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学案
展开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及其代表物质,掌握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重点:掌握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难点:掌握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问题探究】
一、硫的性质
1、自然界中的硫元素主要以 、
、 等形式存在。
2、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 。
3、物理性质:颜色 ;俗名 ;溶解性 。
4、化学性质
⑴做氧化剂:H2+S→
Fe+S→ Cu+S→
⑵做还原剂:S+2H2SO4(浓) △ 3SO2↑+2H2O
⑶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3S+6KOH △ 2K2S+3K2SO3+3H2O(此反应用于除去试管中残留的硫)
⑷特性:Hg、Ag在常温下虽跟O2不反应,但却易跟S反应
Hg+S=HgS(此反应用于消除室内洒落的Hg)
5、硫及其化合物性质比较
| S | H2S | SO2 | H2SO4 |
色态味 |
|
|
|
|
溶解性 |
|
|
|
|
化 学 性 质 |
|
|
|
|
制 取 |
|
|
|
|
★不同价态硫的相互转化
-2 0 +4 +6
S S S S
转化关系图
H2S SO2 SO3
FeS S H2SO3 H2SO4
HgS Na2SO3 Na2SO4
写出上述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思维点拨】
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2价、+4价和+6价。
常见的-2价硫元素的化合物:H2S、HgS、FeS、Na2S、Cu2S等。
常见的+4价硫元素的化合物:SO2、H2SO3、Na2SO3等。
常见的+6价硫元素的化合物:SO3、H2SO4、Na2SO4、BaSO4等。
各种硫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同价态硫的化合物间可以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相互转化,而不同价态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⑴H2+SH2S ⑵2H2S+O2=2S+2H2O ⑶Fe+SFeS
⑷Hg+S=HgS
⑸FeS+H2SO4=FeSO4+H2S
⑹S+O2 SO2
⑺SO2+2H2S=3S+2H2O
⑻2SO2+O2 2SO3
⑼SO2+H2O=H2SO3 ⑽SO2+2NaOH=Na2SO3+H2O
⑾Na2SO3+H2SO4=Na2SO4+H2O+SO2↑ ⑿2Na2SO3+O2=2Na2SO4
⒀2H2SO3+O2=2H2SO4 ⒁SO3+H2O=H2SO4
⒂H2SO4+2NaOH=Na2SO4+2H2O ⒃H2SO4+BaCl2=BaSO4↓+2NaCl
【同步闯关】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硫黄发生反应
,且硫做还原剂的是 ( )
A、O2 B、Fe C、H2 D、Zn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硫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 SO3只有氧化性,SO2只有还原性
C可以用铁罐贮运冷的浓H2SO4
D氢硫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SO3 ④Fe2O3 ⑤FeCl2 ⑥Hg2S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全部
4.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 )
A.Na2SO3 B.NaHSO4
C.亚硫酸 D.氢硫酸
5.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 ,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
A.Na2S和H2SO4 B.Na2SO3和盐酸C.Na2S和盐酸 D.Na2SO3和H2SO4
6、下列关于亚硫酸、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酸,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
B、两种酸中,硫元素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两种酸在空气中都很稳定
D、按上述顺序,硫元素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
7.在由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已知S的质量分数为25.6% ,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
A.36.8% B.37.6%
C.51.2% D.无法计算
8.将SO2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通入另一气体X仍无沉淀,则X可能是( )
A.H2S B.NH3
C.Cl2 D.CO2
9.对于反应3S+6KOH △ K2SO3+2K2S+3H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S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若3mol硫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
4mol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2: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10.将碘水滴入Na2S溶液中,溶液浑浊;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2-
B.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2-
C.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I>S
D.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2->I->Br-
11.某酸B与钠盐A反应生成刺激性气体C,C可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为D,D溶于水生成酸B,C与苛性钠液反应生成A。则满足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
A B
C D
12.汞蒸气有毒。①万一把汞洒出,可以在有微细汞滴的部位撒一层硫磺粉,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室内有汞蒸气时应进行通风以降低汞蒸气浓度,这时通风口装在墙的________(填“上”或“下”)部的效率高。
【探索提高】
