为食物,白鹭以鱼为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生藻类→虾→小鱼→白鹭;物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白鹭位于该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白鹭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1)生产;被子
(2)翼;恒定;先天性
(3)白鹭;捕食关系
40.(2019•鞍山)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分解者 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草→兔→鹰 。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太阳能 。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胎生哺乳 ,蝗虫的发育特点是 不完全变态发育 。
(4)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食虫的鸟同属鸟类,原始鸟类是由 原始爬行动物 进化来的。
(5)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 碳﹣氧 的相对平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所以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少,损耗能量越少。因此,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草→兔→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鹰和蛇都以鼠或食虫鸟为食,鹰又捕食蛇,所以两者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
(3)鼠和兔是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4)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原始鸟类由原始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草→兔→鹰;太阳能;捕食和竞争
(3)胎生哺乳;不完全变态发育
(4)原始爬行动物
(5)碳﹣氧
41.(2019•丹东)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风凰山风景优美,是丹东地区有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比如青蛙和食虫鸟都以蜘蛛和食草昆虫为食,蜘蛛以食草昆虫为食,食草昆虫以植物为食。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材料二: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两个孩子,儿子小刚无酒窝,女儿小丽有酒窝。
(1)材料一中,风凰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物部分外,还包括 非生物成分 。
(2)材料一中,青蛙与蜘蛛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3)材料一中,风凰山生态系统如果遭到重金属污染,污染物会通过 食物链 不断积累,最终会危害人体健康。虽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4)材料二中,这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受精卵 ,它是在母体的 输卵管 内形成的。
(5)材料二中,小刚无酒窝,小丽有酒窝,他们的父母都有酒窝,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变异 。在生殖过程中,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基因控制性状 。
(6)依据材料二,推测 无酒窝 是隐性性状,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b 、 Bb ,小丽的基因组成是 BB或Bb 。母亲遗传给小丽的性染色体是 X ,小丽体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DNA ,它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青蛙和食虫鸟都以蜘蛛和食草昆虫为食,蜘蛛以食草昆虫为食,可见青蛙和蜘蛛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人类新生命的诞生跟其他大多数生物相似,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进而分化形成多细胞生物个体。
(5)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小刚无酒窝,小丽有酒窝,他们的父母都有酒窝,体现了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由“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无酒窝的小孩”可知: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并且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Bb,如图所示:
可见有酒窝的小丽的基因是BB或Bb.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母亲遗传给小丽的性染色体X.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故答案为:(1)非生物成分
(2)捕食和竞争
(3)食物链;自动调节
(4)受精卵;输卵管
(5)变异;基因控制性状
(6)无酒窝;Bb;Bb;BB或Bb;X;DNA
42.(2019•沈阳)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填图中的字母),它们通过① 光合 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有机物,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2)A和B通过② 呼吸 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重新参与碳循环。
(3)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C (填图中的字母),它们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图中A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有机物,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A和B通过②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重新参与碳循环;
(3)图中C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它们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
故答案为:(1)A;光合;
(2)呼吸;
(3)C。
43.(2019•盘锦)地处盘锦的芦苇荡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显示了该湿地
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除图示生物外,这里还有水蒿等多种植物及白鹤、青蛙、河蟹、田螺等多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图文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补充完整。
(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在该生态系统中,芦苇与蒲草之间是 竞争 关系。
(3)如果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人该生态系统,在“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的幼虫→鱼→丹顶鹤”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生物是 丹顶鹤 。
(4)某些因素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系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系统人人有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此生态系统中水蒿等多种植物属于生产者,白鹤、青蛙、河蟹、田螺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在该生态系统中,芦苇与蒲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的幼虫→鱼→丹顶鹤”食物链中,丹顶鹤的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4)某些因素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系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故答案为:(1)芦苇;消费者;
(2)竞争;
(3)丹顶鹤;
(4)自我调节;
(5)生物圈。
44.(2019•营口)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素有“生态博物馆”“物种基因库”之美誉,其草木繁盛,生物种类丰富。有伟岸的红松、美味的蘑菇(腐生)、机敏的梅花鹿、凶猛的东北虎,以及被誉为“鸟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1)如果有毒物质进入河流生态系统,在水草→小鱼→中华秋沙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大的生物是 中华秋沙鸭 。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水属于 非生物 部分;短文中的红松属于 生产 者。
(3)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由于梅花鹿的数量显著增加,东北虎的数量将会 增加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水草→小鱼→中华秋沙鸭这条食物链中,中华秋沙鸭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最大。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所以,水属于非生物部分;红松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存在食物链:植物→梅花鹿→东北虎,由于梅花鹿的数量显著增加,东北虎会因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其数量将会增加。
故答案为:(1)中华秋沙鸭
(2)非生物;生产
(3)增加
45.(2019•辽阳)如图展示了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 生产者 ;图中的田鼠、兔、蝗虫、麻雀、鹰等动物都是 消费者 。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分解者 和 非生物部分 。
(3)图中共画出了 6 条食物链,它们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4)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生产者;“图中的田鼠、蝗虫、兔、麻雀、鹰等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能量来源,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示捕食关系(或吃与被吃的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有:草→田鼠→鹰、草→兔→鹰、灌木→兔→鹰、草→蝗虫→麻雀→鹰、草→麻雀→鹰、灌木→麻雀→鹰。所以,图中食物链共有6条,它们相互关联,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生产者;消费者;
(2)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3)6
(4)自动调节
一.选择题(共34小题)
1.(2020•阜新)如图是几种垃圾箱,为了保护环境,回收资源,废弃易拉罐应投入( )
