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名称: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高一 授课时间: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 2.认识并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掌握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3.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学会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 |
教材内容分析 | 课程标准要求本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要求在新教材中删去了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对学生准确理解知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离子方程式中弱酸的处理问题等等。 | |
学情分析 |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纠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 | |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 3、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 |
重点 |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正误 | |
难点 | 电解质是否可拆 | |
导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效果及问题预设 |
导 |
1.什么叫复分解反应? 在_________中由两种____________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__________的反应。 如: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反应.
| 温故知新,复习引入 |
思
| 2.写下列物质两两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HCl ②NaOH ③Na2SO4 ④BaCL2 ⑤Na2CO3 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4.常见的沉淀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微观(离子)角度,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复习复分解反应引出新知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 |
议 | 一、离子反应 1、概念: 叫做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 用 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3、复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 ,并配平。 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2)拆:把 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 ___________以及单质、金属氧化物、难电离的物质仍用分子式表示。 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拆写为: (3)删:删除反应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 通过议的环节,小组成员互帮互学,相互促进。 |
展 | 学生口头展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及板书展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力和习惯,并学会质疑。 |
评 |
| 归纳总结,学会记录重难点知识。 |
检 | 见导学提纲 |
|
板书设计 |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离子反应 1、概念: 2、离子方程式: 3、复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 |
教学反思 |
|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
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化学必修1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1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共7页。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必修1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1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