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作业 (3) 练习
展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据报道“目前世界上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2.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元素是( )
A.碳 B.硫 C.铁 D.铝
3.我国导航卫星的“心脏”使用的是铷原子钟,下列关于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85Rb和87Rb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86Rb和87R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Rb原子核外电子数是37
D.Rb的质子数是87
4.已知钡的某种同位素是Ba,由学过的知识无法推断出的信息是( )
A.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B.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钡原子的核电荷数
D.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我国的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可获得聚乙烯原料
B.“嫦娥四号”使用的SiC﹣Al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O2
D.“东方超环(人造太阳)”使用的氘、氚与氕气互为同位素
6.化学是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造矢量发动机使用含铼(Re)合金材料,合金是纯净物
B.“人造太阳”的核燃料是氘、氚,H、H互为同位素
C.在人体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说明白色污染危害严重
D.制造芯片的工艺中,用氢氟酸腐蚀硅是化学变化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C、14C60两者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系物的两种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为14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D.有机物CH3CH(CH3)CH2C(CH3)3的名称是2,2,4﹣三甲基戊烷
8.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12C和14C B.S4和S8
C.H2O和D2O D.CH3COOH和CH3CH2COOH
9.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广州处处鸟语花香,这里的“花香”体现的化学知识是( )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
B.分子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会运动
C.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D.分子只有在特定的空间才会运动
10.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分子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化学概念之间存在绝对界限的是( )
A.混合物和纯净物 B.有机物和无机物
C.浓溶液和稀溶液 D.被氧化和被还原
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氢氧化铝胶体 B.汽油
C.液氨 D.深岩层饮用水
13.下列各组内的不同名称实际是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液氯、氯水 B.烧碱、火碱 C.胆矾、绿矾 D.干冰、水晶
14.2018年中国火箭发射次数世界第一,肼(N2H4)常用作火箭燃料。肼属于( )
A.单质 B.氢化物 C.有机物 D.氧化物
15.目前我们手里把玩的许多新奇电子设备,都是由一些自然界含量稀少的稀有元素提供电能的.下列4种元素中,常用于手机电池的稀有金属元素是( )
A.硫 B.碲 C.锂 D.钠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17.下列属于碱的是( )
A.SO2 B.CH3CH2OH C.Ca(OH)2 D.KCl
18.下列属于碱的是( )
A.HI B.KClO C.NH3•H2O D.CH3OH
19.我国在物质制备领域成绩斐然,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双氢青蒿素
B.全氮阴离子盐
C.聚合氮
D.砷化铌纳米带
A.A B.B C.C D.D
20.“一带一路(OneBelt AndOneRoa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著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关好追求。下列贸易的商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中国丝绸 B.埃及长绒棉
C.乌克兰葵花籽油 D.捷克水晶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完成下列各题.
(1)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根据测定出土文物标本中的C含量,就可以推算出文物的年代.C的中子数是 .
(2)食用“地沟油”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2011年12月,我国某地又查处一起“地沟油”案件.“地沟油”的主要成份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2.下列化学符号①NO2②2NO ③SO42﹣④中,数字“2”表示元素化合价数值的是(填序号,下同)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的是 .
2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现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氧②二氧化碳③洁净的空气④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物⑤过氧化氢⑥已经结冰的水⑦食盐水⑧氯酸钾⑨氦气⑩铜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
24.(1)现有以下物质:a.NaCl晶体 b.液态SO3 c.液态的醋酸 d.汞 e.BaSO4固体 f.纯蔗糖 g.酒精 h.熔化的KNO3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写相应的字母):
①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②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③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④以上共价化合物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25.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将下列无机化合物进行了分类.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2SO4
②
③NaOH
④
⑤Na2SO
⑥
⑦SO2
⑧Na2O
⑨HCl
⑩
(1)请仔细观察表格中的物质类别,H、O、C、N五种元素中任选两种或三种组成合适的物质,将化学式分别填在表中②、④、⑥、⑩后面的横线上.
(2)⑦和⑧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⑦通入③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⑨极易溶于水并电离出氯离子,大多数含氯离子的盐溶于水也能电离出氯离子.检验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是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6.利用15N可以测定亚硝酸盐对地下水质的污染情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N与15N为同种核素
B.14N的第一电离能小于14C
C.15NH3与14NH3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D.CH315NH2与CH3CH214NH2互为同系物
(2)15N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15NH4Cl的晶胞与CsCl相同,则15NH4Cl晶体中15NH4+的配位数为 ;15NH4+中I5N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3)工业上电解法处理亚硝酸盐的模拟工艺如图。
已知:阳极区发生化学反应:2NO2﹣+8H++6Fe2+═N2↑+6Fe3++4HzO
①阳极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不考虑后续反应);
②若硫酸溶液浓度过大,阴极区会有气体逸出,该气体为 (填化学式);该现象表明c( H+ )越大,H+氧化性越 ;
③若电解时电路中有0.6mol电子转移,且NaNO2有剩余,则电解池中生成Na2SO4 mol。
27.有下列几种物质:A.金刚石和石墨;B.C2H6和C5H12;C.C2H4和C2H6D.CH3CH2CH2CH3和CH3CH(CH3)2;E.35Cl和37Cl.
(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3)属于同系物的是 ;(4)属于同位素的是 .
