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统招班)(解析版) 试卷
展开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
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统招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填在答题卡内)
2015年11月我国宣布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下左图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下右图示意198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
1. 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A. 缓慢持续增加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快速减少
2.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生育政策 B. 城市化
C. 育龄人口 D. 资源状况
3. 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A. 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 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 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 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988-1992年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期,法定结婚年龄是23周岁,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进入又一个高峰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生育率越低。
【1题详解】
根据图中曲线,1988-1992年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期。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进入又一个高峰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C对。A、B、D错。
【2题详解】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生育率越低,B对。生育政策、育龄人口、资源状况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无关,A、C、D错。
【3题详解】
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多,人口出生率低,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大量接纳外来移民,D对。为提高出生率,可能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A错。为保证劳动力数量,可能适度延缓退休年龄,B错。为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可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C错。
2017 年 2 月 21 日,《2017 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 1 月 30 日至 2 月 21 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 2017 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下图为“2017 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
4. 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B. 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D. 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5. 这种人口流动的有利影响是
A. 增加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 B. 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C. 减缓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 D. 缓解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原因。由图可知春运返程的主要出发地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春运返程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由此可推知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A选项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由图可知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迁移,大量的人口迁入到沿海地区将减少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A选项错误;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B选项正确;这种人口流动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流出将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C选项错误;增加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要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个方面分析,每个方面又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描述(如下图):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A. ① 工业区 ② 文教区 ③ 居住区 ④ 商业区 ⑤ 仓储区
B. ① 工业区 ② 商业区 ③ 仓储区 ④ 居住区 ⑤ 文教区
C. ① 居住区 ② 工业区 ③ 文教区 ④ 商业区 ⑤ 仓储区
D. ① 商业区 ② 仓储区 ③ 工业区 ④ 居住区 ⑤ 文教区
7.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 行政干预的结果 B. 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
C. 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D. 城市规划的需要
【答案】6. A 7. B
【解析】
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规划及形成原因。
【6题详解】
工业区位于铁路沿线的市区外缘,既保护城市环境,又满足运输需求,故①为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位于距城中心远近适中、环境较优越的地方,且居住区占地面积最广,故③为居住区,②为文教区;商业区位于市中心,具备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两大方面的优势,占地面积较小,故④为商业区;仓储区位于公路沿线的市区外缘,便于运输且地租水平低,故⑤为仓储区。A正确,故选A。
【7题详解】
城市功能分区表现为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各种经济活动对每一块城市土地付租能力具有差异,不同经济活动的空间竞争导致同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功能区。故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B正确。故选B。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中,改变雨水直排的传统方式,通过植被、土壤、透水铺装等一系列措施,让城市地表像海绵一样吸水,增强地表对雨水的消纳能力,进而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避免强降雨后出现大量积水的情况。为完善城市建设,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率先打造“海绵城市”。
8. 建设海绵城市可行的措施是
A. 大量修建人工湖 B. 大量植树造林
C. 大量修建下凹地面 D. 大量铺设透水砖
9. 相比而言,海绵城市主要能够
A. 提高降水量 B. 增加下渗量
C. 提高径流量 D. 提高用水量
【答案】8. D 9. B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挖掘材料信息,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即可解答该题。
2.本题考查海绵城市的主要功能。海绵城市可以让城市地表像海绵一样吸水,从而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8题详解】根据材料,“海绵城市”改变雨水直排的传统方式,通过植被、土壤、透水铺装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地表对雨水的消纳能力,故建设海绵城市可行的措施是大量铺设透水砖,便于雨水下渗。故D正确。
故选D
【9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海绵城市”强调让城市地表像海绵一样吸水,增强地表对雨水的消纳能力,故海绵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增加下渗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并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10.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 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 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 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D. 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三个服务中心相比,甲服务范围最广,说明中心级别较高,应为汽车销售、高档电器或星级宾馆等高等级的服务;乙、丙服务范围较小,级别较低,
为面向大众的服务,其中乙中心处在交通枢纽,说明交通需求量大,综合选项,应为市场广阔,但需要进货渠道便利的家用电器服务中心。
考点:城市功能分区。
读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图中,正确表示①④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
