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题02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展开专题2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1.有一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CuSO4、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以下实验,分析其组成.
①取部分固体粉末加入水中,搅拌,得到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为无色澄清液.
②往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③往①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可推断: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 ,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
写出①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观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S,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3.[2019·安顺]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钠盐,且A、D都由三种元素组成,E是红棕色固体,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黑色粉末生成,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图HT2-4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图HT2-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2)反应①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B物质与E物质反应过程中,B物质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图HT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滤渣a的成分是 ,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外还有 ,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 .
(3)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
5.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 | A+B | A+E | B+C | B+E |
现象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产生气泡 |
(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
D ,E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E ;
B+E .
6.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
| A | B | C | D |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 ;B ;
C ; D .
7.[2018·绵阳]A~G七种物质之间具有如图HT2-6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含铁的矿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B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F可溶于G的稀溶液并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理想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HT2-6
(1)A的化学式为 .已知A转化为B时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2)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B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实验.
实验一 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中,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图HT2-7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他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 | 预期的现象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另一支试管 |
|
实验二 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 结论 |
溶液滴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 |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Na2CO3溶液pH=3 |
(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Na2CO3溶液pH=3”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
9.复习课上,老师准备了四瓶没有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钙、氯化铵和氯化钠,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小刚设计了如图HT2-8所示的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骤均取用原固体物质).
图HT2-8
(1)所加试剂X是 ,鉴别出氯化铵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2)所加试剂Y是 ,试剂Y与被鉴别出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3中用蒸馏水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钠,所依据的现象是 .
10.鉴别稀盐酸、稀硫酸、Ba(OH)2、Na2CO3和FeCl3五瓶无标签的溶液.
图HT2-9
(1)通过观察溶液的 ,直接确定出FeCl3溶液.
(2)小刚利用FeCl3溶液分别与其他四种溶液混合,现象如图HT2-9所示:试管A中出现红褐色沉淀,B中既有红褐色沉淀又有气泡产生,C、D中无明显现象.则C、D中取用的原溶液分别是 中的一种.他将C中溶液倒入A中,观察到红褐色沉淀溶解且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试管C中所取的原溶液是 .
(3)小强取除FeCl3溶液外的其他四种溶液各少量(可多次取用),将每种溶液分别与另外三种溶液一一混合,同样达到了鉴别的目的.则他鉴别出Na2CO3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参考答案】
针对训练
1.Na2CO3、BaCl2 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2.Ba2+、OH- Fe3+、C、S Na+、Cl-
3.(1)Na2CO3 CO
(2)复分解 还原性
(3)Fe2O3+3CO2Fe+3CO2
[解析]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则C是二氧化碳;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A可能是碳酸钠,D也由三种元素组成,A能转化为D,D能生成二氧化碳,则D可能是碳酸钙或碳酸钡;红棕色固体E可能是氧化铁,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黑色粉末可以是铁粉,B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可以是一氧化碳.(1)物质A是Na2CO3 ,B是CO.(2)反应①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B物质与E物质反应过程中,将氧化铁还原成铁,所以B物质具有还原性.(3)E是氧化铁,可以和碳单质或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 ↑或3CO+Fe2O32Fe+3CO2 .
4.(1)漏斗 引流
(2)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氢氧化钠、氯化钡
碳酸钡
(3)氯化镁
[解析](1)过滤还需要漏斗,其中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2)样品溶于水过滤后得到滤渣1.5 g,能够全部溶于稀盐酸,且产生0.44 g的二氧化碳,说明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没有硫酸钡.
设产生0.44 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44 g
= x=1 g
1 g<1.5 g,因此沉淀中还含有氢氧化镁.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因此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3)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可以知道滤渣a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镁,因此无法确定氯化镁的存在.
5.(1)AgNO3 Na2CO3 Ca(NO3)2 KNO3 HCl
(2)AgNO3+HClAgCl↓+HN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6.H2SO4 Na2CO3 Ba(OH)2 HCl
7.(1)FeS2 -1
(2)Fe2O3+3CO2Fe+3CO2
(3)SO2+H2OH2SO3
(4)Fe2O3+3H2SO4Fe2(SO4)3+3H2O
8.(1)有气泡冒出
Na2CO3+2HCl2NaCl+H2O+CO2↑
(2)Ca(OH)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
(3)小李所取溶液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的溶液,不是碳酸钠溶液
(4)试纸立即变色而非缓慢地变色
9.(1)氢氧化钠溶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3)完全溶解的是氯化钠,未完全溶解的是氢氧化钙
10.(1)颜色
(2)稀盐酸、稀硫酸 稀硫酸
(3)与其中两种物质反应都产生气体,与另一种物质反应产生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