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展开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量:9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Fe—56 Cu—64 Mg—24 Ba—137 Si—28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最恰当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ⅢA族
B.115号元素在第六周期
C.113号和115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2.下列数值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
B.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C.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元素的种数=原子种数
3.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
B.稳定性:
C.酸性:
D.碱性:
4.氯化氢的电子式是, 1个氯化氢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 )
A.1 B.2 C.3 D.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
B.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C.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干冰升华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6.甲、乙、丙为二、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丙的氢化物比甲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
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可制作光导纤维
D.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7.与互为同位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具有相同中子数
B.与具有相同质子数
C.与的化学性质相同
D.与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
8.下列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⑤⑥⑦
9.有A、B、C、D四块金属片,用导线两两相连插入稀硫酸中,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和B相连时,A为负极;C与D相连时,C溶解,D上有氢气生成;A与C相连时,C为正极;B与D相连时,电子由D极经导线流向B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BCD B.ACDB C. CADB D. BDCA
10.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
A.耐高温材料 B.半导体材料
C.制农药原料 D.制催化剂的原料
1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
A.溶于水 B.熔点较高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1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F的电子式: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CO2的结构式: O=C=O
13.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 B.还原性:
C.氧化性: D.半径:
14.下列有关化学键的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C.H与O、H与N均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NaHCO3和HCOONa都只含离子键
1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设计 | 实验目的 |
A | 分别取大小相近的钠粒、钾粒投入水中,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 比较钠、钾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
B | 向溶液中加入淀粉 | 证明溶液中含有I- |
C | 将少量溴水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CCl4层颜色 | 比较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氧化性性强弱 |
D | 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比较硫元素和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16.下列各组原子序数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可以含有离子键又可以含有共价键的是( )
A.12与17 B.13与10
C.11与8 D.8与16
17. 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 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B.简单的离子半径:Z>Y>X>W
C.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能 形成离子化合物
D.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8.下列各组粒子:①H3O+,NH4+,Na+;②OH-,NH2-,F-;③O2-,Na+,Mg2+;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正确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A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比B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总电子数比A 元素原子电子总数多5个,则A、B形成化合物可能是 ( )
A.离子化合物AB B.离子化合物B3A2
C.离子化合物B2(AO3)3 D.离子化合物A2BO3
20.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 )
A.H + H → H2 B.H + Cl →HCl
C.I2→I + I D.C+O2→CO2
21.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2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89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2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L
B.T的气态氢化物分子间存在共价键
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23.燃料电极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某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O2在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电解质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
D. 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24.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AgCl是还原产物
25.将Mg条、Al条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电流计连接成原电池,此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Mg比Al活泼,Mg 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B.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
C. 该电池的内外电路中,电流均是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D. 原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PH不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大题,共50分。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
26.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两大题,每空2分)
I.用A+、B-、C2-、D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离子或分子。请填空:
(1)A元素是__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物质D由两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Ⅱ.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Y和Z的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7.实验题(共两大题,每空2分)
I.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淀粉溶液变蓝,写出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现有药品 :① 稀盐酸 ②稀硫酸 ③Na2SiO3溶液 ④ Na2CO3 ⑤CaCO3固体,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 验证C 、Si 、S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装置A、B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试用Zn+Cu2+===Zn2++Cu的反应设计原电池。
(1)原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 ;
(2)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
(3) 当导线中有6.02×1023个电子通过时,电池负极质量减少____________g。
28.探究题(共两题,每空2分)
I.请根据信息填空:
(1)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反应2FeCl3 +Cu ===2FeCl2 +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就,则负极所用的电极材料为 ;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则被腐蚀的铜的质量为 。
(2)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Ⅱ.在1×105 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
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
价的氮氢共价键)
共价键 | H2分子 | N2分子 | NH3分子 |
键能(kJ·mol-1) | 436 | 945 | 391 |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 K时,取1 mol N2和3 mol 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生成2molNH3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则Q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A | D | C | A | D | B | A | D | B | B | D | D | A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C | B | C | C | C | B | C | B | C | D | B | B |
|
二、非选择题(共2х25分)
26.Ⅰ(1)K Cl S (2)H2S
Ⅱ (1)第二周期第ⅥA族 (2)HClO4 H2S
(3)
27.Ⅰ (1)分液漏斗 , 防倒吸
(2)Cl2 +2I- = I2 + 2Cl-
(3)② , ④
Ⅱ(1)CuSO4 /CuCl2/Cu(NO3)2
(2)负极:Zn - 2e- = Zn2+ 正极:Cu2+ +2e- =Cu
(3)32.5g
28. Ⅰ(1)Cu 6.4g
(2)①镁片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Mg +2H+ =Mg2+ +H2↑ ③小于
Ⅱ (1)放热 (2)93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