28.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1个氧原子 ; ②3个水分子 ;
③4个镁离子 ;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
(2)用所给元素C、O、H、Ca、Al组成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①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 ②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 ;
③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 ④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酸 .
2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1)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与其他3种不同。
A、CaO、Na2O、CO2、MgO B、CH3COOH、H2SO4、Ba(OH)2、HNO3
C、H2、Cl2、P、Cu D、HCl、CH3CH2OH、H2SO4、HNO3
①写出D组中不同于其他三种的物质的化学式: 。
②A组中的一种物质与B组中的﹣种物质反应的量不同产物有所不同。写出这两种物质反应有沉淀产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③C组中Cu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Cl2、P等化合。写出 CuH在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NaOH、Na2CO3、NaA1O2溶液都具有碱性。向500mL由NaOH、Na2CO3、NaA1O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2mol•L﹣1盐酸,所消耗盐酸体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加盐酸V1至 V2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用 36.5%(密度为1.19g•mL﹣1) 的浓盐酸配制945mL0.2mol•L﹣1盐酸,需要量取的浓盐酸体积为 。
③若V1=50mL,V2=100mL,V3=200mL,则V4= 。原混合溶液中NaOH、Na2CO3、NaA1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分析】根据人体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判断,铁在人体中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
【解答】解:人体中的铁元素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不是铁单质、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
故选:B。
2.【分析】元素存在状态由以单质形式存在的为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为化合态,根据元素的活泼性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钠、氯、镁性质活泼是以化合态存在,镁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于海水中,硫以游离态存在。
【解答】解:A.碳是不活泼非金属元素,自然界中有游离态碳,如煤炭,故A错误;
B.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火山口附近有游离态的硫元素存在,故B错误;
C.铁是活泼金属,易失电子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陨石中含游离态的铁,故C错误;
D.因铝最外层电子少,易失去,易被氧化,从而性质活泼,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3.【分析】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B、86Rb和87Rb的质子数相同;
C、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D、标示在元素符号左上方的是质量数。
【解答】解: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而 85Rb和87Rb均为原子,故不是同素异形体,两者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86Rb和87Rb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相差1,故B错误;
C、Rb的质子数为37,而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其核外电子数也为37,故C正确;
D、标示在元素符号左上方的是质量数,故8737Rb的质子数为37,质量数为87,故D错误。
故选:C。
4.【分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质子数=原子序数;
C.质子数=核电荷数;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
【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6,可以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数得到核外电子排布,故A正确;
B.质子数=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故B正确;
C.质子数=核电荷数=56,故C正确;
D.不知道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含量无法求出,故D错误。
故选:D。
5.【分析】A、甲醇可以制取乙烯2CH3OH(g)⇌CH2=CH2(g)+2H2O(g);
B、SiC﹣A1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
D、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
【解答】解:A、甲醇可以制取乙烯2CH3OH(g)⇌CH2=CH2(g)+2H2O(g),故可以获得制取聚乙烯的原料,故A正确;
B、SiC﹣A1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B正确;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不是SiO2,故C错误;
D、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则氘、氘与氕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C。
6.【分析】A、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为合金;
B、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
C、白色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生活;
D、HF能和硅反应生成SiF4和H2。
【解答】解:A、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为合金,故合金是混合物,故A错误;
B、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故H、H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白色污染是塑料袋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生活,故C正确;
D、HF能和硅反应生成SiF4和H2,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7.【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位素;
B.结构相似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为同系物;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有羟基醛、酯类等;
D.有机物CH3CH(CH3)CH2C(CH3)3的主碳链5个碳,离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命名。
【解答】解:A.14C60为碳的单质,12C为一种碳原子,两者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互为同系物的两种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为14或14n,故B错误;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有羟基醛、酯类等,同分异构体三种,CH2(OH)﹣CHO、HCOOCH3、,故C错误;
D.有机物CH3CH(CH3)CH2C(CH3)3的主碳链5个碳,离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命名,正确的名称为:2,2,4﹣三甲基戊烷,故D正确;
故选:D。
8.【分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据此分析。
【解答】解:A、12C和14C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两者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S4和S8 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H2O和D2O的分子式和结构均相同,故为同一种物质,故C错误;
D、CH3COOH和CH3CH2COOH的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B。
9.【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漫步花园里,能闻到浓郁的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运动有关,与分子是否可分无关,故A错误;
B、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微粒,故B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不需要特定空间,故D错误;
故选:C。
10.【分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
【解答】解:CH4表示甲烷,表示1个甲烷分子,表示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表示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不能表示甲烷气体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
故选:D。
11.【分析】A.混合物为不同物质组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
B.一般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不含碳的化合物为无机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组成和结构与无机物相似为无机物;
C.浓溶液和稀溶液对不同物质来说,浓度大小和浓烯溶液无必然的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一定是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一定是被还原。
【解答】解:A.化合物和纯净物无绝对界限,如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如C4H10可能为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组成和结构与无机物相似为无机物,所以有机物和无机物无绝对界限,故B错误;
C.浓溶液和稀溶液对不同物质来说浓度不同,无绝对界限,故C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一定是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一定是被还原,被氧化和被还原间存在绝对界限,故D正确;
故选:D。
12.【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铝胶体含有分散质和分散剂,属于混合物,故A不选;
B.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故B不选;
C.液氨为氨气的液体,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选;
D.深岩层饮用水,含有水和盐,属于混合物,故D不选;
故选:C。
13.【分析】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B、烧碱、火碱指的是NaOH;
C、胆矾CuSO4•5H2O、绿矾FeSO4•7H2O;
D、干冰是CO2,水晶是SiO2。
【解答】解: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故不是同一物质,故A错误;
B、烧碱、火碱指的是NaOH,故是同一物质,故B正确;
C、胆矾CuSO4•5H2O、绿矾FeSO4•7H2O,故不是同一物质,故C错误;
D、干冰是CO2,水晶是SiO2,故不是同一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14.【分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B.由H元素和其它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属于氢化物;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D.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解答】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N2H4不是单质,是化合物,故A错误;
B.由H元素和其它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属于氢化物,N2H4属于氢化物,故B正确;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N2H4不含有C元素,不是有机物,故C错误;
D.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N2H4不含有O元素,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15.【分析】稀有金属,通常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或分布稀散的金属,包括锂Li、铷Rb、铯Cs、铍Be、钛、锆、铪、钒、铌、钽、钼、钨、镓、铟、铊、锗、铼以及硒、碲等金属.
