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01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02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03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展开
    专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1讲 选择题速解技巧
    一、题目何处来——8大陷阱要警惕
    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选项是对文中基本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时,常采用“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关系混乱”等8种设误方式进行考查,考生要准确定位信息区间并仔细比对、分析、理解来判定选项对错。
    设误方式(一) 混淆时态(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混淆)
    设误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把“未然”(还未实现)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把“必然”说成“或然”。
    判定技巧
    (1)如果文章或选项中有“目前”“打算”“预计”“已经”“将来”“了”之类表示时态的词语,要注意是否出现未然已然混淆的错误。
    (2)如果文章或选项中出现了“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定”“必定”“必然”等表推测判断词语时,要认真辨析是否出现或然必然混淆的错误。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原文: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
    选项:(2018·天津高考T6-A)信息化,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比对分析] 选项混淆时态。原文“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说明了信息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并未说已经“实现了”;而选项“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说“已经实现了”,将未然当成了已然。
    设误方式(二) 以偏概全(扩大缩小)
    设误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判定技巧
    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原文: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选项:(2017·全国卷ⅡT1—C)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比对分析] 选项以偏概全。将原文中的“明初”说成了“明代社会”,扩大了范围,属于以整体代部分。
    设误方式(三) 混淆是非
    设误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原文: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选项:(2017·全国卷ⅡT1-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关系。
    [比对分析] 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混淆是非。选项用否定词“无”将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世界时尚”一句肯定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意思变成了否定两者之间有关系。
    设误方式(四) 偷换概念
    设误手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或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判定技巧
    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原文: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
    选项:(2018·全国卷ⅢT1—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
    [比对分析] 选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选项说“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设误方式(五) 曲解文意
    设误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判定技巧
    要判断“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看选项是否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原文: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
    选项:(2017·全国卷ⅢT1-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就不会留下“乡痛”。
    [比对分析] 选项曲解文意。原文强调的是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要想不留下“乡痛”,应该做的是“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而不是“兼顾人文保护”。这里是故意更换了某个说法造成的曲解文意。
    设误方式(六) 张冠李戴
    设误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意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是另一时间、地点。
    判定技巧
    要判断“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原文中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原文: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选项:(2017·天津高考T7—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
    [比对分析] 选项张冠李戴。将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说成“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这里属于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
    设误方式(七) 无中生有
    设误手段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
    判定技巧
    要判断“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原文: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选项:(2017·山东高考T7—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比对分析] 选项无中生有。“这种观点不可信”对应的原文的信息区间为语段的第二、三句话,作者对于谷鲁斯等人的观点可信与否并无明确说法,选项“这种观点不可信”无中生有。
    设误方式(八) 关系混乱
    (1)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混淆:必要条件一般用关联词“只有……才……”来表示,充分条件一般用关联词“只要……就……”来表示。两者语意不同,如果混用,就会出现错误。
    (2)因果关系混乱:一是强加因果,即把没有因果关系的内容说成有因果关系;二是因果倒置,即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当选项的表述出现因果关系时,要注意其是否恰当。
    (3)条件结果混乱:一是条件结果不对应,即本来是甲条件造成甲结果,乙条件造成乙结果,却错误地说成甲条件造成乙结果或乙条件造成甲结果;二是条件结果颠倒。当选项的表述出现条件关系时,要注意其是否恰当。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原文:从艺术史上看,庄子认为在丑怪的形象中可以包含强烈的精神美的思想,曾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五代人物画家禅宗大师贯休的人物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贯休是禅宗的信奉者,曾被皇家授予师号。而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贯休所画的人物,其形相十分怪异甚至丑陋,却又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选项: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
    [比对分析] 选项因果混乱。文中的意思是说,信奉禅宗的贯休的丑人画得力于庄子道家美学观。该选项却表述为“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明显强加因果。
    二、解题何处去——3级比对巧破解
    将题目中的选项内容与筛选出的原文信息进行比对,仔细选出两者之间的差异,然后根据前文提到的设误陷阱分析判断。具体来说,可以采用“3级比对法”。


