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教师用书:专题5精准提升2 突破点4 文言句式翻译要规避的两点
展开突破点四 文言句式翻译要规避的两点
■关键点一 避免语序颠倒·
[典例剖析]
(2019·北京卷)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
现场抽样: 我不能采纳《国语》的上述说法。
点评: “无取乎尔”,状语后置句,应调整为“乎尔无取”。
正译: 我对于《国语》的上述说法无所采纳。
◎精准指导
四种文言文倒装句
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词后。
4.介宾结构后置。一是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后置。二是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
[对点训练]
1.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邑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与田园归何氏焉。
画线语句中的关键句式:
译文:
■关键点二 避免漏译成分·
[典例剖析]
(2015·全国卷Ⅱ)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现场抽样: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抱憾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
点评:这句话是省略句的同时又是宾语前置句。“抱恨泉壤”省略主语“我”和介词“于”,“何言”应为“言何”,说什么。
正译: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
◎精准指导
句式翻译两点注意
1.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能只读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对点训练]
2.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徙郑州。
画线语句中的关键虚词:
译文:
【参考答案】
1.“贸田园若干”是定语后置句。
耗费精力经营,总共才几年,就买了几处田园。
【参考译文】 本县何家有个仆人叫方相。何家两代担任御史,家中富有。方相尽力服侍主人,积存了若干贯赏钱。何氏家道中落后,将众仆人遣散。方相也按例离开何家,就拿出以前的赏钱经商。耗费精力经营,总共才几年,就买了几处田园。突然有一天,对他的弟弟说:“我是何家的仆人,打算在何家终老。虽是这么说,我原是方家的子孙,不可不确立后嗣。你有儿子,应该给我做儿子!”就削了一块木牌,写上了名字,好像自己已死的样子,留下一些剩余的钱;而把自己和田园一起回归何家。
2.“子孙(于墓碑)深刻大书”省略句、“(墓碑)乃一旦与瓦砾等”省略句。
子孙在墓碑上深深地镌刻大字,是想让它们传承千年,没想到这些墓碑有一天竟会与瓦砾一样,实在是可惜。
【参考译文】 当初,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佐上奏说:“唐代贤臣墓碑,现在已损失十分之七八了。子孙在墓碑上深深地镌刻大字,是想让它们传承千年,没想到这些墓碑有一天竟会与瓦砾一样,实在是可惜。那些没有被毁坏的,希望敕令州县完整保护。”移任郑州。
[即时训练]
(2019·合肥二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恢字弘达。幼聪颖,年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所遗。既长,美风表,涉猎史籍。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宣武之难,逃在京师。高祖义兵至,恢于新林奉迎,以为辅国将军。建康平,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天监元年,为侍中、前将军。二年,出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四年,改授后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义兵初,郢城内疾疫死者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遽命埋掩。又遣四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十三年,迁散骑常侍、益州刺史,使持节如故,便道之镇。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七年九月,薨,时年五十一。遣中书舍人刘显护丧事。恢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后于都下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梦还侍疾,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后又目有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龙得治眼术,恢请之。既至,空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恢性通恕,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而散之。在荆州,常从容问宾僚曰:“中山好酒,赵王好吏,二者孰愈?”众未有对者。顾谓长史萧琛曰:“汉时王侯,藩屏而已,视事亲民,自有其职。中山听乐,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今之王侯,不守藩国,当佐天子临民,清白其优乎!”坐宾咸服。
