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题,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的物质),不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
A. AgNO3[Ag2O] B. NaOH[H2O]
C. KCl[通入HCl气体] D. CuSO4[Cu(OH)2]
【答案】D
【解析】
【详解】石墨电极为惰性电极,溶液中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在阳极放电,
A.电解AgNO3溶液,银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Ag,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氧化银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A正确;
B.电解NaOH溶液,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B正确;
C.电解KCl溶液,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氯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氯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HCl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C正确;
D.电解CuSO4溶液,铜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Cu,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CuO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错误;
答案选D。
2.已知(ⅰ)H2(g)+1/2O2(g)=H2O(g) ΔH=akJ/mol
(ⅱ)H2(g)+1/2 O2(g)=H2O(l) ΔH=bkJ/mol
(ⅲ)2H2(g)+O2(g)=2H2O(g) ΔH=ckJ/mol
(ⅳ)2H2(g)+O2(g)=2H2O(l) ΔH=d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b<0 B. c>d>0 C. 2a=c<0 D. 2b=d>0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多,放热越多,△H越小,则b<a<0,选项A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多,放热越多,△H越小,则d<c<0,选项B错误;
C、燃烧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2a=c <0,选项C正确;
D、燃烧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2b=d<0,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 远洋海轮的尾部装上一定数量的锌板
B. 银纸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C. 白铁皮片比马口铁片更耐腐蚀
D. 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腐蚀锌,保护了铁,与电化学腐蚀有关,选项A不选;
B、纯银饰品长久置表面变暗是由于金属银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银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选项B选;
C、白铁(镀锌的铁)中,镀层破损后,Zn为负极,被腐蚀的是Zn,Fe被保护,马口铁(镀锡的铁)中,Fe为负极,被腐蚀的是Fe,Sn被保护,所以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铁更耐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关,选项C不选;
D、生铁中金属铁、碳、潮湿的空气能构成原电池,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而生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4.已知反应:①25℃、101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碳的燃烧热ΔH<-110.5kJ/mol
B. 反应热有正负之分,标准燃烧热ΔH全部是正值
C. 稀硫酸与Ca(OH)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D. 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H2O,放出57.3kJ的热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2C(s)+O2(g)===2CO(g) ΔH=-221 kJ/mol知1 mol碳燃烧生成CO放热110.5 kJ,则生成CO2放热大于110.5 kJ,所以碳的燃烧热对应的ΔH<-110.5 kJ/mol,选项A正确;
B、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热是放热反应,ΔH全部是负值,选项B错误;
C、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该反应生成的有硫酸钙沉淀,也存在热量变化,选项C错误;
D、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热,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会小于57.3kJ,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5.下列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同时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aOH固体溶于水 B.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 双氧水催化分解 D. 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但该过程为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
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该反应吸热,选项B错误;
C、双氧水催化分解属于放热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正确;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若a、c相连时,c极溶解;b、d相连时,b极发生氧化反应;a、b相连时,b极流出电子;c、d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四块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A. b>d>c>a B. d>c>a>b
C. c>a>b>d D. b>c>d>a
【答案】A
【解析】
【详解】若a、c相连时,c极溶解,则c为负极,则活动性顺序c>a;
b、d相连时,b极发生氧化反应,说明b是负极,则活动性顺序b>d;
a、b相连时,b极流出电子,说明b是负极,则活动性顺序b>a;
c、d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是正极,则活动性顺序d>c;
故活动性顺序是b>d>c>a,
答案选A。
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d-2e-+2OH-=Cd(OH)2
B. 充电时,阳极区附近溶液的pH不断变小
C. 放电时,每转移0.2mol电子,有0.1mol负极材料被还原
D.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2NiOOH-2e-+2OH-=2Ni(OH)2+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放电时是原电池工作原理,正极上发生得电子还原反应,即2NiOOH+2e-+2H2O =2Ni(OH)2+2OH-,选项A错误;
B、充电时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2Ni(OH)2-2e-+2OH- =2NiOOH+2H2O,阴极附近溶液的pH不断变小,选项B正确;
C、放电时是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Cd-2e-+2OH- =Cd(OH)2,每转移0.2mol电子,有0.1mol负极材料被氧化,选项C错误;
D、充电时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中,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d(OH)2+2e- =Cd+2OH-,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工业上可用于生产金属钠,电解过程中石墨电极产生氯气,此法也可用于生产活泼金属镁、铝等
B. 装置②中随着电解进行右边电极会产生红色的铜,并且电流计示数不断变小
C. 装置③中的离子交换膜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允许某类离子(如Na+)通过
D. 装置④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答案】B
【解析】
【详解】A、装置①是电解装置,石墨是阳极产生氯气,,Fe是阴极,电解熔融氯化钠时,钠离子在Fe极析出,此法也可用于生产活泼金属镁、铝等,选项A正确;
B、装置②是电解池装置,左侧是阴极,铜离子放电生成红色单质铜,右侧是阳极,产生氯气,随反应的进行,氯化铜的浓度逐渐减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量逐渐减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减小,选项B不正确;