【解答】解: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硫元素以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硫形式存在,且不属于金属,故A错误;
B.碲都伴生于铜矿床中,中国现已探明伴生碲储量在世界处于第三位,不属于稀有金属元素,故B错误;
C.锂为活泼金属,锂元素化合态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属于稀有金属元素,故C正确;
D.钠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和海水、岩石各种钠盐中,不属于稀有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16.【分析】A、常温常压下,金属汞以及溴单质等均是液态物质;
B、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大部分属于人造元素;
C、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解答】解:A、常温常压下,金属汞以及溴单质等均是液态物质,不只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故A错误;
B、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大部分属于人造元素,故B错误;
C、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7.【分析】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A、SO2是氧化物;
B、CH3CH2OH是醇;
C、Ca(OH)2是碱;
D、KCl是盐。
【解答】解:A、SO2由O、S两种元素组成,是氧化物,故A不选;
B、﹣OH是中性原子团,可形成醇或酚,OH﹣是带负电原子团,所以CH3CH2OH是醇,不能电离出OH﹣,故B不选;
C、Ca(OH)2是由OH﹣和Ca2+构成,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Ca(OH)2是碱,故C选;
D、KCl由是Cl﹣和K+构成,所以KCl是盐,故D不选;
故选:C。
18.【分析】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据此分析。
【解答】解:A.HI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故为酸,不是碱,故A错误;
B.KClO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故为盐,不是碱,故B错误;
C.NH3•H2O的电离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故为碱,故C正确;
D.CH3OH在溶液中不电离,不是碱,故D错误。
故选:C。
19.【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含有C、H、O,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选;
B.分子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B不选;
C.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C不选;
D.砷化铌纳米带,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D不选;
故选:A。
20.【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常见蛋白质、纤维等属于有机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故A不选;
B.长绒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有机物,故B不选;
C.葵花籽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属于有机物,故C不选;
D.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故D选。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分析计算;
(2)“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解答】解:(1)在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C的中子数=14﹣6=8,故答案为:8;
(2)“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
22.【分析】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
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解答】解: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O表示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N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SO42﹣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23.【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液氧、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氯酸钾、氦气、铜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氦气、铜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中只有水分子,它们都属于氧化物.
【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Fe,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化学式分别为FeO、Fe2O3、Fe3O4.
故答案为:FeO、Fe2O3、Fe3O4.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液氧、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氯酸钾、氦气、铜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氦气、铜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中只有水分子,它们都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③④⑦;①②⑤⑥⑧⑨⑩;①⑨⑩;②⑤⑥⑧;②⑤⑥;
24.【分析】(1)①据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只要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即可;
②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首先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该定义的前提必须是化合物;
④可溶性电解质和能够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电解质的物质,溶于水后能够导电.
(2)①能和碱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
③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反应.
【解答】解:(1)a、NaCl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溶于水或者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
b、液态SO3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本身不能电离,不是电解质;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可溶性的电解质,水溶液导电;
c、液态的醋酸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溶于水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
d、汞是金属单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不是电解质,不溶于水;水溶液不能导电;
e、BaSO4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难溶于水,水溶液不导电;
f、纯蔗糖(C12H22O11)中只存在蔗糖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溶于水和熔化时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水溶液不导电;
g、酒精(C2H5OH)中只存在酒精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溶于水和熔化时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水溶液不导电;
h、熔融KNO3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溶于水或者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
①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d.汞,h.熔化的KNO3;
故答案为:dh;
②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aCl晶体,c.液态的醋酸,e.BaSO4固体.熔化的KNO3
故答案为:aceh;
③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b.液态SO3,f.纯蔗糖 g.酒精,故答案为:bfg;
④以上共价化合物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b.液态SO3,c.液态的醋酸,
故答案为:bc;
(2)①酸性氧化物也有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不正确;
②非金属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不正确;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正确;
④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不正确;
⑤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酸,不正确;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故正确;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也可能不能与碱反应,如CO、NO等.