    (一)检索定位,比对句中词语
    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抓住选项或原文中的这些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项。
    [思维定向]
    句中关键词
    易设陷阱
    范围词
    全、都、一些、部分等
    以偏概全
    程度词
    必须、一定,非常、十分,更、极其,比较等
    武断绝对
    频率词
    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以偏概全 武断绝对
    时态词
    已经、将、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之、其、此、这、它、那等
    偷换概念 张冠李戴以偏概全
    是非词
    必定、的确、有、无、是、无非等
    混淆是非
    [典例示法] (2016·全国卷ⅠT2—B)
    选项
    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对应原文
    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
    比对分析
    比对关键词语可知,原文只是说“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1.原文:材料一:“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选项:(2018·浙江高考T8-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比对分析] 以偏概全。比对关键词语可知,选项A中“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没有“和‘我’聊天的一群孩子”的限制,扩大了范围,理解不正确。
    2.原文: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然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而不是盲目的自信自大。
    选项: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
    [比对分析] 偷换概念。选项“宣传”说法错误,原文是“学习”。
    (二)聚焦逻辑,比对句间关系
    首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其次,比对每一分句的含意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特别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等现象。
    [思维定向]
    句间关系
    设误方式
    易设陷阱
    因果关系
    因果颠倒 强加因果 变换原因
    因果混乱
    假设关系
    假设的结果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变成其他关系。
    混淆时态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条件关系
    两个分句间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递进关系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典例示法] (2016·山东高考T6—B)
    选项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对应原文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比对分析
    选项强加因果,“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并不是“篇幅可长可短……”的原因,另外,原文中是说古体诗“格律限制不太严格”,而非“并不严格”。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3.原文: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跟“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圈的探索,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或共性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选项:中国用平等包容态度挖掘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就能与之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比对分析] 曲解文意。原文是“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挖掘和讲述……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这是一种承接关系,题干表述成了条件关系。
    4.原文: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选项:(2014·天津高考T7—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比对分析] 因果混乱。由原文信息可知,“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是“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
    (三)分析推断,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选项中的原因、条件、结论是否有依据。选项所述的原因、条件、结论在原材料中是否涉及,是否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原因或条件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思维定向]
    依据、结论选项特征
    易设陷阱
    互换位置: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
    张冠李戴
    因果混乱
    结论或依据残缺:
    (1)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
    (2)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得出选项结论。
    (3)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但是选项只有其中一种依据。
    (4)选项中的依据可造成多种结果,但是选项中的结论却只有一个。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典例示法] (2017·全国卷ⅠT3—B)
    选项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对应原文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比对分析
    原文只是明确了“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长期目标”的内涵,而选项从假设“目标能落实”的角度,推论出“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结论,表述武断绝对。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是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气候系统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不能说“如果气候变化公约……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故确定选项不正确。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5.原文: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微时代”,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追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选项:伟大诗人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碰撞出动人的诗情,就能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
    [比对分析] 以偏概全。“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原文有两个原因,选项只提到了一个。
    6.原文:那些没有房产的城市居民和游学的士人、商旅等外来人口,必须租房居住。连朝廷百官也多是长期在开封租赁住宅,在地方州县,甚至官衙、驻军也租用民房。
    选项:宋代政府一律不给官员分房,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任职的官员,若无房产,就只能租房。
    [比对分析] 无中生有。从原文所说的“朝廷百官租赁住宅”,“地方州县”“官衙、驻军”“租用民房”,并不能推出“宋代政府一律不给官员分房”,“无房产”的“任职的官员”“只能租房”的结论。


