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2章第3讲 常见天气系统
展开第3讲 常见天气系统
课标 | 考点 | 知识细化 | 素养要求 | 应用实践 |
| 锋面与 天气 | 锋面结构及特征 | 会绘制、判断示意简图 | 把握图像特征、判读锋面活动 |
冷锋活动对天气影响 | 依据天气变化判断活动特点 | |||
暖锋活动对天气影响 | 列举典型的暖锋天气 | 分析天气变化特征、判读锋面活动 | ||
准静止锋天气 | 正确分析其成因、特点 | |||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低压(气 旋)、高压 (反气旋) 与天气 | 基本气压场 | 简单识图、区别 | 解读气压分布图,推理天气变化特征 |
低压(气旋)与天气 | 准确区分剖面气流运行特点 | |||
会判断分析天气特点 | 借助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天气变化原因 | 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
(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
一、锋与天气
1.锋面
(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2.锋面活动与天气
(1)读冷锋与暖锋天气示意图,完成问题。
①冷锋:图中将要经历冷锋过境的是B地。冷锋形成的原因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②暖锋:图中将要经历暖锋过境的是D地。暖锋形成的原因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③冷锋、暖锋的天气特征比较
类型 | 冷锋 | 暖锋 |
过境前 天气 |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
过境时 天气 | 出现阴天、雨雪、强风等天气现象 | 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
过境后 天气 |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
我国典 型天气 |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②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③冬季的寒潮;④一场秋雨一场寒 | 一场春雨一场暖 |
(2)准静止锋与天气变化
①天气:过境时,降水强度小,多连续性降水或雾天。
②典型案例
类型 | 形成 | 天气特征 |
江淮准静止锋 |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 江淮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 |
昆明准静止锋 | 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 | 高原东北地区阴雨寒冷,高原西南地区晴朗温暖 |
[特别提醒]
冷锋、暖锋过境时对天气的影响有一定的共同特征:①由于过境前后控制当地的气团性质发生改变,气温、气压都会发生变化;②过境时都会出现阴天、大风等天气状况;③降雨区域都在冷气团一侧。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天气系统 | 水平气流 (低空) | 垂直气流 | 天气状况 |
气旋,对应于上图中的乙处 | 由四周流向中心 | 上升气流为主 | 多阴雨天气 |
反气旋,对应于上图中的甲处 | 由中心流向四周 | 下沉气流为主 | 多晴朗天气 |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
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特别提醒]
在锋面气旋中,锋面多位于低压向外延伸的低压槽处;而高压向外延伸的高压脊处,由于气流辐散,不会形成锋面。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锋面过境时,一定会有降水天气。 (×)
2.夏季不会有冷锋活动。 (×)
3.受锋面影响,在垂直方向上,会形成逆温。 (√)
4.低压控制的区域,水平气流是逆时针辐合的。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1.读我国某地1月中下旬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时间该地气压变化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呈下降趋势,由此判断,天气变化的原因是冷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8日该地受暖气团控制,21日该地受冷气团控制。
(3)如果该锋面系统移动速度快,则往往容易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这种情况在我国冬半年(时间)常见。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反气旋,B表示气旋。
(2)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高压,B表示低压。
(3)从气流运动方向分析,A形成于北半球,B形成于北半球。
(4)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当B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5)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东部吹偏北(西北)风,B的南部吹偏南(西南)风。
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
1.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何种天气现象?其形成、分布有何特征?
[提示] 反映了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活动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多发生于春末夏初这段时间。
2.寒潮这种气象灾害现象是何种天气系统影响的?对我国的四川盆地影响大吗?