故答案为:③⑥;
25.【分析】(1)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为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是氢化物;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或亚硫酸氢钠;
(4)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解答】解:(1)由K、H、O、C、N五种元素组成的酸、碱、盐、氢化物分别是:HNO3、KOH、KNO3、NH3,
故答案为:HNO3;KOH;KNO3;NH3;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硫和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Na2O+SO2=Na2SO3,
故答案为:生成一,Na2O+SO2=Na2SO3;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或亚硫酸氢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或SO2+OH﹣=HSO3﹣,
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或SO2+OH﹣=HSO3﹣;
(4)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其检验方法是:取少量被检测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就证明含有氯离子,否则没有氯离子,
故答案为:取少量被检测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6.【分析】(1)A.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ⅤA族大于ⅥA族元素;
C.氢键是X﹣H…Y形式的键,X为氮氧氟;
D.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2)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单子;CsCl属于简单立方晶胞;根据杂化轨道数判断杂化类型,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据此判断杂化类型;
(3)①活泼金属做阳极,金属失电子;
②阳离子在阴极放电;
③根据电子守恒求出NaNO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元素守恒解题。
【解答】解:(1)A.14N与15N为中子数不同,不是同种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N的价电子层为半充满结构,更加稳定,故B错误;
C.含有N元素,故能形成氢键,故C正确;
D.二者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2)15N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CsCl属于简单立方晶胞,8个Cl﹣ (或Cs+)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立方体中心为Cs+(或Cl﹣),所以每个Cs的周围,有8个Cl﹣,每个Cl﹣周围有8个Cs+,15NH4Cl的晶胞与CsCl相同,即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8;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含有4个δ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采用sp3杂化,故答案为:;8;sp3杂化;
(3)①活泼金属做阳极,金属失电子: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②阳离子在阴极放电,氢离子浓度大了放电生成氢气,故答案为:H2;强;
③由电极反应知转移0.6 mol电子时生成Fe2+ 0.3 mol,故消耗NaNO2 0.1mol,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生成Na2SO40.05 mol,故答案为:0.05。
27.【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系物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某种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系列.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解答】解:(1)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D;
(2)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答案为:A;
(3)同系物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某种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系列.故答案为:B;
(4)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E.
28.【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①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1个氧原子表示为:O,故答案为:O;
②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故答案为:3H2O;
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镁离子 表示为:4Mg2+,故答案为:4Mg2+;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表示为 2O3 ,故答案为:2O3 ;
(2)①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
②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其化学式为:Al(OH)3,故答案为:Al(OH)3;
③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其化学式为:CaO,故答案为:CaO;
④根据提供的元素碳酸符合要求,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其化学式为:H2CO3,故答案为:H2CO3.
29.【分析】(1)①D组中HCl、H2SO4、HNO3都为强酸,强电解质,而CH3CH2OH是非电解质;
②结合各物质性质可知,A组中的一种物质CO2与B组中的﹣种物质Ba(OH)2反应的量不同产物有所不同;
③CuH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和氯化氢,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2)①加盐酸V1至 V2段反应产生沉淀且沉淀量达到最大,故发生反应的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
②配制945mL0.2mol•L﹣1盐酸,需要用1000mL容量瓶配制,用 36.5%(密度为1.19g•mL﹣1)的浓盐酸配制1000mL0.2mol•L﹣1盐酸,结合溶质不变列式计算;
③根据反应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产生沉淀和溶解沉淀所需要的盐酸的体积之比为1:3,则V4=200mL+50mL×3=350mL;再根据反应OH﹣+H+=H2O,CO32﹣+2H+=H2O+CO2↑,盐酸与NaOH、Na2CO3、NaA1O2溶液反应时分别所用体积之比为1:2:1,得到NaOH、Na2CO3、NaA1O2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1)①D组中HCl、H2SO4、HNO3都为强酸,强电解质,而CH3CH2OH是非电解质,故不同于其他三种的物质的化学式:CH3CH2OH,
故答案为:CH3CH2OH;
②结合各物质性质可知,A组中的一种物质CO2与B组中的﹣种物质Ba(OH)2反应的量不同产物有所不同,这两种物质反应有沉淀产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Ba2++2OH﹣=BaCO3↓+H2O,
故答案为:CO2+Ba2++2OH﹣=BaCO3↓+H2O;
③CuH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H+3Cl22CuCl2+2HCl,
故答案为:2CuH+3Cl22CuCl2+2HCl;
(2)①加盐酸V1至 V2段反应产生沉淀且沉淀量达到最大,故发生反应的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故答案为:AlO2﹣+H++H2O=Al(OH)3↓;
②配制945mL0.2mol•L﹣1盐酸,需要用1000mL容量瓶配制,用 36.5%(密度为1.19g•mL﹣1)的浓盐酸配制1000mL0.2mol•L﹣1盐酸,设需要量取的浓盐酸体积为VmL,溶质不变列式得到,则1L×0.2mol•L﹣1=,解得:V=16.8mL,
故答案为:16.8mL;
③根据反应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产生沉淀和溶解沉淀所需要的盐酸的体积之比为1:3,则V4=200mL+50mL×3=350mL;再根据反应OH﹣+H+=H2O,CO32﹣+2H+=H2O+CO2↑,盐酸与NaOH、Na2CO3、NaA1O2溶液反应时分别所用体积之比为1:2:1,则NaOH、Na2CO3、NaA1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故答案为:350mL;1:1:1。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据报道“目前世界上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2.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元素是( )