    [对点训练]
    比对下面选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并做出判断。
    (一)原文:面对这一疑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李晓岑等学者运用传统工艺调研和科学手段分析方法,发现了西汉纸与少数民族纸之间的传承关系。李晓岑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比较原始的造纸术。这种造纸术在原料处理、工序等方面有别于我国传统上“主流”的造纸工艺,即蔡伦留下的造纸工艺——抄纸法。最明显的区别是这种造纸方法采用固定的纸帘,纸浆被一点点浇到纸帘上,然后直接在纸帘上晾干,而不是像抄纸法那样将纸浆和纸药加入槽中,再用活动式纸帘一张张抄起来进行压榨、上墙烘干。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浇纸法”造的纸比较厚,帘纹不明显,纤维分布也不像抄纸法造的纸张那样有一定的方向性。
    选项:西汉纸与蔡伦纸相比,制作工艺不同,所以纸张质地非常粗糙,厚度也不均匀,帘纹很浅。
    比对判断:选项曲解文意。西汉纸“帘纹很浅”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浇纸法”造的纸“帘纹不明显”。
    (二)原文:毋庸置疑,人类的智能水平从整体上正如许多科幻电影与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远远超越于其他生物智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得出推论,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很可能不再听从人类的指令,反而会与人类争夺统治权。那么,人工智能会从整体上超越人类智能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问题。虽然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但这正体现了人类对智能认识的多样性,是人类实现对智能全面深理解的必经过程,并不意味着人类对智能的全面理解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家对人类智能的全面认识与实现,只是程度和时间的问题,而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的问题。
    选项:人类要想对智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一观点的认识并不一致。
    比对判断:选项偷换概念。原文是“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选项把“实现方式的认识”换成了“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一观点的认识”。
    (三)原文: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选项:“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终结,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这条商贸通道自此走向衰落。
    比对判断:选项以偏概全。原文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选项“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扩大了范围。
    (四)原文: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与人类日常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不可能如实地再现生活。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但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只不过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转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
    选项:中国戏曲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只是认真描摹生活。
    比对判断:选项混淆是非。原文引用王国维的话是说中国戏曲“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由此可以看出,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
    (五)原文: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此出发,便有“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选项:A.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
    B.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它们讲仁爱,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
    比对判断:A项,扩大范围。“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错,原文说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不等于“一直”。B项,张冠李戴。“它们讲仁爱,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错,原文指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
    [综合训练]
    (一)(2019·江苏卷考试说明样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解析:选D D项,颠倒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文本第4段明确表明“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解析:选A A项,选项表述不正确。本文的论述中心是“新子学”,文本详细地阐述了新子学“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中间虽然涉及“新子学”是对历史上的诸子之学的内在继承与发展,但也只是笼统地提到历史上的诸子之学,并未对其特点加以详细阐述,也未将其与“新子学”加以对比,且文章的目的也并非“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解析:选B 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无中生有。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忽略文本中的条件,表述绝对化,错误。文本第4段说“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项,“逐渐过渡”错误,文本第4段论述了“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总是无法分离的,不存在时间上的过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概念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热衷于构造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这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中的这些论述,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的精神,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只把仁、义、忠、孝、廉、悌等当作理论,而是当作值得遵循也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其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激活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理念,有必要通过挖掘、整理、阐发和弘扬,让君子文化这颗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气神”的种子在新时代春风吹拂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文化的传统魅力与当代张力》)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君子”一词在中华文化中出现甚早,孔子将许多优秀道德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崇德向善的人格范式。
    B.冯友兰认为,如何做人是孔子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而做人要做君子正是他思考的结果。
    C.修己是成为君子的途径,而成为君子又是治人的前提,这说明儒学“修己”与“治人”的枢纽观念是一致的。
    D.《论语》作为儒学的经典著作,很能体现儒学不追求系统的理论构建,而是直接告诉人们“做什么、怎么做”这一特点。
    解析:选B 张冠李戴,“做人要做君子正是他思考的结果”并非冯友兰的观点,而是作者的看法。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肯定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这一观点,并指出了儒学在当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B.文章第四段通过对比分析,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C.文章引用《论语》中有关君子“言”与“行”的论述,体现了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观念和“实用理性”精神。
    D.文章从“君子之学”和“实用理性”精神两方面展开论述,彰显了君子文化的传统魅力和当代意义。
    解析:选B 无中生有,文章并未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各自的优缺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君子人格具有现实和平凡的特点,这是它能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践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B.是不是热衷于构建一套严密的理论系统,可作为观察中西方文化基本差异的一个视角。
    C.中国传统文化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所以不会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D.让君子文化在当代社会蔚然成风,离不开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的身体力行与引导带动。
    解析:选C 强加因果,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并不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
    第2讲 主观题准解策略
    江苏卷近三年论述类阅读的主观题考查情况呈现如下:
    年份
    选 文
    考查内容及分值
    题 型
    2018
    《中国建筑的希望》(梁思成)
    17.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6分)
    归纳内容要点类
    18.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
    理解词句含义(内涵)类
    19.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
    归纳内容要点类
    2017
    《从脸谱说起》(叶秀山)
    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
    理解词句含义(内涵)类
    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分析论述思路类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
    理解词句含义(内涵)类
    2016
    《成人不自在》(郭英德)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分析论述思路类
    18.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儿”“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6分)
    理解词句含义(内涵)类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6分)
    理解词句含义(内涵)类
    总览上表,从设题上看,主要包括理解词句含义(内涵)类、分析论述思路类和归纳内容要点类等。下面我们对解答以上三种题型的方法进行分类指导,并以江苏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为例,演示实际运用相应的方法,确保准确解答各种题型的题目。
    常考题型(一)——理解词句含义(内涵)类



    [例一] (2017·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①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②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③“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④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⑤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的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⑥记得几十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
    答:

     
    [解题演示]
    步 骤
    具体运用
    第1步,锁定区间,找出语境
    由题干可知“谱”字含义所在区间为第③段。
    第2步,依据语境,理解含义(内涵)
    按照第③段对于“谱”的论述,找到关于“谱”的含义的语句:“‘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自身是实践的‘本’”。“意思”“是”等词语就是对“谱”含义的明示。
    第3步,整理答案,规范表述
    根据前两步找出的信息点,整理组合,规范而有条理地写出答案: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答题分析] 本题较为容易,“谱”的含义,在文章第③段的开头部分就直接点明了,而且三层含义都比较显豁。失分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审题不清,没有聚焦于“谱”的含义。有考生罗列文中提到的菜谱、脸谱等具体化的物品;有考生答成“‘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所言是作用,不是含义。二是概括不全面,“标准、准则”这一层意思大部分考生能找到,其他两点就难免有疏漏。三是表述有瑕疵、不准确,如“有待去实现的”。也有个别偏差较大的回答,如“形容演员按部就班地练习”。
    [参考答案] 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2.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
    答:

     

     
     
