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共7页)
一、选择题(34*1.5=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据此,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的放牧业→大田作物→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影响这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效益 B.交通运输条件
C.国家的政策与法规 D.优越的自然条件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4—5题。
4.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
5.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6-8题:甲地有某种原料,利用该原料生产的产品其市场主要在乙地,该生产活动属于劳动密集型,打算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选择一个厂址,经过考查,四地生产该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数据大小表示费用大小)分析见下表:
地点 | 原材料运费 | 产品运费 | 土地成本 | 工资成本 | 其他 |
① | 3 | 4 | 5 | 2 | 5 |
② | 4 | 5 | 5 | 3 | 6 |
③ | 2 | 3 | 5 | 1 | 4 |
④ | 5 | 7 | 5 | 4 | 4 |
6.从综合经济效益角度看,该厂最好建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7.若在选定的地点建厂,在下列四种工业部门中,最适合在该地发展的是
A.领带厂 B.普通家具厂 C.啤酒厂 D.炼铝厂
8.从工业联系的角度考虑,如果在选定地点中发现上题中4种厂家一起存在,是因为这些厂家之间
A.具有生产上的联系 B.具有商贸联系
C.可能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 D.具有信息技术联系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和风向频率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①功能区人口密度最大 B.②功能区环境污染最重
C.③功能区建筑密度最大 D.①功能区交通通达度最好
10.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城市四个企业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纺织厂
C.机械厂 D.钢铁厂
读“世界某地农业生产状况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有
A.商品率高
B.以种植业为主
C.科技水平低
D.生产规模小
东南亚中南半岛是全球重要粮食生产地区,但是河口三角洲夏季常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大面积农田毁坏,推高国际粮价。读图完成13~14题。
13. 夏季湄公河三角洲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泥石流
C.滑坡 D.沙尘暴
14.图中阴影区域是世界某种粮食作物的主产区,
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地中海式农业
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图1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2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1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乳牛大量繁殖 B.气温偏低 C.鲜草供应偏多 D.降水偏少
16.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
A.地形的种类 B.市场的距离 C.雨量的多少 D.奶牛的数量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17~18题:
| 甲产业 | 乙产业 | 丙产业 |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
|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北京(39%)、 广东(26%) | 上海(35%)、广东(28%)、江苏(20%) |
17、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18、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来源:Zxxk.Com]
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若图中甲、乙、丙、丁均是有空气污染的工厂,这种工业布局方式适宜在( )
A.25ºN~30ºN的大陆东岸
B.30ºS~40ºS的大陆西岸
C.40ºN~50ºN的大陆东岸
D.10ºN~25ºN的印度半岛
20、图中①~④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是( )
A.①纺织工业 B.②花卉、蔬菜种植业
C.③粮食种植业 D.④机械制造业[来源:Z§xx§k.Com]
21、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22.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23.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寒潮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D.光照条件差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持续发展 B.社会持续发展
C.生态持续发展 D.文化持续发展
25.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A.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B.高强度的开采自然资源
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D.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行为的是( )
A.黄河出现凌汛 B.围湖造田
C.南水北调 D.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27.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不会出现
B.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模式
C.体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间的尖锐矛盾
D.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不可避免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据图完成28~29题。
28.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差逐渐变小
B.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29.下列对图中所提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判断正确的是
A.英国的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B.德国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C.波兰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季
D.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来源:学科网ZXXK
30.下列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图6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31~32题。
31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
①气温年较差 ②年降水量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 ①②
3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33.关于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工制造业技术水平提高不大 B.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大于第三产业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愈来愈大 D.区域的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和浙江的16座城市形成的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读下表有关资料(2007年数据),完成5~6题。
[来源:Z#xx#k.Com] | GDP总值(亿元) |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 经济外向度[来源:Z&xx&k.Com] | ||
一 | 二 | 三 | |||
“长三角” | 46672 | 3.4 | 54.4 | 42.2 | 126.7% |
全国 | 249583 | 11.3 | 48.6 | 40.1 | 66.2% |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三角”经济发达,GDP约占全国的20% ②“长三角”农业生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长三角”对外开放程度较高④“长三角”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2小题,共20分)
4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的适当位置,用“ ”符号,画出欧亚两大洲的分界线。标出红海
(2)图中F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读图,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CDE五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________;A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H半岛是________,水资源严重匮乏。新加坡的年降水量不算少,但也成为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他们缺水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
①H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10分
| 1978年 | 2005年 |
第一产业比重(%) | 20.0 | 12.8 |
第二产业比重(%) | 64.3 | 49.6 |
第三产业比重(%) | 15.7 | 37.6 |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3分
(3)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B表示__ ____工业。2分
(4)试分析该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2分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1分)
1~10、DBACD CACCD
11~20、BAABB BBADD
21~30、CBBCD BCDDB
31~34、DADC
二综合题(19分)
41题(9分)
(1) 画图略
(2)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河流流向呈放射状
(4) E 结冰期过长
(5) 阿拉伯半岛 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 国土面积狭小,无法发育河流,人口稠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
42题(10分)
(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3分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3分
(3)钢铁 森林2分
(4)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