A.碳 B.硫 C.铁 D.铝
3.我国导航卫星的“心脏”使用的是铷原子钟,下列关于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85Rb和87Rb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86Rb和87R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Rb原子核外电子数是37
D.Rb的质子数是87
4.已知钡的某种同位素是Ba,由学过的知识无法推断出的信息是( )
A.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B.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钡原子的核电荷数
D.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我国的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可获得聚乙烯原料
B.“嫦娥四号”使用的SiC﹣Al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O2
D.“东方超环(人造太阳)”使用的氘、氚与氕气互为同位素
6.化学是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造矢量发动机使用含铼(Re)合金材料,合金是纯净物
B.“人造太阳”的核燃料是氘、氚,H、H互为同位素
C.在人体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说明白色污染危害严重
D.制造芯片的工艺中,用氢氟酸腐蚀硅是化学变化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C、14C60两者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系物的两种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为14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D.有机物CH3CH(CH3)CH2C(CH3)3的名称是2,2,4﹣三甲基戊烷
8.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12C和14C B.S4和S8
C.H2O和D2O D.CH3COOH和CH3CH2COOH
9.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广州处处鸟语花香,这里的“花香”体现的化学知识是( )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
B.分子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会运动
C.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D.分子只有在特定的空间才会运动
10.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分子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化学概念之间存在绝对界限的是( )
A.混合物和纯净物 B.有机物和无机物
C.浓溶液和稀溶液 D.被氧化和被还原
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氢氧化铝胶体 B.汽油
C.液氨 D.深岩层饮用水
13.下列各组内的不同名称实际是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液氯、氯水 B.烧碱、火碱 C.胆矾、绿矾 D.干冰、水晶
14.2018年中国火箭发射次数世界第一,肼(N2H4)常用作火箭燃料。肼属于( )
A.单质 B.氢化物 C.有机物 D.氧化物
15.目前我们手里把玩的许多新奇电子设备,都是由一些自然界含量稀少的稀有元素提供电能的.下列4种元素中,常用于手机电池的稀有金属元素是( )
A.硫 B.碲 C.锂 D.钠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17.下列属于碱的是( )
A.SO2 B.CH3CH2OH C.Ca(OH)2 D.KCl
18.下列属于碱的是( )
A.HI B.KClO C.NH3•H2O D.CH3OH
19.我国在物质制备领域成绩斐然,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双氢青蒿素
B.全氮阴离子盐
C.聚合氮
D.砷化铌纳米带
A.A B.B C.C D.D
20.“一带一路(OneBelt AndOneRoa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著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关好追求。下列贸易的商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中国丝绸 B.埃及长绒棉
C.乌克兰葵花籽油 D.捷克水晶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完成下列各题.
(1)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根据测定出土文物标本中的C含量,就可以推算出文物的年代.C的中子数是 .
(2)食用“地沟油”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2011年12月,我国某地又查处一起“地沟油”案件.“地沟油”的主要成份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2.下列化学符号①NO2②2NO ③SO42﹣④中,数字“2”表示元素化合价数值的是(填序号,下同)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的是 .
2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现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氧②二氧化碳③洁净的空气④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物⑤过氧化氢⑥已经结冰的水⑦食盐水⑧氯酸钾⑨氦气⑩铜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
24.(1)现有以下物质:a.NaCl晶体 b.液态SO3 c.液态的醋酸 d.汞 e.BaSO4固体 f.纯蔗糖 g.酒精 h.熔化的KNO3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写相应的字母):
①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②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③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④以上共价化合物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25.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将下列无机化合物进行了分类.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2SO4
②
③NaOH
④
⑤Na2SO
⑥
⑦SO2
⑧Na2O
⑨HCl
⑩
(1)请仔细观察表格中的物质类别,H、O、C、N五种元素中任选两种或三种组成合适的物质,将化学式分别填在表中②、④、⑥、⑩后面的横线上.
(2)⑦和⑧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⑦通入③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⑨极易溶于水并电离出氯离子,大多数含氯离子的盐溶于水也能电离出氯离子.检验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是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6.利用15N可以测定亚硝酸盐对地下水质的污染情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N与15N为同种核素
B.14N的第一电离能小于14C
C.15NH3与14NH3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D.CH315NH2与CH3CH214NH2互为同系物
(2)15N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15NH4Cl的晶胞与CsCl相同,则15NH4Cl晶体中15NH4+的配位数为 ;15NH4+中I5N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3)工业上电解法处理亚硝酸盐的模拟工艺如图。
已知:阳极区发生化学反应:2NO2﹣+8H++6Fe2+═N2↑+6Fe3++4HzO
①阳极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不考虑后续反应);
②若硫酸溶液浓度过大,阴极区会有气体逸出,该气体为 (填化学式);该现象表明c( H+ )越大,H+氧化性越 ;
③若电解时电路中有0.6mol电子转移,且NaNO2有剩余,则电解池中生成Na2SO4 mol。
27.有下列几种物质:A.金刚石和石墨;B.C2H6和C5H12;C.C2H4和C2H6D.CH3CH2CH2CH3和CH3CH(CH3)2;E.35Cl和37Cl.
(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3)属于同系物的是 ;(4)属于同位素的是 .