    [解题演示]
    步 骤
    具体运用
    第1步,锁定区间,找出语境
    本题是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有规律的自由”的主体是“舞台艺术”,题干要求结合文章阐释,这是提醒考生结合全文来理解“规律”“自由”。即:本题答题区间是全文。
    第2步,依据语境,理解含义(内涵)
    依据文章的语境,“有规律的自由”是选文作者从脸谱说起,进而提出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无论在“谱”字含义的分析中,还是在依据厨艺分析火候的独特性的过程中都有较为清晰的体现。选文因为强调舞台艺术应该遵循“有规律的自由”的原则,还特别在第⑤段以厨艺做类比,强调天才的艺术家除了要依据“谱”努力提升艺术水平之外,更要挥洒灵气,充分发挥“谱”中的自由空间,以展示艺术创造的魅力。“规律”与“自由”貌似是一对矛盾,但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艺术创造中却相辅相成,形成富有哲理与内蕴的结合。选文以“规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展开论述,深入开掘,层层推进,把“有规律的自由”中的交互关系展示出来:既要尊重传统,以成规、家法、程式为依据,又要把握火候,不断创造,塑造各种“活”的艺术形象,这两个层面深埋于论证思路中,更是全文的论述重心。
    第3步,整理答案,规范表述
    整合概括。按照“有规律的自由”本身的顺序,用规范的语言系统有条理地组织答案: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有规律]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自由]

    [答题分析] 文章本来就是“从脸谱说起”,重点讨论“舞台艺术”的,所以这里的答题显然应结合“谱”,来阐述这句话的内涵。本题答题情况不很理想。其实题目不难,只要准确理解“谱”的含义和作者对“谱”的认识,就能知道“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从答题实际来看,考生往往泛泛讲自己对“有规律的自由”的认识,如“要适当进行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题干中“结合文章”重视不够,也没有归结和聚焦到“舞台艺术”。此外,有些考生从全文中照抄有关“谱”的一般论述,在表述时缺少概括提炼,逻辑层次不清晰,导致失分。
    [参考答案] 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常考题型(二)——分析论述思路类

    1.分析文章论述思路的4个角度
    分析论述思路是近几年高考江苏卷常考的题型,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有的考查的是某一段的思路,有的考查的是全文的思路。分析文章(或某一段落)的思路,一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从文体特征、大致内容、观点材料入手把握思路
    既然一般的论述类文本往往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那么我们首先可以从这三部分入手,搞清引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论题,本论部分用了哪些材料,结尾是如何收束、解决问题的。
    我们还可以从各小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同样地,分析一个段落的层次也是这样,可以通过分析这一段落中每句话的意思,分析段落的结构和思路。
    我们也可以从厘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入手。本论部分各分段,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角度,我们应分清它们是并列结构关系、对照结构关系,还是递进结构关系;引论、本论、结论三者之间,也可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角度,去分清是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还是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等)。
    (2)从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词语入手把握思路
    有些论述文,为了表达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思路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
    类型
    阐释与例词
    关联词
    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地厘清结构和思路。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等。
    顺序词
    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
    总结词
    “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表示分总关系。
    此外,指代词、表范围的词、表类别的词、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等对我们厘清思路都有帮助。
    (3)从能体现文章结构思路的重要语句入手把握思路
    首先要善于把握各个语段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不少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直接表达或反复强调的,我们只要把握住直接表述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也就把握住了作者的观点。
    其次,我们应特别注意文本的开头段和文本的结尾,以及文本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
    第三,论述类文章常运用到下列各类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找出,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清结构、厘清思路。如:起统属作用的领起句、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启承作用的过渡句,以及前后呼应的句子等。
    总之,通过抓重要语句来分析结构一般是从以上这三方
    面入手,但是有些时候可能只需要从两方面甚至一个方面入手,比如“分析某一段落的结构”时,就是如此。因此,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4)从分析好层次的段落中提炼出每一层的意思
    从文体特征、文章大致内容、观点材料、标志性词语、体现文章结构思路的重要语句入手把握文章思路后,如果考题是分析全文的论述思路,就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如果考题是分析段落内部论述思路,也同样需要对段落划分层次。明确文章内容层次后,提炼每一层次的主要意思,这样论述类文本的论述思路题就一定能够做好。
    2.分析论述思路类题答题模板
    首先,①直接提出……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②通过写……的事例(或引用名言、趣事、典故、传说、寓言等)提出……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接着,①用……的事例(或引用名言)从正面(或反面)论证论点;②从……方面论证论点(当有分论点时可用此格式)。最后,①得出……的结论;②总结全文,归纳论点;③发出号召,提出希望等。

    [例二] (2017·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节选自叶秀山《从脸谱说起》)
    请简要分析上面一段文字的论述层次。(6分)
    答:

     

