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题(解析版)
展开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
选择题(共 65 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Fe2O3 可用于制红色油漆 B. 碳酸钠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C. 碳化硅硬度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D. Na2O2 可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答案】B
【详解】A.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A正确;
B.碳酸钠碱性较强,不用于中和胃酸过多,一般用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作胃酸的中和剂,故B错误;
C.碳化硅为原子晶体,硬度大,耐磨,可以用来制造砂纸、砂轮的磨料,故C正确;
D.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D正确。
故选B。
2.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酒香扑鼻 B. 干冰升华
C. 蜡烛照明 D.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答案】C
【详解】A.酒香扑鼻体现酒精的挥发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选;
B.干冰升华是物质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选;
C.蜡烛主要成分为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为物体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选;答案为C。
3.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稀硝酸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和铝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故A错误;
B.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铝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故B正确;
C.浓盐酸是弱氧化性的酸,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故C错误;
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铝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故D错误。
故选B。
4.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形成均匀的紫色溶液 B. 有紫色沉淀析出
C. 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答案】D
【解析】氯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和KCl,KCl溶解于水呈无色,碘被CCl4从水中萃取出来,碘溶解在CCl4中,而碘的CCl4溶液是紫红色,CCl4的密度又大于水,所以会分层且下层是紫红色。答案选D。
5.下列物质主要成份或名称与化学式对应的是( )
A. 苏打——NaHCO3 B. 明矾 —— KAl(SO4)2
C. 烧碱—— NaOH D. 生石灰——Ca(OH)2
【答案】C
【详解】A.苏打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A错误;
B.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故B错误;
C.烧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故C正确;
D.生石灰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O,而不是Ca(OH)2,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活性铁粉易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 SO2 具有漂白性,可用于食品增白
C. NH4HCO3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 Al2O3 能溶于强酸强碱,可用作耐火材料
【答案】A
【详解】A.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品被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故A正确;
B.SO2有毒,对人体有伤害,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故B错误;
C.NH4HCO3做氮肥是利用碳酸氢铵溶解后的铵根离子被植物吸收做氮肥,不是利用其分解的性质,故C错误;
D.Al2O3熔点高,不易熔融,可用作耐火材料,不是利用氧化铝能溶于强酸、强碱,故D错误。
故选A。
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少量的钠保存在水中 B. 氢氟酸(HF)保存在玻璃瓶中
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答案】D
【详解】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A错误;
B.因为氢氟酸易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B错误;
C.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封口,是为了防止玻璃塞中的SiO2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而使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即SiO2+2NaOHNa2SiO3+H2O,故C错误;
D.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故新制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正确。
故选D。
8.粗略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并检验钾元素的存在,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焰色反应 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蒸发 D. 焰色反应
【答案】C
【详解】A.碳酸钾吸湿性强,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故A错误;
B.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故B正确;
C.蒸发时需用玻璃棒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故C错误;
D.做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需用蓝色钴玻璃滤去钠的黄色,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是运用化学方法且正确的是( )
A. 用 NaOH 溶液鉴别 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
B. 用 KSCN 溶液鉴别 FeCl3 溶液和 FeCl2 溶液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SO2 和 CO2 两种气体
D.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Fe(OH)3 胶体和 FeCl3 溶液
【答案】B
【详解】A.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不能鉴别,故A错误;
B.FeCl3溶液遇KSCN时为血红色,则可用KSCN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鉴别方法利用了FeCl3的化学性质,属于化学方法,故B正确;
C.SO2和CO2两种无色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无法鉴别,故C错误;
D.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是可以的,据此可以判别溶液和胶体,丁达尔效应为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10.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A. 碘水 B. 氯化铁溶液 C. 溴化钠溶液 D. 二氧化氮气体
【答案】C
【解析】A.碘水中含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A不符合;B.氯化铁溶液可氧化KI生成碘,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不符合;C.溴化钠溶液不与碘化钾反应,不存在碘单质,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符合;D.二氧化氮气体可氧化KI生成碘,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不符合;答案选C。
