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5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5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5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
展开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经纬网图中判读正确的是( )
A.经纬网图中,南北方向上南极点为最南端,北极点为最北端;东西方向中180°经线为最东端,0°经线为最西端。
B.纬度其实质是纬线所在平面与赤道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经度其实质是经线与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所成的线面角。
C.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注意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段进行计算。
D.在经纬网地图上,任一经度,每度弧长为111km,任一纬度,每度弧长为111km。
-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正确的是( )
A.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同。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同线等值,相邻等值线不可等值。
C.等值线图中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为高值区,反之为低值区。
D.闭合等值线介于两等值线之间时,其数值可以与高值相等,也可以与低值相等。
读下图“经纬网方格图”, 完成下列各题。
3.甲地位于( )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4.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不考虑风等因素,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一样快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的度数间隔都为10°。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乙、甲、丙、丁
D.丁、乙、丙、甲
6.若①②间的距离、③④间的纬线长度和⑤⑥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L2、L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L1=L2>L3 B.L1>L2=1/4L3 C.L1=L2=1/4L3 D.L3 >L2>L1
7.若用经纬线相互垂直的图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且四个区域图幅范围相同,则其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丁、丙、甲、乙 D.乙、甲、丙、丁
读经纬网图,回答8~9题。
8.若某人从B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
A.回到B点 B.在B点正东方
C.在B点正西方 D.在B点东南方
9.若飞机从图中A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正南→正北 B.向东北→东→东南
C.向东南→东→东北 D.正南→正东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11.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A. 6 600千米 B. 5 000千米 C. 3 330千米 D. 4 200千米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湖补给甲河 B. 甲河补给A湖
C. B湖补给乙河 D. 乙河属于外流河
13.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 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C. 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D. 无法确定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14~16题。
14.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低缓高原
15.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50米 B.90米 C.155米 D.220米
16.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东南向西北 C.由西向东 D.由西北向东南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小题。
17.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东南向西北 D. 自西南向东北
18.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m B. 385m C. 550m D. 632m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河流流速最快 B.②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
C.③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 D.④点位于⑤点正西方向
20.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
A.L1 B.L2 C.L3 D.L4
美国宇航局于当地时间(西五区)2017年12月14日13时对外宣布:一颗名为“Kepler— 90”的恒星,周围有8颗围绕他运转的行星。Kepler— 90星系中的八颗行星距离恒星都很近,科学家们认定这八颗行星均不可能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据此完成21—22题。
21.科学家们认定八颗行星均不可能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的推断理由是( )
A.行星缺乏卫星环绕 B.行星表面温度过高
C.行星频繁遭遇陨石撞击 D.Kepler—90辐射不稳定
22.下列天体系统中,与“Kepler—90”星系同等级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
23.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摄氏度。
24.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中心区域
25.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1恒星年
B.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C.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甲地关于地心的对称点。________(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 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6分)
(3)甲位于乙的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沿最短航线以每小时1 110千米速度飞往乙,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其飞行时间___2小时(>、=或<)。(6分)
27.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8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6分)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2分)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4分)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6分)
2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 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__ (2分)
(2) 分别计算甲的地方时________,判断乙地日出时间________。(4分)
(3) 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________ (2分)
29.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所示为 (节气)。(2分)
(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A、D、E三点在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4分)
(3)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__,未来一个月上饶昼夜的变化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5 CDACC 6-10 CCCAA
11-15 BAACC 16-20 DCBBB
21-25 BBAAB
26.(1)(60ºN,10ºE)
(2) 乙丁 丙丁 甲乙
(3)正东 先西南后西北 〈
27.(1)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2)800~1 200米之间。
(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
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28.(1) 晨线
(2)4点 6点
(3)自西向东
29.(1)冬至
(2)A>D>E E
(3)26°34′ 昼变长夜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