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展开
汽车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57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将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3. 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填写好考场、座位号。
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关于葡萄酒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
B.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4的空间
C.装入葡萄汁后,应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
D.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7~8天左右
2.在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用带盖的瓶子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向装置中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3.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 )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豆腐块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应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制作果酒、果醋都要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B.酒精发酵属于厌氧发酵,所以葡萄汁应装满发酵瓶
C.盐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因此用含水量较少的豆腐制作腐乳效果越好
D.醋酸菌中酶的耐热性高于酵母菌中酶的耐热性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6.变酸的果酒表面长的一层膜、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腐乳外部的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殖形成的 ( )
A.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B.酵母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7.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H2O+CO2
醋酸+H2O
丙酮酸
乙醇
CO2
葡萄糖
+
③
②
④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8.下列关于“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B.果酒制作过程中,若发酵条件控制不当果酒可能变酸
C.腐乳制作过程中,适量加盐以防止豆腐变软、变质
D.果醋制作过程中,应连续充入无菌空气以利于醋酸发酵
9.下列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厌氧型
B.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来看,包括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C.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和乳酸菌
D.用到的微生物的生殖方式都为分裂生殖
10.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 萄糖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酵母菌细胞失水 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
11.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些
12.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⑤①②③④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13.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压蒸汽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实验操作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实验室培养硝化细菌时,培养基无需加入有机碳源
14.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刚刚烫手)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lO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15.关于灭菌和消毒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
16.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17.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18.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 ( )
①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②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
③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④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常用的两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B.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接种用具都需进行严格灭菌
20.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
C.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 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基被滴落的冷凝水污染
22.在纤维素分解菌分离与鉴定实验中,用到的培养基按照物理状态分类分别为 ( )
A.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2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离和纯化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手段是平板分离微生物
B.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D.分离和纯化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
24.在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要对其中的某种微生物进行研究,就必需获得其纯化培养物,以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化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 )
A.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
25.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细菌菌落数时,一般选择如图中哪几支试管中的稀释液来涂布平 ( )
A.试管1、2、3 B.试管2、3、4 C.试管3、4、5 D.试管4、5、6
26.下图所示用灼烧接种环进行微生物划线法接种的示意图中,规范正确的是 ( )
27.关于培养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配制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维生素
B.微生物的适应性强,配制培养基时可以不考虑pH
C.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
2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C.维生素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29.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某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A、B、C、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一”表示不生长),请分析下列哪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的成分是 ( )
培养基成分
A、B、C
A、B、C、I、M
A、B、C、H、K
A、B、C、M、J
A、B、C、I、K
A、B、C、H、J
A、B、C、K、M
生长状态
-
-
+
-
+
-
+
A.H B.I C.K D.M
30.下列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影响其生命活动
B.培养基在50℃时搁置斜面以及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都与消毒灭菌无关
C.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D.每个菌落由大量的各种细菌组成,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3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32.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 )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B.青霉素或琼脂 C.高浓度食盐 D.维生素或指示剂
33.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 ( )
A.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B.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
C.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
D.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34.某同学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别,下列能说明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
A.未接种的培养基上长出了菌落
B.选择培养结束后,选择培养基澄清
C.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CR溶液后,没有出现透明圈
D.在添加有CR溶液的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35.下列属于植物芳香油理化性质的是 ( )
①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②易溶于水 ③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具有特殊的植物香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6.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时,除要注意安装的顺序外,还应使整个装置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其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水蒸气泄漏 B.防止芳香油的挥发 C.避免有机溶剂的挥发 D.减少对入体的毒
37.关于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乳浊液经分液漏斗分离后的玫瑰油中不含水 B.加入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避免玫瑰油的挥发
C.无水硫酸钠具有吸水的功能 D.氯化钠能使水和油充分混合
38.在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进行冷凝的目的是 ( )
A.将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收 B.操作方便 C.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D.提高含油量
