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01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02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展开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卷别

     

    频次

    考点

    海南卷

    荒漠化的防治

    2014·T36

    ——

    ——

    2016·T1618

    水土流失的治理

    ——

    2018·T911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2018·T37

    ——

    2016·T36

    ——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2014·T79

    ——

    ——

    ——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

    ——

    2017·T36

    2016·T37

    ——

    流域的综合开发

    ——

    2016·T36

    ——

    2013·T67

    区域农业发展

    2017·T36

    2016·T36

    2015·T36

    2016·T12

    2015·T23

    2017·T36

    ——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

    ——

    2018·T35

    2016·T46

    ——

     

    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认识荒漠化

    [知其地]

    区域不同,地理条件不同,荒漠化的类型及成因也不同。因此,在分析荒漠化问题时,要依据具体区域分析其成因,结合成因针对性采取对应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自然因素

    (1)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易于风蚀。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3)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脆弱。

    2.人为因素

    (1)人口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2)生产活动不合理: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

     

    [析其因]

    ()荒漠化的危害

    [评其害]

    1.荒漠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3.荒漠化使生物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引发饥荒。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防治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想其策]

    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荒漠化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如荒漠化的产生与地表植被稀疏有关,可通过植树造林减轻荒漠化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例如:过度使用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放牧——轮牧;人口激增——控制人口数量等。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问题。如针对荒漠化的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典题例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地区,西邻黄土高原,北靠内蒙古高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季风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审其问——答什么

    分析三个设问可知:第(1)问考查沙源丰富的原因。第(2)问考查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都是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第(3)问是在(1)(2)问的基础上,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沙丘群规模的变化,考查考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这一学科素养。

    三、析其材——用何答

    (1)问,M处沙源丰富,一方面来自河流的堆积,另一方面来自风力的堆积。结合等高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图中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从位置上看,西北风在此受到山地的阻挡,风沙沉积。第(2)问,根据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以看出河流的流向与冬春季风向一致,另一方面H县城位于风口,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强大。第(3)问,这是一道开放式设问,考生言之有理即可。观点A主要从风沙的堆积和流水的沉积两方面分析,泥沙量不断增加,沙丘群会增多。观点B主要从气候、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的角度来看,沙丘群不会增多。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邻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答题策略]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分析思路

    主要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多是由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合理,以区域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次生盐碱化最为典型。对其分析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问题判断

    湿润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资源减少、产生土壤盐碱化加剧土地荒漠化。

    (2)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降水特征、气温、风力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

    (3)防治措施

    组织管理措施:如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等。

    工程措施:因地制宜。

    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集训冲关]

    (2019·河南适应性测试)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2.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

    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解析:1.B 2.A 第1题,差异表现在新桥桥面风沙堆积严重,而旧桥不明显。图示护栏、路基两桥明显不同;旧桥护栏透风而风速较大,不易产生风沙堆积;而新桥为不透风护栏,沙粒容易在桥面堆积;同时新桥为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加剧了沙粒堆积。第2题,由图示风向、沙障、桥梁位置,可看出高立的沙障会减小桥面风速,加重沙粒在桥面的堆积,故拆除沙障的目的是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材料二 下表示意图示地区土地结构及农业生产的变化。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量/kg

    粮食总

    产量/亿kg

    1985

    19

    333

    520

    38

    10

    205

    1.025

    1995

    10

    478

    450

    42

    35

    135

    0.975

    (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农业发展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大力植树造林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1)题,黄土高原主要是由冬季风挟带的沙尘堆积而形成的,冬季风的源地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越向东南方向,风力越小,风的搬运能力越弱,故堆积物的粒径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第(2)题,根据表格信息对比不同年份粮食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得出农业生产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等信息推测该地植被的变化对水土流失、气候等要素的影响,并探讨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表明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1)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土壤经西北季风堆积分选而成;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的减弱,风的搬运能力降低,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逐渐减小。

    (2)变化:耕地面积增加,但单产和粮食总产量降低。

    原因: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

    (3)观点一:应大力植树造林。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该地区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地势低平、气候较湿润的沟谷地带适合植树。

    观点二:不适宜大力植树造林。该地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土壤含水少,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

    一、国内热点区域——内蒙古自治区

    [在哪里]

    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是我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 400多千米,南北跨度1 700 km,土地国境线长4 200 km。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有什么]

    内蒙古草原遍地是宝,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铜、铁、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等矿藏。

    [现如何]

    据内蒙古自治区沙草产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现有大约52万平方千米土地存在荒漠化或荒漠化趋向,其中包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和四大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

    在工业需求与丰厚利益的驱动下,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矿产开采和冶炼基地。据调查,一露天采掘坑附近亩产鲜草由200多斤减至170多斤。露天开采破坏的不仅是草原植被,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地下水资源。近年来,呼伦贝尔7大河流全部出现断流。