28.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1个氧原子 ; ②3个水分子 ;
③4个镁离子 ;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
(2)用所给元素C、O、H、Ca、Al组成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①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 ②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 ;
③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 ④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酸 .
2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1)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与其他3种不同。
A、CaO、Na2O、CO2、MgO B、CH3COOH、H2SO4、Ba(OH)2、HNO3
C、H2、Cl2、P、Cu D、HCl、CH3CH2OH、H2SO4、HNO3
①写出D组中不同于其他三种的物质的化学式: 。
②A组中的一种物质与B组中的﹣种物质反应的量不同产物有所不同。写出这两种物质反应有沉淀产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③C组中Cu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Cl2、P等化合。写出 CuH在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NaOH、Na2CO3、NaA1O2溶液都具有碱性。向500mL由NaOH、Na2CO3、NaA1O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2mol•L﹣1盐酸,所消耗盐酸体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加盐酸V1至 V2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用 36.5%(密度为1.19g•mL﹣1) 的浓盐酸配制945mL0.2mol•L﹣1盐酸,需要量取的浓盐酸体积为 。
③若V1=50mL,V2=100mL,V3=200mL,则V4= 。原混合溶液中NaOH、Na2CO3、NaA1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分析】根据人体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判断,铁在人体中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
【解答】解:人体中的铁元素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不是铁单质、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
故选:B。
2.【分析】元素存在状态由以单质形式存在的为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为化合态,根据元素的活泼性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钠、氯、镁性质活泼是以化合态存在,镁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于海水中,硫以游离态存在。
【解答】解:A.碳是不活泼非金属元素,自然界中有游离态碳,如煤炭,故A错误;
B.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火山口附近有游离态的硫元素存在,故B错误;
C.铁是活泼金属,易失电子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陨石中含游离态的铁,故C错误;
D.因铝最外层电子少,易失去,易被氧化,从而性质活泼,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3.【分析】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B、86Rb和87Rb的质子数相同;
C、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D、标示在元素符号左上方的是质量数。
【解答】解: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而 85Rb和87Rb均为原子,故不是同素异形体,两者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86Rb和87Rb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相差1,故B错误;
C、Rb的质子数为37,而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其核外电子数也为37,故C正确;
D、标示在元素符号左上方的是质量数,故8737Rb的质子数为37,质量数为87,故D错误。
故选:C。
4.【分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质子数=原子序数;
C.质子数=核电荷数;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
【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6,可以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数得到核外电子排布,故A正确;
B.质子数=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故B正确;
C.质子数=核电荷数=56,故C正确;
D.不知道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含量无法求出,故D错误。
故选:D。
5.【分析】A、甲醇可以制取乙烯2CH3OH(g)⇌CH2=CH2(g)+2H2O(g);
B、SiC﹣A1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
D、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
【解答】解:A、甲醇可以制取乙烯2CH3OH(g)⇌CH2=CH2(g)+2H2O(g),故可以获得制取聚乙烯的原料,故A正确;
B、SiC﹣A1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B正确;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不是SiO2,故C错误;
D、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则氘、氘与氕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C。
6.【分析】A、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为合金;
B、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
C、白色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生活;
D、HF能和硅反应生成SiF4和H2。
【解答】解:A、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为合金,故合金是混合物,故A错误;
B、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故H、H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白色污染是塑料袋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生活,故C正确;
D、HF能和硅反应生成SiF4和H2,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7.【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位素;
B.结构相似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为同系物;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有羟基醛、酯类等;
D.有机物CH3CH(CH3)CH2C(CH3)3的主碳链5个碳,离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命名。
【解答】解:A.14C60为碳的单质,12C为一种碳原子,两者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互为同系物的两种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为14或14n,故B错误;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有羟基醛、酯类等,同分异构体三种,CH2(OH)﹣CHO、HCOOCH3、,故C错误;
D.有机物CH3CH(CH3)CH2C(CH3)3的主碳链5个碳,离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命名,正确的名称为:2,2,4﹣三甲基戊烷,故D正确;
故选:D。
8.【分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据此分析。
【解答】解:A、12C和14C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两者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S4和S8 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H2O和D2O的分子式和结构均相同,故为同一种物质,故C错误;
D、CH3COOH和CH3CH2COOH的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B。
9.【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漫步花园里,能闻到浓郁的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运动有关,与分子是否可分无关,故A错误;
B、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微粒,故B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不需要特定空间,故D错误;
故选:C。
10.【分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
【解答】解:CH4表示甲烷,表示1个甲烷分子,表示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表示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不能表示甲烷气体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
故选:D。
11.【分析】A.混合物为不同物质组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
B.一般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不含碳的化合物为无机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组成和结构与无机物相似为无机物;
C.浓溶液和稀溶液对不同物质来说,浓度大小和浓烯溶液无必然的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一定是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一定是被还原。
【解答】解:A.化合物和纯净物无绝对界限,如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如C4H10可能为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组成和结构与无机物相似为无机物,所以有机物和无机物无绝对界限,故B错误;
C.浓溶液和稀溶液对不同物质来说浓度不同,无绝对界限,故C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一定是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一定是被还原,被氧化和被还原间存在绝对界限,故D正确;
故选:D。
12.【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铝胶体含有分散质和分散剂,属于混合物,故A不选;
B.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故B不选;
C.液氨为氨气的液体,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选;
D.深岩层饮用水,含有水和盐,属于混合物,故D不选;
故选:C。
13.【分析】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B、烧碱、火碱指的是NaOH;
C、胆矾CuSO4•5H2O、绿矾FeSO4•7H2O;
D、干冰是CO2,水晶是SiO2。
【解答】解: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故不是同一物质,故A错误;
B、烧碱、火碱指的是NaOH,故是同一物质,故B正确;
C、胆矾CuSO4•5H2O、绿矾FeSO4•7H2O,故不是同一物质,故C错误;
D、干冰是CO2,水晶是SiO2,故不是同一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14.【分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B.由H元素和其它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属于氢化物;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D.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解答】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N2H4不是单质,是化合物,故A错误;
B.由H元素和其它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属于氢化物,N2H4属于氢化物,故B正确;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N2H4不含有C元素,不是有机物,故C错误;
D.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N2H4不含有O元素,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15.【分析】稀有金属,通常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或分布稀散的金属,包括锂Li、铷Rb、铯Cs、铍Be、钛、锆、铪、钒、铌、钽、钼、钨、镓、铟、铊、锗、铼以及硒、碲等金属.