     
    [解题演示]
    入手角度
    具体运用
    从能体现文章结构思路的标志词和重要语句入手
    选文思路很清晰,共有9句话。第四句关联词“但”清楚地提醒考生语意表达进入第二层次(关键句: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第九句话中的“也有”提醒考生本段语意进入第三层次(关键句:①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②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这样层次分清楚,然后就很容易提炼出每一层的意思(选文中已用虚线标注)。
    [答题分析] 本题不难,因为第四段紧承前文而来,以菜谱、做菜为例,阐述作者关于“谱”的见解。首先,无论哪种菜系,都有基本的规范、要求,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做出“中规中矩”的菜,徽菜才是徽菜,而不会做成湘菜或四不像;其次,仅仅按照菜谱,只能做成一般的徽菜,只有拿捏住火候,有自己的创造,才是大厨的艺术;第三,引申一下,不仅是做菜,舞台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论述层次,是比较明显的。
    本题区分度较高,有些考生能够把握文章大意,答案层次分明,分析清楚,体现了较高的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失分情况主要体现在:①理解出现偏差。如“先提出论点:菜谱;之后举例论证:四川菜、淮扬菜、上海菜、广州菜等;最后得出结论,‘谱’确实可以比喻成菜谱,用来表示各式各样的菜”,缩小了原文论述的内容。②部分层次的表述不够恰当。如“先论述菜谱的分类与概念;接着论述火候与菜谱的区别;最后将做菜与舞台艺术结合起来,论述了艺术的实用和表现力”,前两层表述不够精确。有考生答成五个层次,几乎照抄原文,胡子眉毛一把抓,缺少必要的提炼。③未细看或未理解原文,所答文不对题,如“承上启下的特点”。④个别考生审题失误,如“先说明演员把各种‘谱’‘做’出来,算是完成任务;然后说明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最后说明‘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分析的是第五段的论述层次。
    [参考答案] 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常考题型(三)——归纳内容要点类



    [例三] (2015·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①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②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③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④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⑤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⑥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答:

     

     

     
    [解题演示]
    步 骤
    具体运用
    第1步,审读题目,明确要求,定区间
    审读题目,抓住关键信息,如“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哪些方面”,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确定归纳要点的对象为“根本性的变革”,锁定其在文中的位置;再次快速浏览全文,会发现相关信息主要在第②~④段中。
    第2步,通读全文,找对应点,别遗漏
    通读全文,在第②~④段中分别找出其中的观点句、概括句、评价句、总结句等,如第②段中的“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第③段中的“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第④段中的“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等。
    第3步,整合信息,分条梳理,规范答
    清点上一步梳理出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该题的分值为6分,据此可推断每个要点要么3分要么2分,这样即可初步判定答案可能有2个或3个要点。据此,对上一步获取的关键性信息(关键语句),分门别类加以整合,如“在观念上”“在内容上”“在形式上”的体现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组语句,分条规范作答。
    [答题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题目要求“简要概括”“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题目的出处是在第②段开篇,答案信息要点主要来源于第②③④段,每段一个答案要点。考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三点:①答案要点遗漏,主要是第二、三个要点答不出来;②答案要点概括有偏差,第一个要点误答成“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第二个要点只会照搬原文“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第三个要点答成“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③表述角度不清晰,高考题给出的参考答案的三个要点分别是从“雕刻观念上”、“雕刻内容上”和“雕刻形式上”来体现“根本性变革”的,考生大多不能明确这3个角度,这也说明考生在概括要点时缺乏角度意识和层次意识。
    [参考答案] ①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②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③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随堂即时巩固]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
    厚度温度气度
    赵峰旻
    ①“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这是《西游记》的开篇诗。每当提起中华文化,人们往往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这既因为它象征着中华儿女征服自然的精神气魄,又因为人们可借此厘清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来龙去脉。
    ②《三五历纪》记载:太初时期,没有天,没有地,世界在混沌黑暗中孕育出大力神盘古,他神斧一挥,轻的气往上浮成为天,重的气往下坠成了地。盘古像一根擎天大柱,顶立于天地之间,阻止天地重归混沌,一万八千年之后,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而盘古也累倒了,他的身体变成了高山、河流、草木等自然物体。
    ③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中华文明的开始,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行,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是世界公认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④人类一旦接近了历史,就接近了文明。而最能标志华夏文明的莫过于城、青铜和文字。比甲骨文更早的“陶文”距今约有五千年。我们可以从距今五六千年的河图和洛书中去寻根问祖,可以从“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
    ⑤中华文化就像一堆篝火,历经尧、舜、禹,走过夏、商、周,日臻成熟,不断发光。自西周建立礼乐制之后,中原文化穿过春秋,越过汉唐……与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早期的主体——华夏文化。而在湖南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距今约六千年的古城墙和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又将华夏文化推到五千年以上。
    ⑥盘古开天地“一日九变”。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精进求变,自由翱翔于“秦皇汉武”“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天地里,传导着盘古开天的饱和力量。这种力量凝聚成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变得更加深厚,这种深厚力敌千钧。
    ⑦人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文化的触角变得更加犀利,影响力也变得日益壮大。诸子百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经典,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诸多文化大融合,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加融入人的内心。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
    ⑧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诞生,美国等欧美国家也相继开设孔子学院,汲取儒家哲学精髓。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开枝散叶。
    ⑨以神话开头的世界,为人类留下强大的意志力。当神话走向现实,蓄积了几千年文脉温度的古老中国,一下子有了文化厚度、精神气度。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分析可知,①至③段为第一层,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引出话题,阐明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深厚;④至⑦段为第二层,从华夏文明的标志、中华文明的与时俱进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文化在岁月中变得更有温度,更加深厚,更具力量;⑧至⑨段为第三部分,以孔子学院的发展壮大为例,总结有厚度温度气度的中华文化在当今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答案:首先,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引出话题,阐明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深厚;(2分)接着,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文化在岁月中变得更有温度,更加深厚,更具力量;(2分)最后,总结有厚度温度气度的中华文化在当今的影响和意义。(2分)
    ★2.文化厚度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哪些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间,即文章③至⑥段,然后从中筛选关键信息,如“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我们可以从距今五六千年的河图和洛书中去寻根问祖,可以从‘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这种力量凝聚成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变得更加深厚,这种深厚力敌千钧”等,最后提取信息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让中华文化拥有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可从中触摸到文化的温度,使文化不断扩大融合;让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精进求变,更加有气度,有力量。(每点2分)
    ★3.请结合文章阐述文末“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的内涵。(6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子的基本含意,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对其进行具体阐释。而由文意可知“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的主语应该是“中华文化”。其中的“天空”指“神话”,“苍生”指人,即现实,那么这句话的表层含意是“中华文化从神话走向现实”,分析至此,则可结合文中“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加融入人的内心……天人合一的极致”“当神话走向现实……精神气度”等内容对其进行具体阐释。
    参考答案:中华文化从神话走向现实;变得更有温度,更接地气;也更融入人的内心和灵魂,天、地、人完美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每点2分)