39.如图是利用水中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该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先固定热源酒精灯,再固定蒸馏瓶,并要注意蒸馏瓶与热源的距离
B.在安装蒸馏头时,要使蒸馏头的横截面与铁架台平行
C.图中冷凝管的进水口、出水口接错,进水口应在下,出水口应在上
D.将温度计固定在蒸馏头上,固定的位置如图所示,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下限略高于液面
40.下列对柑橘和柠檬芳香油的提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 B.水中蒸馏会导致有效成分水解
C.压榨法提取时,应用石灰水浸泡原料 D.为了提高出油率,材料应保鲜
41.下列关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是漂去橘皮颜色
B.玫瑰精油的最适提取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
C.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
D.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选用有机溶剂
42.下列关于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胡萝卜素可根据其分子式中氮氮双键分为ɑ、β、γ三类
B.胡萝卜素可以抑制细胞发生癌变,治疗癌症
C.胡萝卜素微溶于乙醇和丙酮,但它们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因此不能做萃取剂
D.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的效率与颗粒的含水量成反比
43.石油醚经常被用作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时的萃取剂,其原因是 ( )
A.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 B.具有较低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
C.具有较高的佛点、萃取效率一般、毒性较小 D.具有较低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较大44.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因
素,对这些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般来说,原料的颗粒越大,萃取效果越好
B.一般来说,原料的水分越多,萃取效果越好
C.萃取的温度越高,萃取效果越好
D.在一定的范围内,萃取的温度高,萃取的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45.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出某种物质,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植物芳香油。蒸发出的物质是 ( )
A.有机溶剂 B.芳香油 C.有机溶剂中的杂质 D.芳香油中的杂质
46.若从1000g玫瑰花瓣中提取出0.4g玫瑰精油,则出油率是 ( )
A.0.4% B.0.04% C.4% D.O.004%
47.下列关于萃取和纸层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纸层析时用到的层析液可以是石油醚 B.萃取回流和浓缩蒸馏时要注意操作安全
C.滤纸卷成简状是为了增大吸收面积 D.样品点不能浸泡在层析液中
48.下列关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蒸馏法和萃取法都需要水浴加热
B.压榨法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
C.萃取法适用范围较广,一般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适宜、时间长,萃取效果好
D.三种方法中都有过滤操作过程
49.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顺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鲜玫瑰花十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②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③胡萝卜→粉碎→干燥→过滤→萃取→浓缩→胡萝卜素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5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对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方法为纸层析法
B.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
C.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D.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需加入NaCl和Na2SO4
Ⅱ卷 (共50分)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51.(5分)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果酒、果醋越来越受到入们的青睐。请回答:
(1)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 (填“酵母菌”或“醋酸菌”或“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 。
(2)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填“能”或“不能”)
(3)若要提高果醋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提供 、 等条件。
52.(9分)王致和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后用传统工艺制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腐乳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除毛霉外,还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 等(写出两种即可)。
(2)毛霉等多种微生物产生的 酶和 酶,使制作的腐乳易于消化吸收。
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加盐腌制8天,加盐可以 ,使豆腐块变硬,井且在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避免 ,装瓶时加入的卤汤中的 和 也有相同的作用。
(4)当我们品尝腐乳时,会发现腐乳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其实是 。
53.(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一些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 (填“有机质”或“无机质”)的土壤表层。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如常用氯气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水源。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 (填“紫外线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3)微生物的接种: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 、碳源、氮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和 。
(4)微生物的计数: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的菌落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 ,原因是 。
54.(9分)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入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入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 ,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填“碳源”或“氮源”),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应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还应向培养基中加入 (填“刚果红”或“酚红”)。加入该物质后,培养基应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3)若用平板划线法获得纯净的菌株,请回答:
①在接种时,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要灼烧接种环? 。
为什么每次划线之前还要灼烧接种环? 。
②在划线操作结束时,是否需要灼烧接种环? 理由是
。
55.(6分)微生物与入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微生物能使动植物以及入类患病,但也有很多微生物对入类是有益的,请参看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表甲、乙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甲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乙
成分
纤维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膏
水解酪素
含量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0.5g
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①如果要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则需要选择哪种培养基? ,该培养基能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是 。
②在该培养基中可加入 (填“刚果红”或“酚红”或“伊红美蓝”)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该种细菌是否能够分解尿素。
③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 (填“选择”或“鉴定”或“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 放置,这样做可防止 造成污染。
56.(7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问题:
(1)胡萝卜素不易挥发,一般考虑 法提取,蒸馏瓶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 。
(2)提取玫瑰精油可用 法,对装有玫瑰花瓣和水的蒸馏瓶加热,可在锥形瓶中收集到油水混合物,再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 (填“碳酸氢钠”或“氯化钠”),可以使油水混合物分层,通过分液漏斗获取油层,此时油层中还有一定水分,一般还要加入一定量的 (填“无水氯化钠”或“无水硫酸钠”)吸水。
(3)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为防止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可以将橘皮干燥去水后用 浸泡再压榨;在压榨液中加入小苏打和硫酸钠的目是 。
57.(6分)生物材料中含有我们需要的很多有用的成分,提取这些成分可用于食品、药物或化妆品。请回答从植物材料中提取特定成分的有关问题:
(1)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其中的 (填“水中蒸馏”或“萃取”)法不适合用于提取柑橘芳香油,原因是会导致原料焦糊和 等问题。
(2)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其原理是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使胡萝卜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只需蒸发出 (填“有机溶剂”或“胡萝卜素”)后就可获得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 和 ,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 法进行鉴定。
试卷答案
选择部分
1—5 CBDAD 6—10 ABABA 11—15 BADDB 16—20 DDCAD 21—25 BDAAC 25—30 DACBB 31—35 BDCDD 36—40 ADCDD 41—45 BCBCA 46—50 DDACD
非选择题部分
51.
