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东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五)(解析版)
展开广东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
地理模拟试卷(五)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学发展的今天,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部分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下面气候中,雨热同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2019年6月18日,李明开始了高考后的第一次旅行。旅行当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州昼短夜长
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D.北半球的昼变长
4.夏季,北印度洋海水的流向是( )
A.呈顺时针方向向东流 B.呈逆时针方向向西流
C.呈顺时针方向向西流 D.呈逆时针方向向东流
5.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 )
A.气团与锋面 B.气旋与反气旋
C.热力环流 D.垂直对流
6.下列地区,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
A.低纬度高山 B.中纬度高山
C.高纬度低山 D.赤道地区低山
7.下列工业基地中,能源自给条件最好的是( )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8.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9.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单位里程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最高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0.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11.广东盛产菠萝荔枝,山东盛产苹果等水果。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 )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影响大量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
C.政策 D.宗教
13.根据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雅典所处的自然带属于(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14.我国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 )
A.东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北地区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B.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果基、花基”的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6~17题。
16.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 )
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17.引起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技术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国家政策
18.我国煤炭主产区煤炭外运主要采取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形式。输电就是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网输送,这种做法对当地的不利影响是(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产业结构更加单一
C.当地就业机会减少 D.加重当地大气污染
19.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 B.江南地区——尖顶屋
C.陕北延安——窑洞 D.云贵高原——蒙古包
2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把冻土层融化,为植物提供水分
B.为野生动物建立新的栖息地,不准野生动物迁徙和穿越铁路
C.铁路沿线大力发展耕作业,为游客提供土特产
D.旅客的生活垃圾不能沿途丢弃,统一收集到终点站集中处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大洋洲和欧洲芬兰素有“千湖之湖”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1)判断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是 ,判断依据
。(4分)
(2)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6分)
(3)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4分)
(4)A地区是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条件。(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乌蒙山区高原山地占90%以上,地势陡峻,山高谷深,多喀斯特地貌,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乌蒙山区位置与部分优势资源分布图”。
(1)列举乌蒙山区的优势可再生自然资源。(6分)
(2)产业扶贫是山区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乌蒙山区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条件,你认为当地可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其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
。(6分)
(3)为加快乌蒙山区的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哪些?(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目前,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总星系。
2.A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雨热同期。
3.D 6月18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向北转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在变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是12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4.A 夏季,北印度洋海水的流向是呈顺时针方向向东流。
5.C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
6.A 影响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因素有:纬度、海拔、相对高度等,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水热变化显著,垂直地带谱最完整。
7.C 我国东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故答案为C。
8.D 长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外力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
9.C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修路难度及工程量比较大,选C。
10.D 逆城市化与经济高度发达,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等有关,与乡村人口出生率无关。
11.B 不同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往往由气候决定,广东与山东分别为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热量不同,故分别盛产热带和温带水果。
12.B 决定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美国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13.C 雅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其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4.D 我国华北地区因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但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不足,供需矛盾最大。
15.D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
16.B 17.A 第16题,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第17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农产品的需求产生了变化,由以粮食为主到农副产品为主,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
18.D 输电需要在当地进行火力发电再输送,故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加重当地大气污染。
19.D 蒙古包是内蒙古牧区的特色民居,非云贵高原。
20.D 冻土的融化,将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利影响,A项错误;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应为野生动物的迁徙预留通道,B项错误;铁路沿线恢复植被,保护环境,C项错误;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第(1)题,从图上等温线分析,芬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反映了从南向北热量的变化,体现的是自然地域分异的纬度地带性规律。第(2)题,B地区气温在0~5℃之间,气温较低,热量不足,蒸发量较小,森林广布,第一、二产业分别发展林业、木材加工业;该地位于极地附近,利用其独特的极地风光,发展旅游业。第(3)题,亚寒带针叶林,多分布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其气候的成因要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地势等方面考虑。第(4)题,A地区的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4分)
(2)第一产业:发展林业 第二产业:发展木材加工业 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6分)
(3)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锋面雨;极地东风将北冰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形成亚寒带针叶林带。(4分)
(4)气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沿海:且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大;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交通:海岸线漫长,海运交通便捷;(6分)
22.解析:第(1)题,乌蒙山区位于我国西南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图中有水电站,可发展水能资源,多溶岩山地,旅游资源丰富。第(2)题,非可再生资源有铅锌、铜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有煤可发展火电;有铁矿可发展钢铁工业;有磷矿可发展化工工业。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产业层次和环境方面。第(3)题,乌蒙山区高原山地占90%以上,地势陡峻,山高谷深,经济落后,其困难可从交通、市场、技术、资金、人才和环境方面分析。
答案:(1)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6分)
(2)火电、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冶炼 资源利用率低、产业层次低、生态环境破坏(6分)
(3)交通不便;距市场远;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生态脆弱。(8分)