A. B. C. D.
2.(2020•辽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成“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花瓣的呼吸作用 B.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C.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 B.小溪中的鱼 C.湖里的清水 D.公园里的树
4.(2019•朝阳)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
C.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是生产者,分解者则可有可无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5.(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机器人 C.电脑病毒 D.生石花
6.(2019•锦州)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优美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7.(2019•朝阳)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强
B.若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草
C.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为鼠→蛇→鹰
D.此生态系统中,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8.(2019•葫芦岛)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B.骆驼刺根系发达
C.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气候湿润多雨
D.蚯蚓能疏松土壤
9.(2019•葫芦岛)下列做法中,不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是( )
A.超市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把垃圾进行分类后再处理掉
C.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D.外出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
10.(2019•朝阳)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11.(2019•鞍山)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2.(2019•大连)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阳光→草→兔→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13.(2019•沈阳)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水滴石穿 B.月季开花 C.潮涨潮落 D.机器人跳舞
14.(2019•鞍山)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扫地机器人 B.钟乳石 C.油松 D.烤鸭
15.(2019•阜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里
B.在田间焚烧秸秆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16.(2019•沈阳)水体中的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药剂)在浮游植物、小鱼、大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中富集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A.浮游植物 B.小鱼 C.大鱼 D.鹰
17.(2019•鞍山)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草 B.蛇 C.鼠 D.鹰
18.(2018•抚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期对保护生物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新诠释。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增的
19.(2018•抚顺)若食物链“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所在的生态系统遭受有毒物质的污染,则此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水生植物 B.大鱼 C.小鱼 D.蜻蜓的幼虫
20.(2018•大连)如图表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的表示方式为⑤→④→③→②→①
B.若③的数量大量增加,则④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
C.若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⑤
D.该淡水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共同组成的
21.(2018•葫芦岛)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阳光和空气不属于生态系统
22.(2018•锦州)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钟乳石能逐年长大
B.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C.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D.葵花朵朵向太阳
23.(2018•葫芦岛)下列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B.使用可充电电池
C.使用电子贺卡 D.对垃圾进行分类
24.(2018•朝阳)下列语句中,哪一项不能体现非生物成分(因素)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 )
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5.(2018•大连)自然环境中,二月兰多在春天开花,菊则在秋天开花。影响它们开花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 B.土壤 C.水分 D.光照
26.(2018•盘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下棋 B.大雁南飞 C.铁皮生锈 D.日出日落
27.(2018•朝阳)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成分)、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多为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B.分解者主要是动物,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在生态系统中可有可无
C.消费者多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物质和能量
D.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会相互作用和影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8.(2018•丹东)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下列关于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
A.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B.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C.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在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兔与鼠之间是共生互利的关系
29.(2018•朝阳)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一方池塘,一片草原,一座森林,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地球,无论地域是大是小,都可将其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一方池塘”生态系统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俗语所代表的食物链是“虾米→小鱼→大鱼”,食物链的起点可以不是生产者
B.图2表示“一块农田”生态系统中,构成1条食物链的占据四个营养级(环节)的四种生物分别所含的能量,那么该图所代表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
C.图3“一座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重复利用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这些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30.(2018•鞍山)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能繁殖后代
C.都能进行运动 D.都能进行反射
31.(2018•阜新)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 B.湖泊里的鱼
C.湖泊里的水草 D.湖泊里的水
32.(2018•淄博)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
C.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冬天,青蛙、蛇蝎进入冬眠
33.(2018•沈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恐龙化石 B.电脑病毒 C.智能机器人 D.结核杆菌
34.(2018•沈阳)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A.鼠 B.鹰 C.草 D.蛇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5.(2019•锦州)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 部分和 部分组成。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如图所示的生物成分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 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与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6.(2019•抚顺)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狼和鹿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