(1)醋酸菌30~35℃
(2)不能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为无氧环境,醋酸菌无法生存
(3)有氧环境 适宜的温度和pH
52.答案(1)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青霉 酵母、曲霉(写出两种即可)
(2)蛋白 脂肪
(3)析出豆腐的水分 豆腐块腐败变质(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香辛料 酒
(4)毛霉的(匍匐)菌丝
53. (1)有机质 (2)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 (3)无机盐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4)低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54. (1)纤维素 碳源 选择 (2)刚果红 鉴别
(3)①第-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防止接种环上有其他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
②需要 划线结束后仍要灼烧接种环,以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
55.
(1)①甲 培养基中尿素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②酚红 ③选择
(2)倒过来 皿盖上的水珠落人培养基
56.
(1) 萃取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2) 水蒸气蒸馏(蒸馏) NaCl 无水硫酸钠
(3) 石灰水 促进油和水的分离
57. (1)水中蒸馏 有效成分水解 (2)蒸发溶剂 性质和使用量 纸层析
汽车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57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将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3. 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填写好考场、座位号。
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关于葡萄酒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
B.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4的空间
C.装入葡萄汁后,应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
D.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7~8天左右
2.在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用带盖的瓶子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向装置中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3.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 )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豆腐块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应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制作果酒、果醋都要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B.酒精发酵属于厌氧发酵,所以葡萄汁应装满发酵瓶
C.盐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因此用含水量较少的豆腐制作腐乳效果越好
D.醋酸菌中酶的耐热性高于酵母菌中酶的耐热性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6.变酸的果酒表面长的一层膜、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腐乳外部的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殖形成的 ( )
A.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B.酵母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7.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H2O+CO2
醋酸+H2O
丙酮酸
乙醇
CO2
葡萄糖
+
③
②
④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8.下列关于“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B.果酒制作过程中,若发酵条件控制不当果酒可能变酸
C.腐乳制作过程中,适量加盐以防止豆腐变软、变质
D.果醋制作过程中,应连续充入无菌空气以利于醋酸发酵
9.下列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厌氧型
B.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来看,包括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C.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和乳酸菌
D.用到的微生物的生殖方式都为分裂生殖
10.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 萄糖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酵母菌细胞失水 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
11.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些
12.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⑤①②③④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13.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压蒸汽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实验操作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实验室培养硝化细菌时,培养基无需加入有机碳源
14.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刚刚烫手)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lO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15.关于灭菌和消毒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
16.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17.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18.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 ( )
①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②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
③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④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常用的两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B.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接种用具都需进行严格灭菌
20.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
C.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 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基被滴落的冷凝水污染
22.在纤维素分解菌分离与鉴定实验中,用到的培养基按照物理状态分类分别为 ( )
A.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2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离和纯化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手段是平板分离微生物
B.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D.分离和纯化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
24.在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要对其中的某种微生物进行研究,就必需获得其纯化培养物,以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化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 )
A.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
25.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细菌菌落数时,一般选择如图中哪几支试管中的稀释液来涂布平 ( )
A.试管1、2、3 B.试管2、3、4 C.试管3、4、5 D.试管4、5、6
26.下图所示用灼烧接种环进行微生物划线法接种的示意图中,规范正确的是 ( )
