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能力卷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能力卷试卷(解析版)01
    【化学】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能力卷试卷(解析版)02
    【化学】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能力卷试卷(解析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能力卷试卷(解析版)

    展开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能力卷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Zn:65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 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煤燃烧时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还有光能,烧煤取暖证明了这一点,故A正确;
    B.电解熔融Al2O3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
    C.炸药爆炸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动能、光能等,故C正确;
    D.镁条燃烧时发光、放热,即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 H2O(g)===H2O(l) ΔH=-44.0 kJ/mol
    B. 2HI(g)===H2(g)+I2(g) ΔH=+149 kJ/mol
    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862 kJ能量的化学反应
    D.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此过程虽然放热,但不属于化学反应,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H>0是吸热反应,故错误;C、不清楚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多少,可能此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错误;D、根据能量与过程关系,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故正确。
    考点: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等知识。
    3.已知:H2(g)+F2(g) ="==" 2HF(g) △H=-270 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 1 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大于270 kJ ,B错误;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方程式表示1mol氢气和1mol氟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70KJ,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已知在1×105Pa,298 K条件下,1 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B. 2H2(g)+O2(g)===2H2O(l) ΔH=-142.9 kJ·mol-1
    C. 2H2+O2===2H2O ΔH=-571.6 kJ·mol-1
    D. H2(g)+1/2O2(g)===H2O(g) ΔH=-285.8 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A.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所以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kJ×4=571.6kJ,所以△H=-571.6kJ/mol,故A正确;
    B.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所以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kJ×4=571.6kJ,所以△H=-571.6kJ/mol,故B错误;
    C.物质的状态影响反应热,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错误;
    D.反应中生成水的状态为液态而不是气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一定是1 mol,即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物质的燃烧热,通常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一定是1 mol,即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其他物质的计量系数可以用分数,反应中C→CO2,H→H2O(液),S→SO2(气)。
    5.已知,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1.91 kJ的热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1.91kJ的能量,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所以等质量时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
    B.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
    C. CO(g)+1/2O2(g)=CO2(g) ΔH=-283 kJ·mol-1
    D.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
    A.燃烧生成水的状态应为液态,故A错误;
    B.燃烧生成水的状态应为液态,故B错误;
    C.为1mol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C正确;
    D.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应为1mol,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一定是1 mol,即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物质的燃烧热,通常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一定是1 mol,即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其他物质的计量系数可以用分数,反应中C→CO2,H→H2O(液),S→SO2(气)。
    7.已知:①2C(s)+O2(g)===2CO(g) ΔH=-221.0 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ΔH为( )
    A. +262.6 kJ·mol-1 B. -131.3 kJ·mol-1
    C. -352.3 kJ·mol-1 D. +131.3 kJ·mol-1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2C(s)+O2(g)═2CO(g);△H=-221.0kJ/mol,②2H2(g)+O2(g)═2H2O;△H=-483.6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 C(s)+H2O(g)═CO(g)+H2(g),△H=(-221.0+483.6)kJ/mol=+131.3kJ/mol,故选D。
    8.已知H+(aq)+OH-(aq)= H2O(l)ΔH=-57.3 kJ·mol-1。下列物质反应时,产生57.3kJ热量的是 ( )
    A. 500mL 2.0mol·L-1HCl和500mL 2.0mol·L-1NaOH
    B. 1.0mol·L-1HCl和1.0mol·L-1NaOH
    C. 稀HCl和稀NaOH
    D. 500mL 2.0mol·L-1H2SO4和500mL 2.0mol·L-1Ba(O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500mL 2.0mol/L的HCl(aq)和500mL 2.0mol/L的NaOH(aq),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放出的热量是为57.3kJ,故A正确;
    B.未给出体积,稀HCl和稀NaOH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放出的热量不一定为57.3kJ,故B错误;
    C.稀HCl和稀NaOH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放出的热量不一定为57.3kJ,故C错误;
    D.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且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放出的热量比114.6kJ还要多,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反应不能生成沉淀,生成沉淀会放出热量。
    9.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酒精是非电解质,该装置中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B、该装置中两个电极活动性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C、该装置中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且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故C正确;D、该装置中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以原电池原理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难度不大,根据原电池构成条件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形成原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是放热反应,为易错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只要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即可形成原电池.
