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一编第2讲 诗歌之“外现”——8类诗歌题材归纳例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一编第2讲 诗歌之“外现”——8类诗歌题材归纳例析01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一编第2讲 诗歌之“外现”——8类诗歌题材归纳例析02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一编第2讲 诗歌之“外现”——8类诗歌题材归纳例析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一编第2讲 诗歌之“外现”——8类诗歌题材归纳例析

    展开

     

    2讲 诗歌之外现——8类诗歌题材归纳例析

    诗歌的题材往往决定着诗歌的思想内容,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鉴赏古代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就必须对不同类别的诗歌题材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根据题材对诗歌情感作出较为准确的预判。鉴赏古代诗歌,可以从题材入手,收到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分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送别怀人诗、爱情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抒怀诗等8种类型。为方便理解和记忆,我们根据这8类诗歌某些方面的共性和相关性,将其合并成了四类:(咏物言志诗和咏史怀古诗)异地诗(羁旅思乡诗和边塞征战诗)怀人诗(送别怀人诗和爱情闺怨诗)情境诗(山水田园诗和即事抒怀诗)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大致的分类,有些诗歌可以同时化为两类。比如,柳永的《雨霖铃》既是送别怀人诗的佳作,又是爱情闺怨诗的精品;边塞征战诗中有很多羁旅思乡的杰作,比如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很多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也可以并入即事()抒怀诗的范畴。

    学案() 双——咏物言志诗和咏史怀古诗

     一、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咏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咏物诗的基本特点是咏物之意不在景,亦不在乎山水之间,而是别有兴寄,别有怀抱。咏物言志诗有三种:一是借物以自况,表达自己的志向节操、追求理想、经历处境,这样的咏物诗均是托物言志;二是借物表达对他人他事的看法,是借物抒怀;三是借物来说明一个普世的道理,是借物寓理。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虞世南的《蝉》等均是咏物言志诗的典范之作。

       

    [由教材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教 材 诗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 考 诗

    咏 山 泉(2011·山东高考)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由标题咏柳”“咏山泉可以推知,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之作。

    2.《咏柳》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表现了对柳的喜爱、赞赏之情。《咏山泉》前六句描写了山泉的平凡、色彩和声音,最后两句赞美山泉的品格,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寄托了诗人清雅的人格追求

    3.下列对《咏山泉》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字,起得平和自然。

    B.诗人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痛心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C.颈联转写山泉满涧平池之能,通过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抒情蓄势。

    D.尾联诗人由叙而议,点明诗旨,赞美了山泉的品格,也借此明志。

    解析:B 痛心之情理解偏差,应为遗憾

    [白话诗歌]

    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

    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

    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虽没有人看见,但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标题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2常见意象

    咏物诗的对象一般是单纯的某物(松竹梅兰、虫鱼鸟兽),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3常见情感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4常用技法

    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二、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

        

    [由教材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教 材 诗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高 考 诗

    春日秦国怀古(2011·全国卷)

    周 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 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晚唐诗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由标题可以推知,这两首诗都是咏史怀古之作。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等意象是作者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之景,祖国山河让他生出历史沧桑感,想到了古代帝王刘裕、英雄人物孙权。《春日秦国怀古》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3.下列对《春日秦国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

    B.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

    C.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景色旷远苍凉,令人神往。

    D.看到这荒凉的景色,诗人劝谏统治者如果不能爱民施行仁政,大唐的结果会和大秦帝国一样。

    解析:C 令人神往错误,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故C项不正确。

    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露出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标题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

    2常见意象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淮水。

    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特定的历史朝代(时期):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后蜀等。

    其他:吴钩、《后庭花》。

    3常见情感

    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4常用技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由所学到所考]

    选择题常见

    设误角度()

    不明诗人意图

    情感理解有误

    设误角度解读

    考场应对技法

    命题者故意在某些诗句、某个典故中的情感上设误,要么弄错情感基调,如把乐观说成悲观;要么在情感内涵上过度解读,任意拔高,把貌似正确的情感放进去;要么弄错情感表达的方式,把间接表达说成直接表达,把明显说成含蓄等。如上面《春日秦国怀古》第3C项就是从情感角度设题。

    在把选项与原诗进行对照分析时,

    (1)要注意诗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选项所述一致;

    (2)要注意诗句中的词语、典故、意象,对其感情色彩进行深入感知;