C、装置③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由图可知该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所以右侧得到浓度较高的氢氧化钠溶液,选项C正确;
D、装置④是电镀装置,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制品作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9.用铂(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减小
B. 电解H2SO4溶液时,在阳极和阴极析出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电解饱和Na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不变
D. 电解CuCl2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氢氧化钠溶液时,实质上是电解水,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的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溶液的pH变大,选项A错误;
B、电解H2SO4溶液,实质电解水,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氢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阳极和阴极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项B错误;
C、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相当于水解水,溶液过饱和析出晶体,浓度不变,但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pH不变,选项C错误;
D、电解CuCl2 溶液的实质是电解电解质本身,CuCl2 浓度将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片刻后甲池中c(SO42-)不变
C. 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乙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则含有硫酸钠溶液的滤纸是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阴极上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电解池阴极,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详解】甲、乙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则含有硫酸钠溶液的滤纸是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
A、铜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铜,选项A正确;
B、硫酸根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
C、电子流向是负极到正极,但a→b这一环节是在溶液中导电,是离子导电,电子并没沿此路径流动,选项C不正确;
D、滤纸a点是阴极,氢离子放电,水电离平衡破坏,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酚酞变红,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1. 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 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 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答案】A
【解析】图中形成了锌铜原电池,做为外电源来电解Na2SO4溶液。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故X为阳极,Y为阴极,氢离子放电,而使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X极:4OH--4e-=2H2O+O2↑,氧化反应;
Y极:2H++2e-=H2↑,还原反应;
12.下列过程都与能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 ΔH=-283.0kJ·mol-1
B. 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常温下就能顺利发生
C. 拆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D. 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3.0kJ/mol,选项A正确;
B、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反应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引发,选项B不正确;
C、反应中拆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选项C正确;
D、化学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3.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 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 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 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答案】A
【解析】
【详解】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错误;
B.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生成的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故B正确;
C.铜为正极,被保护起来了,故C正确;
D. 此过程中电子从负极Fe移向正极Cu,故D正确;
故选A。
14.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CaO+H2O===Ca(OH)2 B. C+H2OCO+H2
C. HCl+NaOH===NaCl+H2O D. 2Al+3H2SO4===Al2(SO4)3+3H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吸热反应。选项A、C、D均属于放热反应,因此答案是B。
15. 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煤粉加压气化法是让煤变成以CO和H2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减少了污染,提高了煤的利用率。
【详解】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了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③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①③④正确,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16.Ⅰ.0.4 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866kJ的热量。
(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已知H2O(l)转化为H2O(g)的ΔH=+44kJ·mol-1,则22.4L(标准状况)气态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kJ。
Ⅱ.已知:H2O(g)=H2O(l) ΔH1=-Q1kJ/mol
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kJ/mol
若使46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kJ。
【答案】(1). B2H6(g)+3O2(g)=B2O3(s)+3H2O(l) ΔH=—2165kJ·mol-1 (2). 2033 (3). (3Q1-Q2+Q3)
【解析】
【详解】Ⅰ. (1)0.4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866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 ΔH=—2165kJ·mol-1;
(2)已知H2O(l)转化为H2O(g)的ΔH=+44kJ·mol-1,则22.4L(标准状况)气态乙硼烷,即1mol,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165kJ-3×44kJ =2033kJ;
Ⅱ. 已知:H2O(g)=H2O(l) ΔH1=-Q1kJ/mol
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3×①-②+③可得:C2H5OH(l)+3O2(g)=2CO2(g)+3H2O(l),根据盖斯定律,ΔH=(-3Q1+Q2-Q3) kJ·mol-1, 46 g乙醇物质的量为1 mol,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 kJ。
17.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Ⅰ.若X、Y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