    仿真综合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愚昧的权利
    田 松
    ①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作“公众理解科学”——其实少了一个“让”字。“挺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
    ②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并没有顺从他们。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U型关系——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他们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学细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仰、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
    ③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科学知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一个误区。
    ④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正比,要拥有权利,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案。
    (选自《读书》2015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科普是导致“欠缺模型”本身有欠缺的根本原因。
    B.科普“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科学“利益共同体”。
    C.科学家在科普时总是会隐藏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D.科学家与民众在科学信息掌握方面的不对等是科普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客观前提。
    解析:选D A项,综合①②段内容可知,选项说法在文中没有根据。B项,因果颠倒,应该是先有“利益共同体”,才有“有立场”的科普活动。C项,“总是”言过其实,原文是“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科学知识”。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所谓愚昧,就是基于对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的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
    B.汉斯·皮特斯的研究表明,公众对科学了解得越多,他们的反对可能会越强烈。
    C.“反转”人士都认为转基因科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常在细节上与对方辩论。
    D.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就掉入了“挺转”派的论辩陷阱。
    解析:选B A项,“对转基因……非理性恐慌”是愚昧,但愚昧不只是“对转基因……恐慌”。C项,原文有“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可见有这种观点的只是“有些人”而不是“都”。 D项,文中没有提及有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只是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是就辩论而言。
    3.简述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6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中“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这句话去分析原文,寻找答案。由文章第④段中“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才会有一点权利”可知坚持“愚昧的权利”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根据“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可知,不能因为科学知识的不对等而使公民丧失权利的公平。由“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可知,文明与愚昧不是绝对的,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是真愚昧等。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和归纳。
    参考答案:①这样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即不应该因为科学知识不对等而丧失权利的公平);②愚昧和文明的判定不一定准确(即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真是“愚昧”);③坚持“愚昧的权利”才能保证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只有科学一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铺天盖地。这意味着,无论你读不读网络小说,将来你看的电影、电视剧,听的歌曲,玩的游戏,很可能都跟网络小说有关。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网络文学+”的时代。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网络文学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通俗文学。今天被我们奉为经典的元杂剧、明清小说,都是通俗文学,都是在底层文人大量的民间创作基础上,于勾栏瓦舍的频繁演出中,涌现出来的大众文艺精品。金庸武侠本来就是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它继承了晚清民国以来通俗的文学传统,最终融入主流文化,而我们看到的许多武侠小说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漫画,其核心的创意正是通俗小说本身。
    有人说,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怎么能够担当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重任?在我看来,网络小说在发展初期,有过放任自流的阶段,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有的还很严重。但“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天正是包括网络小说在内的网络文艺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换的关键阶段。
    目前,“网络文学”在数量上已经“+”得够多了,但在质量上还有更大空间,现在的重点应该从“+”得多转向“+”得好,从增量转为提质。
    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正在经历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型,文化产业也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网络小说向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难度并不亚于原创,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得专业,“+”得有品质,才能实现口碑与票房双赢,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
    相比于网络小说,影视和游戏作品影响更为广泛,网络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在价值观表达上具有清醒意识。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更新速度极快,文字水平参差不齐,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影视改编不能停留在照搬的层次,而应当在文化品质和价值内涵上做出有效提升。
    网络小说读者主要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并不具有成熟判断力,而且由于这个群体相对封闭,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往往不容易察觉和公开。一旦推送到大银幕和小荧屏上,其价值观冲突就格外激烈,比如某些“宫斗”作品所宣扬的“丛林法则”,某部“穿越”作品出现的“乱伦”问题,等等,都曾引起社会舆论激烈争议。改编者在价值观表达上应当具有底线意识,以正面价值观给人以积极健康的文化影响。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7日,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网络小说”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网络小说充满怪力乱神、子虚乌有,将来不可能被奉为经典,担当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重任。
    B.网络小说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颇有难度,若不“+”得专业且有品质,则难实现口碑、票房和社会效益的丰收。
    C.网络小说一般篇幅不长,文字水平参差不齐,价值表达问题普遍存在,除所谓“大神级”作品之外。
    D.网络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一直不容易被察觉和公开的原因,就是作为读者的青少年群体相对封闭。
    解析:选B A项,张冠李戴。把他人的错误观点当作“我”的正确观点,原文中前有“有人说”,后有“在我看来”,所以“不可能”应改为“有可能”。C项,曲解文意。原文有“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D项,偷换概念。错在“一直”,原文是“往往”。另外,原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并不具有成熟判断力”也是原因之一。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网络文学+”的时代,铺天盖地的电影、电视剧、歌曲、游戏,都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
    B.元杂剧、明清小说,乃至于金庸武侠,都曾经是通俗文学,最终被奉为精品或经典,融入主流文化。
    C.由武侠小说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漫画等,其创意全是通俗小说本身。
    D.文化产业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正在经历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型。
    解析:选B A项,说法绝对。把原文的“很可能”说成了“都是”。C项,以偏概全。原文中有“许多”“核心的”等限制性词语,选项中“全是”错。D项,强加因果。
    6.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以网络小说为主的网络文艺成为新经典?请简要概括。(6分)
    (1)事实依据:  