    (3)要注意诗歌下面的注释,看注释有怎样的提示;

    (4)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敏感词语,如悲苦”“喜悦”“直接抒发”“情感含蓄等。

     

    学案() 异地诗——羁旅思乡诗和边塞征战诗

     一、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由教材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教 材 诗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高 考 诗

    晓行巴峡(2017·北京高考)

    王 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 树杪:树梢。

     

    1.由标题中的”“晓行可以推知,这两首诗都是羁旅思乡之作。

    2.《次北固山下》借客路”“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王维的诗使用了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舟市、山桥、万井、莺啼等意象,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所见所闻的喜爱之情,并以山水之趣,来宽解自己的离愁别绪。

    3.下列对《晓行巴峡》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解析:C C项,万亩良田,井然有序理解有误。这里村落的意思。万井,引申为千家万户。巴峡地形以丘陵、山地居多,很难有万亩良田出现,而且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缺少的立体感;在同一视野中,二水与村落更有层次感。

    [白话诗歌]

    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之际我十分思念京城。

    江色晴明有位女子在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

    水上人家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行人如在树梢上行走。

    登上高处万家村落出现,眺望远处二水流过十分澄明。

    人们都说着异乡的语言,黄莺却啼着故乡的声音。

    多亏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一下离乡愁情。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2常见意象

    客船、车铎、孤帆、驿道、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飞蓬、浮云、梧桐叶落、西楼、危楼、危栏、砧声、油灯等。

    3常见情感

    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常用技法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

    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5语言特色

    质朴清新,如王禹偁的《村行》;

    苍凉低沉,如秦观的《踏莎行》;

    浑厚悲凉,如杜甫的《登高》《旅夜书怀》;

    深沉委婉,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边塞征战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征战诗的语言特点多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的《使至塞上》、王之涣的《凉州词》等。代表诗人主要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由教材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教 材 诗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高 考 诗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全国卷)

    岑 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 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由标题中的塞上”“临洮”“北庭可以推知,这是边塞征战诗。

    2.由作者岑参可以大致揣摩其题材,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诗歌的突出特点。

    3.《使至塞上》诗人借”“等意象,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从连年见雪飞青山过武威写景:连年见雪飞气候之寒冷春风不曾到写其荒凉汉使亦应稀写其地距中原之遥远,白草通疏勒写其萧瑟,揭示出西域戍边的艰苦性

    4.下列对《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

    B.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C.诗人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D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就是指虽然为国效力,但也要敢于表达衷肠;路途虽遥远,也希望和亲人团聚。

    解析:D 勤王敢道远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D项对词句解说不准,进而内容理解有误。

    [白话诗歌]

    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

    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

    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标题

    标题往往有”“”“征人”“”“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

    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3常见情感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4常用技法

    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5语言特色

    雄壮豪迈、崇高壮美、委婉清丽,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由所学到所考]

    选择题常见

    设误角度()

    词句解说不准

    内容理解有误

    设误角度解读

    考场应对技法

    命题者故意把诗歌中一些关键词语及句子的含意错误解说,特别是在写景状物的诗句解说中歪曲季节、时辰、地点等。如上面《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第4D项就是从词句解说角度设题。

    把词语、句子作为平常的文言词句进行翻译,同时进行相关联想,在头脑中复活诗句所说景物或事物,由此确定词义、句意到底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将选项涉及内容与具体诗句对应,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关注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

     

    学案() 怀人诗——爱情闺怨诗和送别怀人诗

    一、 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一点通,明月孤灯梦难圆

    爱情闺怨诗可分为爱情诗、宫怨诗和闺怨诗。其中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中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痛苦;闺怨诗多是抒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或独居闺中的孤独等情感。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由教材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教 材 诗

    一 剪 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高 考 诗

    阮 郎 归(2014·全国卷)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 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

     

    1.由词人李清照可以推知其风格,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2.《一剪梅》借玉簟、兰舟、雁、月、西楼、花、水等意象,写自己的寂寞之情。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将主人公那种无可排遣的相思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阮郎归》一、二句借暮春事物春风”“春雨”“残枝”“落花而成一幅凄迷悲凉景象。风雨交加之中,花朵不胜摧残,跌落尘土之中,难以飞起,正似女子青春被时光无情抛弃不可追回。三、四句写雨霁天晴,而红日却已西沉,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下片词人借帘、燕、眉、棋四个意象,描写了词人触景生愁,想借下棋排遣愁绪,最终也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女子的双眉紧锁,满腹愁绪,形象可见。