    10.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

    A. 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B. 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C. 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依然发生偏转
    D. 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铜的金属性弱于锌,铜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不会产生气体,A错误;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正确;C、取出盐桥后,不能构成原电池,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C错误;D、铜片上铜离子放电析出铜,质量增加,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判断
    11.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
    B. 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
    C. 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MnO2-
    D. 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2e-=Li2+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原电池中,失电子的金属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得电子的物质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锂电池是一种体积小,储存能量较高的可反复充电的环保电池。
    【详解】A.根据锂电池的总反应式Li+MnO2=LiMnO2,失电子的金属Li为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故A错误;
    B.根据锂电池的总反应式Li+MnO2=LiMnO2,失电子的金属Li为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故B正确;
    C.MnO2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故C错误;
    D.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C. 若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1·s-1,就是指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s-1
    D.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物理量,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均取正值,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该反应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非瞬时速率。
    【详解】A项,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中和反应速率很快,但没有明显现象,故A错误;
    B项,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其浓度变化值为零,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故B错误;
    C项,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为0.5mol•(L•S)-1就是指1s内对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为0.5mol•L-1,由于化学计量数不一定相同,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不一定都为0.5mol•L-1,故C错误;
    D项、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化学反应速率能定量地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注意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定量表示方法,明确反应速率与反应现象的关系是解答关键。
    13.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达到平衡后,c(X2)为0.4 mol·L-1,c(Y2)为0.8 mol·L-1,生成的Z为0.4 mol·L-1,则该反应是( )
    A. X2+2Y22XY2 B. 2X2+Y22X2Y
    C. 3X2+Y22X3Y D. X2+3Y22XY3
    【答案】C
    【解析】
    【详解】X2、Y2浓度都是1mol•L-1,达到平衡时c(X2)=0.4mol•L-1、c(Y2)=0.8mol•L-1、c(Z)=0.4mol•L-1,则X2、Y2、Z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1:2,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该反应式为3X2+Y22X3Y,故答案为C。
    14.对于反应A(g)+3B(g)===2C(g)+D(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
    A. v(A)=0.3 mol·L-1·min-1 B. v(B)=0.6 mol·L-1·min-1
    C. v(C)=0.5 mol·L-1·min-1 D. v(D)=0.002 mol·L-1·s-1
    【答案】A
    【解析】
    【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先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选项。
    【详解】A.v(A)=0.3mol•L-1•min-1;
    B.v(B)=0.6mol•L-1•min-1,所以v(A)=0.2mol•L-1•min-1;
    C.v(C)=0.5mol•L-1•min-1,所以v(A)=0.25mol•L-1•min-1;
    D.v(D)=0.002mol•L-1•S-1,所以v(A)=0.002mol•L-1•S-1=0.12mol•L-1•min-1;
    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故答案为A。
    15.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 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C. 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象知,随着反应的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加,说明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达到平衡时△n(X)=(1.20-0.41)mol=0.79mol,△n(Y)=(1.00-0.21)mol=0.79mol,△n(Z)=(1.58-0)mol=1.58mol,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X、Y、Z的计量数之比=1:1:1,则该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由图可知,10s内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1.58mol,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Z)==0.079moL/(L•s),故A错误;
    B.Y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开始到10 s时,转化的Y为(1-0.21)mol=0.79mol,故Y的转化率为×100%=79%,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开始到10s时,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79 mol,其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C错误;
    D.反应是可逆反应,且△n(X):△n(Y):△n(Z)=(1.20-0.41)mol:(1.00-0.21)mol:1.58mol=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
    A. 14CO2 B. 14CO2、14CO C. 14CO2、14CO、14C D. 14CO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CO的同时,CO又分解生成CO2和C,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题基础性强,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17.一定温度下,反应X(g)+3Y(g)2Z(g)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amolX,同时生成3a molY
    C. X、Y、Z的浓度相等
    D. 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答案】A
    【解析】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正确;
    B、单位时间生成amolX,同时生成3amolY,都体现正方向,故B错误;
    C、X、Y、Z的浓度相等,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并不是不变,故C错误;
    D、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X、Y、Z的分子数比可能为1:3:2,也可能不是1:3: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18.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表可知平衡时,X的浓度变化量是0.05mol/L,Z的变化量是0.15mol/L,Z的变化量是0.1mol/L,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参与反应的n(X) : n(Y) : n(Z) = 1:3:2,所以反应可以表示为X+3Y2Z。C项,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右移,但是平衡常数不变,故C项错误;A项,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0.05/0.1*100%=50%,故A项正确;B项,平衡常数K=(0.12)/(0.053*0.05)=1600,故B项正确;D项,平衡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b 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C.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D. a>b
    【答案】B
    【解析】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平衡也不移动,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应是原来的50%,现为60%,则容器体积增大,即压力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小于b,故B正确。
    20.对于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当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将增大
    B.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C. 化学方程式中n>e+f
    D.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左图可知,根据先拐先平衡,条件高,则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同理由右图可以看出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n<e+f。
