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纸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化学1-专题1。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S-32 Cl-35.5 Ca- 40 Cu-64 Ag-108 Ba-137 Al-2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
A. Ca(OH)2 B. HNO3 C. Na2O D. K2CO3
【答案】D
【详解】A. Ca(OH)2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为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A不选;
B. HNO3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为氢离子,属于酸,故B不选;
C. Na2O是由钠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氧化物,不属于盐,故C不选;
D. K2CO3发生电离时生成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故D选,答案选D。
2.下列仪器属于定量仪器的是( )
【答案】A
【分析】定量仪器是指能精密量取一定量液体的玻璃仪器,如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量筒上有容量刻度,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属于定量仪器,而试管、坩埚、锥形瓶都没有刻度,不属于定量仪器,故答案选A。
3.化学反应SO2+NO2=SO3+NO的反应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SO2+NO2=SO3+NO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和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4.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 )
A. 分子数目 B. 分子间距 C. 分子大小 D. 分子种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分子数目、气体分子的大小、气体分子间距,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分子间距远远大于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可忽略,温度、压强决定气体的分子间距,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间距相等,气体体积取决于分子数目,故选A。
5.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又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SO2 B. 蔗糖 C. 空气 D. HNO3
【答案】A
【分析】水溶液能导电,说明溶液中含有离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A.SO2溶于水发生反应生成H2SO3,得到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溶液能够导电,但这些离子来源于亚硫酸的电离,所以亚硫酸是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蔗糖溶于水不能发生电离,仍以分子形式存在,因此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是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空气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 HNO3溶于水时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因此水溶液能够导电,HNO3是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6.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
A. 0.9molH2SO4 B. 1000mL H2O C. 64 g Cu D. 1 g CaC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所以摩尔质量最大的是D故选D。
7.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玻璃棒 B. 烧杯 C. 蒸馏烧瓶 D. 酒精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过滤需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蒸发需要铁架台(或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等仪器,属于两个操作过程中共同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A。
8.“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故②③④正确。
9.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 氧化物 化合物 B. 化合物 电解质
C. 溶液 胶体 D. 溶液 分散系
【答案】B
【详解】A.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后者包括前者,故A不符合;
B.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所以前者包括后者,故B符合;
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三类,所以前者和后者是并列关系,故C不符合;
D. 根据C项分析可知,后者包括前者,故D不符合,答案选B。
10.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内容基本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B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会生成CO2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主要描述的是从河水泥沙中淘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
C. 烈火焚烧指的是可燃物燃烧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
D.蜡烛燃烧时有CO2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答案选B。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B. 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l023mol-l
C.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NA个原子
D. CO2的摩尔质量就是NA个CO2分子的质量之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种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为mol-l,近似为6.02×l023mol-l,故B正确;C.1 molO2含有2NA个氧原子,故C错误;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质量的单位是g,故D错误;故选B。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某气体分子A2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A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
A. M g B. NA/Mg C. M/NAg D. M/(2NA)g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nM=mol×Mg/mol=;则一个原子的质量为,故选D。
13.已知Na3PO4在水中可以电离成自由移动的Na+和PO43-,现将164gNa3PO4配成溶液,则Na+的物质的量为( )
A. 无法计算 B. 1mol/L C. 0.5mol/L D. 3mol
【答案】D
【分析】由n=计算Na3PO4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式判断Na+的物质的量。
【详解】164gNa3PO4的物质的量为n(Na3PO4)==1mol,由化学式可知n(Na+)=3 n(Na3PO4)=1mol×3=3mol,故答案选D。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个H2分子占有的体积一定为22.4 L
B. 标准状况下,22 g CO2与11.2 LH2O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 标准状况下,16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A