    3.下列对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B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写出了主人公想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寄托给大雁的微妙心理。

    C.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是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的。

    解析:A 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错误,不是触觉,而是嗅觉。

    4.下列对《阮郎归》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B.三、四句写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C.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叙事,仍从景物引起。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思人不见的惆怅。

    D.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闷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

    解析:C 由写景转入叙事错误,应是由写景转入抒情,手法判断失误。

     

    风吹雨打环绕着残枝,落花沾在地上无法飞起。小小的池塘里碧水生寒,想要泛起层层涟漪,雨后天晴时太阳已经偏西。

    半卷起珠帘,只见燕儿归来成双比翼。想隐藏起内心的愁绪,无奈双眉不由自主地皱起。转过身整理好残局,可又沉吟不决,迟迟也未落下棋子。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多含”“怀”“”“”“”“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

    2常见意象

    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兰舟”“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3常见情感

    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4常用技法

    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衬托。具体分为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先扬后抑,往往先表现乐景乐情,而后转入写悲思、抒哀情愁情。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事与想象之景事结合。

    [由所学到所考]

    选择题常见

    设误角度()

    手法判断失误

    效果分析不准

    设误角度解读

    考场应对技法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设置错误,如把本该是拟人的说成比喻,本该是借喻的说成借代,把实写说成虚写,把正衬说成反衬;在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设置错误,把并非生动形象说成生动形象,把没有这种效果硬说成有这种效果等。如上面《阮郎归》第4C项就是从手法角度设题。

    平时要熟练掌握诗歌中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只要是选项中出现了手法术语,就要揣摩其判断是否准确。然后在精准把握内容和情感与艺术手法的基础上,看命题人对艺术效果的赏析评定是否正确。

     

    二、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折柳送别、摆酒饯行、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类诗歌的感情有的是谢别之意,如李白的《赠汪伦》;有的是离愁之感,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劝勉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是依依不舍之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由教材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教 材 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 考 诗

    送子由使契丹(2017·全国卷)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由标题中送杜少府”“送子由,可以推知其题材是送别怀人诗。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城阙、风烟、五津、歧路、沾巾等意象,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一帜。《送子由使契丹》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诗中接着在颈联又以想象的手法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尾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

    3.《送子由使契丹》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解析:B 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我寄身杭州和你常年隔着云海遥相瞩望,又哪里会因你这次远行让泪水打湿衣巾。

    你不辞远途驿骑奔波凌风冒雪充任使臣,只为让以骄子自居的族类见识中华精英。

    途经沙漠时你定会回望汴京宫禁的月轮,他乡梦境中也将穿越湖山前来杭州赏春。

    辽邦的单于若是探问起你的家族和身世,可别说自己是中原朝上那首屈一指的人。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等。

    2常见意象

    ”“”“”“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具体可分为如下4类: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桥()、南浦、渡口、古道;

    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

    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古道、夕阳、西风、美酒、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雁;

    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3常见情感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4常用技法

    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手法。

    学案() 情境诗——即事()抒怀诗和山水田园诗

    一、即事()抒怀诗——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

    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抒怀诗

        

    [由教材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教 材 诗

    观 刈 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高 考 诗

    采地黄者(2017·浙江高考)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 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通。铁锹

     

    1.作者白居易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他的作品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性强。

    2.《观刈麦》和《采地黄者》,从标题看,前者写事,后者写人,但写事也是在写人,总体而言,两首诗均是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情感态度。

    《观刈麦》第二层通过一家人的行为展现了人倍忙的收麦情景,一个惜字,看似违背人之常情,但有力地突出了人们对丰收的感情,这与白居易另一首诗《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异曲同工;第三层写了一个贫妇的悲惨遭遇,用家田输税尽一句直接揭示了剥削阶级的苛捐杂税的深重,具有现实批判意义。

    《采地黄者》中持以易糇粮一句揭示了采地黄的原因,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两句形象地表现了采地黄者从早到晚的辛苦,而结尾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两句将进行了对比,直观揭示了采地黄者连都不如的悲惨生活,使人在深深同情采地黄者的同时,激起对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