(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Ⅱ.若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1)X电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Y电极的材料是___;
(2)当电路中有0.04mol电子通过时,阴极增重___g。
【答案】(1). 2Cl-+2H2OCl2↑+H2↑+2OH- (2).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 (3). Cu2++2e-=Cu (4). 粗铜 (5). 1.28
【解析】
【详解】Ⅰ(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
(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
Ⅱ.粗铜提纯时,粗铜应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1)Y是阳极,X是阴极,所以X电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
(2)阴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当电路中有0.04mol电子通过时,阴极增重0.04mol ××64g/mol=1.28g。
18.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主要用于航天领域。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均为2H2+O2=2H2O
若酸式电池中的电解质是硫酸溶液,则其正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
若碱式电池中的电解质是KOH溶液,则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
【答案】(1). O2+4e-+4H+=2H2O (2). 2H2-4e-+4OH-=4H2O
【解析】
【详解】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为燃料,负极燃料氢气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氧气是氧化剂,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在负极上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在正极上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总反应为2H2+O2=2H2O;
在酸性环境下,负极上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4e-=4H+,在正极上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总反应是氢气和氧气燃烧的方程式2H2+O2=2H2O;故答案为:O2+4e-+4H+=2H2O;2H2-4e-+4OH-=4H2O。
19.根据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2H2(g)+O2(g)=2H2O(1) ΔH=-5716 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20 kJ·mol-1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C3H8的燃烧热为_______。
(2)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_______。
【答案】(1). 285.8kJ·mol-1 (2). 2220kJ·mol-1 (3). 4725.8kJ (4). 3:1
【解析】
【分析】(1)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以分别求出H2和C3H8的燃烧热。
(2)分别求出1mol H2和2mol C3H8燃烧放出的热量后加和,即得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的总热量。
(3)列方程组可以求出答案。
【详解】(1)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因此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2=285.8kJ·mol-1,C3H8的燃烧热为2220 kJ·mol-1;
(2)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放=1mol×285.8kJ·mol-1+2mol×2220kJ·mol-1=4725.8kJ。
(3)设H2和C3H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则有n1+n2=5 mol ①,n1×285.8 kJ·mol-1+n2×2 220 kJ·mol-1=3847 kJ ②,解得:n1=15/4 mol,n2=5/4 mol;在相同温度和压强时,V(H2):V(C3H8)=n(H2):n(C3H8)=3: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题,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的物质),不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
A. AgNO3[Ag2O] B. NaOH[H2O]
C. KCl[通入HCl气体] D. CuSO4[Cu(OH)2]
【答案】D
【解析】
【详解】石墨电极为惰性电极,溶液中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在阳极放电,
A.电解AgNO3溶液,银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Ag,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氧化银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A正确;
B.电解NaOH溶液,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B正确;
C.电解KCl溶液,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氯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氯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HCl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C正确;
D.电解CuSO4溶液,铜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Cu,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则应加入一定量的CuO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错误;
答案选D。
2.已知(ⅰ)H2(g)+1/2O2(g)=H2O(g) ΔH=akJ/mol
(ⅱ)H2(g)+1/2 O2(g)=H2O(l) ΔH=bkJ/mol
(ⅲ)2H2(g)+O2(g)=2H2O(g) ΔH=ckJ/mol
(ⅳ)2H2(g)+O2(g)=2H2O(l) ΔH=d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b<0 B. c>d>0 C. 2a=c<0 D. 2b=d>0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多,放热越多,△H越小,则b<a<0,选项A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多,放热越多,△H越小,则d<c<0,选项B错误;
C、燃烧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2a=c <0,选项C正确;
D、燃烧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2b=d<0,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 远洋海轮的尾部装上一定数量的锌板
B. 银纸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C. 白铁皮片比马口铁片更耐腐蚀
D. 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腐蚀锌,保护了铁,与电化学腐蚀有关,选项A不选;
B、纯银饰品长久置表面变暗是由于金属银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银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选项B选;
C、白铁(镀锌的铁)中,镀层破损后,Zn为负极,被腐蚀的是Zn,Fe被保护,马口铁(镀锡的铁)中,Fe为负极,被腐蚀的是Fe,Sn被保护,所以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铁更耐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关,选项C不选;
D、生铁中金属铁、碳、潮湿的空气能构成原电池,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而生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4.已知反应:①25℃、101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碳的燃烧热ΔH<-110.5kJ/mol
B. 反应热有正负之分,标准燃烧热ΔH全部是正值
C. 稀硫酸与Ca(OH)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D. 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H2O,放出57.3kJ的热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2C(s)+O2(g)===2CO(g) ΔH=-221 kJ/mol知1 mol碳燃烧生成CO放热110.5 kJ,则生成CO2放热大于110.5 kJ,所以碳的燃烧热对应的ΔH<-110.5 kJ/mol,选项A正确;