27.关于培养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配制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维生素
B.微生物的适应性强,配制培养基时可以不考虑pH
C.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
2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C.维生素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29.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某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A、B、C、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一”表示不生长),请分析下列哪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的成分是 ( )
培养基成分
A、B、C
A、B、C、I、M
A、B、C、H、K
A、B、C、M、J
A、B、C、I、K
A、B、C、H、J
A、B、C、K、M
生长状态
-
-
+
-
+
-
+
A.H B.I C.K D.M
30.下列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影响其生命活动
B.培养基在50℃时搁置斜面以及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都与消毒灭菌无关
C.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D.每个菌落由大量的各种细菌组成,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3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32.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 )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B.青霉素或琼脂 C.高浓度食盐 D.维生素或指示剂
33.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 ( )
A.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B.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
C.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
D.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34.某同学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别,下列能说明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
A.未接种的培养基上长出了菌落
B.选择培养结束后,选择培养基澄清
C.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CR溶液后,没有出现透明圈
D.在添加有CR溶液的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35.下列属于植物芳香油理化性质的是 ( )
①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②易溶于水 ③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具有特殊的植物香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6.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时,除要注意安装的顺序外,还应使整个装置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其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水蒸气泄漏 B.防止芳香油的挥发 C.避免有机溶剂的挥发 D.减少对入体的毒
37.关于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乳浊液经分液漏斗分离后的玫瑰油中不含水 B.加入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避免玫瑰油的挥发
C.无水硫酸钠具有吸水的功能 D.氯化钠能使水和油充分混合
38.在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进行冷凝的目的是 ( )
A.将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收 B.操作方便 C.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D.提高含油量
39.如图是利用水中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该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先固定热源酒精灯,再固定蒸馏瓶,并要注意蒸馏瓶与热源的距离
B.在安装蒸馏头时,要使蒸馏头的横截面与铁架台平行
C.图中冷凝管的进水口、出水口接错,进水口应在下,出水口应在上
D.将温度计固定在蒸馏头上,固定的位置如图所示,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下限略高于液面
40.下列对柑橘和柠檬芳香油的提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 B.水中蒸馏会导致有效成分水解
C.压榨法提取时,应用石灰水浸泡原料 D.为了提高出油率,材料应保鲜
41.下列关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是漂去橘皮颜色
B.玫瑰精油的最适提取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
C.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
D.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选用有机溶剂
42.下列关于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胡萝卜素可根据其分子式中氮氮双键分为ɑ、β、γ三类
B.胡萝卜素可以抑制细胞发生癌变,治疗癌症
C.胡萝卜素微溶于乙醇和丙酮,但它们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因此不能做萃取剂
D.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的效率与颗粒的含水量成反比
43.石油醚经常被用作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时的萃取剂,其原因是 ( )
A.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 B.具有较低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
C.具有较高的佛点、萃取效率一般、毒性较小 D.具有较低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较大44.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因
素,对这些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般来说,原料的颗粒越大,萃取效果越好
B.一般来说,原料的水分越多,萃取效果越好
C.萃取的温度越高,萃取效果越好
D.在一定的范围内,萃取的温度高,萃取的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45.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出某种物质,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植物芳香油。蒸发出的物质是 ( )
A.有机溶剂 B.芳香油 C.有机溶剂中的杂质 D.芳香油中的杂质
46.若从1000g玫瑰花瓣中提取出0.4g玫瑰精油,则出油率是 ( )
A.0.4% B.0.04% C.4% D.O.004%
47.下列关于萃取和纸层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纸层析时用到的层析液可以是石油醚 B.萃取回流和浓缩蒸馏时要注意操作安全
C.滤纸卷成简状是为了增大吸收面积 D.样品点不能浸泡在层析液中
48.下列关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蒸馏法和萃取法都需要水浴加热
B.压榨法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
C.萃取法适用范围较广,一般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适宜、时间长,萃取效果好
D.三种方法中都有过滤操作过程
49.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顺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鲜玫瑰花十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②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③胡萝卜→粉碎→干燥→过滤→萃取→浓缩→胡萝卜素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5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对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方法为纸层析法
B.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