1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a(HCO3)2 溶液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2HCO3- +Ca2++2OH-=CaCO3↓+CO32-+2H2O
B.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 AlCl3 与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 +4NH4+ +2H2O
【答案】A
【详解】A.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a2++2HCO3-+2OH-=CaCO3↓+CO32-+2H2O,故A正确;
B.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SO42-═BaSO4↓+Cu(OH)2↓,故C错误;
D.AlCl3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
故选A。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三氯化铁溶液中: K+、H+、SO42-、SCN-
B. 次氯酸钠溶液中: Fe2+、K+、I-、OH-
C.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NH4+、Na+、Cl-、NO3-
D. 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Na+、K+、CO32-、OH-
【答案】D
【详解】A.三氯化铁溶液中,Fe3+会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和I-,且Fe2+和OH-还能反应生成Fe(OH)2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NH4+能与OH-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这四种离子在酸溶液中不能共存,但在碱溶液中可以共存,故属于可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关于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 Cl2↑+8H2O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MnCl2 是氧化产物 B. KMnO4在反应中被还原
C. 每生成22.4LCl2转移2mole- D. HCl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 Cl2↑+8H2O 可知,KMnO4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到+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MnCl2为还原产物;H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Cl2为氧化产物;A. MnCl2为还原产物,选项A错误;B. KMnO4在反应中被还原,选项B正确;C. 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Cl2转移2mole-,但题目中没给定标准状况,选项C错误;D. HCl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了酸性,选项D错误。答案选B。
14.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CO2 通入石灰水 B. AlCl3 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
C. NaHCO3 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D. 硝酸中加入铁粉
【答案】C
【详解】A.CO2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果二氧化碳过量,则只生成碳酸氢钙,故A不选;
B.AlCl3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钠和水,如果氢氧化钠不足,则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故B不选;
C.NaH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生成物只能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C选;
D.足量稀硝酸中加入铁粉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常温下铁粉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D不选。
故选C。
15.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反应①可知:相同温度下,NaHCO3 的溶解度大于 Na2CO3
B. 反应②的离子方 程式为:Br2+SO2+2H2O=SO42-+2Br-+4H+
C. 可通过电解 MgCl2 溶液制得金属镁
D. 粗盐中含有的 Mg2+、SO4 2-等杂质离子,可通过依次加入 BaCl2溶液、NaOH 溶液、盐酸等试剂加以去除
【答案】B
【详解】A.往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气体,得到的沉淀是NaHCO3,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此过程不能判断Na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事实上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A错误;
B.反应②中二氧化硫溶液与单质溴反应生成硫酸和HB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SO42-+2Br-+4H+,故B正确;
C.镁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MgCl2制得金属镁,故C错误;
D.粗盐中含有的Mg2+、SO4 2-等杂质离子,先转化为沉淀,可通过依次加入BaCl2溶液、NaOH溶液、盐酸,但是过量的BaCl2溶液无法除去,应该加入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故D错误。
故选B。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 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
16.高铁酸盐可用作净水剂,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还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以用下面反应制得:Fe2O3+ KOH+ KClO—K2FeO4+ KCl+ 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2O3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 B. KClO失去电子,作氧化剂
C. 该条件下的氧化性:KClO<K2FeO4 D. 参加反应的n(Fe2O3)∶n(KClO)=1∶3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应中Fe元素失电子,Cl元素得电子,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分析。
【详解】A.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故A错误;
B.K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故B错误;
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该条件下的氧化性:KClO>K2FeO4,故C错误;
D.1mol Fe2O3失去6mol电子,1molKClO得电子2mol电子,由电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n(Fe2O3):n(KClO)=2:6=1:3,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7.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甲
乙
丙
A
SO2
SO3
H2SO4
B
NH4Cl
NH3
NO
C
Na2O
NaCl
NaOH
D
Al(OH)3
Al2O3
AlCl3
【答案】AD
【详解】A.二氧化硫与氧气发生催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该组中各物质之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A正确;
B.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但一氧化氮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铵,所以该组中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B错误;
