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实验素养提升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155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实验素养提升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155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实验素养提升4
展开[技能必备]
1.理解含义
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可以明确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2.方法应用
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3.应用分析
(1)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途径。如用18O标记HO,光合作用只产生18O2;再用18O标记C18O2,光合作用只产生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CO2。
(2)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如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大肠杆菌内发现放射性物质;35S标记蛋白质,大肠杆菌内未发现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标记特征化合物,探究详细生理过程,研究生物学原理。如用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用15N标记DNA,证明了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技能展示]
1.(2017·河南六市二次联考)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C.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比例为50%
D.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C2H5OH)
解析 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只有1个,因此所占比例为25%,C错误。
答案 C
2.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
B.D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CE阶段,细胞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解析 D点时利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速率最大,但D点到E点,TdR仍然被利用,说明该阶段仍合成DNA,E点时细胞中DNA含量最高。
答案 B
3.(2017·海南压轴卷)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的经典实验中,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
A.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D.用烟草花叶病毒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
解析 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使用的是碘液染色法;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也是遗传物质使用的是病毒拆分实验。
答案 C
4.(2017·湖南衡阳六校联考)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DNA应为② B.子二代DNA应为①
C.子三代DNA应为④ D.亲代的DNA应为⑤
解析 亲代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故亲代的DNA应为⑤;放在14N培养基中培养,子一代DNA为14N-15N-DNA,应为图中②;子二代DNA,一半是14N-15N-DNA,另一半是14N-14N-DNA,应为图中①;随着复制次数增加,离心后都含有中带和轻带,轻带相对含量增加,应为图中③。
答案 C
5.赫尔希和蔡斯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解析 组成噬菌体的结构物质有蛋白质和DNA,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要用特有元素35S和32P,不能用共有元素15N,故C项错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般没有P,故D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把DNA注入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一特性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使实验结果更科学、更准确,故B项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