(3)在图1所处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图1中的 为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4)若有毒物质进入图1食物网,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5)图2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 的状态。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三.解答题(共9小题)
37.(2020•鞍山)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草属于 者;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者。
(3)为了防止草原病虫害,向牧草大量喷洒化学药剂DDT,则该食物网中 体内有毒物质DDT积累最多。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38.(2020•辽阳)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它属于第 营养级。
(2)图中能量流动一般是 方向的、逐级 的。
(3)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
39.(2020•营口)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一片“金树林”。只见一群白鹭慵懒地舒展翅膀,悠闲地伫立在郁郁葱葱的树冠上。深扎水中的根系和树干成为螃蟹、鱼、虾、贝类、螺和昆虫等底栖动物攀附和觅食的乐园。当涌动的潮水经过林子时,风浪被消解,降低了对海岸线的撞击,头枕热土,面向大海,让正确的海洋观念深入人心,公众得以珍视海洋、爱护海洋,才能在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中扬波大海,踏浪而行。
(1)红树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者。红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果实呈倒梨形,据此判断红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
(2)白鹭的前肢变成 ,体表覆羽,体温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白鹭孵卵、育雏属于 行为。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在水生藻类→虾→小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白鹭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 。
40.(2019•鞍山)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
(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蝗虫的发育特点是 。
(4)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食虫的鸟同属鸟类,原始鸟类是由 进化来的。
(5)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 的相对平衡。
41.(2019•丹东)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风凰山风景优美,是丹东地区有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比如青蛙和食虫鸟都以蜘蛛和食草昆虫为食,蜘蛛以食草昆虫为食,食草昆虫以植物为食。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材料二: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两个孩子,儿子小刚无酒窝,女儿小丽有酒窝。
(1)材料一中,风凰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物部分外,还包括 。
(2)材料一中,青蛙与蜘蛛之间的关系是 。
(3)材料一中,风凰山生态系统如果遭到重金属污染,污染物会通过 不断积累,最终会危害人体健康。虽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4)材料二中,这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它是在母体的 内形成的。
(5)材料二中,小刚无酒窝,小丽有酒窝,他们的父母都有酒窝,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在生殖过程中,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6)依据材料二,推测 是隐性性状,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小丽的基因组成是 。母亲遗传给小丽的性染色体是 ,小丽体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它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42.(2019•沈阳)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填图中的字母),它们通过① 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有机物,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2)A和B通过② 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重新参与碳循环。
(3)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填图中的字母),它们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
43.(2019•盘锦)地处盘锦的芦苇荡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显示了该湿地
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除图示生物外,这里还有水蒿等多种植物及白鹤、青蛙、河蟹、田螺等多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图文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补充完整。
(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在该生态系统中,芦苇与蒲草之间是 关系。
(3)如果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人该生态系统,在“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的幼虫→鱼→丹顶鹤”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生物是 。
(4)某些因素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系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系统人人有责。
44.(2019•营口)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素有“生态博物馆”“物种基因库”之美誉,其草木繁盛,生物种类丰富。有伟岸的红松、美味的蘑菇(腐生)、机敏的梅花鹿、凶猛的东北虎,以及被誉为“鸟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1)如果有毒物质进入河流生态系统,在水草→小鱼→中华秋沙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大的生物是 。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水属于 部分;短文中的红松属于 者。
(3)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由于梅花鹿的数量显著增加,东北虎的数量将会 。
45.(2019•辽阳)如图展示了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 ;图中的田鼠、兔、蝗虫、麻雀、鹰等动物都是 。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 。
(3)图中共画出了 条食物链,它们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4)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辽宁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2)——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34小题)
1.(2020•阜新)如图是几种垃圾箱,为了保护环境,回收资源,废弃易拉罐应投入(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易拉罐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属于可回收垃圾。
故选:B。
2.(2020•辽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成“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花瓣的呼吸作用 B.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C.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解答】解:“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故选:C。
3.(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 B.小溪中的鱼 C.湖里的清水 D.公园里的树
【答案】A
【解答】解:A、一片草地,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小溪中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C、湖里的清水,只有部分非生物部分,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D、公园里的树,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A。
4.(2019•朝阳)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
C.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是生产者,分解者则可有可无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答案】C
【解答】解: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正确;
C、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或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得以循环;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循环。错误;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正确;