C.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氯化钠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NaOH不能一步转化为Na2O,所以该组中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C错误;
D.氢氧化铝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所以该组中各物质之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D正确。
故选AD。
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 X 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 X 中一定含有 SO42-
B
向溶液 Y 中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加新制氯
水,溶液出现红色
溶液 Y 中含 Fe2+
C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 FeCl3 饱和溶液,煮沸,用激光笔照射,
出现一条光亮通路
有 Fe(OH)3 胶体生成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 SO2
【答案】BC
【详解】A.向溶液X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不一定含有SO42-,还可能是SO32-,故A错误;
B.向溶液Y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3+,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出现红色,说明加入氯水后的溶液中含有Fe3+,说明原溶液Y中含Fe2+,故B正确;
C.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用激光笔照射,出现一条光亮通路,说明有Fe(OH)3胶体生成,故C正确;
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也可能为氯气等,故D错误。
故选BC。
1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 将 NO2 和 NO 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NO2
C. 用蒸馏操作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D. 为除去 FeCl2 溶液的 FeCl3 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答案】B
【详解】A.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故A错误;
B.将NO2和NO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故B正确;
C.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错误;
D.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亚铜,引入新杂质氯化铜,应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故D错误。
故选B。
20.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2CO3、NaHCO3 和 NaCl 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aO 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 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
B. 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C. 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 AgNO3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 中一定含有 NaCl
D. 称取 4.75 g 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 0.930 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 后,收集到 1.10 g 气体,说明原固体中含有 Na2CO3、NaHCO3 和 NaCl 三种,且它们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1∶3∶2
【答案】BD
【解析】
【分析】A.加入CaO,与Na2CO3、NaHCO3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一定发生Na2CO3+CO2+H2O=2NaHCO3↓;
C.Na2CO3、NaCl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说明含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根据碳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固体的组成情况。
【详解】A.加入CaO,与Na2CO3、NaHCO3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故A错误;
B.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一定发生Na2CO3+CO2+H2O=2NaHCO3↓,则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故B正确;
C.Na2CO3、NaCl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故C错误;
D.称取4.75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930g,则
2NaHCO3Na2CO3+CO2↑+H2O △m
2mol 1mol 62g
n(NaHCO3) n(Na2CO3)1 0.930g
结合固体差量可知2mol:n(NaHCO3)=1mol:n(Na2CO3)1=62g:0.930g,则原混合物中n(NaHCO3)为0.03mol,且生成的n(Na2CO3)1为0.015mol,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10g气体,n(CO2)=1.10g÷44g/mol=0.025mol,则原混合物中含碳酸钠为0.025mol-0.015mol=0.01mol,二者质量为106g/mol×0.01mol+84g/mol×0.03mol=3.58g<4.75g,则原固体中含有的NaCl的质量为4.75g-3.58g=1.17g,NaCl的物质的量为1.17g÷58.5g/mol=0.02mol,Na2CO3、NaHCO3、NaCl物质的量之比=0.01mol:0.03mol:0.02mol=1∶3∶2,故D正确。
故选BD。
非选择题(共 35 分)
21.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常温下,B、E 为气态,分别呈黄绿色、无色,且 E 常 用作制冷剂。D 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F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碱,G 是厨房中的常见调味品,H 为硝酸盐, 其摩尔质量为 80 g·mol-1。
(1)F、H 的化学式分别为___ 、___ 。
(2)请设计检验 A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 。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
【答案】(1). Mg(OH)2 (2). NH4NO3 (3). 取少量 A 溶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 A 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证明 A 溶 液中含有 Na+ (4). Cl2+2OH-=Cl-+ClO-+H2O (5).
【解析】
【分析】常温下,B呈黄绿色,则B为Cl2,D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则D为H2O,G是厨房中的常见调味品,则G为NaCl,A与B(Cl2)反应生成G(NaCl)、D(H2O)和C,联系氯气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可以知道,A为NaOH,C为NaClO,Mg3N2与D(H2O)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碱F和E,且E为无色气体,常用作制冷剂,则E为NH3,F为Mg(OH)2,C(NaClO)与E(NH3)反应生成G(NaCl)、D(H2O)和H,H为硝酸盐,其摩尔质量为 80g·mol-1,则H为NH4NO3,据此答题。
【详解】(1)根据分析可以知道,F为Mg(OH)2,H为NH4NO3,故答案为:Mg(OH)2,NH4NO3。
(2)A为NaOH,阳离子为Na+,检验Na+的方法为:取少量A溶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A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证明A溶液中含有Na+,故答案为:取少量A溶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A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证明A溶液中含有Na+。