C.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D.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需加入NaCl和Na2SO4
Ⅱ卷 (共50分)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51.(5分)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果酒、果醋越来越受到入们的青睐。请回答:
(1)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 (填“酵母菌”或“醋酸菌”或“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 。
(2)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填“能”或“不能”)
(3)若要提高果醋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提供 、 等条件。
52.(9分)王致和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后用传统工艺制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腐乳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除毛霉外,还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 等(写出两种即可)。
(2)毛霉等多种微生物产生的 酶和 酶,使制作的腐乳易于消化吸收。
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加盐腌制8天,加盐可以 ,使豆腐块变硬,井且在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避免 ,装瓶时加入的卤汤中的 和 也有相同的作用。
(4)当我们品尝腐乳时,会发现腐乳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其实是 。
53.(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一些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 (填“有机质”或“无机质”)的土壤表层。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如常用氯气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水源。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 (填“紫外线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3)微生物的接种: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 、碳源、氮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和 。
(4)微生物的计数: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的菌落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 ,原因是 。
54.(9分)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入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入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 ,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填“碳源”或“氮源”),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应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还应向培养基中加入 (填“刚果红”或“酚红”)。加入该物质后,培养基应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3)若用平板划线法获得纯净的菌株,请回答:
①在接种时,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要灼烧接种环? 。
为什么每次划线之前还要灼烧接种环? 。
②在划线操作结束时,是否需要灼烧接种环? 理由是
。
55.(6分)微生物与入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微生物能使动植物以及入类患病,但也有很多微生物对入类是有益的,请参看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表甲、乙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甲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乙
成分
纤维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膏
水解酪素
含量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0.5g
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①如果要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则需要选择哪种培养基? ,该培养基能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是 。
②在该培养基中可加入 (填“刚果红”或“酚红”或“伊红美蓝”)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该种细菌是否能够分解尿素。
③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 (填“选择”或“鉴定”或“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 放置,这样做可防止 造成污染。
56.(7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问题:
(1)胡萝卜素不易挥发,一般考虑 法提取,蒸馏瓶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 。
(2)提取玫瑰精油可用 法,对装有玫瑰花瓣和水的蒸馏瓶加热,可在锥形瓶中收集到油水混合物,再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 (填“碳酸氢钠”或“氯化钠”),可以使油水混合物分层,通过分液漏斗获取油层,此时油层中还有一定水分,一般还要加入一定量的 (填“无水氯化钠”或“无水硫酸钠”)吸水。
(3)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为防止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可以将橘皮干燥去水后用 浸泡再压榨;在压榨液中加入小苏打和硫酸钠的目是 。
57.(6分)生物材料中含有我们需要的很多有用的成分,提取这些成分可用于食品、药物或化妆品。请回答从植物材料中提取特定成分的有关问题:
(1)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其中的 (填“水中蒸馏”或“萃取”)法不适合用于提取柑橘芳香油,原因是会导致原料焦糊和 等问题。
(2)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其原理是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使胡萝卜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只需蒸发出 (填“有机溶剂”或“胡萝卜素”)后就可获得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 和 ,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 法进行鉴定。
试卷答案
选择部分
1—5 CBDAD 6—10 ABABA 11—15 BADDB 16—20 DDCAD 21—25 BDAAC 25—30 DACBB 31—35 BDCDD 36—40 ADCDD 41—45 BCBCA 46—50 DDACD
非选择题部分
51.
(1)醋酸菌30~35℃
(2)不能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为无氧环境,醋酸菌无法生存
(3)有氧环境 适宜的温度和pH
52.答案(1)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青霉 酵母、曲霉(写出两种即可)
(2)蛋白 脂肪
(3)析出豆腐的水分 豆腐块腐败变质(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香辛料 酒
(4)毛霉的(匍匐)菌丝
53. (1)有机质 (2)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 (3)无机盐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4)低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54. (1)纤维素 碳源 选择 (2)刚果红 鉴别
(3)①第-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防止接种环上有其他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
②需要 划线结束后仍要灼烧接种环,以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
55.
(1)①甲 培养基中尿素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②酚红 ③选择
(2)倒过来 皿盖上的水珠落人培养基
56.
(1) 萃取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2) 水蒸气蒸馏(蒸馏) NaCl 无水硫酸钠
(3) 石灰水 促进油和水的分离
57. (1)水中蒸馏 有效成分水解 (2)蒸发溶剂 性质和使用量 纸层析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