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 二轮复习:第四部分 考前冲刺记忆 14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答案
展开14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山西能源基地与德国鲁尔区的区域发展差异
项目 | 德国鲁尔区 | 山西能源基地 |
开发条件 |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距离铁矿近;水资源丰富 |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
存在问题 |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传统产业衰落,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问题明显 |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水源不足 |
综合整治措施 |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 |
二、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要素 | 地理特征 |
地形 |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
气候 |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
水文 |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落差较大,水能丰富 |
矿产资源 | 煤、铁、铜、磷等资源丰富 |
(2)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
①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②主要措施: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③效益:实现了防洪、养殖、灌溉、航运、发电、旅游等效益;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知识链接】 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措施
| 上 游 | 中 游 | 下 游 |
问题 | 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 洪涝威胁严重 | 水体和大气污染严重 |
整治措施 |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退耕还林、还草 |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荆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防护林;④发挥水利工程拦洪治沙的功能 |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 |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
(1)主体工程的起止点: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
(2)建设意义
3.西电东送
(1)我国水能分布的不均匀性: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分布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
(2)西电东送工程的必要性: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的不平衡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资源短缺。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地理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