(3)反应①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4)反应②为NaClO与NH3反应生成NaCl、H2O和NH4NO3,化学方程式为:4NaClO+2NH3=4NaCl+H2O+NH4NO3,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5价,转移8个电子,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为:,故答案为:。
22.实验室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含 Fe2O3、SiO2 等)制备碱式硫酸铁[Fea(OH)b (SO4)c]溶液, 并测定其组成。
(1)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操作 a 的名称为___,X 为___(填化学式)。
(3)加 CaCO3 调节溶液的 pH,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使 Fe2(SO4)3 转化为 Fea(OH)b (SO4)c。若溶 液的 pH 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铁元素的含量降低,其原因是___(用文字表述)。
(4)为测定碱式硫酸铁的组成,取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1.7475 g。另一份溶液,先将 Fe3+还原为 Fe2+,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 0.02000 mol·L-1 K2 Cr2O7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K2 Cr2O7溶液 50.00 mL。求该样品的化学式(已知: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 过滤 (3). SiO2 (4). 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的铁元素形成Fe(OH)3沉淀 (5). n(SO42-)=n(BaSO4)=1.7475g÷233g/mol=0.0075mol
由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知:6Fe2+~Cr2O72-,则碱式硫酸铁中n(Fe3+)=0.02mol/L×0.05Lmol×6=0.006mol
根据电荷守恒3n(Fe3+)=2n(SO42-)+n(OH-),则n(OH-)=0.006mol×3-0.0075mol×2=0.003mol
碱式硫酸铁中n(Fe3+):n(OH-):n(SO42-)=0.006mol:0.003mol:0.0075mol=4:2:5
所以碱式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4(OH)2(SO4)5
【解析】
【分析】硫铁矿烧渣(主要含Fe2O3、SiO2等)和稀硫酸混合,发生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SiO2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得滤渣为SiO2,滤液中含有Fe2(SO4)3,加入CaCO3粉末,调节溶液的pH,发生反应生成CaSO4、碱式硫酸铁溶液和CO2,滤渣的成分主要为CaSO4,过滤得滤液,Fe2(SO4)3转化为Fea(OH)b(SO4)c。
(1)酸浸过程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2)根据分析可知,操作a为过滤,X为SiO2;
(3)若溶液的pH偏高,溶液中的Fe3+和OH-发生离子反应生成Fe(OH)3沉淀使溶液中铁元素的含量降低;
(4)根据碱式硫酸铁[Fea(OH)b(SO4)c]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守恒,计算出碱式硫酸铁中Fe3+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电荷守恒计算OH-的物质的量,从而求得该样品的化学式。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答案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二氧化硅和硫酸不反应,所以X的成分为SiO2,操作a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SiO2。
(3)通过分析可知,若溶液的pH偏高,溶液中的Fe3+和OH-发生离子反应生成Fe(OH)3沉淀使溶液中铁元素的含量降低,故答案为: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的铁元素形成Fe(OH)3。
(4)n(SO42-)=n(BaSO4)=1.7475g÷233g/mol=0.0075mol
由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知:6Fe2+~Cr2O72-,则碱式硫酸铁中n(Fe3+)=0.02mol/L×0.05Lmol×6=0.006mol
根据电荷守恒3n(Fe3+)=2n(SO42-)+n(OH-),则n(OH-)=0.006mol×3-0.0075mol×2=0.003mol
碱式硫酸铁中n(Fe3+):n(OH-):n(SO42-)=0.006mol:0.003mol:0.0075mol=4:2:5
所以碱式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4(OH)2(SO4)5。
23.臭氧氧化技术被广泛用于饮用水的处理,但也会产生易致癌的 BrO3-。
(1)取含 Br -的水样,向其中投加一定量的 H2O2 ,再经 O3氧化后,水中溴酸盐(BrO3-)的含量如图所示
①投加过氧化氢,其目的是___。
②未投加过氧化氢,臭氧投加量在 0~1.0 mg·L-1时,BrO3 -的浓度为 0 的可能原因是___ 。
(2)科研小组在控制其他条件一定时,研究 n(H2O2)/n(O3) 对水样中 Br-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在相同时刻,投加 H2O2 的反应中 Br-的浓度高于未投加 H2O2 的,其可能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BrO 被 H2O2 还原所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
(3)BrO3 -能被活性炭有效去除,其去除机理分为两步,第一步是___;第二步是 BrO3 -被活性炭还原为Br-。反应方程式(未配平)如下:
≡C+BrO3-→ BrO- + ≡CO2 ①
≡C+BrO-→ Br - + ≡CO2 ②
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BrO3- + 3 ≡C = 2Br- + 3 ≡CO2。其中≡C 代表活性炭表面,≡CO2代表活性炭表面氧化物。则反应①与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C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
【答案】(1). 抑制溴酸盐的生成(或与生成的溴酸盐反应,消耗溴酸盐) (2). O3 投加量不足,Br -被 O3 氧化为 HOBr 或 BrO- (3). HBrO + H2O2 =HBr + H2O + O2↑ (4). 活性炭吸附BrO3- (5). 2∶1
【解析】
【分析】(1)①根据图像,投加过氧化氢,其目的是抑制溴酸盐的生成(或与生成的溴酸盐反应,消耗溴酸盐);
②BrO3-的浓度为0的可能原因是O3投加量不足,Br-被O3氧化为HOBr或BrO-;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进行配平;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第二步是BrO3-被活性炭还原为Br-,则第一步为活性炭吸附BrO3-;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判断反应①与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C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1)①根据图像,投加一定量H2O2不利于Br-氧化成BrO3-,即投加过氧化氢的目的是抑制溴酸盐的生成(或与生成的溴酸盐反应,消耗溴酸盐),故答案为:抑制溴酸盐的生成。(或与生成的溴酸盐反应,消耗溴酸盐)。
②未投加过氧化氢,臭氧投加量在0~1.0mg·L-1时,BrO3 -的浓度为0的可能原因是O3投加量不足,Br-被O3氧化为HOBr或BrO-,故答案为:O3投加量不足,Br-被O3氧化为HOBr或BrO-。
(2)由题意可知,生成的HBrO被H2O2还原为HBr,H2O2被HBrO氧化为H2O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BrO+H2O2=HBr+H2O+O2↑,故答案为:HBrO+H2O2=HBr+H2O+O2↑。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第二步是BrO3-被活性炭还原为Br-,则第一步为活性炭吸附BrO3-;配平后反应①的方程式为:≡C+BrO3-=BrO-+≡CO2,反应②的方程式为:≡C+2BrO-=2Br-+≡CO2,由总反应方程式2BrO3-+3≡C=2Br-+3≡CO2可知,反应①与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C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活性炭吸附BrO3-,2∶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