    3.下列对《采地黄者》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看似写的是中药地黄的功效,实则是通过药农采挖地黄的过程,反映药农生活的艰辛。

    B.开头两句交代了全诗的背景。庄稼一年两季,春日没雨,夏麦绝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

    C.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D肥马指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的马,这一意象说明地黄的功效。

    解析:D D项,这一意象说明地黄的功效表述有误,肥马”“照地光说明即便庄稼遭遇了灾害,但富贵人家的马匹依然有粮食吃,而且是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灾年里,富人过的仍是一种奢靡的生活。结尾两句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将批判豪门奢侈、同情贫民的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刻。

    [白话诗歌]

    春天不下雨麦子都旱死了,秋天庄稼又遭早霜。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田里采地黄。采来地黄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天刚刚亮就扛着铁锹出门,直到天黑还采不满一筐。拿到富贵人家,卖给富贵人家的公子。用地黄喂你的肥马,能使马匹的毛色发光。愿换些吃剩的马料,来填塞辘辘的饥肠!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标题

    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

    2常见意象

    山月、河水、梅花、鸟鸣、风雨、草虫、铜镜、鬓发、夜雨、孤舟、雁鸣、落叶、花开等。

    3常见情感

    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

    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4常用技法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侧面描写的运用;白描与细节的手法;对比(特别是这类诗中常出现贫苦大众与豪门贵族生活的对比)

    (3)常用的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景抒情,委婉抒情。

    [由所学到所考]

    选择题常见

    设误角度()

    意象内涵分析有误

    意境特点判断不准

    设误角度解读

    考场应对技法

    诗歌意象内涵很复杂,有的意象有多种含义,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句中的象征义、比喻义、语境义往往不同,命题者故意把其内涵分析错,让考生辨别。命题者还对全诗(词、曲)或是某一句、某一联、某一片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作出错误的概括,如把明丽说成朦胧,要求考生判断。如上面《采地黄者》第3D项就是从意象内涵角度设题。

    找出诗句中出现的意象,分析各自特征,结合情感,弄清其语境义。再整合意象,整体感知营造的氛围,把握意境的特点是雄浑还是恬淡,是壮阔还是清幽,是苍凉还是闲适等。

     

    二、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表达对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如杜牧的《山行》;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或表现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如陆游的《游山西村》,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或抒发对春天等季节的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田园诗始于东晋陶渊明,山水诗始于南朝谢灵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还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

        

    [由教材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教 材 诗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高 考 诗

    太湖恬亭(2017·天津高考)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

    []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由诗题归园田居及作者陶渊明可以推知其题材为山水田园诗。由诗题太湖恬亭可知诗应为写景抒情之作。

    2.《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选取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炊烟……鸡鸣等农村生活中最常见、最平常的意象来构建优美宁静的田园图景,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太湖恬亭》第二联构建了一幅人景相融的宁静和谐的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而颈联则直抒胸臆,表明对当下恬淡清静生活的喜爱。

    3.下列对《太湖恬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恬亭周边景致,视角由近及远,既写了恬亭周围的浓荫环绕,又写了远处绿水环绕青山。

    B.颔联写恬亭日落的景象。在这静谧的环境里,天地间一片肃穆,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陶醉其中。

    C.颈联写恬亭闲处的感受。绿荫环绕的恬亭适宜静思,西坠的落日引来沉思,诗人不能不想到人生的意义,想到生命的归宿。

    D.尾联又转入议论,点明题旨。眼前的美景勾起了诗人无尽的遐想,诗人更加渴望这样的美景能够永存、这样闲适的情怀能够永驻。

    解析:D 应为尾联又转入写景,借景抒情,收束全篇

    [白话诗歌]

    太湖恬亭临近清溪,周围绿荫环绕;清溪两岸高低错落,溪水缓缓流入青山。

    独自伫立于恬亭,远眺夕阳下的断桥;低看,有树影倒映于水中,仰观,有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

    清雅游赏才感到心中没有牵累;安静地待着又有谁知道世上有政务呢?

    心中更期待在夜深时候,还能够像这样在这亭中流连不去;直到秋风拂面,斜月挂上天空,外出钓鱼的小船方才驶归。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意象

    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2常见情感

    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3常用技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

    4语言特色

    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绚丽、浅显、明快、清新、简练生动、简洁淡雅等。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一编第2讲 诗歌之“外现”——8类诗歌题材归纳例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