A. B.
C. D.
12. 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商业区,其次是住宅区,工业区地主水平最低。如果按照距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所以B正确。
【12题详解】
卫生防护带一般是建在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污染,③地位于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所以C正确。
【点睛】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自市中心向外递减,且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地价较高,即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13.2018年12月16日,在冷空气的影响下,黑龙江多地迎来入冬来最强降雪。此次降雪过程中,伴有4至5级大风,并且气温逐渐下降,哈尔滨19日夜间最低气温将降至-9℃。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
②带来纯洁和吉祥
③能够净化空气
④能够减少病虫害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天气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详解】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①对;带来纯洁和吉祥不是地理角度,②错;能够净化空气,与丰年无关,③错;气温低,能够减少病虫害,④对。D对,A、B、C错。故选D。
【点睛】“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能够减少病虫害。
油菜花,别名芸薹,原产于欧洲、中亚一带,对环境的适用性很强,在我国栽培面积大,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分布最广。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为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江西婺源、云南罗平、青海门源是我国最负盛名的油菜花海。下图为我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
14. 影响婺源、罗平、门源三地油菜花花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
C. 水源 D. 人类活动
15. 近年来,婺源县油菜花种植的单位成本在不断攀升,其主要原因是
A. 农药化肥成本增加 B. 土质退化严重
C. 种植面积扩大 D. 劳动力成本上升
16. 近年来,各地掀起一股“油菜花热”,位于我国油菜集中产区的岳阳油菜花产业发展迅速,促进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A. 在生产基地建设家庭作坊,提高菜油产量
B. 农民围湖造田栽种油菜花,扩大种植面积
C. 深度开发油菜花旅游产品,增加居民收入
D. 完善市场信息及流通体系,提高产品价格
【答案】14. B 15. D 16.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造成我国油菜开花的日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上升,使得油菜花种植的单位成本在不断攀升。深度开发油菜花旅游产品,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利于可持续发展。
【14题详解】
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造成我国油菜开花的日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婺源、罗平、门源三地纬度差异大,影响了花期;与地形、水源及人类活动关系不大。选B正确。
【15题详解】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上升,使得油菜花种植的单位成本在不断攀升;加之油菜收益不高,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与化肥农药成本及土质关系不大。选D正确。
【16题详解】
在生产基地建设家庭作坊,不能提升产业规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错;农民围湖造田栽种油菜花,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不利于可持续发展,B错;深度开发油菜花旅游产品,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利于可持续发展,C正确;完善市场信息及流通体系,但随意提高产品价格,不利于市场调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D错。选C正确。
17.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是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 地形、气候 B. 交通、科技
C. 政策、市场 D. 劳动力、技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鲜花是要及时到达市场的,否则容易腐烂。荷兰的鲜花到达日本酒店,是伴随着高速度交通实现的;荷兰的鲜花质量好,远销东亚,是其栽种技术水平高。选B正确。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18. 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A. ①亚热带作物带 ②小麦带 ③玉米带 ④棉花带
B. ①玉米带 ②小麦带 ③棉花带 ④乳畜带
C. 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玉米带 ④小麦带
D. 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小麦带 ④玉米带
19. 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 该地区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B. 该地区居民喜食牛奶、乳酪等产品
C. 该地区是美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区,消费市场广大
D. 该地区人口稀少,草原面积广大,只适合发展乳畜业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农业带的分布。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玉米带 ④小麦带,符合条件的只有C。
【19题详解】
乳畜带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分布在城市的郊区。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有自然原因:该地区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也有人为原因,该地区居民喜食牛奶、乳酪等产品。该地区是美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区,消费市场广大。故ABC有关,D无关。
内蒙古自治区伊利集团生产的乳制品畅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0. 从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相继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 消费市场 B. 原料产地
C. 廉价的劳动力 D. 交通便利
21. 关于阿根廷牧牛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的修建促进了牧牛业的发展
②种植饲料作物等措施弥补天然草场的不足
③这里所产的牛肉大量供应美国市场
④粗放的经营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0. C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相继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建设的主导因素是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A对。原料产地在内蒙古,B错。经济发达城市,劳动力价格高,C错。交通便利不是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D错。
【21题详解】
阿根廷牧牛业的发展,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的修建,促进了牧牛业的发展,①对。种植饲料作物等措施弥补天然草场的不足,②对。这里所产的牛肉大量供应欧洲市场,③错。密集的经营方式增加了生产成本,④错。A对,B、C、D错。
点睛: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相继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建设的主导因素是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的修建,促进了牧牛业的发展。种植饲料作物等措施弥补天然草场的不足。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 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 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 甲——城郊乳畜业
23.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A. 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4. 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提高机械化程度 B.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答案】22. B 23. B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图示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商品率较低,故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AD错误;图示的乙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判断为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式的混合农业著称,B正确;丙地区种植业比重很小,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而且劳动力投入少,最可能是大牧场放牧业,C错误。故答案选B项。
【23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得出,甲地是亚洲水稻种植业,其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雨热同期;由于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低,所以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不高。故答案选B项。
【24题详解】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主要分布气候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草场广阔,适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由此判断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故选C。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25. 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A. 边境省区多 B. 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 面积大的省区多 D. 海拔越低,种数越多
26. 广东省入侵植物种数多的原因是
A. 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B. 地形复杂,环境多样