D. 1 mol/L的蔗糖水溶液中含蔗糖分子的数目为N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无法判断NA个H2分子占有的体积,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 H2O不是气体,不能用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C.16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原子总数为NA,故C正确;D.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1 mol/L的蔗糖水溶液中含蔗糖分子的数目,故D错误;故选C。
15.下列区分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胶体
B. 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为1~100 nm的是Fe(OH)3胶体
C. 用光束照射,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Fe(OH)3胶体
D. 看颜色,有色的是Fe(OH)3胶体
【答案】C
【解析】A.这两种分散系中,Fe(OH)3胶体是较稳定的,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悬浊液,故A错误;B.用放大镜观察无法观察到纳米级微粒,所以无法观察到颗粒大小为1~100nm的是Fe(OH)3胶粒,故B错误;C.胶体的胶粒对光发生散射,所以,用光束照射Fe(OH)3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和Fe(OH)3悬浊液都呈红褐色,无法通过观察颜色判别,故D错误;故选C。
16.在25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取此溶液20mL,用水稀释至100 mL,稀释后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 mol·L﹣1 B. 0.4 mol·L﹣1 C. 0.8 mol·L﹣1 D. 1.2mol·L﹣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在25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2:3,故可设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2(SO4)3,因此250mL溶液中,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20mL溶液中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为,稀释至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故答案B。
17.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300 mL0.1 mol/L NaCl溶液 B. 10 mL0.2 mol/LAlCl3溶液
C. 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配成的1 L溶液 D. 100 mL0.1 mol/LFeCl3溶液
【答案】B
【分析】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化学式组成有关,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 300 mL0.1 mol/L NaCl溶液中,c(Cl-)=0.1mol/L×1=0.1mol/L;
B. 10 mL0.2 mol/LAlCl3溶液中,c(Cl-)=0.2mol/L×3=0.6mol/L;
C.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mol,溶于水后HCl完全电离成离子,配成1L的溶液,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L;
D. 100 mL0.1 mol/LFeCl3溶液中,c(Cl-)=0.1mol/L×3=0.3mol/L,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B,故答案选B。
18.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一个恒温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氢气和氦气在容器中的相对关系的是( )
【答案】A
【分析】氢气为双原子分子,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在温度和压强相等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氢气和氦气的温度和压强相等,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A.据图可知,氢气和氦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6:3=2:1,则氢气和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氢气和氦气的体积之比也为2:1,与示意图相符,故A正确;
B. 氦气为单原子分子,与示意图不符,故B错误;
C. 据图可知,氢气和氦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4:2=2: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二者的体积之比应为2:1,与示意图不符,故C错误;
D. 据图可知,氢气和氦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3=1: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二者的体积之比应为1:1,与示意图不符,故D错误,答案选A。
1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点燃可除去CO2中混有的CO气体
B.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C. 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KCl的KNO3
D. 除去KCl中的K2CO3,可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再过滤、洗涤,蒸发滤液
【答案】C
【详解】A. CO2中混有的CO气体不易被点燃且会引入O2等杂质气体,可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气体,故A错误;
B. BaSO4和BaCO3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杂,故B错误;
C. 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提纯含有少量KCl的KNO3,故C正确;
D. 除去KCl中的K2CO3,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会引入Ba2+杂质,可直接加入盐酸除杂,故D错误,答案选C。
20.将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铝中的SO42-完全沉淀, 需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的体积比为3 : 2 : 1,则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铝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3∶2∶1 B. 3∶6∶1 C. 9∶3∶1 D. 3∶1∶3
【答案】B
【详解】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铝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消耗BaCl2溶液的体积为3:2:1,根据Ba2++ SO42-=BaSO4↓可知,三种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即:3×c[Fe2(SO4)3]×V:2×c(ZnSO4)×V:3×c[Al2(SO4)3]×V=3:2:1,
则c[Fe2(SO4)3]:c(ZnSO4):c[Al2(SO4)3]=3:6:1,故答案选B。
2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含有钠离子
D. 分液操作,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C
【详解】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以防止液体加多,故A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B正确;
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因钠离子的焰色被钴玻璃过滤掉了,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钠离子,故C错误;
D.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答案选C。
22.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a)/V mol·L-1 B. 2(2b-a)/V mol·L-1
C. 2(b-a)/V mol·L-1 D. (2b-a)/V mol·L-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则该份溶液中Mg2+浓度为0.5a mol;另一份加入含b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该份溶液中SO42-浓度为b mol;根据溶液中正负电荷之和为0,可设,一份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则:,n=2b-a;则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答案B。