1.有两种白色钾盐(正盐)粉末A、B ,加入稀盐酸后分别生成无色气体D和E 。D和E通入氢氧化钡溶液都能使其浑浊;D、E通入品红溶液只有D使其褪色;D还能使溴水褪色生成两种酸的混合溶液。
⑴请写出两种盐的名称:
A为 ,B ;
⑵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A + H2SO4 :
②E+ Ca(OH)2 :
③D + Br2 + H2O
2.亚硫酸钠中有+4价的硫,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有试剂:溴水、Na2S溶液、Na2SO3溶液、稀H2SO4、NaOH溶液、氨水
(1)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 ,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 _。
【拓展阅读】
硫的氧化物
在火山爆发时,同硫化氢一齐产生的还有二氧化硫,硫在空气中燃烧也变成二氧化硫。而在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是二氧化硫,只知道它是一种具有恶臭的气体。远在1702年化学家施塔尔曾经用碱性溶液,吸收硫磺燃烧的生成的气体,得到亚硫酸盐溶液,所以后来也将燃烧硫磺的气体叫做无水亚硫酸。但因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故必须等到用汞槽代替水槽之后,才能收集到这种较纯的气体。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Priestley,J. 1733~1804)在1774年,用硫酸加热做实验。他说:“硫酸加热简单没有气体发生。…但这种气体却于意外发现。并且我认为这个发现,费了颇重的代价。即用蚀烧了更久的时间,还是没有气体。我觉得失望,乃将烛撤掉;但在我将玻璃瓶从汞槽撤开以前,一点水银经由曲管通入热酸;于是立刻之间,瓶中布满浓厚白烟,发出无限气体,经过的导管裂成碎片(我想是因为忽然发生的热),并且有些热酸泼到我的手上,手烫得非常利害,至今仍可看见受伤的痕迹。瓶中凝结的,有白色的似盐的物体,放出的臭,非常令人气窒。”普利斯特里第二天把少量的水银与硫酸放入瓶中加热,没等到硫酸沸腾就开始产生了大量的气体。用汞槽收集起来,跟上次取得的一样具有恶臭,既能被水吸收,又能灭烛。后来他又用铜、铁、银、硫分别和硫酸共热,都制出了这种具有恶臭的气体。这时才知道这种气体是由硫和氧组成的。
在1772年,普利斯特里和道尔顿曾先后发现,在装有水银的密闭器中燃烧硫磺,结果在燃烧前后其中气体的体积不变。这一事实跟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木炭一样,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由此推知无水亚硫酸类似无水碳酸,在它们的组成中所含的氧如果变为气体,其体积应相同。道尔顿根据氧气的密度为1.1,测得无水亚硫酸的密度为2.3,所以他推断无水亚硫酸中硫与氧的重量几乎相等。1807年盖·吕萨克加热使硫酸盐分解,在汞槽上面收集分解的气体,再用苛性钾处理。他发现苛性钾吸收硫酸盐分解的无水亚硫酸,而剩下分解出来的氧气,并找出了二者容量上的比例。他说:“我所加热的第一种硫酸盐是硫酸铜。它首先放出水分;但到了曲颈瓶红热时,(无水)硫酸的白烟立刻发出,并带有云雾似的气体,(无水)亚硫酸有强臭,并且洗涤后,火柴能在其中复燃数次。那么这种气体是无水亚硫酸和氧气的混合物。……这两种气体,容量上几乎有2与1之比例。”他用硫酸亚铁加热,则与硫酸铜有些不同,所产生的氧气要少一些。其原因在于这种化合物中存在的亚铁,用去了一部分氧气。盖·吕萨克用硫酸铅做同样性质的实验,结果硫酸中分解出来的无水亚硫酸与氧气的容量比例也大约是2比1。如果在无水亚硫酸中硫与氧的重量之比是1:1,那么在无水硫酸(即三氧化硫)中硫与氧重量之比则应为1:1.5。这就是硫的两种氧化物中硫与氧应用的重量之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分子概念,因此只有这两种氧化物成分的重量比。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答案
问题探究
一、1、硫单质、硫化物、硫酸盐
2、-2 0 +4 +6
3、淡黄色,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4、(1)H2S FeS Cu2S
5.
| S | H2S | SO2 | H2SO4 |
色态味 | 淡黄色晶体 |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 无色无味油状液体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 1:2.6,能溶于水 | 1:40,易溶于水 | 与水任意比例混溶 |
化学性质 | 与金属、非金属反应 | 可燃性,还原性,其水溶液是弱酸 | 是酸性氧化物,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 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 |
制取 | 无 | FeS+2HCl==FeCl2+H2S↑ | Na2SO3+H2SO4==Na2SO4+H2O+ SO2↑ | 略 |
同步闯关
1.A 2.B
3、C 解析:S与Cu化合得到Cu2S;S与O2化合得到SO2;Fe与O2化合得到Fe3O4;S与Hg化合得到HgS。
4.B
5.A 解析:X为Na2SO3,Y为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Z气体SO2。W是SO3。
6、D
7、B 解析:由题可知,钠元素的物质的量为硫元素的两倍, 25.6%×2×23/32= 36.8%,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6%—36.8%=37.6%。
8、D
9、B 解析: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0、CD 解析:单质的氧化性是Br2 〉I2 〉S;离子的还原性是S2-〉I-〉Br-; 非金属性是Br 〉I 〉S。
探索提高
1. Na2SO3或NaHSO3 Na2SO4 SO2 SO3
2、①Hg+SHgS ②下
3、①亚硫酸钾 碳酸钾
②K2SO3+ H2SO4== K2SO4+H2O+SO2↑
Ca(OH)2+CO2==CaCO3↓+H2O
SO2+Br2+2H2O==H2SO4+2HBr
4、(1)溴水,使溴水的红棕色褪去,
Na2SO3+ Br2+H2O== Na2SO4+2HBr
(2)Na2S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Na2SO3+ 2Na2S+3H2O == 3S↓+6NaOH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5章 第24讲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5章 第24讲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含解析),共16页。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3讲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3讲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学案(含答案),共8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