B、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热是放热反应,ΔH全部是负值,选项B错误;
C、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该反应生成的有硫酸钙沉淀,也存在热量变化,选项C错误;
D、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热,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会小于57.3kJ,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5.下列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同时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aOH固体溶于水 B.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 双氧水催化分解 D. 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但该过程为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
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该反应吸热,选项B错误;
C、双氧水催化分解属于放热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正确;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若a、c相连时,c极溶解;b、d相连时,b极发生氧化反应;a、b相连时,b极流出电子;c、d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四块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A. b>d>c>a B. d>c>a>b
C. c>a>b>d D. b>c>d>a
【答案】A
【解析】
【详解】若a、c相连时,c极溶解,则c为负极,则活动性顺序c>a;
b、d相连时,b极发生氧化反应,说明b是负极,则活动性顺序b>d;
a、b相连时,b极流出电子,说明b是负极,则活动性顺序b>a;
c、d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是正极,则活动性顺序d>c;
故活动性顺序是b>d>c>a,
答案选A。
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d-2e-+2OH-=Cd(OH)2
B. 充电时,阳极区附近溶液的pH不断变小
C. 放电时,每转移0.2mol电子,有0.1mol负极材料被还原
D.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2NiOOH-2e-+2OH-=2Ni(OH)2+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放电时是原电池工作原理,正极上发生得电子还原反应,即2NiOOH+2e-+2H2O =2Ni(OH)2+2OH-,选项A错误;
B、充电时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2Ni(OH)2-2e-+2OH- =2NiOOH+2H2O,阴极附近溶液的pH不断变小,选项B正确;
C、放电时是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Cd-2e-+2OH- =Cd(OH)2,每转移0.2mol电子,有0.1mol负极材料被氧化,选项C错误;
D、充电时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中,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d(OH)2+2e- =Cd+2OH-,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工业上可用于生产金属钠,电解过程中石墨电极产生氯气,此法也可用于生产活泼金属镁、铝等
B. 装置②中随着电解进行右边电极会产生红色的铜,并且电流计示数不断变小
C. 装置③中的离子交换膜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允许某类离子(如Na+)通过
D. 装置④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答案】B
【解析】
【详解】A、装置①是电解装置,石墨是阳极产生氯气,,Fe是阴极,电解熔融氯化钠时,钠离子在Fe极析出,此法也可用于生产活泼金属镁、铝等,选项A正确;
B、装置②是电解池装置,左侧是阴极,铜离子放电生成红色单质铜,右侧是阳极,产生氯气,随反应的进行,氯化铜的浓度逐渐减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量逐渐减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减小,选项B不正确;
C、装置③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由图可知该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所以右侧得到浓度较高的氢氧化钠溶液,选项C正确;
D、装置④是电镀装置,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制品作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9.用铂(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减小
B. 电解H2SO4溶液时,在阳极和阴极析出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电解饱和Na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不变
D. 电解CuCl2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氢氧化钠溶液时,实质上是电解水,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的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溶液的pH变大,选项A错误;
B、电解H2SO4溶液,实质电解水,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氢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阳极和阴极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项B错误;
C、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相当于水解水,溶液过饱和析出晶体,浓度不变,但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pH不变,选项C错误;
D、电解CuCl2 溶液的实质是电解电解质本身,CuCl2 浓度将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片刻后甲池中c(SO42-)不变
C. 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乙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则含有硫酸钠溶液的滤纸是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阴极上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电解池阴极,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详解】甲、乙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则含有硫酸钠溶液的滤纸是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
A、铜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铜,选项A正确;
B、硫酸根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
C、电子流向是负极到正极,但a→b这一环节是在溶液中导电,是离子导电,电子并没沿此路径流动,选项C不正确;
D、滤纸a点是阴极,氢离子放电,水电离平衡破坏,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酚酞变红,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1. 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 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 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答案】A
【解析】图中形成了锌铜原电池,做为外电源来电解Na2SO4溶液。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故X为阳极,Y为阴极,氢离子放电,而使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X极:4OH--4e-=2H2O+O2↑,氧化反应;
Y极:2H++2e-=H2↑,还原反应;
12.下列过程都与能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 ΔH=-283.0kJ·mol-1
B. 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常温下就能顺利发生
C. 拆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D. 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3.0kJ/mol,选项A正确;
