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01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02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

    展开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程内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
    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含板块构造理论)

    1.褶皱山
    (1)褶皱: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2)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A)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B)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A)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B)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和地貌
    位移类型
    地貌类型
    典例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新地貌

    垂直方向
    相对下降
    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相对上升
    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华山、庐山、泰山

    3.读“火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组成
    甲为火山口,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
    乙为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地理实践力 地质构造实践意义及规范表述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
    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
    地下水出露成泉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
    煤矿
    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油气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在背斜处建隧道
    避开断层
    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隧道避开向斜
    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成水道
    隧道选在背斜
    背斜的岩层呈天然的拱形,结构稳固

    4.山岳地貌的特征
    褶皱山
    沿构造线呈带状分布
    断块山
    孤峰短脊,有陡崖
    火山
    锥形,顶部火山口处呈漏斗状或碗状


    考向一 结合地质地貌景观图或剖面图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
    (2017·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第1题。

    1.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故本题选B。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2~3题。

    2.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3.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答案 2.A 3.A
    解析 第2题,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第3题,一般情况下,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依次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系、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向二 结合地质地貌剖面图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貌的成因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第4题。

    4.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答案 C
    解析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受挤压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而成为山地,B选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
    考点二 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
    初期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A)
    中期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谷拓宽,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岩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B)
    成熟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变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C)

    综合思维 河谷发育的时空差异


    方法技巧 河流侵蚀岸与堆积岸的判断方法
    (1)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判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相反。
    (2)河道弯曲的河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在惯性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3)根据聚落点和港口区位来判断。河流堆积岸处泥沙沉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侵蚀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据此可以判断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有三种类型: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机制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变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平原
    河流
    中下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平原
    河口地区
    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考向一 结合地形地质剖面图考查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2018·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答案 1.A 2.A 3.D
    解析 第1题,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对应T0、T1、T2、T3四个平坦面,平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携带的砾石。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因此砾石还会继续在此沉积(或堆积),T0的面积仍在扩大。A正确。由于T1、T2、T3平坦面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所以砾石无法在这三处沉积。B、C、D错误。第2题,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通常,流速大,沉积物颗粒较大;流速小,沉积物颗粒较小。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说明T3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河流流速最快。故选A。第3题,根据河流阶地的形成原理可知,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而且图示河岸坡度陡缓相间分布,据此可以推测该区域经历了间歇性抬升。故选D。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4~5题。

    4.该河谷(  )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5.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答案 4.A 5.D
    解析 第4题,根据河流两岸岩层①和②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①在②之下,故①形成的年代较早。根据图例可知①为页岩,其硬度比②石灰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是“V”型,在断层上也不宜修建水库。第5题,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速呈正相关,河流的流量大,其流速相应的也大,故当水位上升时,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搬运能力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水的含沙量会增大。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显加宽和变深。
    考向二 结合区域地形图考查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2017·全国文综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6~7题。

    6.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7.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6.C 7.B
    解析 第6题,贺兰山东麓是我国洪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受独特的气候和山地特征影响。贺兰山东坡地处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贺兰山东麓坡度骤减,河流搬运能力急剧降低、碎屑物质大量堆积,因河谷众多,洪积扇能集中连片分布。第7题,形成甲洪积扇的河流主要流经北部低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小,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流程较长,沿途砾石持续沉积,至洪积扇部位以泥沙沉积为主。
    考点三 山地和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一般规模较大,分布相对集中,人口较多。
    (2)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聚落一般规模较小,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3)图中表示山区聚落的是a,表示平原地区聚落的是b。(填“a”或“b”)
    2.山地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运输方式选择
    线路分布
    线路延伸方向
    表现
    首选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迂回前进
    原因
    与铁路相比,公路的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
    地势相对和缓
    避开地势起伏大的地区,以降低线路坡度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②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为聚落提供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①河网密布区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②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平原低地:沿河成线状分布。
    ②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考向一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2.有关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避免被风沙掩埋 背风坡
    B.避免被风沙掩埋 迎风坡
    C.避免水灾 高地
    D.避免水灾 远离河流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及图中等高线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有河流分布,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从图中等高线变化可知,该地海拔上升,应为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故选A项;如果是流水侵蚀作用,海拔应降低。第2题,从图中城市搬迁方向可知城市从海拔低的地方搬迁到海拔高的地方,因为城市位于河流附近洼地,易出现水灾,故搬到高地,所以选C项。
    考向二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

    3.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形谷
    4.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双选)(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答案 3.AC 4.CD
    解析 第3题,一般情况下,修路遇到深谷时要修建桥梁,遇到陡坡、高山时要开凿隧道。雅西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多断崖、深谷、高山和陡坡。第4题,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没有冰川活动和冻土的分布,从材料中看,该区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等不利条件,另外,川西地区多暴雨,特别容易出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下面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答案 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侵蚀作用
    河谷、沟谷、峡谷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侵蚀作用形成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石灰岩在含有CO2的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
    风力侵
    蚀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岩石产生打磨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
    堆积作用
    河流冲积扇(洪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河道变宽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风力堆
    积地貌
    风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因受到阻挡等作用,风速降低,大量物质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堆
    积地貌
    冰川携带大量物质堆积于某地,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


    1.读图,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 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解析 图1中甲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根据图2分析,冰期时,西侧由于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
    2.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答案 洪(冲)积扇。 山区地形起伏大,洪水期河流流速快,携带大量砾石、泥沙流出山口时,因地形突然平坦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前大量堆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洪(冲)积扇。
    解析 甲地位于山前,结合地形和河流流速变化引起的地貌生消过程,说明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今天的柴达木盆地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气温变化剧烈。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东南诺木洪附近的一片荒漠地带中,有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形成贝壳梁。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