【解答】解: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硫元素以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硫形式存在,且不属于金属,故A错误;
B.碲都伴生于铜矿床中,中国现已探明伴生碲储量在世界处于第三位,不属于稀有金属元素,故B错误;
C.锂为活泼金属,锂元素化合态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属于稀有金属元素,故C正确;
D.钠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和海水、岩石各种钠盐中,不属于稀有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16.【分析】A、常温常压下,金属汞以及溴单质等均是液态物质;
B、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大部分属于人造元素;
C、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解答】解:A、常温常压下,金属汞以及溴单质等均是液态物质,不只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故A错误;
B、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大部分属于人造元素,故B错误;
C、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7.【分析】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A、SO2是氧化物;
B、CH3CH2OH是醇;
C、Ca(OH)2是碱;
D、KCl是盐。
【解答】解:A、SO2由O、S两种元素组成,是氧化物,故A不选;
B、﹣OH是中性原子团,可形成醇或酚,OH﹣是带负电原子团,所以CH3CH2OH是醇,不能电离出OH﹣,故B不选;
C、Ca(OH)2是由OH﹣和Ca2+构成,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Ca(OH)2是碱,故C选;
D、KCl由是Cl﹣和K+构成,所以KCl是盐,故D不选;
故选:C。
18.【分析】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据此分析。
【解答】解:A.HI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故为酸,不是碱,故A错误;
B.KClO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故为盐,不是碱,故B错误;
C.NH3•H2O的电离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故为碱,故C正确;
D.CH3OH在溶液中不电离,不是碱,故D错误。
故选:C。
19.【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含有C、H、O,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选;
B.分子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B不选;
C.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C不选;
D.砷化铌纳米带,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D不选;
故选:A。
20.【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常见蛋白质、纤维等属于有机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故A不选;
B.长绒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有机物,故B不选;
C.葵花籽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属于有机物,故C不选;
D.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故D选。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分析计算;
(2)“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解答】解:(1)在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C的中子数=14﹣6=8,故答案为:8;
(2)“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
22.【分析】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
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解答】解: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O表示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N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SO42﹣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23.【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液氧、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氯酸钾、氦气、铜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氦气、铜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中只有水分子,它们都属于氧化物.
【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Fe,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化学式分别为FeO、Fe2O3、Fe3O4.
故答案为:FeO、Fe2O3、Fe3O4.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液氧、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氯酸钾、氦气、铜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氦气、铜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已经结冰的水中只有水分子,它们都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③④⑦;①②⑤⑥⑧⑨⑩;①⑨⑩;②⑤⑥⑧;②⑤⑥;
24.【分析】(1)①据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只要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即可;
②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首先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该定义的前提必须是化合物;
④可溶性电解质和能够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电解质的物质,溶于水后能够导电.
(2)①能和碱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
③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反应.
【解答】解:(1)a、NaCl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溶于水或者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
b、液态SO3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本身不能电离,不是电解质;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可溶性的电解质,水溶液导电;
c、液态的醋酸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溶于水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
d、汞是金属单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不是电解质,不溶于水;水溶液不能导电;
e、BaSO4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难溶于水,水溶液不导电;
f、纯蔗糖(C12H22O11)中只存在蔗糖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溶于水和熔化时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水溶液不导电;
g、酒精(C2H5OH)中只存在酒精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导电;溶于水和熔化时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水溶液不导电;
h、熔融KNO3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溶于水或者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
①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d.汞,h.熔化的KNO3;
故答案为:dh;
②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aCl晶体,c.液态的醋酸,e.BaSO4固体.熔化的KNO3
故答案为:aceh;
③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b.液态SO3,f.纯蔗糖 g.酒精,故答案为:bfg;
④以上共价化合物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b.液态SO3,c.液态的醋酸,
故答案为:bc;
(2)①酸性氧化物也有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不正确;
②非金属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不正确;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正确;
④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不正确;
⑤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酸,不正确;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故正确;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也可能不能与碱反应,如CO、NO等.