[提示] 寒潮是冷锋活动导致的。因其冷空气主要来自我国北方,受四川盆地北部的高大山脉的阻挡,很难进入四川盆地,因此寒潮天气对四川盆地的影响较小。
(对应学生用书第54页)
(经典高考题)2013年7月30日❶,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❷,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思维流程]
信息 提取 | ❶时间显示为7月30日,正值我国夏季 ❷西北地区出现强沙尘暴,是冷锋过境时造成的 ❸图示时间段内气压由低变高 ❹图示时间段内气温由高变低 |
教材 寻因 | 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
综合 判断 | (1)结合信息❷、❸、❹可知,强沙尘暴经过应是冷锋过境时,该时段应是天气变化剧烈,对应图中显示应是18时~19时 (2)结合信息❶、❷可知,强沙尘暴经过时,是冷空气快速移动到该地,结合信息❸可以看出,气压迅速升高,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出现强风才导致强沙尘天气出现 |
[尝试解答] (1)C (2)B
冷锋、暖锋的判断和区别
1.依据概念判断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2.依据符号判断
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虽然符号简单,但是信息量相当丰富。
符号 | 标明移动方向 | 区别锋前锋后 |
黑三角的指向即为冷锋移动方向 | 三角符号标注的位置为冷锋锋前,另一侧为锋后 | |
半圆突出的方向即为暖锋移动方向 | 半圆符号标注的位置为暖锋锋前,另一侧为锋后 |
3.依据结构判断
(1)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2)看降水区的位置
4.依据天气特征判断
(1)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2)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知识拓展]__我国的锋面雨带及影响
每年给我国带来降水的主要是锋面活动,季风的转换与盛行形成了锋面雨带,夏季风的进退造成了规律性的锋面雨带的移动,使我国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1)锋面类型
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9月:雨带南撤。
10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命题视角一 分析天气变化,考查锋面天气活动过程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得水平能见度<10.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得空气混浊的天气现象的统称。两种天气都会造成空气混浊,影响空气的能见度。某月6日内北京地区出现一次霾和沙尘天气交替出现导致的重污染过程,然后北京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下图为6日内北京天气现象与能见度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天气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3月 B.7月 C.8月 D.10月
2.6日内北京主要受霾影响时( )
A.西北风力较强 B.大气保温作用差
C.大气相对稳定 D.扬沙伴随出现
3.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主要得益于( )
A.冷锋过境 B.环境质量改善
C.人工降雨 D.霾和沙尘的相互作用
1.A 2.C 3.A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受大风影响时易形成沙尘天气;3月份(春季)我国北方燃煤或燃烧其他化石燃料产生大量颗粒物,风力较小时加上逆温天气,易形成霾。第2题,由“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可知,霾天气的出现表明该时段大气相对稳定,风力较小。第3题,由材料“然后北京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可知,该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的主要原因是大风、降雨,四个选项中只有冷锋过境会造成大风、降雨,故选A。]
命题视角二 分析气压变化,考查锋面活动的影响
(2019·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段考)下图为冬季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4~6题。
4.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甲、乙、丙、丁四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P地的准静止锋摆动规律及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
B.白天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增温慢,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
C.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慢,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
D.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快,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
4.B 5.A 6.A [第4题,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后,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第5题,甲、乙、丙、丁四地中,乙、丙、丁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多为阴雨天气,云量较多,气温日较差小;甲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第6题,本题主要利用准静止锋摆动规律进行分析。由图可知,P地的准静止锋为昆明准静止锋,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快,暖气团势力减弱,锋面向南移动。 ]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2019·天津高考)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
图2 不同日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思维流程]
信息 提取 | ❶图1中显示全国某日降水集中分布在东北中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❷甲图中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受高压控制,东北地区存在一低压中心 ❸乙图中显示我国北部的蒙古一带存在一个强大的高压中心,我国的气压普遍较高 ❹丙图中显示我国东部被低压中心控制,海洋上气压较高 ❺丁图中显示我国东北地区存在一个低压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被高压脊控制 |
教材 寻因 | 在气压场中,低压或低压槽处常出现阴雨天气,而高压或高压脊处常出现晴朗天气;我国冬半年受亚洲高压的影响明显 |
综合 判断 | (1)由信息❶可知,降水集中出现在东北中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结合信息❷、❸、❹、❺的分析,可以看出丙图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被低压控制,而东北地区则受低压槽影响,均会导致降水 (2)对比分析信息❷、❸、❹、❺可知,乙图中蒙古一带的高压面积大,势力强,在此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压都较高,最符合我国冬季的气压分布特征 |
[尝试解答] (1)C (2)B
1.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 气旋(低压) | 反气旋(高压) | |
气压分布 |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 |
水平气流 与风向 | |||
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 | |||
垂 直 气 流 与 天 气 | 气流形成 | ||
天气状况 | 多阴雨天气 | 多晴朗、干燥天气 | |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 |||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
2.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①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②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
3.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以北半球为例)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抓住锋面气旋的图形特征:在天气形势图中,低压控制区域出现锋面活动,且锋面多由低压中心沿等压线弯曲度最大的区域(低压槽)向外伸展,如上图所示。
(2)抓住锋面气旋的活动地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以大陆东岸最为常见。