     

     (3分)

    (2)理论依据:  

     

     
    (3分)
    解析: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先筛选信息,然后提炼信息,最后合并同类信息。
    参考答案:(1)对于网络文学(网络文艺),重点应从增数量转为提质量。(或答“网络小说向其他艺术形式改编的过程中,应追求专业、品质,实现口碑、票房和社会效益的丰收”。)
    (2)网络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在价值观表达上具有清醒意识、底线意识、正面(积极健康)意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
    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
    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
    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
    解析:选C A项错在“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上,原文说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因而说“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没有根据。B项错在“一直”上,原文中的“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说明并非“一直”,而是“近代以来”。D项错在“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上,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并非不会张扬。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
    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
    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
    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
    解析:选B “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的说法无中生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尽义务。
    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
    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
    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
    解析:选D 以偏概全。错在“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上,原文说的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仿真综合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思想史常常不愿意叙述思想仿佛停滞或显得平庸的时代。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令人预设它是“空白”,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含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处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
    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和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造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
    (选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1.下列对文中“思想史上的‘空白’”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思想史上“空白”的产生与撰写者“由今溯古”的思路和“因人设岗”的写法有关。
    B.思想史上的“空白”不能随意由历史阅读者去想象,而需要以体验进行补充与夯实。
    C.思想史上的“空白”源于撰写者的价值判断,认为那是缺少意味的可以省略的时段。
    D.思想史上的“空白”往往见于秩序稳定、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秩序保守的历史时段。
    解析:选B B项,“需要以体验进行补充与夯实”理解有误,原文没有指明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思想史家相信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他们认为平庸的时代是可以省略的,思想史应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
    B.思想史上的“断裂”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思想史上的“空白”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这是最中国化的理论。
    C.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和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实际上并不正常。
    D.在思想时代“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跳荡与稳定”的紧张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
    解析:选D A项,根据对原文“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的理解,选项中的说法变或然为必然,并且过于绝对。B项,张冠李戴,选项中说思想史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原文说的是“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C项,根据对原文最后一段的理解,选项中“实际上并不正常”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3.思想史上的空白与书画论中的空白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答:
     

     

