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新前程美语学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题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新前程美语学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题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新前程美语学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题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新前程美语学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题卡)
展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 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血合
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果汁 B.苹果酿果醋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绿色化学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 )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7.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D.滴瓶上的滴管用后应立即放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
8.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
,这样既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物理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9.“雾霾”“灰霾”PM2.5已成为电视新闻熟词,下列做法不符合“环境友好”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B.减少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C.种植沙漠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D.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
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12.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
A.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
B.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
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趣味性
12题图13题图
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4.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以防物质滑出试管
B.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
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D.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成分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稀有气体可以做电光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 空气的体积 | 反应注射器中 空气的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空 氧气的体积分数 |
25.0mL | 15.0mL | 7.0mL | ___________ |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列举两条)
17.写出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___________(2)白酒和食醋:___________(3)铜丝和铁丝:___________
1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蒸馏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
(3)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应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19.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其乐无穷。你思考过下列现象吗?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1)把一瓶冰汽水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瓶外壁有一层水珠出现。
(2) 煤气、木材、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澄清石灰水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上会出现一层白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于是将该液体带回学校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产生气体B,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三 简答题(共10分)
21.(2分)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怎样放,细口瓶的塞子要怎样放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为什么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2先对试管进行什么操作,然后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22.(3分)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须增加的一种仪器是什么?并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哪端通入?
23.(3分)某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胶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与图1的实验相比,其优点是什么?
(2)烧杯B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两组实验的结论均是什么?
24.(2分)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5分)
2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对比实验(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1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1.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4.A A D A D B A D B C B B B B
15.二氧化碳 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6.20% 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
- 味道 气体 颜色
- 立即冲洗 石棉网 用水湿润
- (1)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珠
(2)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一些物质才能在空气中燃烧
(3)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20..A.过氧化氢溶液 B.氧气 C.二氧化锰 D.水 E.硫 F.二氧化硫
21.(1)标签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塞子倒放在桌面上
(2)①防止液体过多引起飞溅②预热
22.酒精灯 a端通入
23.(1)节约药品 (2)溶液逐渐变红;戊中滤纸条上的酚酞溶液由下至上依次变红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4.(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2)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25.(1)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由无色变红色;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3)没有必要,因为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