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考试(解析版)
展开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3月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 )
A. 从青岛到新疆自然景观的差异
B. 由美国东海岸到其中部大草原景观的变化
C. 从海南岛向北到辽东半岛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
D. 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D正确;从青岛到新疆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故不符合题意;由美国东海岸到中部大草原的景观变化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故不符合题意.从海南岛向北到辽东半岛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故不符合题意;
2.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针叶林带
C. 山地荒漠带 D. 山地冰雪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四座山分别是秦岭、吕梁山、贺兰山、阴山,都属于中高山,又都主要我国的温带季风区,其中贺兰山位于温带季风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上,秦岭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区分界线上,四座山的基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华山北坡、贺兰山东坡),再向上应该都存在山地针叶林带,但不一定都有山地荒漠带、山地冰雪带,垂直自然带跟水平自然带相似,但不相同。故选B。
考点:垂直地带性
3.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的自然带是( )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B
【解析】
【详解】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A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D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ACD排除。
4.下列叙述中,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
①天山山脉的高山植物区
②北亚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③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可利用排除法。天山山脉的高山植物区是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可排除①;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可排除④。北亚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和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规律,②③正确。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5. 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非地带性分异 D. 垂直地域分异
6. 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B.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C. 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D. 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答案】5. A 6. D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沿EF线自然带南北方向上更替、东西方向上延伸,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6题详解】
M自然带位于回归线大陆的西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受沿岸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南北方向延伸。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异。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和热带荒漠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
7.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 )
A. 中国温带荒漠带 B. 巴西热带雨林带
C. 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俄罗斯苔原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温带荒漠带地处西北内陆非季风区,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差变率大植被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选A。其余三地的BC项水热条件较好,D项中的热量条件较稳定,故BCD可排除。
8.有关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洲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小于零
B. 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接近3 %
C. 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为负数
D.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高,与其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无关
【答案】B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欧洲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有的国家小于零,A错。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接近3 %,B对。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C错。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高,与其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有关,D错。
点睛:欧洲是发达国家,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小于零。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接近3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较高,
9.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叙述是( )
A. 发达国家处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B. 发达国家人口均表现为负增长
C.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均处于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D. 我国还未处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答案】A
【解析】
发达国家处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A正确。发达国家人口有些表现为负增长,B错。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多数处于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有的是现代型,C错。我国已经处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D错。
10.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
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率
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率
【答案】C
【解析】
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C正确。
下图示意某国2018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
A. 为发展中国家 B. 人口出生率高
C. 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 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
12. 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年龄结构 B. 性别结构 C. 生态环境 D. 移民政策
【答案】11. D 1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该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少儿比重小,可能为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中老年人口中女性人口比重远大于男性人口比重,人口性别比失调。
【1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20-24岁、25-29岁人口所占比重最高,而这一年龄段正值生育时期,因此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较多,这主要和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关。
考点:人口数量变化
13.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 农村到城市 B. 城市到农村 C. 农村到农村 D. 城市到城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城市化过程中,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方向为农村到城市。
14.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 )
A. 铁路运输慢 B. 年货运量大
C. 民工人数多 D. 为了安全减少了车次
【答案】C
【解析】
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民工人数多,铁路运力不足,C对。铁路运输速度快,A错。春运压力主要是客运压力,年货运量不是主要原因,B错。为了旅客回家心愿,每年春运都会增加车次,D错。
15.近几年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回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对我国而言( )
A. 可缓解就业压力 B. 可减轻人口压力
C. 造成人才流失 D. 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留学人员学成不归是发达国家无成本获得高素质人才的最大途径。故C正确。
考点: 人口迁移
16.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济因素是引起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选C。
17.目前,在我国的民工流动过程中,许多地区由“民工潮”转入“民工荒”,使得这些地区缺工现象十分严重。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这种现象反映出( )
A.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B.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
C.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的因素
D. 政治上的变革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答案】C
【解析】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纷纷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形成“民工潮”。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就近务工的数量原来越多,因此许多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故C正确。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变化与自然环境无关;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但不是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原因;政治上的变革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符合事实,故A、B、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8.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资源 B. 科技发展水平
C.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D. 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故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年龄人口与劳动力年龄人口数之比。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读某国1950~2050年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各题。
19. 若不考虑人口迁移,则该国老年人口数量与儿童人口数量相等的时间大致是( )
A. 1960年 B. 2007年 C. 2012年 D. 2018年
20. 若该国为了在短时间内降低抚养比,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育率 B. 放宽雇佣海外移民劳动力的限制
C. 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医疗水平 D. 加大人口普查力度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2018年前后,少年人口抚养比值与老年抚养比值相等,即老年人口数量与儿童人口数量相等。选D正确。
【20题详解】
图示该国主要是老年人口抚养比高,即是老龄化严重;提高生育率,可缓解老龄化,但不能在短时间内见效;放宽雇佣海外移民劳动力的限制,可在短时间内降低抚养比;提高医疗水平,只是养老措施之一,并不能降低抚养比;人口普查更不能解决问题。选B正确。
二、综合题(共40分)
21.填表对比世界人口几种增长模式特点。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原始型 |
|
|
|
传统型 |
|
|
|
现代型 |
|
|
|
【答案】答案如下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原始型 | 高 | 高 | 低 |
传统型 | 高 | 低 | 高 |
现代型 | 低 | 低 | 低 |
【解析】
【详解】原始型是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传统型是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2.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____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_____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C自然带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____。
【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2)干湿度地带 水分条件 温度条件 中纬度 (3)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 耐干旱、善奔跑
【解析】
【详解】(1)从40°N由大陆东岸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过度。A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温带草原带,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C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耐干旱、善奔跑。
23.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不含港、澳、台),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2)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什么积极影响?
【答案】(1)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2)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
【解析】(1)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产生的问题可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2)我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4.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北京市和河南省人口变动
| 自然增长率(%) | 总增长率(%) |
北京市 | -0.015 | 5.292 |
河南省 | 0.564 | 0.562 |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影响人口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4)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答案】(1)高 外来人口增加 (4分)
(2)低 人口迁出 (4分)
(3)增长 经济因素 (4分)
(4)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判断,人口总增长率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共同影响,北京的人口总增长率明显高于自然增长率,判断为人口迁入。
(2)同上题原理。
(3)人口总数的变化由人口总增长率决定,由于人口总增长率为正数,故总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结合上题分析,北京的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迁入而引起,而引起北京市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4)直接从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城乡差异即可判断,目前我国人口主要由乡村向城市迁移。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问题和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