B、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反应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引发,选项B不正确;
C、反应中拆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选项C正确;
D、化学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3.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 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 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 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答案】A
【解析】
【详解】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错误;
B.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生成的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故B正确;
C.铜为正极,被保护起来了,故C正确;
D. 此过程中电子从负极Fe移向正极Cu,故D正确;
故选A。
14.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CaO+H2O===Ca(OH)2 B. C+H2OCO+H2
C. HCl+NaOH===NaCl+H2O D. 2Al+3H2SO4===Al2(SO4)3+3H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吸热反应。选项A、C、D均属于放热反应,因此答案是B。
15. 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煤粉加压气化法是让煤变成以CO和H2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减少了污染,提高了煤的利用率。
【详解】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了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③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①③④正确,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16.Ⅰ.0.4 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866kJ的热量。
(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已知H2O(l)转化为H2O(g)的ΔH=+44kJ·mol-1,则22.4L(标准状况)气态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kJ。
Ⅱ.已知:H2O(g)=H2O(l) ΔH1=-Q1kJ/mol
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kJ/mol
若使46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kJ。
【答案】(1). B2H6(g)+3O2(g)=B2O3(s)+3H2O(l) ΔH=—2165kJ·mol-1 (2). 2033 (3). (3Q1-Q2+Q3)
【解析】
【详解】Ⅰ. (1)0.4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866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 ΔH=—2165kJ·mol-1;
(2)已知H2O(l)转化为H2O(g)的ΔH=+44kJ·mol-1,则22.4L(标准状况)气态乙硼烷,即1mol,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165kJ-3×44kJ =2033kJ;
Ⅱ. 已知:H2O(g)=H2O(l) ΔH1=-Q1kJ/mol
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3×①-②+③可得:C2H5OH(l)+3O2(g)=2CO2(g)+3H2O(l),根据盖斯定律,ΔH=(-3Q1+Q2-Q3) kJ·mol-1, 46 g乙醇物质的量为1 mol,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 kJ。
17.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Ⅰ.若X、Y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
(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Ⅱ.若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1)X电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Y电极的材料是___;
(2)当电路中有0.04mol电子通过时,阴极增重___g。
【答案】(1). 2Cl-+2H2OCl2↑+H2↑+2OH- (2).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 (3). Cu2++2e-=Cu (4). 粗铜 (5). 1.28
【解析】
【详解】Ⅰ(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
(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
Ⅱ.粗铜提纯时,粗铜应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1)Y是阳极,X是阴极,所以X电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
(2)阴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当电路中有0.04mol电子通过时,阴极增重0.04mol ××64g/mol=1.28g。
18.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主要用于航天领域。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均为2H2+O2=2H2O
若酸式电池中的电解质是硫酸溶液,则其正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
若碱式电池中的电解质是KOH溶液,则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
【答案】(1). O2+4e-+4H+=2H2O (2). 2H2-4e-+4OH-=4H2O
【解析】
【详解】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为燃料,负极燃料氢气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氧气是氧化剂,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在负极上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在正极上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总反应为2H2+O2=2H2O;
在酸性环境下,负极上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4e-=4H+,在正极上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总反应是氢气和氧气燃烧的方程式2H2+O2=2H2O;故答案为:O2+4e-+4H+=2H2O;2H2-4e-+4OH-=4H2O。
19.根据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2H2(g)+O2(g)=2H2O(1) ΔH=-5716 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20 kJ·mol-1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C3H8的燃烧热为_______。
(2)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_______。
【答案】(1). 285.8kJ·mol-1 (2). 2220kJ·mol-1 (3). 4725.8kJ (4). 3:1
【解析】
【分析】(1)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以分别求出H2和C3H8的燃烧热。
(2)分别求出1mol H2和2mol C3H8燃烧放出的热量后加和,即得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的总热量。
(3)列方程组可以求出答案。
【详解】(1)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因此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2=285.8kJ·mol-1,C3H8的燃烧热为2220 kJ·mol-1;
(2)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放=1mol×285.8kJ·mol-1+2mol×2220kJ·mol-1=4725.8kJ。
(3)设H2和C3H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则有n1+n2=5 mol ①,n1×285.8 kJ·mol-1+n2×2 220 kJ·mol-1=3847 kJ ②,解得:n1=15/4 mol,n2=5/4 mol;在相同温度和压强时,V(H2):V(C3H8)=n(H2):n(C3H8)=3:1。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