23.在一定条件下2.16gA与1.20 mol Cl2完全反应,生成0.08mol的AClx,则X的值和A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
A. 3 108g/mol B. 3 27 C. 1 108g/mol D. 3 27g/mol
【答案】D
【详解】根据AClx的化学式可知,0.08molAClx中含有0.08molA和0.08x molCl,1.20molCl2中含有2.40molCl,根据原子守恒有0.800x mol=2.40mol,解得x=3,2.16gA的物质的量为0.08mol,则A的摩尔质量为:M(A)==27g/mol,故答案选D。
24.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配方是: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和1LH2O下列配方和该营养液所含离子浓度完全相同的是( )(假设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 0.2molKCl、0.3molK2SO4、0.1molZnCl2 和1LH2O
B. 0.3molKCl、0.4molK2SO4、0.1molZnCl2 和2LH2O
C. 0.2molKCl、0.3molK2SO4、0.1molZnSO4 和1LH2O
D. 0.2molKCl、0.6molK2SO4、0.2molZnCl2 和2LH2O
【答案】D
【详解】在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溶于1L水形成的溶液中,n(K+)=0.3mol+0.2mol×2=0.7mol、n(Zn2+)=0.1mol、n(Cl-)=0.3mol、
n(SO42-)=0.2mol+0.1mol=0.3mol。
A.0.2molKCl、0.3molK2SO4、0.1molZnCl2 和1LH2O形成的溶液中,n(K+)=0.2mol+0.3mol×2=0.8mol、n(Zn2+)=0.1mol、n(Cl-)=0.2mol+0.1mol×2=0.4mol、n(SO42-)=0.3mol,与原营养液浓度不相等,故A不选;
B.0.3molKCl、0.4molK2SO4、0.1molZnCl2 和2LH2O形成的溶液中,n(K+)=0.3mol+0.4mol×2=1.1mol、n(Zn2+)=0.1mol、n(Cl-)=0.3mol+0.1mol×2=0.5mol、n(SO42-)=0.4mol,与原营养液浓度不相等,故B不选;
C.0.2molKCl、0.3molK2SO4、0.1molZnSO4 和1LH2O形成的溶液中,n(K+)=0.2mol+0.3mol×2=0.8mol、n(Zn2+)=0.1mol、n(Cl-)=0.2mol、n(SO42-)=0.3mol+0.1mol=0.4mol,与原营养液浓度不相等,故C不选;
D. 0.2molKCl、0.6molK2SO4、0.2molZnCl2 和2LH2O形成的溶液中,n(K+)=0.2mol+0.6mol×2=1.4mol、n(Zn2+)=0.2mol、n(Cl-)=0.2mol+0.2mol×2=0.6mol、n(SO42-)=0.6mol,与原营养液浓度相等,故D选,答案选D。
25.向4.50g含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1.00mol/L的硫酸至过量,再加ag氢氧化钠固体至溶液呈中性,过滤后蒸发结晶得到晶体24.85g(假设结晶过程中溶质没有损失),则加入的硫酸的体积为( )
A. 200mL B. 135mL C. 175mL D. 275mL
【答案】C
【分析】向含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硫酸至过量,再加氢氧化钠固体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判断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
【详解】向4.50g含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1.00mol/L的硫酸至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再加ag氢氧化钠固体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过滤后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钠晶体24.85g,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n (Na2SO4)=24.85g÷142g/mol=0.175mol,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可知,硫酸的物质的量也为0.175mol,则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为0.175mol÷1.00mol/L=0.175L=175mL,故答案选C。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26.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NaOH溶液 ②铁丝 ③液态HC1 ④熔融氯化钠 ⑤硫酸钠固体 ⑥CO2 ⑦酒精 ⑧生石灰。
(1)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不导电的是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④ (2). ⑥ ⑦ (3). ③ ⑤ ⑧
【解析】试题分析:①NaOH溶液能够导电,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铁丝能够导电,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③液态HC1,不能导电,但溶于水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④熔融氯化钠能够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⑤硫酸钠固体不能导电,但溶于水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⑥CO2不能导电,溶于水生成的碳酸电离,溶液能够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⑦酒精不能导电,溶于水也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⑧生石灰不能导电,熔融状态能够电离,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
(1)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⑦,故答案为:⑥⑦;
(3)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不导电的是③⑤⑧,故答案为:③⑤⑧。
27.填写下列空白:
(1)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要使NH3与CH4含相同数目的H原子,则NH3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________。
(4)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5)同温同压下,已知O2的密度为ρg/L,则CO2的密度为__________。
(6)现有下列三种气体:①32 g CH4;②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③标准状况下33.6 LO2。请按物理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a.质量________(填序号,下同);b.分子数目________c.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________。
【答案】(1). 17:16 (2). 4:3 (3). 80% (4). 8.4 (5). 5(a+b-d)g/mol (6). 11ρ/8 (7). ①②③ (8). ②③① (9). ②③①
【详解】(1).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设NH3与CH4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m(NH3)=1mol×17g/mol=17g,m(CH4)=1mol×16g/mol=16g,所以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17:16,故答案为:17:16;
(2).要使NH3与CH4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设NH3和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则有amol×3=4mol×b,a:b=4:3,故答案为:4:3;
(3).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0.75 g·L-1×22.4L/mol=16.8g,设氨气的体积分数为x,有17x+16(1-x)=16.8,解得x=0.8,即氨气的体积分数为80%;相同条件下,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即=8.4,故答案为:80%;8.4;
(4).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由质量守恒可知C的质量为m(C)=(a+b-d)g,则C的摩尔质量为M(C)==5(a+b-d)g/mol,故答案为:5(a+b-d)g/mol;
(5).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设CO2的密度为a g/L,则==,解得a= g/L,故答案为:11ρ/8;
