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3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3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3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展开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Fe-56 Cu-64 Ba-137 S-32
第I卷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硅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光导纤维
B.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炭化
D.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2.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H3O+与 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B.第85号元素的最高价为+7价
C.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 147N与157N得电子能力相同
3.下列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B.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C.位于同一主族相邻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4
D.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4.下列关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不能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Si与H2化合所需温度远高于S与H2化合的温度,说明S的非金属强于硅
C.Na与冷水能发生反应,而Mg与冷水反应缓慢,说明Na的金属性强于Mg
D.将大理石加入稀盐酸中,能产生CO2气体,说明C1的非金属性强于C
5.稀硫酸中插一块铜片,加入下列物质后,可使铜片迅速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 B.硫酸钠晶体
C.硝酸钾晶体 D.氯化钠晶体
6.下列现象或事实的原因相同的是( )
A.浓硝酸和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碳酸氢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C.氯水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硫酸亚铁和亚硫酸钠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
7.工业上制备硫酸常用接触法,工业上制硝酸常用氨的催化氧化法。下列关于工业上制硫
与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沸腾炉中进行的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
B.工业上制硫酸与硝酸都用到同一工艺设备:吸收塔
C.硫酸工业、硝酸工业都需要对工业尾气进行处理
D.工业上制备硫酸和制硝酸涉及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8.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A.氮 B.硫 C.铁 D.铜
9.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硫酸,乙是浓氨水
10.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a+、Yb-、Z(b+1)-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mXa+与nYb-,得m+a=n-b
B. 离子半径:Yb->Z(b+1)->Xa+
C. Z(b+1)-的还原性大于Yb-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1Z一定大于HbY
1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百化学 | -2 |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 < 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L < 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2.若已发现了116号元素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R是金属元素②R是非金属元素③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R④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强⑤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⑤
13.以下实验目的可以实现的是( )
A.验证一定生成SO2 B.制备氨气
C.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D.收集NO
14.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的摩尔质量为的2倍,是元素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均为酸性氧化物
B.的含氧酸是一种强酸
C.X、Y分别与W形成10e-的微粒能反应生成一种气体
D.原子半径:
15.下表各组物质在适当条件均可反应,其中气体(指常温时的状态)产物可能不唯一的是( )
A.浓硫酸与锌 B.浓硫酸与铜 C.浓盐酸与MnO2 D.浓氨水与CaO
16.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NO中混有少量NO2气体: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食盐中混有少量NH4Cl:加过量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C. NH3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硝酸混有少量硫酸:加适量BaCl2后再过滤
17.CO2通入BaCl2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在下图右侧的Y形管中放置合适的药品,进行合理操作,在B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右侧Y形管中放的药品是( )
A. Cu和浓硝酸 B.CaO和浓氮水
C.Na2SO3和较浓硫酸 D.KMnO4溶液和浓盐酸
18.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19.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2和O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并将该试管倒置于水槽中至液面不再上升时,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体积的( )
A.1/4 B.3/4 C.1/8 D.3/8
20.稀H2SO4 和稀HNO3的混合液1L,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1和0.1mol·L-1。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
A.2.4g B.3.2g C.6.4g D.9.6g
第II卷(共60分)
- (8分)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室不能用带玻璃塞试剂瓶装NaOH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用氢氟酸雕刻玻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Cl2等大气污染物,若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可减少或消除污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r是第5周期第IIA族元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rCO3与稀盐酸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短周期元素W、X 、Y 和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回答下列问题:
|
| W | X |
|
Y |
|
|
| Z |
(1) 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画出X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已知X元素的一种原子,其中子数为10,写出这种原子的原子符号_____________。
(2)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达)。
(3)W、X的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23.(12分)下图中的各字母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常温下A是金属单质;B是淡黄色固体; C、D、E为无色气体,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H是无色液体。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G→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为9.03 ×1023 ,则被还原的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
(4)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探究SO2的性质(实验前已事先除去装置中的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得知浓硫酸的沸点为338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为400~500 ℃]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装置D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时,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开K1,关闭K2,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后,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装置C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由此推测所得无色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是H+、I- 和 ;为了进一步实验证实了该过程中SO2已被氧化,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5)关闭K1,打开K2,用酒精灯加热装置A,观察到E中发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生成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字母序号)。
a.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
b.BaCl2溶液与硫酸蒸气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
c.SO2溶于水生成的H2SO3被装置内的O2氧化生成H2SO4,再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6)取A中产生的SO2气体通入足量双氧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66 g沉淀。据此推知SO2气体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25.(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I.将 NaOH溶液与 NH4Cl 溶液混合生成 NH3·H2O,从而验证 NaOH的碱性大于 NH3·H2O,继而可以验证 Na 的金属性大于 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II.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某同学验证氯
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请写出试管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16.8 g Fe 跟一定量浓 HNO3 反应,Fe 全部溶解,共收集 NO、NO2 的总体积为 11.2 L(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请回答:
(1)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为_______________mol。
(2)生成的 NO 与 N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B A A D C 6-10 D D B C C
11-15 C B C C A 16-20 A B B D D
21.(各2分共8分)
(1)SiO2+2NaOH=Na2SiO3+H2O
(2)4HF+SiO2=SiF4↑+2H2O
(3)SO2+Cl2+H2O=4H++SO42-+2Cl-
(4)(4)SrCO3+2H+=Sr2++CO2↑+H2O
22.(共10分)
第2周期 ⅥA族 (2分) (1分) (1分) Cl->N3->O2->Al3+ (2分) H2O NH3 (2分) Al(OH)3+3HClO4=Al(ClO4)3+3H2O (2分)
23.(共12分)
Na2O2 NO2 4NH3 + 5O2 4 NO + 6H2O
Cu + 4H+ + 2NO3-Cu2+ + 2NO2↑+ 2H2O 1.5mol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4. (13分)
(1)分液漏斗 (1分)
(2)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及防倒吸 (2分)
(3)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分)
(4)品红褪色;SO2- 4; (各1分,共2分)
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1分)
(5)BaSO4 (1分)bc (各1分,共2分)(6)448 (2分)
25.(共11分)不合理,NH3·H2O并非为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2分)S2-+Cl2=S+2Cl- 稀硝酸 碳酸钙或其它碳酸盐 硅酸钠溶液(各1分) CaCO3+2H+=Ca2++2CO2↑+H2O SiO32-+CO2+H2O═H2SiO3↓+CO32- (各2分)
26.(各2分,共6分)
0.5 2:3 3Fe + 14H+ + 5NO3 - === 3Fe3+ + 2NO2↑ + 3NO ↑+7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