(节选自《梁书·萧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B.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C.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D.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本题应结合语意及句子结构进行分析。“虞”指忧虑、忧患,“内外多虞”指内外忧患颇多,语意、结构均完整;而“明帝”则应作“以恢为宁远将军”的主语,故“虞”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东宫”即太子,“东宫建”意为“立太子”,语意完整;“太子舍人”为官名,根据语境,任“太子舍人”的应为萧恢,而非“东宫”,故“东宫建”后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义兵,指起义的或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犹义师;也指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
B.出,一般指京官正常外调,而《琵琶行》“予出官二年”的“出”则是因罪贬谪。
C.中书,当时所施行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的简称,舍人是其主要官员的官职名。
D.藩,有屏障的意思,古代封建王朝用诸侯国来保护王室,所以称诸侯的封国为“藩国”。
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本文涉及的时代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当时还没有施行三省六部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恢聪颖好学,深受朝廷赏识。他童年就通晓一些儒家著作,并善于解说疑难,长大后又涉猎史书;后来遭逢乱世,走上仕途,得到了明帝和高祖的重用。
B.萧恢倾心为民,治政卓有成效。他刚到郢州就命人及时埋葬病死者的尸体,并派使者巡察辖区;在益州又巧妙化解了官府与百姓在交通方面的矛盾,百姓因此得利。
C.萧恢恪遵孝道,乐于救济他人。人们都认为,正是因为他的真诚感动上天,其母亲的眼疾才得以治好;他担任过四州刺史所得的俸禄常常用于行善施舍。
D.萧恢谈古论今,富有政治眼光。他在荆州时曾表示,汉朝的王侯应当帮助天子治理百姓;现在的王侯情况不同,更应当注重保持自身清白廉洁的品行。
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根据原文“汉时王侯……清白其优乎”,选项中“汉朝的王侯应当帮助天子治理百姓”不符合原文语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
译文:
(2)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
译文:
[答案] (1)陆路往返,官府都征用私人马匹,百姓视为祸害,历任刺史不能改变。(得分点:“悉”“患”“累政”各1分,句意2分)
(2)醒后感到忧愁惶恐,于是寝食难安。不久都城信使到了,说是太妃已经痊愈。(得分点:“忧遑”“俄而”“瘳”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萧恢字弘达。萧恢自幼聪明,七岁时,便能通晓《孝经》《论语》的义理,解说疑难没有遗漏。他成年后,仪表美好,博览史书。南齐隆昌年间,明帝担任宰相,内外忧患颇多,明帝于是任命萧恢为宁远将军,率领一百名士兵保卫东府,并且授任他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立太子,萧恢任太子舍人。宣武之难时,萧恢逃匿于京师。高祖所率领的义军到来,萧恢在新林迎接,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建康平定后,萧恢返回,改任冠军将军、右卫将军。天监元年,担任侍中、前将军。天监二年,萧恢出任使持节、征虏将军。天监四年,萧恢改任后将军、郢州刺史,照旧任使持节。义军最初起事时,郢州城内有许多人因疫病死亡,来不及安葬,等到萧恢就任后,即刻下令将这些尸体掩埋。他又派遣四位使者巡视郢州各地,使得州内大大安定。天监十三年,改任散骑常侍、益州刺史,照旧任使持节,从小路到镇所。当时,成都距离新城有五百里,陆路往返,官府都征用私人马匹,百姓视为祸害,历任刺史不能改变。萧恢就购置一千匹马,交付所征用的人家,供其骑乘,到有用时就依次征发,百姓因此得利。普通五年,萧恢晋升官爵名号为骠骑大将军。普通七年九月,萧恢逝世,享年五十一岁。朝廷派中书舍人刘显料理丧事。萧恢有孝顺的品性,刚开始镇守蜀地时,生母费太妃仍住在都城,后来在都城患病,萧恢并不知道。一天晚上,萧恢突然梦到他回都城侍候生病的母亲,醒后感到忧愁惶恐,于是寝食难安。不久都城信使到了,说是太妃已经痊愈。后来,费太妃又患上眼疾,长期失明,有一位从北方来的道人慧龙得到治愈眼睛的方法,萧恢请他来治病。慧龙到后,空中突然出现一位圣僧,等慧龙下针后,太妃豁然开朗(双眼又能看见东西),众人都认为这是萧恢的真诚(感动上天)所致。萧恢为人豁达宽厚,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共任四州刺史,所得的俸禄随后就散发。在荆州时,萧恢曾经从容地问宾客幕僚:“中山王喜欢饮酒,赵王喜欢做官,二者哪个更有害?”众人没有回答的。他回头对长史萧琛说:“汉代的王侯,不过是国家的屏障而已,管理事务治理百姓,自有专门职位。中山王听音乐,可以任其性情行事;彭祖代管政务,近于侵犯职责。如今的王侯,不用守卫藩国,应当辅佐天子管理百姓,清白廉洁的品行才是更重要的吧!”在座宾客都深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