    [怎发展]

    (1)强化植被保护:继续推行禁止滥樵采、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的三禁制度,加大林草植被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依法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促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

    (2)推进工程治理:深入推进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工程布局,加大沙尘源区治理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相结合,大力开展林草植被建设,努力增加沙区植被覆盖度。

    (3)优化政策机制:大力推进沙区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活化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遵循物质利益驱动原则,坚持增绿与增收、治沙与治穷相结合,优化扶持政策,活化工作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4)严格落实责任:认真落实防沙治沙工作政府负责制,推动防沙治沙单位治理责任制。认真实施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

    (5)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和应用适用技术和模式,加强技术示范和培训,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建设质量。

    (6)搞好预警监测: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荒漠化和沙化监测预警体系,对荒漠化和沙化动态变化进行适时跟踪监测,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7)加强部门协作:落实责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二、国外热点区域——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在哪里]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简称: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西濒大西洋,北部与西撒哈拉和阿尔及利亚接壤,东南部与马里为邻,南部与塞内加尔相望。

    [有什么]

    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储量估计达 87亿吨。铜矿2 200万吨,石膏约40亿吨,磷酸盐1.4亿吨。渔业资源丰富,储量为400万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预计储量丰富。森林总面积47 440 hm2

    [现如何]

    2/3的地区是沙漠。人口增长过快,贫困饥荒,导致荒漠化加剧。

    [怎发展]

    非洲绿色长城,是一项计划,即沿着撒哈拉沙漠南缘的撒赫尔地区种植跨越非洲大陆的树墙,目的为防止沙漠化。这项计划由非洲联盟主导,以解决撒赫尔和撒哈拉地区在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后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干旱地区的林地、牧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管理或使用,应对当地贫困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菏泽模拟)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 km,全线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的铁路段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完成13题。

    1.此治沙防沙的方法也可施用于(  )

    A.新疆          B.海南

    C.福建  D.河南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3.为促进图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

    解析:1.A 2.A 3.D 第1题,四个选项中只有新疆沙漠广布,荒漠化严重。第2题,该地区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且该地区蒸发旺盛,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第3题,沙漠景观、麦草方格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发达地区居民具有一定的吸引,故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

    (2019·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46题。

    4.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5.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6.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

    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

    解析:4.C 5.C 6.A 第4题,山体裸露、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故需人工进行修复。第5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则C正确。第6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

    泾河是渭河的支流,渭河流经关中平原,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浊泾清渭何当分(引自杜甫《秋雨叹》)是成语泾渭分明的雏形。据记载,历史上泾、渭两河的清浊变化有六次反复。如图示意泾河与渭河位置。读图完成79题。

    7.引起泾、渭两河清浊变化反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的变化  B.地形的变化

    C.植被的变化  D.水量的变化

    81月份两河的清浊状况是(  )

    A.泾清渭浊  B.泾浊渭清

    C.泾渭俱清  D.泾渭俱浊

    9.为实现长久的泾清渭清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封山育林 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修筑梯田 疏浚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7.C 8.A 9.C 第7题,气候变化会导致气温和降水量的改变,不是河流清浊变化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该地的地形是高原地形,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水土保持,反之,则水土流失严重,故植被的变化是引起泾、渭两河清浊变化反复最主要的原因,C项正确、D项错误。第8题,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通过侵蚀黄土高原而获得大量泥沙。渭河流经冲积平原,它既侵蚀又淤积,河床淤积的泥沙可作为沙源。1月份,当地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侵蚀泥沙量小,故1月份两河的清浊状况是泾清渭浊,A项正确。第9题,封山育林,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故正确;缓坡修筑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故正确;扩大农业种植面积,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故错误;疏浚河道与河流流速有关,与泥沙含量无关,错误。

    (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011题。

    10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风速较大 蒸腾量较大 气温较高 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解析:10.B 11.D 第10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第11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

    二、非选择题

    12(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1)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会填埋轨道、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方格沙障。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区,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地区。近年来,黄土高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建淤地坝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如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如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和平面排列示意图()

    (1)分析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材料一中甲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4)有人认为需要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建设鱼鳞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解析:(1)题,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需要从地形、降水、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再结合黄土高原示意图可知该地处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便,目前该区域的开发还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第(3)题,需要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水土流失对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第(4)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若赞成,从保持水土、提高植物成活率方面分析;若不赞成,可根据图中的引水沟判断,鱼鳞坑会对地表造成破坏。

    答案:(1)地表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多暴雨等。

    (2)煤炭、稀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承东启西,位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面;国家政策支持。

    (3)使地表崎岖;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

    (4)赞成。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大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或不赞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建设鱼鳞坑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三第二章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