选择题(共 65 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Fe2O3 可用于制红色油漆 B. 碳酸钠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C. 碳化硅硬度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D. Na2O2 可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答案】B
【详解】A.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A正确;
B.碳酸钠碱性较强,不用于中和胃酸过多,一般用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作胃酸的中和剂,故B错误;
C.碳化硅为原子晶体,硬度大,耐磨,可以用来制造砂纸、砂轮的磨料,故C正确;
D.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D正确。
故选B。
2.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酒香扑鼻 B. 干冰升华
C. 蜡烛照明 D.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答案】C
【详解】A.酒香扑鼻体现酒精的挥发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选;
B.干冰升华是物质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选;
C.蜡烛主要成分为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为物体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选;答案为C。
3.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稀硝酸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和铝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故A错误;
B.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铝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故B正确;
C.浓盐酸是弱氧化性的酸,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故C错误;
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铝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故D错误。
故选B。
4.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形成均匀的紫色溶液 B. 有紫色沉淀析出
C. 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答案】D
【解析】氯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和KCl,KCl溶解于水呈无色,碘被CCl4从水中萃取出来,碘溶解在CCl4中,而碘的CCl4溶液是紫红色,CCl4的密度又大于水,所以会分层且下层是紫红色。答案选D。
5.下列物质主要成份或名称与化学式对应的是( )
A. 苏打——NaHCO3 B. 明矾 —— KAl(SO4)2
C. 烧碱—— NaOH D. 生石灰——Ca(OH)2
【答案】C
【详解】A.苏打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A错误;
B.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故B错误;
C.烧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故C正确;
D.生石灰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O,而不是Ca(OH)2,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活性铁粉易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 SO2 具有漂白性,可用于食品增白
C. NH4HCO3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 Al2O3 能溶于强酸强碱,可用作耐火材料
【答案】A
【详解】A.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品被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故A正确;
B.SO2有毒,对人体有伤害,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故B错误;
C.NH4HCO3做氮肥是利用碳酸氢铵溶解后的铵根离子被植物吸收做氮肥,不是利用其分解的性质,故C错误;
D.Al2O3熔点高,不易熔融,可用作耐火材料,不是利用氧化铝能溶于强酸、强碱,故D错误。
故选A。
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少量的钠保存在水中 B. 氢氟酸(HF)保存在玻璃瓶中
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答案】D
【详解】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A错误;
B.因为氢氟酸易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B错误;
C.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封口,是为了防止玻璃塞中的SiO2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而使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即SiO2+2NaOHNa2SiO3+H2O,故C错误;
D.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故新制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正确。
故选D。
8.粗略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并检验钾元素的存在,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焰色反应 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蒸发 D. 焰色反应
【答案】C
【详解】A.碳酸钾吸湿性强,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故A错误;
B.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故B正确;
C.蒸发时需用玻璃棒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故C错误;
D.做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需用蓝色钴玻璃滤去钠的黄色,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是运用化学方法且正确的是( )
A. 用 NaOH 溶液鉴别 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
B. 用 KSCN 溶液鉴别 FeCl3 溶液和 FeCl2 溶液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SO2 和 CO2 两种气体
D.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Fe(OH)3 胶体和 FeCl3 溶液
【答案】B
【详解】A.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不能鉴别,故A错误;
B.FeCl3溶液遇KSCN时为血红色,则可用KSCN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鉴别方法利用了FeCl3的化学性质,属于化学方法,故B正确;
C.SO2和CO2两种无色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无法鉴别,故C错误;
D.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是可以的,据此可以判别溶液和胶体,丁达尔效应为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10.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A. 碘水 B. 氯化铁溶液 C. 溴化钠溶液 D. 二氧化氮气体
【答案】C
【解析】A.碘水中含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A不符合;B.氯化铁溶液可氧化KI生成碘,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不符合;C.溴化钠溶液不与碘化钾反应,不存在碘单质,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符合;D.二氧化氮气体可氧化KI生成碘,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不符合;答案选C。