    (1)分析南八仙地区地貌的形成原因。
    (2)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
    答案 (1)该区域干涸的湖底表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土墩和沟槽,经过风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了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
    (2)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贝类成群结队地涌来,在此越积越多,随着干旱加剧(或河水改道),贝壳类全部死亡,形成贝壳梁。
    解析 (1)该区域干涸的湖底表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而形成不同地貌。(2)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贝壳在此越积越多,最后因干旱死亡形成贝壳堤(梁)。
    课时作业

    中国的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画①显示有高大的山脉、幽深的峡谷,与丘陵地形特征不符合,排除;画②显示平地上的孤峰,是喀斯特地貌景观,排除;画③显示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排除;画④显示有低矮的丘陵,以及河流、小船等,符合我国江南丘陵景观特征。故选D项。第2题,由上题可知,画③描绘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因而其形成原因为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故选C项。
    (2019·宁德月考)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结合“黄土高原东西向基岩剖面图”,回答3~4题。

    3.图中与我国泰山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A.太行山 B.太岳山
    C.子午岭 D.六盘山
    4.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  )
    A.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B.褶皱—断层
    C.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D.水平挤压—风力堆积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图示太行山、太岳山、子午岭分别属于背斜山、向斜山、向斜山,六盘山和泰山一样是断块山。第4题,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洼地→地势较低,集水成河→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平原。
    (2019·兰州调研)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河流(  )
    A.水流湍急 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陡峭 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6.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支流流速慢 B.位于干流凹岸
    C.侵蚀作用强 D.汇入处落差大
    答案 5.D 6.A
    解析 第5题,读图知,该河流河漫滩面积广大,说明河水流速较慢;西南地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右岸为沉积岸,河床平坦;河漫滩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说明虚线为枯水期河岸。第6题,支流位于河流干流的凹岸,河床陡峭,汇入处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前缘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②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③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图中河流(  )
    ①分汊多 ②易改道 ③流量不稳定 ④多为地下暗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图中扇三角洲(  )
    A.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B.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
    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
    答案 7.D 8.A 9.C
    解析 第7题,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D对。第8题,由于沉积严重,现有河汊易淤浅,流量减少,直至淤塞改道,所以流量不稳定,易改道。第9题,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A错;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B错;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C对;流水沉积作用,先沉积大的再沉积小的,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D错。
    (2019·山东潍坊模拟)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2002年期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10.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  )
    A.毁林现象严重 B.森林覆盖率提高
    C.含沙量减少 D.水库数量大增
    11.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河床不断变窄 B.河床不断变宽
    C.主航道变深 D.主航道南移
    12.针对1963~2002年期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
    B.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
    C.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
    D.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
    答案 10.A 11.D 12.B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以看出,图中1972年河水深度总体较1963年浅,说明这一时段内河床整体抬升,河流淤积严重,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A项正确;森林覆盖率提高,使其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减小,河床断面深度增加,B、C项错误;中上游地区水库数量增多,河水中的泥沙会在库区沉积下来,导致该河段泥沙含量减少,D项错误。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1972年相比,2002年河床断面的深水槽位置距离北岸相对较远,深水槽位置南移,由于深水槽水深,可以航行大型船舶,说明主航道南移,D项正确;河床变化情况、主航道变深与深水槽位置无关,A、B、C项错误。第12题,在所示期间该河段北岸河床变化不大,河床较浅,泥沙在北岸沉积相对较多,北岸堤坝相对安全,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深水槽位置不断南移,说明南岸受流水侵蚀严重,故应加强堤防建设,B项正确;从1972到2002年河床深度加深,说明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减少,故无须加大拦水拦沙措施,C项错误;长江下游所采取措施与本断面河床变化情况关系不大,D项错误。
    (2019·河北鸡泽一中第一次月考)2017年3月27日晚,图中埃特纳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和岩浆喷涌而出,造成了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完成13~14题。

    13.该地区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14.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地球内部的(  )
    A.硅铝层 B.硅镁层
    C.岩石圈 D.软流层
    答案 13.D 14.D
    解析 第13题,该地区位于地中海,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选择D项。第14题,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选择D项。
    15.(2018·长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阐释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并说明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
    (3)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对。你是否赞成,并阐明理由。
    答案 (1)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大量的泥沙沉积。该河段接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
    (2)河流流速与所携带泥沙颗粒大小呈正相关。流速快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粗,流速慢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细。A点河道宽,流速缓,受下游八卦洲阻挡流速更缓,因此沉积物颗粒细。C点受河道变宽和分流渠的影响流速缓慢,沉积物颗粒细。B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快,泥沙沉积颗粒粗。
    (3)赞成。开发成旅游区,可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好的去处;开发成新城,可减轻市区用地压力;开发可改善洲上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或不赞成。开发会影响河流自然形态,导致河流水文状况的改变;江心洲是天然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发后会影响其生存环境;开发可能会加剧对长江的各类污染。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形、河流流速及海水顶托等对泥沙沉积影响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第(2)题,结合河流流速与泥沙沉积的关系,以及图示三处采样点河流特征分析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第(3)题,开放性题目。观点与论证统一即可。
    16.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储存?为什么?
    答案 (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出露海面形成岛屿。
    (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背斜形成过程中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3)不能。因为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不是背斜顶部,不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岛屿是由背斜成山,出露海面而成。(2)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3)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不是背斜顶部,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而非储油构造。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