故选:C。
5.(2019•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机器人 C.电脑病毒 D.生石花
【答案】D
【解答】解:题干中的A、B、C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D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6.(2019•锦州)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优美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B
【解答】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说的是春天来了,红豆又发了几新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
故选:B。
7.(2019•朝阳)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强
B.若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草
C.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为鼠→蛇→鹰
D.此生态系统中,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答案】D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A错误;
B、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因为鹰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级别的消费者,所以体内积存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会是鹰,B错误;
C、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鼠→蛇→鹰不能构成食物链,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D正确。
故选:D。
8.(2019•葫芦岛)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B.骆驼刺根系发达
C.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气候湿润多雨
D.蚯蚓能疏松土壤
【答案】B
【解答】解:ACD、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能防风固沙,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气候湿润多雨,蚯蚓能疏松土壤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CD不符合题意;
B、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B符合题意。
故选:B。
9.(2019•葫芦岛)下列做法中,不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是( )
A.超市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把垃圾进行分类后再处理掉
C.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D.外出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解答】解: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能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环保理念;A不符合题意。
B、对垃圾采取分类处理,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C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一次性木筷,消耗大理木材,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既节约能源,也防止了环境污染,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19•朝阳)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答案】C
【解答】解:A、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影响环境;
B、仙人掌叶变成刺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不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水稻田中的稗草,稗草和水稻会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C。
11.(2019•鞍山)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D
【解答】解:A、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不符合题意;
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我调节能力最弱,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19•大连)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阳光→草→兔→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答案】B
【解答】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正确;
C、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错误;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错误。
故选:B。
13.(2019•沈阳)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水滴石穿 B.月季开花 C.潮涨潮落 D.机器人跳舞
【答案】B
【解答】解:月季开花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是生物学研究范畴;水滴石穿、潮涨潮落、机器人跳舞不属于生命现象,不是生物学研究范畴,B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19•鞍山)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扫地机器人 B.钟乳石 C.油松 D.烤鸭
【答案】C
【解答】解:A、B、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
C、油松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裸子植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19•阜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里
B.在田间焚烧秸秆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答案】D
【解答】解:A、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里,污染了水源,不符合环保理念,错误;
B、在田间焚烧秸秆,污染了大气,不符合环保理念,错误;
C、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木材,不符合环保理念,错误;
D、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改善了环境条件,正确;
故选:D。
16.(2019•沈阳)水体中的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药剂)在浮游植物、小鱼、大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中富集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A.浮游植物 B.小鱼 C.大鱼 D.鹰
【答案】D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据此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水受到DDT的污染,那么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鹰,最少的是浮游植物。
故选:D。
17.(2019•鞍山)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草 B.蛇 C.鼠 D.鹰
【答案】D
【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则鹰的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故选:D。
18.(2018•抚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期对保护生物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新诠释。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增的
【答案】A
【解答】解:AB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正确,BC错误;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故错误;
故选:A。
19.(2018•抚顺)若食物链“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所在的生态系统遭受有毒物质的污染,则此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水生植物 B.大鱼 C.小鱼 D.蜻蜓的幼虫
【答案】B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食物链:水生植物→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大鱼,因为大鱼的营养级最高。
故选:B。
20.(2018•大连)如图表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的表示方式为⑤→④→③→②→①
B.若③的数量大量增加,则④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
C.若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⑤
D.该淡水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共同组成的
【答案】C
【解答】解:A、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①→②→③→④→⑤,A错误。
B、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①→②→③→④→⑤,若③的数量大量增加,则④的数量在短期内增加,B错误。