(6).现有下列三种气体:①32 g CH4的物质的量为32g÷16g/mol=2mol;②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其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为1mol×36.5g/mol=36.5g;③标准状况下33.6 LO2的物质的量为33.6L÷22.4L/mol=1.5mol,质量为1.5mol×32g/mol=48g,则a.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②③,b.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分子数目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③①,c. 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气体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③①,故答案为:①②③;②③①;②③①。
28.已知:在常温下,苯(C6H6)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毒性较高,易挥发,易燃,有腐蚀性,沸点为80.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作为有机溶剂;碘(I2)为紫黑色晶体,易升华,易凝华,熔点113.5℃,沸点184.3℃,加热时碘升华为紫色蒸气,冷却后凝华成紫黑色固体。实验室常用苯来提取碘水中的碘,具体操作如下:
①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苯,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充分振荡放气后(如图1);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如图2);
③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经“合适的操作”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
④将分离出的碘和苯的混合液转移到仪器A中,加入少量沸石进行蒸馏以分离苯和碘(如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步骤③中“合适的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④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3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a.冷却水进出方向错误.b.___________________。
(4)锥形瓶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检验是否漏水 (2). 分液 (3). 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还可防止温度过高碘升华 (4).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错误 (5). 防止苯挥发
【详解】(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水,故答案为:检验是否漏水;
(2).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可用分液的方法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故答案为:分液;
(3).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稳定恒定,易控制,图3中仪器A蒸馏烧瓶,冷水的进出水方向错误,且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应在支管口附近,故答案为: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还可防止温度过高碘升华;温度计水银球位置错误;
(4).苯易挥发,可用冰水冷却,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防止苯挥发。
29.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浓H2SO4来配制450 mL、0.2 mol·L-1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现有:①5 mL、②10 mL、③20 mL、④50 mL三种规格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能引起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填代号)。
①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洗涤溶解用的烧杯与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标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4)所得溶液中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②⑦⑧ (2). 5.4mL (3). ② (4). ①②⑤⑥ (5). ②⑤ (6). 2:1
【分析】用浓硫酸溶液配制稀硫酸溶液时,需经过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并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实验室没有450mL规格的容量瓶,需选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进行配制;根据c=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1).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则配制稀硫酸时用不到的有烧瓶、托盘天平和药匙,故答案为:②⑦⑧;
(2).由题中条件可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18.4mol/L,因实验室无450mL规格的容量瓶,所以需选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配制,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a mL,则根据稀释定律有a ×10-3L×18.4mol/L=0.5L×0.2mol/L,解得a=5.4mL,应选用10mL规格的量筒量取浓硫酸,故答案为:5.4mL;②;
(3).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①错误;
②.因溶液体积热胀冷缩,所以应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若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会造成所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②错误;
③.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将烧杯与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故③正确;
④. 因定容时还要向容量瓶中加水,所以移液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④正确;
⑤.定容时,应平视标线,若定容时俯视标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⑤错误;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为正常情况,若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⑥错误,综上所述,错误的是①②⑤⑥,能引起浓度偏高的是②⑤,故答案为:①②⑤⑥;②⑤;
(4).硫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硫酸的化学式可知,在硫酸溶液中,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个数比是2:1,故答案为:2:1。
30.室温下,将100 mL的NaOH和Ba(OH)2混合碱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33 g;另一份加入50 mL 0.1 mol · L-1 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OH-)为0.3 mol · L-1(此时溶液的体积为100 mL),试计算:
(1)原混合碱溶液中所含Ba(OH)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0.200mol (2). 4.00mol/L
【解析】试题分析:一份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33 g,沉淀为硫酸钡,硫酸钡的物质的量==0.01mol;另一份加入50 mL0.1 mol/L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OH-)为0.3 mol/L,则原溶液中含有n(OH-)="0.05L×0.1" mol/L×2+0.3 mol/L×0.1L=0.04mol。
(1)原混合碱溶液中所含Ba(OH)2的物质的量=硫酸钡的物质的量×2=0.02mol,故答案为:0.02mol;