1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a(HCO3)2 溶液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2HCO3- +Ca2++2OH-=CaCO3↓+CO32-+2H2O
B.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 AlCl3 与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 +4NH4+ +2H2O
【答案】A
【详解】A.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a2++2HCO3-+2OH-=CaCO3↓+CO32-+2H2O,故A正确;
B.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SO42-═BaSO4↓+Cu(OH)2↓,故C错误;
D.AlCl3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
故选A。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三氯化铁溶液中: K+、H+、SO42-、SCN-
B. 次氯酸钠溶液中: Fe2+、K+、I-、OH-
C.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NH4+、Na+、Cl-、NO3-
D. 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Na+、K+、CO32-、OH-
【答案】D
【详解】A.三氯化铁溶液中,Fe3+会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和I-,且Fe2+和OH-还能反应生成Fe(OH)2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NH4+能与OH-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这四种离子在酸溶液中不能共存,但在碱溶液中可以共存,故属于可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关于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 Cl2↑+8H2O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MnCl2 是氧化产物 B. KMnO4在反应中被还原
C. 每生成22.4LCl2转移2mole- D. HCl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 Cl2↑+8H2O 可知,KMnO4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到+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MnCl2为还原产物;H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Cl2为氧化产物;A. MnCl2为还原产物,选项A错误;B. KMnO4在反应中被还原,选项B正确;C. 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Cl2转移2mole-,但题目中没给定标准状况,选项C错误;D. HCl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了酸性,选项D错误。答案选B。
14.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CO2 通入石灰水 B. AlCl3 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
C. NaHCO3 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D. 硝酸中加入铁粉
【答案】C
【详解】A.CO2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果二氧化碳过量,则只生成碳酸氢钙,故A不选;
B.AlCl3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钠和水,如果氢氧化钠不足,则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故B不选;
C.NaH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生成物只能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C选;
D.足量稀硝酸中加入铁粉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常温下铁粉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D不选。
故选C。
15.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反应①可知:相同温度下,NaHCO3 的溶解度大于 Na2CO3
B. 反应②的离子方 程式为:Br2+SO2+2H2O=SO42-+2Br-+4H+
C. 可通过电解 MgCl2 溶液制得金属镁
D. 粗盐中含有的 Mg2+、SO4 2-等杂质离子,可通过依次加入 BaCl2溶液、NaOH 溶液、盐酸等试剂加以去除
【答案】B
【详解】A.往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气体,得到的沉淀是NaHCO3,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此过程不能判断Na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事实上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A错误;
B.反应②中二氧化硫溶液与单质溴反应生成硫酸和HB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SO42-+2Br-+4H+,故B正确;
C.镁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MgCl2制得金属镁,故C错误;
D.粗盐中含有的Mg2+、SO4 2-等杂质离子,先转化为沉淀,可通过依次加入BaCl2溶液、NaOH溶液、盐酸,但是过量的BaCl2溶液无法除去,应该加入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故D错误。
故选B。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 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
16.高铁酸盐可用作净水剂,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还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以用下面反应制得:Fe2O3+ KOH+ KClO—K2FeO4+ KCl+ 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2O3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 B. KClO失去电子,作氧化剂
C. 该条件下的氧化性:KClO<K2FeO4 D. 参加反应的n(Fe2O3)∶n(KClO)=1∶3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应中Fe元素失电子,Cl元素得电子,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分析。
【详解】A.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故A错误;
B.K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故B错误;
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该条件下的氧化性:KClO>K2FeO4,故C错误;
D.1mol Fe2O3失去6mol电子,1molKClO得电子2mol电子,由电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n(Fe2O3):n(KClO)=2:6=1:3,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7.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甲
乙
丙
A
SO2
SO3
H2SO4
B
NH4Cl
NH3
NO
C
Na2O
NaCl
NaOH
D
Al(OH)3
Al2O3
AlCl3
【答案】AD
【详解】A.二氧化硫与氧气发生催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该组中各物质之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A正确;
B.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但一氧化氮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铵,所以该组中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B错误;