C、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⑤的营养级别最高,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C正确。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D错误。
故选:C。
21.(2018•葫芦岛)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阳光和空气不属于生态系统
【答案】D
【解答】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由上可知,阳光和空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故D错误。
故选:D。
22.(2018•锦州)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钟乳石能逐年长大
B.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C.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D.葵花朵朵向太阳
【答案】A
【解答】解:A、钟乳石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钟乳石缓慢的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
B、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说明生物生长需要营养;
C、植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说明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A。
23.(2018•葫芦岛)下列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B.使用可充电电池
C.使用电子贺卡 D.对垃圾进行分类
【答案】A
【解答】解:A、一次性筷子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符合题意;
B、充电电池可以重复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18•朝阳)下列语句中,哪一项不能体现非生物成分(因素)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 )
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答案】C
【解答】解: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字面意思是如果不经住冬天那刺骨的严寒,梅花不会有扑鼻的香气,体现了非生物成分(因素)温度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描述的是阳光这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符合题意;
D、橘是亚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气候条件中的温度不同造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2018•大连)自然环境中,二月兰多在春天开花,菊则在秋天开花。影响它们开花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 B.土壤 C.水分 D.光照
【答案】D
【解答】解: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自然环境中,二月兰多在春天开花,菊则在秋天开花,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日照的长短有关,所以造成二月兰春天开花,菊花秋天开花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同。
故选:D。
26.(2018•盘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下棋 B.大雁南飞 C.铁皮生锈 D.日出日落
【答案】B
【解答】解:A、机器人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机器人下棋”不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大雁南飞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故符合题意。
C、铁皮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不属于生物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日出日落,属于自然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2018•朝阳)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成分)、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多为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B.分解者主要是动物,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在生态系统中可有可无
C.消费者多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物质和能量
D.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会相互作用和影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答案】B
【解答】解:A、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正确
B、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B错误
C、生物圈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只能作为消费者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C正确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会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D正确
故选:B。
28.(2018•丹东)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下列关于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
A.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B.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C.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在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兔与鼠之间是共生互利的关系
【答案】A
【解答】解:A、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正确;
B、这个食物网中食物链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因此共有3条,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箭头表示捕食关系,B错误;
C、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老鹰,C错误;
D、兔与鼠都吃草,因此二者属于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A。
29.(2018•朝阳)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一方池塘,一片草原,一座森林,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地球,无论地域是大是小,都可将其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一方池塘”生态系统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俗语所代表的食物链是“虾米→小鱼→大鱼”,食物链的起点可以不是生产者
B.图2表示“一块农田”生态系统中,构成1条食物链的占据四个营养级(环节)的四种生物分别所含的能量,那么该图所代表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
C.图3“一座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重复利用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这些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答案】A
【解答】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图1“一方池塘”生态系统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正反应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与此有关的一条食物链:水草→虾米→小鱼→大鱼,A错误;
B、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2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若该图表示的是这四种生物类群所含的能量多少,那么它们的食物关系是:丙→丁→甲→乙”,B正确;
C、图3“一座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循环,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C正确;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正确
故选:A。
30.(2018•鞍山)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能繁殖后代
C.都能进行运动 D.都能进行反射
【答案】B
【解答】解:A、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符合题意;
C、能进行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不符合题意;
D、反射是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因此较高级生物才有反射,低等的生物不能形成反射;如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不属于反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1.(2018•阜新)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 B.湖泊里的鱼
C.湖泊里的水草 D.湖泊里的水
【答案】A
【解答】解:根据“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是生态系统”可以判断:
A、一个湖泊既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又有生态系统中的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湖泊中的鱼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也不属于生态系统。