(2)原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0.4" mol/L,故答案为:0.4 mol/L。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纸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化学1-专题1。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S-32 Cl-35.5 Ca- 40 Cu-64 Ag-108 Ba-137 Al-2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
A. Ca(OH)2 B. HNO3 C. Na2O D. K2CO3
【答案】D
【详解】A. Ca(OH)2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为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A不选;
B. HNO3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为氢离子,属于酸,故B不选;
C. Na2O是由钠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氧化物,不属于盐,故C不选;
D. K2CO3发生电离时生成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故D选,答案选D。
2.下列仪器属于定量仪器的是( )
【答案】A
【分析】定量仪器是指能精密量取一定量液体的玻璃仪器,如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量筒上有容量刻度,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属于定量仪器,而试管、坩埚、锥形瓶都没有刻度,不属于定量仪器,故答案选A。
3.化学反应SO2+NO2=SO3+NO的反应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SO2+NO2=SO3+NO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和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4.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 )
A. 分子数目 B. 分子间距 C. 分子大小 D. 分子种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分子数目、气体分子的大小、气体分子间距,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分子间距远远大于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可忽略,温度、压强决定气体的分子间距,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间距相等,气体体积取决于分子数目,故选A。
5.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又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SO2 B. 蔗糖 C. 空气 D. HNO3
【答案】A
【分析】水溶液能导电,说明溶液中含有离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A.SO2溶于水发生反应生成H2SO3,得到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溶液能够导电,但这些离子来源于亚硫酸的电离,所以亚硫酸是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蔗糖溶于水不能发生电离,仍以分子形式存在,因此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是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空气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 HNO3溶于水时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因此水溶液能够导电,HNO3是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6.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
A. 0.9molH2SO4 B. 1000mL H2O C. 64 g Cu D. 1 g CaC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所以摩尔质量最大的是D故选D。
7.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玻璃棒 B. 烧杯 C. 蒸馏烧瓶 D. 酒精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过滤需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蒸发需要铁架台(或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等仪器,属于两个操作过程中共同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A。
8.“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故②③④正确。
9.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 氧化物 化合物 B. 化合物 电解质
C. 溶液 胶体 D. 溶液 分散系
【答案】B
【详解】A.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后者包括前者,故A不符合;
B.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所以前者包括后者,故B符合;
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三类,所以前者和后者是并列关系,故C不符合;
D. 根据C项分析可知,后者包括前者,故D不符合,答案选B。
10.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内容基本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B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会生成CO2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主要描述的是从河水泥沙中淘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
C. 烈火焚烧指的是可燃物燃烧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
D.蜡烛燃烧时有CO2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答案选B。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B. 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l023mol-l
C.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NA个原子
D. CO2的摩尔质量就是NA个CO2分子的质量之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种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为mol-l,近似为6.02×l023mol-l,故B正确;C.1 molO2含有2NA个氧原子,故C错误;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质量的单位是g,故D错误;故选B。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某气体分子A2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A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
A. M g B. NA/Mg C. M/NAg D. M/(2NA)g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nM=mol×Mg/mol=;则一个原子的质量为,故选D。
13.已知Na3PO4在水中可以电离成自由移动的Na+和PO43-,现将164gNa3PO4配成溶液,则Na+的物质的量为( )
A. 无法计算 B. 1mol/L C. 0.5mol/L D. 3mol
【答案】D
【分析】由n=计算Na3PO4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式判断Na+的物质的量。
【详解】164gNa3PO4的物质的量为n(Na3PO4)==1mol,由化学式可知n(Na+)=3 n(Na3PO4)=1mol×3=3mol,故答案选D。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个H2分子占有的体积一定为22.4 L
B. 标准状况下,22 g CO2与11.2 LH2O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 标准状况下,16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A
D. 1 mol/L的蔗糖水溶液中含蔗糖分子的数目为N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无法判断NA个H2分子占有的体积,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 H2O不是气体,不能用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C.16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原子总数为NA,故C正确;D.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1 mol/L的蔗糖水溶液中含蔗糖分子的数目,故D错误;故选C。
