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3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3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3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展开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姓名、班级、准考证号与本人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是否一致。
2.答客观题时,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第Ⅰ卷(客观题满分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B. 放射性同位素,在工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有重要用途
C. 鲜花保鲜时可使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
D. 氯仿早期在医学上曾用作麻醉剂,氯仿可溶于水
2.下表符号中“2”的含义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H | 4 2He | O2 | Mg2+ |
A | 质量数 | 中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
B | 质量数 | 质子数 | 原子数 | 电荷数 |
C | 质子数 | 中子数 | 原子数 | 电子数 |
D | 质量数 | 质子数 | 分子数 | 电荷数 |
3.以下同学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个纵行
B.第ⅠA族金属元素单质均能与水反应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5.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错误的是( )
A.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 F-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 17Cl D. CO2的电子式: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中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B.HCl中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C.化学键指的是相邻微粒间的强相互作用
D.氢键对物质的熔沸点等性质有影响
7.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中化学键未完全断键
C. CO和O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
8.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浓硫酸的稀释
B.碳高温下与CO2反应
C.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D.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
9.等质量的两份锌粉 a、b 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 a 中加入少量的 CuSO4 溶液,下列各图表示的是产生 H2 的体积 V与时间 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10.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粉末状反应快
C.常温下将浓硝酸分别放在暗处和强光下,发现光照可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度、体积均相同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11.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3H22NH3,在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H3在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正反应速率更小
B.点c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点e处3V正(NH3)=2V逆(H2)
1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 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 X、Y元素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半径:Y>Z
D.Z元素单质及某种氧化物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不同的物理性质
B.不带支链的烃,其分子都是直线形的
C.乙烯分子中的六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常温时烷烃的同系物,只有四种呈气态
14.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4+Cl2CH3Cl+HCl
B.+HNO3+H2O
C.CH2===CH2+H2OCH3CH2OH D.CH3CH===CH2+Cl2Cl-CH2CH===CH2+HCl
15.有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0g·L-1,则关于此混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烷
C.可能是乙烷和乙烯的混合物 D.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
16.氢氧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孔金属b作正极
B.多孔金属a上,氢气发生氧化反应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K+ 移向b极
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 +4e- +4H+ =2H2O
第Ⅱ卷(主观题满分52分)
17. (16分)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⑪在长式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在①~⑪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在元素④⑥⑨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①~⑪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⑥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⑦和⑩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中元素④和⑥可以形成一种淡黄色物质X,0.1 mol X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
(6)表中元素③和⑤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6的共价化合物Y,Y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Y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回答:
(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 ;②均匀混合气体;③干燥混合气体。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 。
(4)E装置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5)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 。
(6)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 。
19.(12分)在2 L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O22NO2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如图表示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A点处,v(正)________v(逆),
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_B点正反应速率。(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2)图中表示O2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用N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v(NO)=2v(O2)
c.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d.v逆(NO2)=2v正(O2)
e.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
a.适当升高温度 b.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c.增大NO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0.(12分)学生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过一会儿,在装置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写出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能不能用溴水代替液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用冷凝装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Ⅲ装置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