C、湖泊中的水草,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作为生态系统。
D、湖泊中的水,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部分非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因此不能作为生态系统。
故选:A。
32.(2018•淄博)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
C.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冬天,青蛙、蛇蝎进入冬眠
【答案】B
【解答】解:A、春天,气温回升,桃花、梨花竞相开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是植物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
D、青蛙、蛇、蝎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2018•沈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恐龙化石 B.电脑病毒 C.智能机器人 D.结核杆菌
【答案】D
【解答】解:ABC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结核杆菌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34.(2018•沈阳)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A.鼠 B.鹰 C.草 D.蛇
【答案】C
【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该食物链中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5.(2019•锦州)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 生物 部分和 非生物 部分组成。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植物→虫→鸟 。
(2)如图所示的生物成分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 者,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 者。
(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 吃与被吃 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 与 能量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 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 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
(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生物;非生物;植物→虫→鸟;
(2)生产;分解;
(3)吃与被吃;物质;能量;
(4)生态平衡;自我调节。
36.(2019•抚顺)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狼和鹿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 4 条食物链,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海藻→虾类→大黄鱼 。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竞争和捕食 。
(3)在图1所处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图1中的 海藻 为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4)若有毒物质进入图1食物网,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大黄鱼 。
(5)图2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 稳定 的状态。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1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海藻→虾类→大黄鱼、海藻→底栖动物→虾类→大黄鱼、海藻→底栖动物→小型鱼类→大黄鱼、海藻→小型鱼类→大黄鱼,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海藻→虾类→大黄鱼。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均捕食海藻,同时小型鱼类捕食底栖动物,这两类生物之间是竞争和捕食关系。(3)在图1所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由图1可知海藻是绿色植物。故海藻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4)生物富集,指的是环境中含有无法排除的有害物质(如农药 重金属等等) 在生活於其间的生物体内沉积的现象。若有毒物质进入了图1食物网,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的生物是大黄鱼。(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图2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故答案为:(1)4;海藻→虾类→大黄鱼
(2)竞争和捕食
(3)太阳能;海藻
(4)大黄鱼(5)稳定;自动调节
三.解答题(共9小题)
37.(2020•鞍山)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 5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草→鼠→蛇→鹰 。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草属于 生产 者;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分解 者。
(3)为了防止草原病虫害,向牧草大量喷洒化学药剂DDT,则该食物网中 鹰 体内有毒物质DDT积累最多。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1)5;草→鼠→蛇→鹰;
(2)生产; 分解;
(3)鹰;
(4)自动调节。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2)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属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各种动物是消费者。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分解者。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1)5;草→鼠→蛇→鹰;
(2)生产; 分解;
(3)鹰;
(4)自动调节。
38.(2020•辽阳)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它属于第 一 营养级。
(2)图中能量流动一般是 单 方向的、逐级 递减 的。
(3)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生态平衡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它属于第一营养级。蛇、鼠、兔、狐、鹰等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草,因此属于消费者。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
(3)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1)一
(2)单;递减
(3)生态平衡
39.(2020•营口)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一片“金树林”。只见一群白鹭慵懒地舒展翅膀,悠闲地伫立在郁郁葱葱的树冠上。深扎水中的根系和树干成为螃蟹、鱼、虾、贝类、螺和昆虫等底栖动物攀附和觅食的乐园。当涌动的潮水经过林子时,风浪被消解,降低了对海岸线的撞击,头枕热土,面向大海,让正确的海洋观念深入人心,公众得以珍视海洋、爱护海洋,才能在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中扬波大海,踏浪而行。
(1)红树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生产 者。红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果实呈倒梨形,据此判断红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被子 植物。
(2)白鹭的前肢变成 翼 ,体表覆羽,体温 恒定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白鹭孵卵、育雏属于 先天性 行为。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在水生藻类→虾→小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白鹭 ,白鹭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关系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所以红树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白鹭是鸟类,营飞行生活,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白鹭孵卵、育雏是动物生来就会的,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3)该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物,鱼以浮游动物为食物,白鹭以鱼为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生藻类→虾→小鱼→白鹭;物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白鹭位于该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白鹭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1)生产;被子
(2)翼;恒定;先天性
(3)白鹭;捕食关系
40.(2019•鞍山)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分解者 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草→兔→鹰 。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太阳能 。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胎生哺乳 ,蝗虫的发育特点是 不完全变态发育 。
(4)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食虫的鸟同属鸟类,原始鸟类是由 原始爬行动物 进化来的。