     
    参考答案:①缘起不同:前者源于叙述者的判断失误,觉得写作无从措手,不得不出现空白;后者源于艺术家自觉的艺术追求。②结果不同:前者没有反映思想史的真实,使得叙述不连贯,也不能给人以深刻的意味;后者蕴含了丰富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体验和想象的空间,凸显了意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伊格尔顿曾经概括了西方文学批评的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作者阶段(浪漫主义和十九世纪);绝对关心作品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阶段。”(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我们通常简单地表述为注重作家、注重作品、注重读者三个阶段。中国的文学批评很难作出如此清晰的划分。大部分时间,中国文学批评的兴趣集中于作品、作家以及二者的关系。
    关注作品是文学批评的起始。享受文学之余,我们很快会产生一个疑问:那些称之为“文学”的文本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魔力,以至于人们为之如痴如醉,悲喜交加?文学批评首先负责解释这个问题。其次,一部作品拥有哪些深层的涵义?一首诗歌展示了一幅山水意象图,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几个家族的恩怨情仇,这一切之所以打动了整个社会,作品背后还隐藏了哪些普遍的意义?相当多的时候,批评家试图用理论的语言将这些隐藏的意义转述或者翻译出来。
    无论是解释作品的魔力还是解释作品的意义,批评家很快把目光转向了作家。作家是作品之父,他们拥有令人景仰的天才造就了一个文学王国。这种天才是从哪里来的?可否传授给他人?所有试图投身文学的人无不关心这个问题。这时,作家的社会身份、阶级地位、经济收入以及他们的家谱、作息时间、饮食起居、婚姻和绯闻、在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写作等等无不纳入研究范围。这个意义上,批评家已经无形地接受了一个观念:作品的意义来自作家的创造,作家是文学的中心。这就是伊格尔顿所形容的浪漫主义阶段。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学派来说,作品或者作家无不置于历史环境制造的社会关系之中给予考察。批评家认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多半再现了历史的某种聚焦点。虽然仅仅是几个人物,一段家世,若干悲欢离合,但是,这些故事最大限度显示了历史运动——哪些阶级或者阶层即将消亡,哪些人拥有未来,如此等等。历史的表象芜杂纷乱,文学凝聚了历史的精髓。作家之所以具有洞察历史的慧眼,与他的出身、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背景密切相关。总之,解释一个作家的文学才能时,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很少考虑神秘的天赋,而是将才能的来源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联系起来。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学派拥有一套剖析社会历史的术语范畴,例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与阶层、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等等。相对地说,精神分析学派对于这一套术语范畴不感兴趣。精神分析学派的术语范畴是恋母情结、意识、无意识、超我、现实原则、本能、力比多,等等。这显然不是概念的差异,而是研究问题的方向不同。
    (节选自南帆《文学批评:视角与问题》)
    4.下列对“文学批评”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批评有三个阶段:一是关注作者阶段,二是关心作品阶段,三是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阶段。
    B.文学批评在起始阶段更关注作品,因而中国文学批评的兴趣便集中于作品、作家以及二者的关系。
    C.文学批评需要解释“文学”的文本为什么具有吸引人的魔力以及一部作品拥有哪些深层涵义等问题。
    D.文学批评进入浪漫主义阶段后,批评家更关注作品,认为作品的意义来自作家的创造,作品是核心。
    解析:选C A项,不是所有文学批评都如此,仅限西方文学批评。B项,强加因果。D项,原文中有“批评家很快把目光转向了作家”“作家是文学的中心”。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批评家总是试图用理论的语言来解释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整个社会的原因,并试图转述或者翻译出来作品背后所隐藏的那些普遍的意义。
    B.社会历史批评家认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会聚焦历史的某个点,哪怕仅仅是几个人物,一段家世,若干悲欢离合,也最大限度地显示了历史的运动。
    C.社会历史批评学派认为作家之所以具有洞察历史的慧眼,与他的出身、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背景密切相关,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不可分割。
    D.如果说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关注文学才能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的关系,那么,精神分析学派调转方向,对个人纷繁复杂的内部精神世界更感兴趣。
    解析:选A A项,原文说的是“相当多的时候,批评家试图用理论的语言将这些隐藏的意义转述或者翻译出来”,而选项强加了因果关系。
    6.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联系所学课文并参考选文,从社会历史或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丁玲这句话的内涵。(6分)
    答:

     

     

     
    解析: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筛选文本的信息可知,社会历史角度可从人物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和作家对社会的认识两方面作答。精神分析角度可从人物心理认同和没有认识到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这两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社会历史:祥林嫂是旧中国封建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其一生坎坷悲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更遭受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最终被吞噬。作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洞察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文化本质,她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
    精神分析:祥林嫂对于封建礼教给她的迫害与摧残进行的抗争,恰恰是对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无意识认同,这是导致她死亡的重要原因。处世过于被动和自身的无知使她失去了生的意志和本能。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但综合来看,对“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的式微、都市文学的兴盛、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而当我们意识到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理解和阐释“中国”,抑或如何以“中国”——更准确地说,如何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来展开自己的作品世界。
    (摘编自周展安《文学的“文明中国”视野与纵深感》)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中国”内部展开,很少关注海外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情况。
    B.因为“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所以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
    C.20世纪以来,许多中国作家在展开文学世界时都会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D.新时代的作家应当继续直面现实,解决矛盾,这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
    解析:选C 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写“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并没有表述有关海外其他文明体的问题。B项,强加因果,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D项,“解决矛盾”错,原文说的是“直面矛盾”。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指出20世纪的中国文学存在不足,未能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加以充分呈现。
    B.第二、三段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为论述当下文学发展提供了依据。
    C.第四、五段针对新时代给当下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挑战,从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剖析。
    D.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作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回应时代诉求。
    解析:选B B项,“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错误,第二、三段只指出“新时代”的命名具有文明史意义,并未对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进行详细阐释。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时代既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等根本属性,又在具体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B.新时代文学在表现新时代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在客观上发展为史诗。
    C.作家应关注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也应在作品中体现良知,守住底线。
    D.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进行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
    解析:选A A项,混淆概念。选项中的“既……又……”是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过程的特点,而不是新时代的特点。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