故答案为:③⑥;
25.【分析】(1)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为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是氢化物;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或亚硫酸氢钠;
(4)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解答】解:(1)由K、H、O、C、N五种元素组成的酸、碱、盐、氢化物分别是:HNO3、KOH、KNO3、NH3,
故答案为:HNO3;KOH;KNO3;NH3;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硫和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Na2O+SO2=Na2SO3,
故答案为:生成一,Na2O+SO2=Na2SO3;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或亚硫酸氢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或SO2+OH﹣=HSO3﹣,
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或SO2+OH﹣=HSO3﹣;
(4)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其检验方法是:取少量被检测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就证明含有氯离子,否则没有氯离子,
故答案为:取少量被检测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6.【分析】(1)A.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ⅤA族大于ⅥA族元素;
C.氢键是X﹣H…Y形式的键,X为氮氧氟;
D.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2)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单子;CsCl属于简单立方晶胞;根据杂化轨道数判断杂化类型,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据此判断杂化类型;
(3)①活泼金属做阳极,金属失电子;
②阳离子在阴极放电;
③根据电子守恒求出NaNO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元素守恒解题。
【解答】解:(1)A.14N与15N为中子数不同,不是同种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N的价电子层为半充满结构,更加稳定,故B错误;
C.含有N元素,故能形成氢键,故C正确;
D.二者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2)15N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CsCl属于简单立方晶胞,8个Cl﹣ (或Cs+)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立方体中心为Cs+(或Cl﹣),所以每个Cs的周围,有8个Cl﹣,每个Cl﹣周围有8个Cs+,15NH4Cl的晶胞与CsCl相同,即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8;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含有4个δ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采用sp3杂化,故答案为:;8;sp3杂化;
(3)①活泼金属做阳极,金属失电子: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②阳离子在阴极放电,氢离子浓度大了放电生成氢气,故答案为:H2;强;
③由电极反应知转移0.6 mol电子时生成Fe2+ 0.3 mol,故消耗NaNO2 0.1mol,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生成Na2SO40.05 mol,故答案为:0.05。
27.【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系物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某种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系列.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解答】解:(1)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D;
(2)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答案为:A;
(3)同系物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某种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系列.故答案为:B;
(4)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E.
28.【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①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1个氧原子表示为:O,故答案为:O;
②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故答案为:3H2O;
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镁离子 表示为:4Mg2+,故答案为:4Mg2+;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表示为 2O3 ,故答案为:2O3 ;
(2)①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
②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其化学式为:Al(OH)3,故答案为:Al(OH)3;
③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其化学式为:CaO,故答案为:CaO;
④根据提供的元素碳酸符合要求,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其化学式为:H2CO3,故答案为:H2CO3.
29.【分析】(1)①D组中HCl、H2SO4、HNO3都为强酸,强电解质,而CH3CH2OH是非电解质;
②结合各物质性质可知,A组中的一种物质CO2与B组中的﹣种物质Ba(OH)2反应的量不同产物有所不同;
③CuH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和氯化氢,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2)①加盐酸V1至 V2段反应产生沉淀且沉淀量达到最大,故发生反应的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
②配制945mL0.2mol•L﹣1盐酸,需要用1000mL容量瓶配制,用 36.5%(密度为1.19g•mL﹣1)的浓盐酸配制1000mL0.2mol•L﹣1盐酸,结合溶质不变列式计算;
③根据反应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产生沉淀和溶解沉淀所需要的盐酸的体积之比为1:3,则V4=200mL+50mL×3=350mL;再根据反应OH﹣+H+=H2O,CO32﹣+2H+=H2O+CO2↑,盐酸与NaOH、Na2CO3、NaA1O2溶液反应时分别所用体积之比为1:2:1,得到NaOH、Na2CO3、NaA1O2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1)①D组中HCl、H2SO4、HNO3都为强酸,强电解质,而CH3CH2OH是非电解质,故不同于其他三种的物质的化学式:CH3CH2OH,
故答案为:CH3CH2OH;
②结合各物质性质可知,A组中的一种物质CO2与B组中的﹣种物质Ba(OH)2反应的量不同产物有所不同,这两种物质反应有沉淀产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Ba2++2OH﹣=BaCO3↓+H2O,
故答案为:CO2+Ba2++2OH﹣=BaCO3↓+H2O;
③CuH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H+3Cl22CuCl2+2HCl,
故答案为:2CuH+3Cl22CuCl2+2HCl;
(2)①加盐酸V1至 V2段反应产生沉淀且沉淀量达到最大,故发生反应的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故答案为:AlO2﹣+H++H2O=Al(OH)3↓;
②配制945mL0.2mol•L﹣1盐酸,需要用1000mL容量瓶配制,用 36.5%(密度为1.19g•mL﹣1)的浓盐酸配制1000mL0.2mol•L﹣1盐酸,设需要量取的浓盐酸体积为VmL,溶质不变列式得到,则1L×0.2mol•L﹣1=,解得:V=16.8mL,
故答案为:16.8mL;
③根据反应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产生沉淀和溶解沉淀所需要的盐酸的体积之比为1:3,则V4=200mL+50mL×3=350mL;再根据反应OH﹣+H+=H2O,CO32﹣+2H+=H2O+CO2↑,盐酸与NaOH、Na2CO3、NaA1O2溶液反应时分别所用体积之比为1:2:1,则NaOH、Na2CO3、NaA1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故答案为:350mL;1:1:1。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