15.下列区分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胶体
B. 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为1~100 nm的是Fe(OH)3胶体
C. 用光束照射,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Fe(OH)3胶体
D. 看颜色,有色的是Fe(OH)3胶体
【答案】C
【解析】A.这两种分散系中,Fe(OH)3胶体是较稳定的,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悬浊液,故A错误;B.用放大镜观察无法观察到纳米级微粒,所以无法观察到颗粒大小为1~100nm的是Fe(OH)3胶粒,故B错误;C.胶体的胶粒对光发生散射,所以,用光束照射Fe(OH)3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和Fe(OH)3悬浊液都呈红褐色,无法通过观察颜色判别,故D错误;故选C。
16.在25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取此溶液20mL,用水稀释至100 mL,稀释后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 mol·L﹣1 B. 0.4 mol·L﹣1 C. 0.8 mol·L﹣1 D. 1.2mol·L﹣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在25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2:3,故可设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2(SO4)3,因此250mL溶液中,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20mL溶液中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为,稀释至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故答案B。
17.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300 mL0.1 mol/L NaCl溶液 B. 10 mL0.2 mol/LAlCl3溶液
C. 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配成的1 L溶液 D. 100 mL0.1 mol/LFeCl3溶液
【答案】B
【分析】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化学式组成有关,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 300 mL0.1 mol/L NaCl溶液中,c(Cl-)=0.1mol/L×1=0.1mol/L;
B. 10 mL0.2 mol/LAlCl3溶液中,c(Cl-)=0.2mol/L×3=0.6mol/L;
C.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mol,溶于水后HCl完全电离成离子,配成1L的溶液,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L;
D. 100 mL0.1 mol/LFeCl3溶液中,c(Cl-)=0.1mol/L×3=0.3mol/L,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B,故答案选B。
18.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一个恒温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氢气和氦气在容器中的相对关系的是( )
【答案】A
【分析】氢气为双原子分子,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在温度和压强相等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氢气和氦气的温度和压强相等,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A.据图可知,氢气和氦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6:3=2:1,则氢气和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氢气和氦气的体积之比也为2:1,与示意图相符,故A正确;
B. 氦气为单原子分子,与示意图不符,故B错误;
C. 据图可知,氢气和氦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4:2=2: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二者的体积之比应为2:1,与示意图不符,故C错误;
D. 据图可知,氢气和氦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3=1: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二者的体积之比应为1:1,与示意图不符,故D错误,答案选A。
1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点燃可除去CO2中混有的CO气体
B.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C. 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KCl的KNO3
D. 除去KCl中的K2CO3,可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再过滤、洗涤,蒸发滤液
【答案】C
【详解】A. CO2中混有的CO气体不易被点燃且会引入O2等杂质气体,可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气体,故A错误;
B. BaSO4和BaCO3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杂,故B错误;
C. 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提纯含有少量KCl的KNO3,故C正确;
D. 除去KCl中的K2CO3,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会引入Ba2+杂质,可直接加入盐酸除杂,故D错误,答案选C。
20.将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铝中的SO42-完全沉淀, 需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的体积比为3 : 2 : 1,则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铝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3∶2∶1 B. 3∶6∶1 C. 9∶3∶1 D. 3∶1∶3
【答案】B
【详解】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铝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消耗BaCl2溶液的体积为3:2:1,根据Ba2++ SO42-=BaSO4↓可知,三种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即:3×c[Fe2(SO4)3]×V:2×c(ZnSO4)×V:3×c[Al2(SO4)3]×V=3:2:1,
则c[Fe2(SO4)3]:c(ZnSO4):c[Al2(SO4)3]=3:6:1,故答案选B。
2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含有钠离子
D. 分液操作,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C
【详解】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以防止液体加多,故A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B正确;
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因钠离子的焰色被钴玻璃过滤掉了,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钠离子,故C错误;
D.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答案选C。
22.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a)/V mol·L-1 B. 2(2b-a)/V mol·L-1
C. 2(b-a)/V mol·L-1 D. (2b-a)/V mol·L-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则该份溶液中Mg2+浓度为0.5a mol;另一份加入含b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该份溶液中SO42-浓度为b mol;根据溶液中正负电荷之和为0,可设,一份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则:,n=2b-a;则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答案B。