(5)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 碳﹣氧 的相对平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所以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少,损耗能量越少。因此,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草→兔→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鹰和蛇都以鼠或食虫鸟为食,鹰又捕食蛇,所以两者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
(3)鼠和兔是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4)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原始鸟类由原始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草→兔→鹰;太阳能;捕食和竞争
(3)胎生哺乳;不完全变态发育
(4)原始爬行动物
(5)碳﹣氧
41.(2019•丹东)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风凰山风景优美,是丹东地区有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比如青蛙和食虫鸟都以蜘蛛和食草昆虫为食,蜘蛛以食草昆虫为食,食草昆虫以植物为食。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材料二: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两个孩子,儿子小刚无酒窝,女儿小丽有酒窝。
(1)材料一中,风凰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物部分外,还包括 非生物成分 。
(2)材料一中,青蛙与蜘蛛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3)材料一中,风凰山生态系统如果遭到重金属污染,污染物会通过 食物链 不断积累,最终会危害人体健康。虽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4)材料二中,这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受精卵 ,它是在母体的 输卵管 内形成的。
(5)材料二中,小刚无酒窝,小丽有酒窝,他们的父母都有酒窝,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变异 。在生殖过程中,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基因控制性状 。
(6)依据材料二,推测 无酒窝 是隐性性状,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b 、 Bb ,小丽的基因组成是 BB或Bb 。母亲遗传给小丽的性染色体是 X ,小丽体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DNA ,它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青蛙和食虫鸟都以蜘蛛和食草昆虫为食,蜘蛛以食草昆虫为食,可见青蛙和蜘蛛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人类新生命的诞生跟其他大多数生物相似,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进而分化形成多细胞生物个体。
(5)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小刚无酒窝,小丽有酒窝,他们的父母都有酒窝,体现了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由“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无酒窝的小孩”可知: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并且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Bb,如图所示:
可见有酒窝的小丽的基因是BB或Bb.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母亲遗传给小丽的性染色体X.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故答案为:(1)非生物成分
(2)捕食和竞争
(3)食物链;自动调节
(4)受精卵;输卵管
(5)变异;基因控制性状
(6)无酒窝;Bb;Bb;BB或Bb;X;DNA
42.(2019•沈阳)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填图中的字母),它们通过① 光合 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有机物,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2)A和B通过② 呼吸 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重新参与碳循环。
(3)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C (填图中的字母),它们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图中A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有机物,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A和B通过②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重新参与碳循环;
(3)图中C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它们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
故答案为:(1)A;光合;
(2)呼吸;
(3)C。
43.(2019•盘锦)地处盘锦的芦苇荡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显示了该湿地
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除图示生物外,这里还有水蒿等多种植物及白鹤、青蛙、河蟹、田螺等多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图文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补充完整。
(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在该生态系统中,芦苇与蒲草之间是 竞争 关系。
(3)如果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人该生态系统,在“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的幼虫→鱼→丹顶鹤”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生物是 丹顶鹤 。
(4)某些因素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系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系统人人有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此生态系统中水蒿等多种植物属于生产者,白鹤、青蛙、河蟹、田螺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在该生态系统中,芦苇与蒲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的幼虫→鱼→丹顶鹤”食物链中,丹顶鹤的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4)某些因素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系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故答案为:(1)芦苇;消费者;
(2)竞争;
(3)丹顶鹤;
(4)自我调节;
(5)生物圈。
44.(2019•营口)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素有“生态博物馆”“物种基因库”之美誉,其草木繁盛,生物种类丰富。有伟岸的红松、美味的蘑菇(腐生)、机敏的梅花鹿、凶猛的东北虎,以及被誉为“鸟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1)如果有毒物质进入河流生态系统,在水草→小鱼→中华秋沙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大的生物是 中华秋沙鸭 。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水属于 非生物 部分;短文中的红松属于 生产 者。
(3)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由于梅花鹿的数量显著增加,东北虎的数量将会 增加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水草→小鱼→中华秋沙鸭这条食物链中,中华秋沙鸭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最大。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所以,水属于非生物部分;红松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存在食物链:植物→梅花鹿→东北虎,由于梅花鹿的数量显著增加,东北虎会因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其数量将会增加。
故答案为:(1)中华秋沙鸭
(2)非生物;生产
(3)增加
45.(2019•辽阳)如图展示了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 生产者 ;图中的田鼠、兔、蝗虫、麻雀、鹰等动物都是 消费者 。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分解者 和 非生物部分 。
(3)图中共画出了 6 条食物链,它们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4)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生产者;“图中的田鼠、蝗虫、兔、麻雀、鹰等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能量来源,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示捕食关系(或吃与被吃的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有:草→田鼠→鹰、草→兔→鹰、灌木→兔→鹰、草→蝗虫→麻雀→鹰、草→麻雀→鹰、灌木→麻雀→鹰。所以,图中食物链共有6条,它们相互关联,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生产者;消费者;
(2)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3)6
(4)自动调节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