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98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98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98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展开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7小题,每小题2.0分,共54分)
1.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 位于同一主族。W 与X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 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WZ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 电子结构
B. 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C. WX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
D.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 <W<Y<Z
2.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Na>S>O B. 稳定性:PH3<H2S<H2O
C. 离子半径:Al3+>Mg2+>Na+ D. 第一电离能:O<F<Ne
3.短周期元素X、Y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已知Y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为nsn-1npn+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元素的电负性大于Y的 B. X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元素的
C. Y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 D. 原子半径:Mg<X
4.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A、B、C三种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
A. A > B > C B. B > A > C
C. C > A > B D. C > B > A
5.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熔点由低到高:F2<Cl2<Br2<I2
B. 熔点由高到低: Na>Mg>Al
C. 硬度由大到小: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 晶格能由大到小: MgO>CaO>NaF> NaCl
6.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 )
A. NH4Cl B. Na2CO3•10H2O C. CuSO4•5H2O D. Co(NH3)6Cl3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力为静电引力
B.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 在氯化铯晶体中无CsCl分子单独存在
D. CaF2晶胞中F-的配位数为4
8.科学研究证明:核外电子的能量不仅与电子所处的能层、能级有关,还与核外电子的数目及核电荷数的多少有关。氩原子与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相同,都是1s22s22p63s23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粒子的1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 两粒子的3p能级上的电子离核的距离相同
C. 两粒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
D. 两粒子都达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同
9.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
B. 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C.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D. 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
10.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下列叙述:①原子半径A<B,②离子半径A>B,③原子序数A>B,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B,⑤A的正价与B的负价绝对值一定相等,⑥A的电负性小于B的电负性,⑦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第一电离能。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⑦ B. ③④⑥ C. ③⑤ D. ③④⑤⑥⑦
11.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XOm(OH)n表示,如X是S,m=2,n=2,则这个式子表示为H2SO4。一般而言,该式中m大的是强酸,m小的是弱酸。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ClO3 B. H2SeO3 C. H2BO2 D. HMnO4
12.在主族元素X、Y、Z中,X与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X与Z两原子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离子半径大于X的离子半径,则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大的是( )
A. X B. Y C. Z D. 无法判断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电子云是在空间各个方向上伸展程度相同的对称形状
B. p电子云是“8”字形的
C. 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一定为1s22s22p5
D. 2d能级包含5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
14.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原子最外层中有三个不成对的电子;C元素可分别与A,B,D生成RC2型化合物,其中的DC2与C3互为等电子体.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s23p4
B. B,C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B>C
C. 用电子式表示AD2的形成过程为
D. 由B60分子形成的晶体与A60相似,分子中总键能:B60>A60
15.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 SO3 B. PCl3 C. CH4 D. NO2
16.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的元素是( )
A. 稀有气体 B. 过渡元素 C. 主族元素 D. 卤族元素
17.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所断裂的共价键中,仅仅断裂s键的是 ( )
A. N2+3H2 2NH3 B. 2C2H2+5O22H2O+4CO2↑
C. Cl2+H22HCl D. C2H4+H2C2H6
18.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能级(即该能级的每个轨道只有1个电子),这种原子的质子数( )
A. 只能是7 B. 只能是15 C. 是11或15 D. 是11或13
19.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直线形;三角锥形 B. V形;三角锥形
C. 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 V形;平面三角形
20.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 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 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 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21.下列分子的稳定性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HF>HI B. CH4<SiH4 C. PH3>NH3 D. H2O<H2S
22.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
A. 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 硝酸铵与硝酸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 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 D. 晶体钠与冰分别受热熔化
23.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
A. 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B. 氯化氢溶于水
C. 溴化氢与氨反应 D. 锌和稀H2SO4反应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 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含4 mol Si—O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
B. 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1∶2
C. 30 g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0.5NA个二氧化硅分子
D. 晶体硅、晶体氖均是由相应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晶体
26.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不包括( )
A. 能量最低原理 B. 能量守恒原理 C. 泡利原理 D. 洪特规则
27.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
B. NO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C. H3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D. 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6分)
28.现有A、B、C、D四种元素,A是第五周期第ⅣA族元素,B是第三周期元素,B、C、D的价电子数分别为2、2、7。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B、C、D、A。已知C和D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为18个。
(1)写出A、B、C、D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C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C2+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
(4)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29.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试回答问题。
(1)s电子云轮廓图呈________形,每个s能级有________个原子轨道;p电子云轮廓图呈________状,每个p能级有________个原子轨道,其能量关系为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电子;元素X的名称是____,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
(3)若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那么Y的元素符号应为________,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E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比E核外电子数少5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B的氯化物的熔点远高于C的氯化物的熔点,理由是 。
(3)A的氢化物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D的低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4)A,E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每个球均表示1个原子)。
31.用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生产粗铜的反应原理如下:
(1)已知在反应①、②中均生成相同的气体分子,该气体具有漂白性。请分别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硫、氧元素相比,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
(3)反应①和②生成的气体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
(4)某学生用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做了一组实验,CuSO4溶液中加氨水生成蓝色沉淀,再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4]SO4·H2O晶体,请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2.有A,B,C,D,E五种元素,其中A,B,C,D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周期数、主族数、原子序数相同;B原子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C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csccpc+1,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D的阴离子与E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D和E可形成化合物E2D.
(1)上述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的价电子排布式图为 ;
(2)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和○表示上述元素的原子中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黑点表示没有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
则在以上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形成化学键的是 (填写分子的化学式); 在③的分子中有 个σ键和 个π键.
(3)A,C,D可形成既具有离子键又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能为 ;足量的C的氢化物水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其化学式为 ,请说出该配合物中中心原子与配位体及内界与外界之间的成键情况: .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B 6.D 7.A 8.C 9.C 10.B 11.D 12.B 13.A 14.D 15.A 16.B 17.C 18.C 19.D 20.C 21.A 22.A 23.C 24.D 25.B 26.B 27.B
28.(1)Sn Mg Zn Br
(2)ds 1s22s22p63s23p63d10
(3)Mg(OH)2 HBrO4
(4)Mg Br
29.(1)球 1 哑铃 3 相同
(2)2p 氮 HH
(3)S
30.(1)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Al
31. (1)2Cu2S+3O22Cu2O+2SO2 2Cu2O+Cu2S6Cu+SO2↑
(2)1s22s22p63s23d104s1或[Ar]3d104s1 氧
(3)sp2 V型
(4)乙醇分子极性比水分子极性弱,加入乙醇降低溶剂的极性,从而减小溶质的溶解度
32.(1) ; ;
(2)NH3、CH4、H2O ; 5 , 1
(3) NH4HS或(NH4)2S;[Cu(NH3)4]SO4;内界中铜离子与氨分子之间以配位键相结合,外界铜氨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