C.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氯化钠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NaOH不能一步转化为Na2O,所以该组中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C错误;
D.氢氧化铝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所以该组中各物质之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D正确。
故选AD。
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 X 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 X 中一定含有 SO42-
B
向溶液 Y 中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加新制氯
水,溶液出现红色
溶液 Y 中含 Fe2+
C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 FeCl3 饱和溶液,煮沸,用激光笔照射,
出现一条光亮通路
有 Fe(OH)3 胶体生成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 SO2
【答案】BC
【详解】A.向溶液X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不一定含有SO42-,还可能是SO32-,故A错误;
B.向溶液Y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3+,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出现红色,说明加入氯水后的溶液中含有Fe3+,说明原溶液Y中含Fe2+,故B正确;
C.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用激光笔照射,出现一条光亮通路,说明有Fe(OH)3胶体生成,故C正确;
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也可能为氯气等,故D错误。
故选BC。
1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 将 NO2 和 NO 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NO2
C. 用蒸馏操作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D. 为除去 FeCl2 溶液的 FeCl3 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答案】B
【详解】A.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故A错误;
B.将NO2和NO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故B正确;
C.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错误;
D.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亚铜,引入新杂质氯化铜,应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故D错误。
故选B。
20.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2CO3、NaHCO3 和 NaCl 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aO 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 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
B. 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C. 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 AgNO3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 中一定含有 NaCl
D. 称取 4.75 g 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 0.930 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 后,收集到 1.10 g 气体,说明原固体中含有 Na2CO3、NaHCO3 和 NaCl 三种,且它们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1∶3∶2
【答案】BD
【解析】
【分析】A.加入CaO,与Na2CO3、NaHCO3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一定发生Na2CO3+CO2+H2O=2NaHCO3↓;
C.Na2CO3、NaCl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说明含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根据碳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固体的组成情况。
【详解】A.加入CaO,与Na2CO3、NaHCO3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故A错误;
B.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一定发生Na2CO3+CO2+H2O=2NaHCO3↓,则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故B正确;
C.Na2CO3、NaCl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故C错误;
D.称取4.75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930g,则
2NaHCO3Na2CO3+CO2↑+H2O △m
2mol 1mol 62g
n(NaHCO3) n(Na2CO3)1 0.930g
结合固体差量可知2mol:n(NaHCO3)=1mol:n(Na2CO3)1=62g:0.930g,则原混合物中n(NaHCO3)为0.03mol,且生成的n(Na2CO3)1为0.015mol,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10g气体,n(CO2)=1.10g÷44g/mol=0.025mol,则原混合物中含碳酸钠为0.025mol-0.015mol=0.01mol,二者质量为106g/mol×0.01mol+84g/mol×0.03mol=3.58g<4.75g,则原固体中含有的NaCl的质量为4.75g-3.58g=1.17g,NaCl的物质的量为1.17g÷58.5g/mol=0.02mol,Na2CO3、NaHCO3、NaCl物质的量之比=0.01mol:0.03mol:0.02mol=1∶3∶2,故D正确。
故选BD。
非选择题(共 35 分)
21.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常温下,B、E 为气态,分别呈黄绿色、无色,且 E 常 用作制冷剂。D 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F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碱,G 是厨房中的常见调味品,H 为硝酸盐, 其摩尔质量为 80 g·mol-1。
(1)F、H 的化学式分别为___ 、___ 。
(2)请设计检验 A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 。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
【答案】(1). Mg(OH)2 (2). NH4NO3 (3). 取少量 A 溶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 A 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证明 A 溶 液中含有 Na+ (4). Cl2+2OH-=Cl-+ClO-+H2O (5).
【解析】
【分析】常温下,B呈黄绿色,则B为Cl2,D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则D为H2O,G是厨房中的常见调味品,则G为NaCl,A与B(Cl2)反应生成G(NaCl)、D(H2O)和C,联系氯气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可以知道,A为NaOH,C为NaClO,Mg3N2与D(H2O)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碱F和E,且E为无色气体,常用作制冷剂,则E为NH3,F为Mg(OH)2,C(NaClO)与E(NH3)反应生成G(NaCl)、D(H2O)和H,H为硝酸盐,其摩尔质量为 80g·mol-1,则H为NH4NO3,据此答题。
【详解】(1)根据分析可以知道,F为Mg(OH)2,H为NH4NO3,故答案为:Mg(OH)2,NH4NO3。
(2)A为NaOH,阳离子为Na+,检验Na+的方法为:取少量A溶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A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证明A溶液中含有Na+,故答案为:取少量A溶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A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证明A溶液中含有Na+。