(3)根据位置巧判锋面的类型:锋面气旋中的两个锋面,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4)根据半球巧判锋面的移动:位于北半球锋面气旋中锋面总是按逆时针方向向右前方移动;位于南半球锋面气旋中的锋面总是按顺时针方向向左前方移动。即其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5)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N控制,故在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并伴随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冷锋M控制,故在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命题视角一 分析区域等压线分布,考查高、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影响
(2019·北京高考)下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图示区域( )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 B.②地有大雾出现
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 D.④地寒暖流交汇
C [根据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定原则,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可以判断①地的风向为偏北风。②地受台风影响,风力较大,不会出现大雾天气。③地受台风影响,未来有强降水。④地处于日本暖流流经地区,无寒暖流交汇。]
2.(2018·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解析] 第(1)题,仔细读图,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及其数值变化可知,图示区域西北部存在一个高压系统,中部存在一个低压系统,故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部。第(2)题,锋面的形成与冷暖空气交汇有关。图示低压(气旋)中,北上的暖空气和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会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T时刻前,图示西北部(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会形成冷锋。故T时刻前图示区域的锋面数量为3个。第
(3)题,读图可知,P点位于暖锋锋前,很可能有降水过程,暖锋过境,气温升高;之后暖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转好,气温较高;随后,冷锋移动至该地,冷锋过境,气温会下降,可能产生降水;冷锋过境后,冷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第(4)题,春季,中低纬度地区升温快,高纬度地区还没有出现明显增温现象,南北部温差较大,气压梯度力大,大气运动快。春季处于冬、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答案]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部。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受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受冷空气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命题视角二 结合天气现象的分析,考查高、低压系统的影响
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东南向西北
4.假如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5 ℃,则该地7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3 ℃ B.12 ℃
C.11 ℃ D.10 ℃
5.该地6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 )
A.大气降水较多 B.受冷气团控制
C.盛行上升气流 D.地面辐射强
3.A 4.D 5.C [第3题,图示城市3~5日风向为东南风,说明该气旋位于城市西部;6日城市无明显风向,可能正处于气旋中心;7~9日城市为西北风,说明气旋位于城市东部;则该气旋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第4题,一般晴天气温日较差要大于阴天。 图示6日为中雨天气,且日温差为5 ℃;7日为晴天,则7日气温日较差要大于5 ℃。由图可知,7日最高气温约为16 ℃,则最低气温应在11 ℃以下。第5题,该地6日无明显风向,可能因盛行上升气流,而无水平方向大气运动所致。 气流上升运动最强烈而导致近地面气压最低;注意此时大气降水最多是盛行上升气流的结果,而不是气压最低的原因;气旋中冷暖气团都有;地面辐射强度取决于地表温度,此时当地降雨,地表温度较低,地面辐射弱。]
6.(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漩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解析] 第(1)题,据图,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湿”说明该气团可能来自海洋,“热”说明该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地区,综合判断,形成龙卷风的湿热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海洋,而图中大西洋沿岸龙卷风发生频次少,且有山脉阻挡,不利于龙卷风的形成,故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位于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美国中部平原地处中低纬度,太阳辐射较强,且来自南部墨西哥湾的湿热气团与来自北部的冷干气流(气团)在此交汇,空气受热抬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促使空气抬升。气流旋转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第(2)题,主要从广阔平坦的地形对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及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形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第(4)题,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罕见性(历时短)以及危害性三个角度作答。
[答案] (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漩,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地理图表专攻(五)| 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D (2)C
1.判读此类图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高低气压的主要因素;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冬季气压高,夏季气压低。
(2)等压线最大弯曲处为低压槽或高压脊,其中低压中心延伸出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高压中心延伸出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3)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风速的大小;一般而言,疏小密大。
(4)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上。一般而言,左为冷锋,右为暖锋。
2.此类图的判读流程
下图为2018年6月20日14:00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此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倾盆大雨 B.风沙弥漫
C.烈日炎炎 D.风雪交加
2.此时,乙地气流运动特征是( )
A.向东南运动 B.冷暖气流交汇
C.向东北运动 D.辐散下沉
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低压槽上,是冷暖空气交汇的锋面地带,其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倾盆大雨,A对,C错;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湿润地区,不可能有风沙弥漫现象,B错;6月20日,位于低纬度地区的甲地正值夏季,不可能是风雪交加,D错。做题时要注意题干信息“2018年6月20日14:00”,否则就有可能误选D项。第2题,乙地位于高压脊上,气流运动与高压中心相似,以辐散下沉为主,D对。做题时易误以为乙位于高压中心东侧,吹西北风,气流向东南方向运动而错选A,实际上乙地位于高压脊上,所以乙地气流运动应以辐散下沉为主。]
(2019·合肥模拟)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3~4题。
3.若图中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m的数值可能为( )
A.1 005 B.1 010
C.1 015 D.1 020
4.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 )
A.L1附近 B.L2附近
C.L3附近 D.L4附近
3.D 4.C [第3题,位于亚欧大陆上的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这是一个高气压,其外侧的气压值应与左侧高气压外缘等压线的数值相等,为1 015;故m的值应为1 020。第4题,沙尘暴一般是由冷锋天气造成的,当冷锋锋前的暖空气较为干燥时,极易形成沙尘暴天气;图中的L3为冷锋锋面,该线附近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