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部分第9章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部分第9章第2讲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部分第10章第2讲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部分第10章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部分第10章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学案 0 次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部分第10章第1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展开第1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最新考纲 | 考法指南 | 核心素养 |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 以区域图文材料、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如 2017·全国卷Ⅱ·T7;2015·全国卷Ⅱ·T37;2014·全国卷Ⅰ·T36等。 | 1.区域认知:以区域图和文字资料来呈现问题情境,结合区域发展进行设问,重点考查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促进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教材内案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 地貌 | 形态不稳定、沟谷纵横 |
土壤 | 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 |
气候 |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 |
植被 | 稀少 | |
人为原因 | 农业生产 | 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 |
不合理利用土地 |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 |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3.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措施 | 具体做法 |
生物措施 | 植树种草 |
工程措施 | 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 |
农业技术措施 | 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等 |
小流域综合治理 |
[教材外案例]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
示意图 | |||
植被景观 | 荒漠 | 荒漠草原 | 温带草原 |
年降水量 | 50毫米以下←200毫米以下←400毫米以下 | ||
土地生产能力 | 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 |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内容
(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1.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次生盐碱化问题
次生盐碱化的成因 | 自然原因 | 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 ②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③土壤:表层土 层疏松 |
人为原因 | 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 |
次生盐碱化的危害 | ①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
治理措施 | 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④农田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⑤开挖排碱水沟 |
2.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
石漠化的成因 | 自然原因 | ①地形:地形崎岖,坡度陡峻, 喀斯特地貌发育; ②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对山体冲刷严重; ③土层:山坡土层浅薄,抗侵蚀能力弱; 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
人为原因 | ①破坏植被;②陡坡开荒 | |
石漠化的危害 | ①丧失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②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态环境恶化 | |
治理措施 | ①退耕还林还草;②保护自然植被;③植树造林;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⑤实施生态移民等 |
[案例探究流程]
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许多生态问题都是在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中逐渐显现出来,并明显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在解读此类相关问题时应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考法1 结合区域图判读,考查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与治理
(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1~2题。
1.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水旱灾害加剧 B.湖泊淤积
C.土壤盐碱化加重 D.河床抬升
1.D 2.C [第1题,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明显,水流速度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②错误;本地区主要是黏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容易流失,④正确。第2题,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本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盐碱化。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淤积、河床抬升。还会导致水旱灾害加剧。]
考法2 结合相关统计图表,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3~5题。
3.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3.C 4.B 5.D
(2019·福建厦门一中模拟)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下表示意贵州省典型石漠化地区2006~2010年土壤侵蚀情况。读表完成6~8题。
地形 | 年平均土壤侵蚀程度/(t/km2) |
高原山地 | 643.2 |
高原盆地 | 190.6 |
高原峡谷 | 16.0 |
6.该地区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过度垦殖 D.过度放牧
7.高原山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侵蚀量最大的是( )
A.坡耕地 B.撂荒地
C.经济果木林 D.水土保持林
8.目前,高原峡谷区土壤侵蚀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
A.植被多,水土保持良好
B.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
C.坡度大,开垦耕作困难
D.径流小,土壤侵蚀量小
6.C 7.A 8.B [第6题,地形崎岖、降水丰富属于自然原因,故A、B错误;贵州省放牧业并不发达,故D错误;因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当地石漠化。第7题,高原山地地区坡度较大,不适宜开垦,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而经济果木林、水土保持林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量较小;撂荒地是指荒废的土地,土质较结实,地表有植被覆盖,土壤侵蚀量也较小。第8题,高原峡谷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故土壤侵蚀程度较低。]
[规律方法]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1.成因分析思路
要看清题意,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在进行分析时,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3)分析原因时不要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2.措施分析思路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
根据成因确定 | 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
根据阶段确定 | 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
根据“措施”确定 | 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借鉴典型区域的经验 |
考法3 结合景观图或示意图,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2019·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9~10题。
9.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 D.减少下渗
10.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
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
C.环境污染小 D.资金投入少
9.C 10.B [第9题,草方格沙障主要是通过表层秸秆拦截空气水分,进而增加土壤湿度,减轻干旱程度。第10题,沙漠土壤化只需要增加土壤黏合剂,就可达到效果,而草方格则需要经过不断收集水分,从而增加土壤黏合度,所以需要时间长;同时沙漠土壤化技术需要科技水平高,主要是化学黏合剂,对环境危害相对较大,该技术科技水平高,因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规律方法]
1.综合治理荒漠化的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 水资源合理利用 |
农作区 | 改进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
牧区草原 |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
干旱的内陆 |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本着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对已造成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主要解决措施有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图解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主要是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学科素养提能——大题规范解答(八)|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类题目
命题视角 | 设问特点 |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 | 常用“分析”“判断”“说明”“简析”等行为动词引领,结合区域地图及相关材料,点明设问方向及内容 |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
(2016·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思维流程]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知,对环境问题的考查,通常是结合最新的时事材料或研究成果,探究当前困扰人类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角度一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其思维流程为:
角度二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其思维流程为:
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 满分术语 | |
水土流失 | 自然原因 |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
人为原因 |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 |
荒漠化 | 自然原因 |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
人为原因 |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 | |
湿地萎缩 | 自然原因 |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 |
人为原因 |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 | |
森林破坏 | 自然原因 | 气候异常,生物演化 |
人为原因 |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居民烧柴等 |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自然原因 | 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
人为原因 | 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
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 满分术语 |
工程措施 | 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③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
生物措施 |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
技术措施 |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
生活措施 |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
经济措施 |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
政策措施 |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
环保措施 |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 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教师用书独具)
(2018·晋中模拟)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地表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1~3题。
1.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化作用
2.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
A.增加湿度和径流 B.减小风速和沙尘
C.阻止冰川和固沙 D.拦截径流和泥沙
3.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荒漠地区 B.沿海地区
C.湿润地区 D.热带地区
1.B 2.D 3.A [第1题,地表径流将泥沙带到灌丛斑块处,堆积而成。应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第2题,灌丛可以对地表径流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拦截径流和泥沙,减少水土流失。第3题,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植被稀少,应位于荒漠地区。]
(2019·河南省南阳市第三次联考)下图为我国浑源县所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6题。
4.当前该县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湿地破坏 D.水土流失
5.导致该县东南部这一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坡度较大 B.降水强度较大
C.河流密度较高 D.地表土质疏松
6.针对该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该县应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有( )
A.地膜覆盖 B.土地复垦
C.植树造林 D.打坝淤地
4.D 5.A 6.B [第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其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第5题,读图可知,该县东南部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故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第6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该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为采煤,所以矿区土地复垦是减轻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措施。地膜覆盖解决不了大面积土地水土流失问题。植树造林是生物措施,不是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属于小流域沟谷的保土措施,对于坡地来说效果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