23.在一定条件下2.16gA与1.20 mol Cl2完全反应,生成0.08mol的AClx,则X的值和A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
A. 3 108g/mol B. 3 27 C. 1 108g/mol D. 3 27g/mol
【答案】D
【详解】根据AClx的化学式可知,0.08molAClx中含有0.08molA和0.08x molCl,1.20molCl2中含有2.40molCl,根据原子守恒有0.800x mol=2.40mol,解得x=3,2.16gA的物质的量为0.08mol,则A的摩尔质量为:M(A)==27g/mol,故答案选D。
24.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配方是: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和1LH2O下列配方和该营养液所含离子浓度完全相同的是( )(假设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 0.2molKCl、0.3molK2SO4、0.1molZnCl2 和1LH2O
B. 0.3molKCl、0.4molK2SO4、0.1molZnCl2 和2LH2O
C. 0.2molKCl、0.3molK2SO4、0.1molZnSO4 和1LH2O
D. 0.2molKCl、0.6molK2SO4、0.2molZnCl2 和2LH2O
【答案】D
【详解】在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溶于1L水形成的溶液中,n(K+)=0.3mol+0.2mol×2=0.7mol、n(Zn2+)=0.1mol、n(Cl-)=0.3mol、
n(SO42-)=0.2mol+0.1mol=0.3mol。
A.0.2molKCl、0.3molK2SO4、0.1molZnCl2 和1LH2O形成的溶液中,n(K+)=0.2mol+0.3mol×2=0.8mol、n(Zn2+)=0.1mol、n(Cl-)=0.2mol+0.1mol×2=0.4mol、n(SO42-)=0.3mol,与原营养液浓度不相等,故A不选;
B.0.3molKCl、0.4molK2SO4、0.1molZnCl2 和2LH2O形成的溶液中,n(K+)=0.3mol+0.4mol×2=1.1mol、n(Zn2+)=0.1mol、n(Cl-)=0.3mol+0.1mol×2=0.5mol、n(SO42-)=0.4mol,与原营养液浓度不相等,故B不选;
C.0.2molKCl、0.3molK2SO4、0.1molZnSO4 和1LH2O形成的溶液中,n(K+)=0.2mol+0.3mol×2=0.8mol、n(Zn2+)=0.1mol、n(Cl-)=0.2mol、n(SO42-)=0.3mol+0.1mol=0.4mol,与原营养液浓度不相等,故C不选;
D. 0.2molKCl、0.6molK2SO4、0.2molZnCl2 和2LH2O形成的溶液中,n(K+)=0.2mol+0.6mol×2=1.4mol、n(Zn2+)=0.2mol、n(Cl-)=0.2mol+0.2mol×2=0.6mol、n(SO42-)=0.6mol,与原营养液浓度相等,故D选,答案选D。
25.向4.50g含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1.00mol/L的硫酸至过量,再加ag氢氧化钠固体至溶液呈中性,过滤后蒸发结晶得到晶体24.85g(假设结晶过程中溶质没有损失),则加入的硫酸的体积为( )
A. 200mL B. 135mL C. 175mL D. 275mL
【答案】C
【分析】向含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硫酸至过量,再加氢氧化钠固体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判断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
【详解】向4.50g含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1.00mol/L的硫酸至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再加ag氢氧化钠固体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过滤后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钠晶体24.85g,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n (Na2SO4)=24.85g÷142g/mol=0.175mol,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可知,硫酸的物质的量也为0.175mol,则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为0.175mol÷1.00mol/L=0.175L=175mL,故答案选C。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26.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NaOH溶液 ②铁丝 ③液态HC1 ④熔融氯化钠 ⑤硫酸钠固体 ⑥CO2 ⑦酒精 ⑧生石灰。
(1)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不导电的是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④ (2). ⑥ ⑦ (3). ③ ⑤ ⑧
【解析】试题分析:①NaOH溶液能够导电,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铁丝能够导电,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③液态HC1,不能导电,但溶于水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④熔融氯化钠能够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⑤硫酸钠固体不能导电,但溶于水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⑥CO2不能导电,溶于水生成的碳酸电离,溶液能够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⑦酒精不能导电,溶于水也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⑧生石灰不能导电,熔融状态能够电离,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
(1)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⑦,故答案为:⑥⑦;
(3)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不导电的是③⑤⑧,故答案为:③⑤⑧。
27.填写下列空白:
(1)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要使NH3与CH4含相同数目的H原子,则NH3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________。
(4)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5)同温同压下,已知O2的密度为ρg/L,则CO2的密度为__________。
(6)现有下列三种气体:①32 g CH4;②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③标准状况下33.6 LO2。请按物理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a.质量________(填序号,下同);b.分子数目________c.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________。
【答案】(1). 17:16 (2). 4:3 (3). 80% (4). 8.4 (5). 5(a+b-d)g/mol (6). 11ρ/8 (7). ①②③ (8). ②③① (9). ②③①
【详解】(1).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设NH3与CH4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m(NH3)=1mol×17g/mol=17g,m(CH4)=1mol×16g/mol=16g,所以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17:16,故答案为:17:16;
(2).要使NH3与CH4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设NH3和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则有amol×3=4mol×b,a:b=4:3,故答案为:4:3;
(3).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0.75 g·L-1×22.4L/mol=16.8g,设氨气的体积分数为x,有17x+16(1-x)=16.8,解得x=0.8,即氨气的体积分数为80%;相同条件下,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即=8.4,故答案为:80%;8.4;
(4).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由质量守恒可知C的质量为m(C)=(a+b-d)g,则C的摩尔质量为M(C)==5(a+b-d)g/mol,故答案为:5(a+b-d)g/mol;
(5).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设CO2的密度为a g/L,则==,解得a= g/L,故答案为:11ρ/8;