C. 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 D. 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答案】25. B 26. C
【解析】
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东部地区由低纬向高纬减少。广东省入侵植物种数多的原因是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多种物种生存。地形垂直地带性不明显,不是物种多样的主要原因。
【25题详解】
根据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东部地区由低纬向高纬减少,B对。内蒙古、西藏是边境省区,外来入侵物种少,A错。青海、西藏面积大,外来入侵物种少,C错。与海拔高低没有相关性,D错。
【26题详解】
广东省入侵植物种数多的原因是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多种物种生存,C对。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与物种多样无关,A、D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垂直地带性不明显,不是物种多样的主要原因,B错。
下图为“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出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多少),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图中世界粮食进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水稻种植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28. 图中粮食出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特征是
A.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B. 精耕细作、单产高,生产规模小
C. 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
D. 农业生产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答案】27. B 28. A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及地理图的判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粮食进口量居首位的是西欧。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根据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27题详解】
粮食进口量大,说明该区域粮食生产严重不足,其农业地域类型不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或是水稻种植业,AC错误;读图可知西欧粮食进口量居首,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8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粮食出口量最大的地区是北美洲,该区域粮食产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该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甘肃玉门,一个因油而生的城市,现在又因油而废。1939年这里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但现在,玉门的石油没有了,人也走了,现在的玉门老城区,空置房屋成片拆毁,大街上路人寥寥,一派残败景象,它成了一块弃地,玉门化身“郁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影响玉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30. 从玉门城市的兴衰,可以看出
A.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 B. 自然环境决定人口合理容量
C. 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条件的影响 D.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29. B 30.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环境人口容量。
【29题详解】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玉门石油的开发引起了大量人口移入与移出;
【30题详解】资源条件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是我国人口漫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漫画图(左图)反映的主要人口问题,并为缓解该问题提出两条措施。
(2)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候鸟老人”组团“迁徙”的现象日渐普遍。结合右图,分析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1)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 原因: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 (2)海南省冬季气温较高;出行交通方便;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及质量提高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考查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据图可知,夫妻二人要抚养四位老人,反映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措施要从产生人口问题的原因方面分析。例如,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
(2)考查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相比北方,海南岛冬季气温较高;交通方式多样化,十分便利;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及质量提高等均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32.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
(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一般关系。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年末大陆城镇人口为71 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 6%。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中能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②
(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是城市环境全面提高的结果
C.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答案】(1)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不同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不相 适应。
(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
(3)C
(4)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城市化进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水平较低。
(2)本题考查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反过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4)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成因。根据我国的国情分析。
【详解】(1)通过图中数据和教材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不同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反过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3)由材料可知中国目前城市人口比重已达52.6%,结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可判断应为④点。故C正确,ABD错误;
(4)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并不是一直增加,故A错误;目前城市化速度加快,与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大量人口由乡村涌向城市有关,并不是城市环境全面提高的结果,B错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C错误;我国目前城市化人口比重超过发展中国家(2000年)的平均水平,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需要熟练掌握教材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33.日本九州岛一个英亩的水稻农场建立了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
(2)下列属于该种农业发展模式特点的是(多选)
A.形成了湿地稻田养泥鳅、养鸭复合生态系统
B.农业产出大
C.农产品多样化,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D.农业生产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化肥,环境效益高
(3)简要分析该农场建立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4)此种农业发展模式,在我国什么地区可以借鉴?
【答案】(1)混合(2)ABCD(3)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人多地少,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地形平坦。不利条件:水旱、台风等气象灾害较多;农村劳动力少,工资水平高(4)南方水稻种植区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日本九州岛一个7英亩的水稻农场的发展模式,考查生态农业的特点和效益原理。
【详解】(1)这种农业既种植水稻、蔬菜等植物作物,又养殖泥鳅、鸭子等动物,所以属于混合农业地域类型。
(2)该种农业发展模式种养结合,相互关联,废弃物循环利用,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形成了湿地稻田养泥鳅、养鸭复合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化肥,环境效益高;农产品多样化,对市场的适应性强;农业产出大。其特点的是A、B、C、D。
(3)农场建立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是以水稻种植为基础,所以有利条件是:(自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人文)人多地少,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不利条件:(自然)水旱、台风等气象灾害较多。(人文)农村劳动力少,工资水平高。
(4)此种农业发展模式是以水稻种植为基础,在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水热条件优越,市场广阔,传统水稻种植污染大,浪费严重,农业产值低,发展生态农业的迫切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