    【详解】由左图可知,根据先拐先平衡,条件高,则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同理由右图可以看出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n<e+f;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C的百分含量不变,故A错误;
    B.达到平衡后,A是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压强增大,C%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n<e+f,故C错误;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
    2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氧气。当把0.2mol液态肼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128.8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2O(l) = H2O(g)ΔH= +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氧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N2H4(l)+O2(g)=N2(g)+2H2O(g) △H=-644.0 KJ/mol (2). 366kJ (3). 不污染环境;绿色、环保
    【解析】
    【分析】(1)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定律关系判断,0.2mol液态肼完全反应,放出128.8kJ的热量,所以1mol液态肼完全反应放出644.0 kJ的热量;
    (2)H2O(l)=H2O(g)△H=+44kJ/mol;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得到;
    (3)依据产物判断生成物质无污染。
    【详解】(1)反应方程式为:N2H4+O2=N2+2H2O,0.2mol液态肼放出128.8kJ的热量,则1mol液态肼放出的热量为=644.0 kJ,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g) △H=-644.0 KJ/mol;
    (2)①N2H4(l)+O2(g)=N2(g)+2H2O(g) △H=-644.0 KJ/mol;②H2O(l)=H2O(g)△H=+44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2得到N2H4(l)+O2(g)=N2(g)+2H2O(l)△H=-732.0kJ/mol, 16g液态肼物质的量==0.5mol,所以16g液态肼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366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产物为氮气和水,氮气是空气成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绿色环保。
    22.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
    【解析】考查中和热的测定、误差分析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等。
    (1)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搅拌,所以还缺少环形玻璃棒。
    (2)由于该实验要尽可能的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的。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会导致热量的损失,所以所得中和热数值偏低。
    (4)如果改变酸或碱的用量,则反应中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因此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变化的。但由于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因此所求中和热数值是不变的。
    (5)由于氨水是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而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
    23.80 ℃时,将0.4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 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c(mol·L-1)
    0
    20
    40
    60
    80
    100
    c(N2O4)
    0.20
    a
    0.10
    c
    d
    e
    c(NO2)
    0.00
    0.12
    b
    0.22
    0.22
    0.22
    反应进行至100 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b=______,c______d(填“<”“=”或“>”)。
    (3)20 s时,N2O4的浓度为______mol·L-1,0~20 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在8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
    (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________。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E.所耗时间越少 F.容器内气体压强越大
    【答案】(1). N2O42NO2 (2). b=0.2mol/L (3). = (4). 0.14 (5). 0.003mol·L-1·s-1 (6). K= (7). 0.54 (8). ABDF
    【解析】
    【分析】(1)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判断;
    (2)40s时N2O4的变化浓度为0.10mol•L-1,则NO2的变化浓度为0.20mol•L-1;6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结合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
    (4)依据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概念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依据80°C平衡状态下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5)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值越大,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则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据此答题。
    【详解】(1)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2NO2;
    (2)40s时N2O4的变化浓度为0.10mol•L-1,则NO2的变化浓度为0.20mol•L-1,则b的值为0.20mol•L-1;6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c=d;
    (3)进行到20S;
           N2O4 ⇌ 2NO2 
    起始量(mol)  0.4    0
    变化量(mol) 0.12   0.24
    20S末(mol)  0.28  0.24
    20s时,N2O4的浓度==0.14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0.003mol·L-1·s-1;
    (4)N2O4⇌2NO2,平衡常数K=;
    80°C平衡状态就是反应达到60S时的状态,平衡浓度c(NO2)=0.22mol/L,c(N2O4)=0.09mol/L;平衡常数K===0.54;
    (5)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值越大,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则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A.反应正向进行,K值越大,N2O4的转化率越高,故A正确;
     B.反应正向进行,K值越大,NO2的产量越大,故B正确;
    C.K值越大,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小,故C错误;
    D.K值越大,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则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故D正确;
    E.平衡常数与达到平衡所消耗的时间无必然联系,故E错误;
    F.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气体压强越大,说明生成的NO2的产量越大,则K值越大,故F正确;
    故答案ABDF。
    【点睛】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同一转化关系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不同,温度相同,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平衡常数指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无关,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Zn(s)===Zn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电极流向______电极。
    (4)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100g,工作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轻了13g,试计算,银电极质量增重_________g。
    【答案】(1). Zn (2). AgNO3 (3). 正极 (4). Ag++e-=Ag (5). Zn-2e-=Zn2+ (6). X(锌) (7). 银 (8). 43.2g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2Ag+(aq)+Zn(s)═Zn2+(aq)+2Ag(s)”分析,在反应中,Zn被氧化,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则正极为活泼性较Zn弱的Ag,Ag+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为Ag++e=Ag,电解质溶液为AgNO3 ,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析出银的质量.
    【详解】(1)由反应“2Ag+(aq)+Zn(s)═Zn2+(aq)+2Ag(s)”可知,在反应中,Zn被氧化,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则正极为活泼性较Zn弱的Ag,Ag+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为Ag++e=Ag,电解质溶液为AgNO3
    (2)正极为活泼性较Zn弱的Ag,Ag+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为Ag++e=Ag,X电极为Zn为原电池的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 Zn-2e-═Zn2+;
    (3)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本题中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极;
    (4)该原电池中,负极上锌失电子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导致质量减少,减少锌的质量=60g-47g=13g,物质的量==0.2mol;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知,2Ag++2e-=2Ag,Zn-2e-═Zn2+,
    2Ag~~Zn
    2   1
    n   0.2mol
    n=0.4mol,析出银的质量=0.4mol×108g/mol=43.2g,即银电极增重的质量为43.2g。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