(6).现有下列三种气体:①32 g CH4的物质的量为32g÷16g/mol=2mol;②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其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为1mol×36.5g/mol=36.5g;③标准状况下33.6 LO2的物质的量为33.6L÷22.4L/mol=1.5mol,质量为1.5mol×32g/mol=48g,则a.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②③,b.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分子数目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③①,c. 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气体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③①,故答案为:①②③;②③①;②③①。
28.已知:在常温下,苯(C6H6)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毒性较高,易挥发,易燃,有腐蚀性,沸点为80.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作为有机溶剂;碘(I2)为紫黑色晶体,易升华,易凝华,熔点113.5℃,沸点184.3℃,加热时碘升华为紫色蒸气,冷却后凝华成紫黑色固体。实验室常用苯来提取碘水中的碘,具体操作如下:
①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苯,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充分振荡放气后(如图1);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如图2);
③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经“合适的操作”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
④将分离出的碘和苯的混合液转移到仪器A中,加入少量沸石进行蒸馏以分离苯和碘(如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步骤③中“合适的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④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3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a.冷却水进出方向错误.b.___________________。
(4)锥形瓶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检验是否漏水 (2). 分液 (3). 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还可防止温度过高碘升华 (4).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错误 (5). 防止苯挥发
【详解】(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水,故答案为:检验是否漏水;
(2).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可用分液的方法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故答案为:分液;
(3).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稳定恒定,易控制,图3中仪器A蒸馏烧瓶,冷水的进出水方向错误,且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应在支管口附近,故答案为: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还可防止温度过高碘升华;温度计水银球位置错误;
(4).苯易挥发,可用冰水冷却,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防止苯挥发。
29.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浓H2SO4来配制450 mL、0.2 mol·L-1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现有:①5 mL、②10 mL、③20 mL、④50 mL三种规格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能引起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填代号)。
①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洗涤溶解用的烧杯与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标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4)所得溶液中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②⑦⑧ (2). 5.4mL (3). ② (4). ①②⑤⑥ (5). ②⑤ (6). 2:1
【分析】用浓硫酸溶液配制稀硫酸溶液时,需经过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并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实验室没有450mL规格的容量瓶,需选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进行配制;根据c=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1).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则配制稀硫酸时用不到的有烧瓶、托盘天平和药匙,故答案为:②⑦⑧;
(2).由题中条件可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18.4mol/L,因实验室无450mL规格的容量瓶,所以需选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配制,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a mL,则根据稀释定律有a ×10-3L×18.4mol/L=0.5L×0.2mol/L,解得a=5.4mL,应选用10mL规格的量筒量取浓硫酸,故答案为:5.4mL;②;
(3).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①错误;
②.因溶液体积热胀冷缩,所以应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若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会造成所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②错误;
③.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将烧杯与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故③正确;
④. 因定容时还要向容量瓶中加水,所以移液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④正确;
⑤.定容时,应平视标线,若定容时俯视标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⑤错误;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为正常情况,若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⑥错误,综上所述,错误的是①②⑤⑥,能引起浓度偏高的是②⑤,故答案为:①②⑤⑥;②⑤;
(4).硫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硫酸的化学式可知,在硫酸溶液中,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个数比是2:1,故答案为:2:1。
30.室温下,将100 mL的NaOH和Ba(OH)2混合碱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33 g;另一份加入50 mL 0.1 mol · L-1 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OH-)为0.3 mol · L-1(此时溶液的体积为100 mL),试计算:
(1)原混合碱溶液中所含Ba(OH)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0.200mol (2). 4.00mol/L
【解析】试题分析:一份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33 g,沉淀为硫酸钡,硫酸钡的物质的量==0.01mol;另一份加入50 mL0.1 mol/L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OH-)为0.3 mol/L,则原溶液中含有n(OH-)="0.05L×0.1" mol/L×2+0.3 mol/L×0.1L=0.04mol。
(1)原混合碱溶液中所含Ba(OH)2的物质的量=硫酸钡的物质的量×2=0.02mol,故答案为:0.02mol;
(2)原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0.4" mol/L,故答案为:0.4 mol/L。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