(3)反应①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4)反应②为NaClO与NH3反应生成NaCl、H2O和NH4NO3,化学方程式为:4NaClO+2NH3=4NaCl+H2O+NH4NO3,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5价,转移8个电子,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为:,故答案为:。
22.实验室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含 Fe2O3、SiO2 等)制备碱式硫酸铁[Fea(OH)b (SO4)c]溶液, 并测定其组成。
(1)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操作 a 的名称为___,X 为___(填化学式)。
(3)加 CaCO3 调节溶液的 pH,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使 Fe2(SO4)3 转化为 Fea(OH)b (SO4)c。若溶 液的 pH 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铁元素的含量降低,其原因是___(用文字表述)。
(4)为测定碱式硫酸铁的组成,取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1.7475 g。另一份溶液,先将 Fe3+还原为 Fe2+,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 0.02000 mol·L-1 K2 Cr2O7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K2 Cr2O7溶液 50.00 mL。求该样品的化学式(已知: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 过滤 (3). SiO2 (4). 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的铁元素形成Fe(OH)3沉淀 (5). n(SO42-)=n(BaSO4)=1.7475g÷233g/mol=0.0075mol
由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知:6Fe2+~Cr2O72-,则碱式硫酸铁中n(Fe3+)=0.02mol/L×0.05Lmol×6=0.006mol
根据电荷守恒3n(Fe3+)=2n(SO42-)+n(OH-),则n(OH-)=0.006mol×3-0.0075mol×2=0.003mol
碱式硫酸铁中n(Fe3+):n(OH-):n(SO42-)=0.006mol:0.003mol:0.0075mol=4:2:5
所以碱式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4(OH)2(SO4)5
【解析】
【分析】硫铁矿烧渣(主要含Fe2O3、SiO2等)和稀硫酸混合,发生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SiO2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得滤渣为SiO2,滤液中含有Fe2(SO4)3,加入CaCO3粉末,调节溶液的pH,发生反应生成CaSO4、碱式硫酸铁溶液和CO2,滤渣的成分主要为CaSO4,过滤得滤液,Fe2(SO4)3转化为Fea(OH)b(SO4)c。
(1)酸浸过程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2)根据分析可知,操作a为过滤,X为SiO2;
(3)若溶液的pH偏高,溶液中的Fe3+和OH-发生离子反应生成Fe(OH)3沉淀使溶液中铁元素的含量降低;
(4)根据碱式硫酸铁[Fea(OH)b(SO4)c]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守恒,计算出碱式硫酸铁中Fe3+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电荷守恒计算OH-的物质的量,从而求得该样品的化学式。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答案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二氧化硅和硫酸不反应,所以X的成分为SiO2,操作a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SiO2。
(3)通过分析可知,若溶液的pH偏高,溶液中的Fe3+和OH-发生离子反应生成Fe(OH)3沉淀使溶液中铁元素的含量降低,故答案为: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的铁元素形成Fe(OH)3。
(4)n(SO42-)=n(BaSO4)=1.7475g÷233g/mol=0.0075mol
由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知:6Fe2+~Cr2O72-,则碱式硫酸铁中n(Fe3+)=0.02mol/L×0.05Lmol×6=0.006mol
根据电荷守恒3n(Fe3+)=2n(SO42-)+n(OH-),则n(OH-)=0.006mol×3-0.0075mol×2=0.003mol
碱式硫酸铁中n(Fe3+):n(OH-):n(SO42-)=0.006mol:0.003mol:0.0075mol=4:2:5
所以碱式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4(OH)2(SO4)5。
23.臭氧氧化技术被广泛用于饮用水的处理,但也会产生易致癌的 BrO3-。
(1)取含 Br -的水样,向其中投加一定量的 H2O2 ,再经 O3氧化后,水中溴酸盐(BrO3-)的含量如图所示
①投加过氧化氢,其目的是___。
②未投加过氧化氢,臭氧投加量在 0~1.0 mg·L-1时,BrO3 -的浓度为 0 的可能原因是___ 。
(2)科研小组在控制其他条件一定时,研究 n(H2O2)/n(O3) 对水样中 Br-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在相同时刻,投加 H2O2 的反应中 Br-的浓度高于未投加 H2O2 的,其可能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BrO 被 H2O2 还原所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
(3)BrO3 -能被活性炭有效去除,其去除机理分为两步,第一步是___;第二步是 BrO3 -被活性炭还原为Br-。反应方程式(未配平)如下:
≡C+BrO3-→ BrO- + ≡CO2 ①
≡C+BrO-→ Br - + ≡CO2 ②
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BrO3- + 3 ≡C = 2Br- + 3 ≡CO2。其中≡C 代表活性炭表面,≡CO2代表活性炭表面氧化物。则反应①与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C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
【答案】(1). 抑制溴酸盐的生成(或与生成的溴酸盐反应,消耗溴酸盐) (2). O3 投加量不足,Br -被 O3 氧化为 HOBr 或 BrO- (3). HBrO + H2O2 =HBr + H2O + O2↑ (4). 活性炭吸附BrO3- (5). 2∶1
【解析】
【分析】(1)①根据图像,投加过氧化氢,其目的是抑制溴酸盐的生成(或与生成的溴酸盐反应,消耗溴酸盐);
②BrO3-的浓度为0的可能原因是O3投加量不足,Br-被O3氧化为HOBr或BrO-;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进行配平;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第二步是BrO3-被活性炭还原为Br-,则第一步为活性炭吸附BrO3-;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判断反应①与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C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1)①根据图像,投加一定量H2O2不利于Br-氧化成BrO3-,即投加过氧化氢的目的是抑制溴酸盐的生成(或与生成的溴酸盐反应,消耗溴酸盐),故答案为:抑制溴酸盐的生成。(或与生成的溴酸盐反应,消耗溴酸盐)。
②未投加过氧化氢,臭氧投加量在0~1.0mg·L-1时,BrO3 -的浓度为0的可能原因是O3投加量不足,Br-被O3氧化为HOBr或BrO-,故答案为:O3投加量不足,Br-被O3氧化为HOBr或BrO-。
(2)由题意可知,生成的HBrO被H2O2还原为HBr,H2O2被HBrO氧化为H2O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BrO+H2O2=HBr+H2O+O2↑,故答案为:HBrO+H2O2=HBr+H2O+O2↑。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第二步是BrO3-被活性炭还原为Br-,则第一步为活性炭吸附BrO3-;配平后反应①的方程式为:≡C+BrO3-=BrO-+≡CO2,反应②的方程式为:≡C+2BrO-=2Br-+≡CO2,由总反应方程式2BrO3-+3≡C=2Br-+3≡CO2可知,反应①与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C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活性炭吸附BrO3-,2∶1。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