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展开第5课时 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几何图形问题中的基本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2.进一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由几何图形中寻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在几何图形中寻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为本课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出示例5.
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中,AB=12cm,BC=6cm.动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运动.P,Q同时开始运动,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
(1)当t为何值时,AQ=AP?
(2)当t为何值时,AQ+AP等于长方形ABCD周长的eq \f(1,4)?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解答.
教师点评、总结.
解:(1)设运动ts有AQ=AP,则
DQ=1×t=t,AQ=6-t,AP=2t.
由题意,得6-t=2t.
解得t=2.
(2)设运动ts时,AQ+AP等于长方形ABCD周长的eq \f(1,4).
由题意,得6-t+2t=eq \f(1,4)×2×(6+12).
解得t=3.
答:当t=2(s)时,AQ=AP;当t=3(s)时,AQ+AP等于长方形ABCD周长的eq \f(1,4).
在例5中,如果点P到达点B后沿BC方向继续运动,点Q到达点A后沿AB方向继续运动,如图所示.当点P到达C点后,点P和点Q同时停止运动,试求当t为何值时,线段AQ的长度等于线段CP长度的一半.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后交流讨论.
教师点评、总结.
1.AQ=折线DQ-DA=1×t-6,
CP=折线AC-折线AP=(AB+BC)-折线AP=(12+6)-2×t=18-2t.
2.AQ=eq \f(1,2)CP.
可列出方程:1×t-6=eq \f(1,2) (18-2t).
解得t=7.5.
3.当t为7.5s时,线段AQ的长度等于线段CP长度的一半.
在几何图形中寻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进一步深入探究,将同一问题弄透彻,同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第167页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回顾总结所学内容,梳理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168页习题A组第1,2题.
【板书设计】
5.5.5 几何图形问题
1.分析几何图形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